请选择 目标期刊

校园足球运动如何提升留守儿童的快乐自信的研究 下载:12 浏览:141

王开富 《体育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教育部前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说:"将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足球联赛机制"。教育部重点发展校园足球,同时增加中小学体育课时。习主席2015年2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展振兴足球事业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随着城市经济迅速的发展,农村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大量的劳动力,涌向城市,也因此农村的娃娃们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成了农村学生的主力军。留守儿童无论是学业、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因此我们的校园足球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

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及其治理思考 下载:20 浏览:412

边慧敏1 崔佳春1 唐代盛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家庭形态,迁移行为对留守儿童健康水平影响明显。本文采用指数法构建适合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评价的方法和工具,以四川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整体表现良好,不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水平的结构性差异依然存在,身体健康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明显表现不佳;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水平有差异但表现并不明显,家庭健康治理能力偏弱是两类农村儿童健康治理的核心问题。文章提出,父母应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促进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孩子与父母分离的基本方案,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平等健康治理体系和关爱体系。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下载:55 浏览:487

宋家自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处境特殊,其学习习惯出现一些问题是最为正常的现象。我们需要有科学的教学认知,科学分析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缺失的原因,还要给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深入展开学情调查、布设多种数学活动、强化家校联络互动、延伸课堂训练长度,都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学习帮助,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下载:159 浏览:2778

刘润智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缺失、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常常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要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设计精细化工作策略,通过建立档案、组织活动、联络父母等方式,帮助他们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下载:161 浏览:2705

景丽 施敏 张凤仙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成长中也缺失教导,导致这些学生的成才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因为他们没有倾诉对象,与外界的接触少,慢慢地就形成了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本文就这些问题,具体分析了关于农村留守学生几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并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希望能给教育工作者带来参考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下载:144 浏览:1413

黄志康 《中国教育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肩负重任,致力于让城市留守儿童的内心沐浴在阳光与正能量之下。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他们心灵的灯塔,引导他们亲身体验青春的热烈与美好,感受时间的宝贵与无价。通过生动的教学与贴心的关怀,我们激发他们内心的热情,培养他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学习与生活态度。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以积极向上的姿态,珍惜每一刻,拥抱每一个可能,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基于重庆市探索实践的思考 下载:88 浏览:509

张鸿 王纬虹 刘玲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8期

摘要:
基于重庆市探索实践的"课余训练""留守儿童之家""托管家园""还原家庭教育""志愿者帮扶"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模式,提出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需要遵循被动服务向主动引导、各自为战向统筹整合转变,着力行动主体、服务内容、组织管理等三个统筹,把握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优化关爱服务内容、创新关爱服务模式等三条路径的主要原则,着眼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物质补偿、精神引领、思想文化输血补钙相结合,明确职能职责,强化家长责任等的对策建议。

社区学习共同体: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工作的新模式——以江苏省东台市南沈灶镇社区为例 下载:47 浏览:341

王小勇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在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的现有工作模式中,寄宿制学校模式、代理家长模式、隔代教育模式、企业帮扶模式等常规模式都各自存在着某些弊端,而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弥补了这些常规模式的不足,让留守儿童有了归属感,帮助留守儿童解决了学业困难,培养了留守儿童兴趣特长,增强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形成了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工作的合力,让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是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工作的新模式。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分析 下载:65 浏览:526

王维青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农村主要劳动力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开始外出打工,有的夫妻双方外出,有的夫妻一方外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就出现了"留守儿童"。目前,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对于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教育问题,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令人担忧。为了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我就以我们新集乡的留守儿童为例,对他们的生存状况和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浙江省某山区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信行调查 下载:84 浏览:492

​叶丽红 钱雨 张婉婷 叶红 沈芷婕 毛盈颖 黄爱军 沈忱 张未 胡洁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浙江省某经济欠发达山区县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改善欠发达地区预防接种现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该山区县随机抽取4个乡镇,共计12个行政村,通过问卷调查当地0~6周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调查共完成有效问卷416份,其中留守儿童家庭97户,非留守儿童家庭319户。71.13%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外)祖父母,55.67%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为小学及以下。17.18%留守儿童监护不了解预防接种的作用(P=0.002),81.44%留守儿童监护人不知道接种单位咨询电话(P<0.001)。55.67%留守儿童和60.82%非留守儿童监护人认为选择替代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接种反应。11.36%留守儿童到达接种地点时长大于30分钟(P=0.016)。儿童监护人获得预防接种知识主要途径为接种单位,占32.70%。结论浙江省山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方面的知识掌握和行为情况亟待提高,尤其应针对文化程度偏低的留守儿童监护人群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168 浏览:873

闫秋香 《心理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在成长的重要阶段,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及心理发展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落实。本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我国留守儿童心理特点情况研究综述 下载:226 浏览:2400

贾钦尧 《心理学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因各种原因流动到其他地区但孩子依然在户籍所在地因而无法同父母双方一起生活的儿童就是留守儿童。我国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可以分为心理健康状况、情绪状态、人格特征和心理弹性四个方面。近年来,对留守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方法和内容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在足球游戏中如何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下载:133 浏览:1574

韦欢欢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3年3期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发展和进度,体育运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要。足球游戏作为儿童体育运动中重要种类之一,在幼儿日常生活和教学的过程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尽管幼儿体育运动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具体的活动设计上,幼儿教师经常会以一种成人的视角进行足球运动的设计,常常通过个人的日常经验出发,缺少对儿童心理成长和认知的了解和分析。所以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就是如何创新幼儿足球运动课程设计,帮助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在足球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地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与研究 下载:67 浏览:577

武中满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重要性及提升策略。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留守儿童个人成长、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强调了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在构建支持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媒体和公共宣传在提升公众意识方面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师资培训、构建家校社合作立体教育体系的具体策略,以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发展促进研究 下载:290 浏览:2991

曾霖 龙宜伶 胡佳 屈艳 周翠萍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发展促进的策略,方法 通过调查南充市三区六县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寻求合适的方式来帮助留守儿童。 结果 通过政府和社会,家庭和学校等方面来关心留守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其健康发展。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能在一时间完全解决这一问题,那么,更需要的是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一起合作,共同解决。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究 下载:77 浏览:1327

雷伟健 《中国城镇》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目前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城镇化也在不断的推进当中,很多农村当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因为在农村当中没有办法有效的解决就业有关的问题,所以只能选择进城务工,但是在进城务工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工作时间比较长且不稳定的问题,导致孩子只能留在农村当中。这也导致农村当中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如今时代发展当中,虽然留守儿童的数量有所降低,但是却依旧存在着很多教育的问题,因此本文笔者在文章当中探索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335 浏览:3612

高雪梅 《中国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和工业化迅猛发展,城乡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偏远地区的农民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在其为城市建设奉献力量的同时,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为研究视角,分析该群体现存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35 浏览:338

徐红新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现象也日益突出。初中生是最为脆弱、心理问题最多的群体。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和青春期,这一时期的他们渴望被关注和尊重,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鼓励。

双减背景下城市留守儿童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 下载:17 浏览:318

周郁人 《中国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塑造留守儿童良好思想品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职责。更应致力于提升教学能力,将情感教育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我们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让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基于家校共育背景下,小学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下载:74 浏览:765

任冬梅 《中国教育探索》 2024年1期

摘要:
小学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对于小学留守儿童,学校较多关注他们的保学问题,而对于其心理健康则关注较少。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最为快速和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探索更为有效的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矫正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家校共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在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矫正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此,本文基于家校共育的教育形式,分析了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矫正的策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