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双眼白内障患者两眼手术疼痛差异的比较 下载:57 浏览:351

张鹏1 李丹2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双眼白内障患者两眼分次手术时的疼痛差异及对策。方法对40例双眼白内障患者,间隔1~3周分别行两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测两次手术过程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并记录分析。结果两眼手术时间及眼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显示患者第1眼手术疼痛程度均低于第2眼,麻醉过程及手术过程评分比较,两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眼手术总体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白内障患者分次手术的第2眼手术时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第1眼,不存在眼别差异,有必要实施干预,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

仙方活命饮加减辅助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30例临床观察 下载:24 浏览:249

方婷婷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辅助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髋关节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患肢皮牵引,口服布洛芬口服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服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1周、2周时髋关节疼痛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为9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周、2周时髋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2周时降幅明显大于治疗1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VAS评分降幅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辅助治疗能提高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降低髋关节疼痛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仙方活命饮加减辅助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30例临床观察 下载:25 浏览:263

方婷婷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辅助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髋关节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患肢皮牵引,口服布洛芬口服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服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1周、2周时髋关节疼痛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为9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周、2周时髋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2周时降幅明显大于治疗1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VAS评分降幅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辅助治疗能提高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降低髋关节疼痛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阶段式康复训练在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的应用价值 下载:73 浏览:302

刘璐 《诊断医学》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训练在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段式康复训练。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躯体疼痛和肩关节功能变化。通过康复训练6个月后随访发现,两组疼痛(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式康复训练应用于运动性肩袖损伤微创术后患者,可减少躯体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HPA模型的动力学研究在痛觉治疗中的应用 下载:82 浏览:488

杜莹1 付士慧2 严传魁3 苏建忠4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在临床医学中,确定疼痛如何从急性转变为慢性是有效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定量和预测的方法来评估疼痛的分类,从而能够更好地干预治疗.本文采用计算机建模的方法,利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模型来模仿疼痛轨迹,我们根据cortisol的取值,把它分为高低两个状态,cortisol取值高的状态用来模拟高强度的疼痛,取值低的状态用来模拟轻微疼痛或者没有痛苦.通过对其模拟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了急性慢性疼痛的转变.其仿真结果说明,神经计算科学在评估病人模型方面具有可行性和很大的潜力.

无线镇痛系统提高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的疼痛管理和患者满意度的应用价值 下载:54 浏览:494

李美玲 蔡红刚 陈芸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无线镇痛系统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和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80例, 以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子镇痛泵镇痛, 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线镇痛系统镇痛。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管理状况和患者满意情况。结果术后6 h、12 h、24 h、36 h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数字(NR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8 h, 两组患者的NR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处理及镇痛泵报警处理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自控镇痛键按压次数小于对照组, 有效次数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不满意率小于对照组, 总体满意率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电子镇痛泵镇痛, 无线镇痛系统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为显著, 患者满意度更高, 且无线镇痛系统与电子镇痛泵同样安全, 有积极的推广应用价值。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肾结石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473

杨俊霞 韩先珍 章明慧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多模式镇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心理状况、康复情况及住院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舒适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结石术后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心理状况,不仅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且利于术后康复。

规范化疼痛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外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下载:49 浏览:466

郝英 母海波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外科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10月先心病外科手术治疗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8年2月至5月先心病外科手术治疗患儿51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主诉疼痛时,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创建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术后24 h、72 h疼痛评分、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24 h、7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有效缓解先心病患儿外科术后疼痛,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腰垫对直肠癌手术后腰痛的预防效果观察 下载:58 浏览:488

武宝国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探讨直肠癌手术术中使用腰垫在预防术后腰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中给予腰垫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均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手术床、全身麻醉下仰卧位、臀部垫高5~7 cm、手术时间均为(2.5±0.5) h、出血量均在(200±50)m L,分别在术后24 h、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估疼痛。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2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手术术中使用腰垫能够减轻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可供手术室舒适护理使用。

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54 浏览:479

代金香 苏爱军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探讨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产妇100例,将2016年6月至12月接受常规术后疼痛护理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1月至5月接受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估情况、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情绪状态及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自评进行功能活动时的疼痛强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能有效提高产妇剖宫术后疼痛管理质量,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率。

延续性护理对居家癌痛患者疼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496

杨惠莉 蒋静媛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居家癌痛患者疼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居家癌痛患者,采用家庭访视、电话随访、远程网络干预、心理专科咨询门诊干预等护理手段进行干预,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疼痛程度较干预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五维健康量表EQ-5D总体得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减轻居家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不同高度下肢垫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56 浏览:486

王峥1 王思远2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不同高度下肢垫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DVT患者按照下肢抬高的程度随机分为高垫组与低垫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患肢膝上及膝下水肿缓解程度、疼痛情况、舒适度及是否发生肺栓塞。结果:使用不同高度下肢垫的患者患肢水肿缓解程度、发生肺栓塞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垫组在治疗中期、出院时疼痛缓解情况及舒适度的生理维度均优于高垫组(P<0.05)。结论:使用高垫和低垫均可有效缓解下肢DVT患者患肢水肿、疼痛程度,使用低垫在减轻患者下肢疼痛、不舒适感中效果更佳。

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及疼痛度分析 下载:68 浏览:431

唐巧珍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及疼痛度。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7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6)与观察组(n=35)。常规组接受扁桃体剥离术联合腺样刮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及疼痛度分析 下载:70 浏览:426

唐巧珍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及疼痛度。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7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6)与观察组(n=35)。常规组接受扁桃体剥离术联合腺样刮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空心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强化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 下载:70 浏览:452

李希望 张建光 钟福阳 刘伟 黄丽娜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空心螺钉内固定、伤椎强化技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疼痛影响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37例采用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空心螺钉内固定、伤椎强化技术联合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胸腰椎神经功能JOA评分(24.1±1.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3±1.9)分;研究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2.1±0.5)分,伤椎矢状面Cobb角(3.0±0.8)°,手术时间(37.8±5.9)min,术中出血量(23.4±4.5)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9)分、(7.8±1.6)°、(76.0±13.8)min、(46.0±8.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体前、后缘高度压缩恢复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损伤程度严重,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空心螺钉内固定、伤椎强化技术联合治疗可稳定伤椎,保护脊髓神经,恢复伤锥高度,缓解疼痛。

责任制护理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阿法骨化醇联合降钙素治疗效果与疼痛症状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442

匡先琼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阿法骨化醇联合降钙素治疗效果与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取2019年1-12月因骨质疏松症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人员均接受阿法骨化醇联合降钙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则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Barthel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研究组各项疼痛评分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生活质量及Barthel评分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阿法骨化醇联合降钙素治疗期间,配合责任制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患者疼痛症状显著缓解,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下载:75 浏览:417

林振平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对比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于本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9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较少,术后2 d的VAS评分较低,观察组术后6个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高频电刀,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预后。

CCM干预模式联合液体清洁敷料伤口处理对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VAS评分及伤口愈合情况的影响 下载:77 浏览:450

黄绍琼 王建川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CCM)干预模式联合液体清洁敷料伤口处理在下肢静脉性溃疡(VL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VLU患者88例,依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CM干预模式联合液体清洁敷料伤口处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GSES)、自我护理能力(ESCA)、视觉模拟量表(VAS)、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CIVIQ)评分及伤口面积减少率。结果:研究组伤口面积减少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GSES、ESCA、CIVI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M干预模式联合液体清洁敷料伤口处理应用于VLU患者,可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疼痛,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舒适护理在婴幼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体会 下载:62 浏览:373

林火仙 《医学研究前沿》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针对婴幼儿的痛觉特点及心理特征,在静脉穿刺时实施舒适护理,降低患儿的疼痛感,减轻因穿刺疼痛而造成的恐惧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选取2018年6-9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进行首次静脉输液的患儿共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两组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即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利用安慰奶嘴转移注意力法和玩具、音乐、视频转移注意力法,比较两组患儿疼痛强度、恐惧程度表现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恐惧程度及疼痛强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在静脉穿刺时予舒适护理能显著降低穿刺时的疼痛感,减轻因穿刺疼痛而造成的恐惧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探讨康复训练配合超激光疼痛治疗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及疼痛评分、功能障碍、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380

汤炳煌 赵翠平 陈灵丹 王柳玲 俞陈雨 李健 黄艳莲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超激光疼痛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资料,按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超激光疼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疼痛评分、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项评分指数改善及综合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实施超激光疼痛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效果良好,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及改善其功能障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15]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