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两种皮肤保护方法在负压治疗慢性伤口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1 浏览:418

蒋琪霞1 王建东2 董珊3 彭青1 黄秀玲1 2020年1期

摘要:
探索两种皮肤保护方法对预防负压伤口治疗相关的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纳入具有负压伤口治疗适应证的慢性伤口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6例。试验组采用防漏膏封堵伤口周围皮肤保护法,对照组采用多聚合物无痛皮肤保护膜涂抹法,两组均干预14 d后,使用标准的湿性治疗随访至愈合或3个月。评价指标:负压治疗期间伤口周围皮肤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主要结局指标,负压治疗过程中的漏气报警和皮肤浸渍频次、伤口面积、深度缩小率及随访3个月末的伤口治愈率与愈合时间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共脱落6例,试验组在负压治疗期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漏气报警和皮肤浸渍频次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负压治疗14 d的伤口面积缩小率大于对照组(P<0.05),深度缩小率两组接近(P>0.05)。随访期末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愈合时间接近(P>0.05)。结论两种皮肤保护法对预防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均有一定效果,防漏膏保护法效果更优,在确保负压治疗顺利进行,改善伤口治疗效果,促进伤口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部位的慢性伤口患者。

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下载:3 浏览:279

郭卫婷1 王文君1 曹英娟2 米元元3 吕晓燕4 白雪5 杨静5 2020年1期

摘要:
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关于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中国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输液护理学会网站、国际皮肤撕裂伤专家咨询组网站、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中所有关于预防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最佳实践、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及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3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3项专家共识,3项随机对照试验,1篇队列研究。总结的最佳证据涵盖皮肤评估、皮肤保护、操作准备、操作手法、观察及维护、监管及培训6个方面,共20条证据。结论护理人员应规范医用胶粘剂粘贴及移除的手法,并准确识别高危人群,采取皮肤保护措施。证据应用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情境,选择有针对性的最佳证据,以降低老年患者医用胶粘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新生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下载:12 浏览:433

黄小夏1 张丽萍1 陈艳1 尹志勤2 2019年7期

摘要:
研制新生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并评估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综合文献和12名新生儿科临床护士的访谈结果,结合现有的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和新生儿皮肤状况评分表,通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量表初稿,对102例新生儿进行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的评估,检测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新生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包括2个维度,7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08,重测信度为0.875,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全体一致性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80,探索因子分析共提取2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984%。结论新生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新生儿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的评估。

不同护理干预对鼻咽喉癌病人颈部皮肤损伤及情绪的影响 下载:248 浏览:2483

张菊芬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护理干预对鼻咽喉癌病人颈部皮肤损伤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鼻咽喉癌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40例为参照组,40例为研究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颈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低于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鼻咽喉癌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预防颈部皮肤损伤,消除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下载:185 浏览:1555

郭静 陈慧瑜 吴艳玲 张双 李晶晶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分析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样本为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为儿童专科性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病房化疗期间病人,对其2023.3-12月197例PICC维护患儿的置管部位皮肤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发生MASRI 1-3岁高达32.1%,皮肤过敏高达31%,在皮肤潮湿状况下MARSI发生率高达24.1%,潮湿环境可使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以及接触性皮炎发生率增加,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5.86%,而接触性皮炎发生率0.3%。结论:关于PICC置管部位MARSII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临床医务工作者较少关注此类皮肤损伤。本研究基于对儿童血液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MARSI的发生率进行研究,并发现其相关危险因素,可提高血液病患儿生存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治疗费用。

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皮肤损伤护理研究 下载:141 浏览:1336

李丹 杨洪仙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3期

摘要:
头颈部肿瘤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三大部分。其中舌根部癌、扁桃体癌和鼻咽癌对放射疗法相对敏感。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如何做好放疗期间的皮肤护理,保证放疗区域的皮肤完整,确保放疗计划顺利的进行,是目前临床医护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皮肤损伤现状、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分级及护理干预措施三个方面介绍了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期间皮肤损伤护理研究进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