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法律规范合宪性解释的方法论构造 下载:76 浏览:513

刘召成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合宪性解释旨在寻求解释者对于立法自由权的尊重义务与对于宪法基本价值的尊重义务之间的调和与妥协,确保立法者的意愿在宪法允许的可能范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为尊重立法机关的立法自由权,不可要求法律规范在逻辑上与宪法规范保持一致,只能要求其在价值评价上保持一致,故合宪性解释并非体系解释方法,而是从体系性目的解释中分离出的独立解释方法。合宪性解释具有确定的论辩效力上的优先性,可压制经典解释方法的解释倾向而在解释结论上得到优先实现,其方法论构造与基于宪法的解释明显不同,后者并非优先性解释方法而是衡量性解释方法。为达成法律规范解释结论与宪法基本价值相合的结果,固然可以对法律规范的文义予以扩张或限缩,但基于对立法自由权的尊重,不得排除或篡改文义的实质核心方面。

释明变更诉讼请求的标准——兼论“证据规定”第35条第1款的规范目的 下载:86 浏览:504

任重 《中国法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我国既有释明变更诉讼请求的理论尚难以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标准。通过整理和分析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裁判文书可以发现,释明变更诉讼请求除"证据规定"第35条第1款所包含的法律关系性质和民事行为效力的释明之外,相关释明实践还包括合同解除及其法律后果、增加请求数额、变更被告以及追加必要共同诉讼人的释明,若干裁判文书还向被告释明追加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部分裁判文书突破了处分原则的底线,这源于对"诉讼请求"的形式化理解、对二审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的误读以及当事人后诉权在司法实践中被否定的现实。通过将"证据规定"第35条第1款"变更诉讼请求"理解为变更诉讼标的,将基于相同事实或因情势变更而产生的变更诉讼请求归入"非独立的诉讼请求",并在裁判文书中加入诉权释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释明变更诉讼请求符合处分原则和法官中立原则的要求。"证据规定"第35条第1款的规范目的应为有限的纠纷一次性解决,即以当事人的请求范围及其要件事实主张作为释明基础。这不仅能够为释明变更诉讼请求提供统一标准,而且能够在贯彻处分原则和法官中立原则的前提下实现当事人自我决定和纠纷一次性解决之间的平衡。

PPP模式下电网公司参与合肥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融资分析 下载:45 浏览:397

朱晓虎 刘士李 李建青 刘丽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8期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线的铺设问题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在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中,投资难成为其发展的阻力。因此,各地政府积极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综合管廊的建设。以安徽电网公司在合肥的某综合管廊项目为背景,介绍了PPP模式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融资的因素,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分析不同模式下电网公司在综合管廊中铺设110k V电缆的情况。根据分析结果,针对电力管线通过PPP模式纳入地下综合管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探究 下载:67 浏览:399

顾谦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新媒体也应运而生。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带来了新鲜活力,但是却对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带来了威胁。广播新闻节目要保持以往积极正面的形象,用专业水平去打动受众,也要改变自身活力不足的地方,在新媒体流行的大环境下实现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和发展。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途径 下载:70 浏览:402

刘姣姣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娱乐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其中媒体占着最重要的地位。过去媒体的传播形式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体的传播形式也发生了改变,新媒体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从而出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简称融媒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本文将具体研究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当今的传播情况,以及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出新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途径。

民生新闻节目的新闻视角——以中国新闻名专栏《新闻夜航》为例 下载:64 浏览:393

张海涛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随着新闻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广度不断扩展,人们获得新闻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对于很多新闻来说,即使是同一条新闻内容,新闻呈现的方式、内容的主次以及表达的观点,也会因为采制人员的差异有明显区别,于是一条新闻就有了新闻角度和新闻视角的差别。本文以中国新闻名专栏《新闻夜航》为例,探讨民生新闻应该持有的新闻视角。

“球土化”背景下中国当代电视节目的中国情味 下载:92 浏览:521

刘婷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球土化"背景下电视文化的构成复杂多元,既有来自西方文化的侵入,也包括大众文化娱乐泛化的影响,还有对传统文化重拾的强烈心声。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者们应主动选择自觉向中国传统文化靠拢,在博大精深的文化长河中寻找电视文化身份的核心内涵,开掘出区别于他者的中国情味,以此来对抗后现代文化对理性的消解和娱乐泛化的危机。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空间——以黑龙江都市频道《新闻夜航》为例 下载:54 浏览:376

柯丽娜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12期

摘要:
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碰撞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电视媒体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则必须借力新媒体的力量寻求与新媒体的整合,从而扩大自身影响力,这才是顺应客观规律的发展方向。同时,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自身存在的一些滞后现象必须克服。本文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夜航》为例,对其节目内容及环境进行了分析,意图给其他类新闻栏目借力新媒体发展提供借鉴。

基于央视“朗读者”栏目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下载:66 浏览:407

周昕1 罗芳2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1期

摘要:
分析央视"朗读者"栏目特点,结合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容、类型和推广渠道的要求,探讨基于"朗读者"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方式,从馆员的技能学习与提高、新媒体技术与服务的结合、结合栏目进行阅读推广的交流、阅读设备的融合、阅读信息的指引导航、"朗读者"相关评价的搜集评价等方面来探索提升阅读推广效果。

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承与担当——从《家风中华》传播的社会意义说起 下载:52 浏览:373

周威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11期

摘要:
伴随着网络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为争夺注意力,各类媒体使出浑身解数,大量引进模式下同质化的电视节目被批量生产,看似繁荣的电视市场却没有原创精神的体现,大众审美娱乐化趋势愈加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因较高的媒介整合力和较好的审美定位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安徽卫视推出的《家风中华》,将文化元素的内核延展到家庭文化中,为我们呈现出普通人家质朴却不失精彩的家风故事,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春天已经来临。

全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及传播策略 下载:45 浏览:385

邹霖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10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媒体时代悄然来临,电视新闻栏目应立足品牌及战略发展的角度,实现自身影响力及感染力的明显增强,针对新闻内容与传播模式展开有效整合,基于历史及民族等文化元素创立自主的新闻品牌,尽力满足大众审美需求。本文针对全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及传播策略进行简要探讨。

谈新媒体时代下农村广播节目的创新之路 下载:57 浏览:358

谷建营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农村广播是传统媒体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要在新媒体发展中明确自己的位置,与新媒体相互结合。所以,农村广播不能仅是收音机,也应该和网络等新媒体技术设备结合,创新农村广播节目。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体育类综艺节目的推广探析 下载:75 浏览:375

赵良宇1 邢震1 安磊2 《体育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类综艺节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体育类综艺节目存在节目种类单一;群众参与程度低;当地特有地方文化的缺失等问题。对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增加体育类综艺节目种类;提高群众参与程度;传播当地特有文化等。以此来实现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质的增强,为我国体育类综艺节目的创办带来启示。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 下载:47 浏览:345

孙建军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7期

摘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我国电视行业的变革,电视节目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水平也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栏目。但是我国电视新闻专题节目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以当前我国专题节目的发展为研究根源,通过探究现阶段专题节目的主要特点和主要播放形式,阐述和说明我国专题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及趋势。并且对于当下专题节目的输出现状和不足进行深层次分析,以此为多媒体环境下专题节目的发展提出科学的指导意见。专题电视节目作为我国电视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是巨大的。因此,要促进电视专题节目朝着更加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的体育教学目的观 下载:64 浏览:477

过旭健 《中国体育科学》 2019年11期

摘要:
体育教学目的是体育课程改革中要明确的最基本问题。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教学目的应具有基础性、主体性、综合性和时代性。新时代的体育教学,要立足学生当前生活需求并面向学生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教学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超越学科知识传授的学科价值内涵培育,也是现阶段学校体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

试论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创新 下载:78 浏览:491

王兴家1 王健2 王立山1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意识愈来愈强,健身运动成为比较流行的风潮,在新的时代,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本文先就新时期全民健身运动的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加以阐述,然后就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开发创新原则以及创新模式详细探究,希冀能借助此次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开发创新的研究分析,能为实际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基于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的学徒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为例 下载:93 浏览:507

程豪华 鲁储生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6期

摘要:
根据数控技术人才市场需求,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为例,探讨了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学徒人才培养的关系和作用。以工作室为育人平台,发挥大师的核心技术引领作用,通过技能大师带领师徒开展技术项目研修,在预备技师班层面展开的数控技术学徒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实践成效。

胡塞尔哲学史观的基本问题 下载:44 浏览:336

杨宝富 《哲学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以胡塞尔的一组题为"哲学史中的目的论"遗稿为关键文本,来揭示他的哲学史观的基本问题。首先,阐明胡塞尔如何通过揭示哲学理念之始创和再创将整个哲学史阐释为一个目的论性质的发展过程;其次,论证他所谓"哲学史中的目的论"的实质是"理性目的论";最后,批判性地反思在胡塞尔哲学史观中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中,艺术学项目的入选规律与发展趋势——以2008—2019年艺术学入选项目为研究样本 下载:56 浏览:340

周粟1,2 《当代艺术》 2020年11期

摘要:
分析2008—2019年期间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艺术学项目相关数据后,发现获资助的艺术学项目存在五个特征:其一,收获了艺术学形成门类后的政策"红利";其二,申报标准既"严格"又"灵活";其三,"中青年学者"是申报主力;其四,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五,出版机构的推动作用日益彰显。

刑罚的当代困境:表现、缘由及出路 下载:36 浏览:420

朱建华 彭景理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当前我国刑罚陷入了某种困境。具体而言,其一,刑罚设置轻重失衡,名为轻重有度、宽严相济,实为多重少轻、重罚愈烈;其二,刑罚效用不当夸大,刑罚实际效用与国民心中的期待效用之间尚有距离;其三,刑罚结果信任危机,裁判结果屡遭质疑。出现如此困境的缘由在于刑罚目的混乱导致刑罚设置轻重失衡,功能不明导致刑罚效用受损,而判罚机械、说理不足导致刑罚结果难以获信。对此,应当重新明确刑罚目的;合理认识刑罚功能;以公正为价值目标,克服判罚机械、说理不足的弊病。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