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清澜山学校研学课程为案例的思考 下载:65 浏览:476

辛颖 《物理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研学课程作为中西教育理念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研学课程的思考逐步深入,本文以实施国际化教育的清澜山学校体系化的研学课程为研究案例,以研学实施中学生"学习"本身的发生为研究契入点,从多个层面探讨了"学习"过程的本质与研学类形态课程的内在关系,发现研学类课程因为其真实性、综合性、体验性,对学习过程的展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教育社会化的扩展等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学旅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下载:72 浏览:478

郝琦蕾 王宁宁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研学旅行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是研学旅行的实施者,是学生安全的保障者,是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和体验性学习的专业人员。当前研学旅行实施中存在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学校组织策划能力不足、讲解内容针对性较弱等问题,亟须采取提高学校或相关机构对研学旅行活动的策划能力、建立研学教师培训一体化平台、加大对研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创建"互联网+研学旅行"培训模式等措施,保障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基于乡土乡情的中外人文交流研学实践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下载:37 浏览:365

衣启蒙 《课程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基于乡土乡情的中外人文交流研学实践课程是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融合国际人文交流,培养学生文化认同与跨文化理解能力的课程模式。在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传承并重的背景下,课程通过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结合跨文化交流内容设置,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乡土情怀与国际视野。

小学研学实践教育与校内教育融合的研究 下载:157 浏览:2678

罗斌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研学实践教育”是教育部在2018年之后对研学旅行的改称。自2014年开展研学旅行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但是想要形成系统性的教育态势,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尤其要不断加深研学实践教育的成果转化,让其与校内教育充分融合,才能进一步体现研学实践的教育价值。

基于实践力素养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秦皇岛市三中建设海绵校园的研学案例分析 下载:69 浏览:453

宋雪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8期

摘要: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对达成地理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意义重大。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以课题研究为目的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行为,通过以校本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为案例,采用考察调查、绘制规划图、模拟实验等方式,探索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有效途径。

基于实践力素养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秦皇岛市三中建设海绵校园的研学案例分析 下载:71 浏览:459

宋雪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7期

摘要: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对达成地理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意义重大。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以课题研究为目的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行为,通过以校本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为案例,采用考察调查、绘制规划图、模拟实验等方式,探索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有效途径。

不同果袋及套袋方式对热农1号芒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30

​孟富宣 段元杰 方海东 杨玉皎 吕陟远 郭淑萍 刘海刚 《农业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以热农1号芒果为试材,研究了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双层袋黄袋转白色微透光单层袋、白色单层无纺布袋和不套袋5种处理后芒果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改变热农1号果实的外观品质,减少果皮擦伤,增加果面光洁度。3种果袋透光率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白色单层无纺布袋,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转白色微透光单层袋的L*、c*和b*值增加有利于果皮亮度、饱和度的增加,果实偏黄呈黄色或黄绿色。套白色单层无纺布袋的a*值最大,最有利于热农1号芒果花色素苷的积累,果面大面积呈紫红色。不同果袋及套袋方式对热农1号果实的可食率、果皮厚度和硬度的影响不明显,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明显增加。综上所述,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和无纺化纤布袋有利于芒果外观和内在品质的改善,可根据需要在未来研究和生产中推广应用。

基于关键能力的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的挑战与对策 下载:56 浏览:5448

曾素林1 2 刘璐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3期

摘要:
在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双重背景下,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将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应合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目标,面临着以下三大挑战: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的意识模糊、原则不明和内容贫乏。因此,中小学校课程工作者需要通过理性认识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充分遵循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积极建构课程开发的多元维度加以应对。

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反思 下载:96 浏览:509

刘璐1 曾素林1、2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2期

摘要:
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近年来,中小学研学旅行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内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和推进措施等方面。这些研究虽然初步回答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从课程与教学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比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偏少、实证研究方式缺位等。今后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应构建课程研究体系、展开全球研究视野、重视实证研究方法等,从而推动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

“教研学”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下载:14 浏览:171

黄芳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以研究者的专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为叙事线索,梳理由新手教师教育者到成熟型教师教育者的几个阶段:求生存阶段、自发发展阶段、高原期和自觉发展阶段。这一历程体现了教学、研究和学习三者相互融合以推动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师教育者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主要方法与途径是自我研究,而加强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创设支持性的发展空间则是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进行"教研学"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旨在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研学旅行手册的设计与实践——以清华大学研学旅行手册设计与实践为例 下载:97 浏览:521

1王春梅 2范光清 1贾瑛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1期

摘要:
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迅速站到了教育改革的前台。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是目前大家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文重在探索如何设计以生涯规划为内容的研学旅行手册,带领学生亲自到大学参观,并结合生涯规划的理念有目的的了解大学的专业设计,为今后填报志愿做好准备,并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

基于项目学习的中小学APP编程教育:过程设计与案例分析——以开发研学旅行APP工具箱为例 下载:52 浏览:393

方其桂1 梁祥2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在已进入信息技术时代的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手机应用程序(APP)为移动设备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各种可能。通过学习APP编程,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经历体验、规划、分析、设计代码的全过程,将创意转变成可操作的APP,体会编程的乐趣。在学习APP编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成就感,更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让他们养成严谨踏实的良好习惯。

高职院校孝文化育人现状及对策——以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下载:28 浏览:354

蔡萍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3期

摘要: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孝文化育人现状,提出了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建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环境作熏陶,以研学为载体,以活动实践为抓手科学高效育人体系的对策。

依托农耕红色文化 建构研学旅行课程 下载:83 浏览:861

杨松立 李姗姗 杨召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10期

摘要:
农耕文化与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刻的教育价值。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质。因此,依托农耕红色文化建构研学旅行课程,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航空专业客舱播音技巧研学 下载:88 浏览:1246

龙娅莉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3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多,民航业的国际服务业务越来越多。为了促进我国民航业的发展,提升民航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形象,航空公司乘务人员的客舱播报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确保乘客能够在飞行中获得良好的飞行体验。为了提升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实现民航事业整体水平的上升,本文在阐述客舱播音教学重要性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客舱播音技巧提升的途径。

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研学旅行教学设计与实践 下载:221 浏览:2670

冯小兵 《地球科学探索》 2023年1期

摘要:
丹霞地貌是发育在巨厚的红色砂岩、沙岩、砾岩经地壳抬升运动和流水侵蚀、溶蚀、风化剥落、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所形成的丹崖峭壁、石峰林立等特殊地貌,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本文选择宁夏西吉县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为研学旅行地,以西吉县某高级中学学生为研学主体,以火石寨的地形地貌及植被景观为研学主题,进行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实践表明,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航空研学基地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选择及营销探索 下载:121 浏览:1530

何鑫 《航空航天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论文在分析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中小学航空主题研学实践基地内涵的基础上,从航空文化创意产品选择与营销两个维度探讨青少年航空研学基地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性选择,并指出研学基地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性选择与市场营销需要着重考虑航空研学基地资源的充分整合,以期提升青少年航空研学产品运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水平。

基于职业院校民航研学课程现状下的隐患及解决对策 下载:116 浏览:1527

何鑫 《航空航天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基于对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以下简称“西南航院”开创的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教产融合、校企同质"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思考。结合本职工作实际,以高职学院民航研学课程的挖掘为出发点,通过梳理青少年民航课程的现状及其缺失进行剖析,力图在危机四伏的研学市场中,与院校多元协作制定相应策略措施,不断创新课程体系,丰富育人层次。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洛阳小学黄河文化研学课程资源研究 下载:110 浏览:807

​刘艳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洛阳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本研究聚焦于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洛阳小学黄河文化研学课程资源。深入探讨如何挖掘洛阳当地黄河文化元素,如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小学生的研学课程资源。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研学活动,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知、理解与传承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为小学开展黄河文化研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源。

聚焦劳动教育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下载:342 浏览:2451

​张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手脑并用的教育,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动脑创新的机会,让学生的头脑劳动对接并能运用知识。这和研学课程中的问题解决目标指向一致。具体来说,劳动价值观需要在亲历实践中形成,日常劳动习惯的培养需要以社会责任引领,劳动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生产实践中的创意物化达成,劳动智慧需要在手脑并用的问题解决中被充分激发。所以,研学中要充分为学生创设亲历实践的路径,用社会责任去引领学生提升对劳动的认识,过程中突出知行合一,评价上突出劳动价值观的确立、劳动智慧的生成。加强研学和劳动教育的统筹设计、整合实施,是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实践的着力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就聚焦劳动教育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