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研学旅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下载:72 浏览:470

郝琦蕾 王宁宁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研学旅行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是研学旅行的实施者,是学生安全的保障者,是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和体验性学习的专业人员。当前研学旅行实施中存在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学校组织策划能力不足、讲解内容针对性较弱等问题,亟须采取提高学校或相关机构对研学旅行活动的策划能力、建立研学教师培训一体化平台、加大对研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创建"互联网+研学旅行"培训模式等措施,保障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基于关键能力的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的挑战与对策 下载:56 浏览:5441

曾素林1 2 刘璐2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3期

摘要:
在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双重背景下,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将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应合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目标,面临着以下三大挑战: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的意识模糊、原则不明和内容贫乏。因此,中小学校课程工作者需要通过理性认识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充分遵循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积极建构课程开发的多元维度加以应对。

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反思 下载:96 浏览:503

刘璐1 曾素林1、2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2期

摘要:
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近年来,中小学研学旅行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内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和推进措施等方面。这些研究虽然初步回答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从课程与教学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比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偏少、实证研究方式缺位等。今后中小学研学旅行研究应构建课程研究体系、展开全球研究视野、重视实证研究方法等,从而推动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研学旅行手册的设计与实践——以清华大学研学旅行手册设计与实践为例 下载:97 浏览:514

1王春梅 2范光清 1贾瑛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0年1期

摘要:
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迅速站到了教育改革的前台。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生涯规划教育是目前大家努力探索的课题。本文重在探索如何设计以生涯规划为内容的研学旅行手册,带领学生亲自到大学参观,并结合生涯规划的理念有目的的了解大学的专业设计,为今后填报志愿做好准备,并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

基于项目学习的中小学APP编程教育:过程设计与案例分析——以开发研学旅行APP工具箱为例 下载:52 浏览:386

方其桂1 梁祥2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在已进入信息技术时代的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手机应用程序(APP)为移动设备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各种可能。通过学习APP编程,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经历体验、规划、分析、设计代码的全过程,将创意转变成可操作的APP,体会编程的乐趣。在学习APP编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成就感,更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让他们养成严谨踏实的良好习惯。

依托农耕红色文化 建构研学旅行课程 下载:83 浏览:850

杨松立 李姗姗 杨召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10期

摘要:
农耕文化与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深刻的教育价值。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旨在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质。因此,依托农耕红色文化建构研学旅行课程,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研学旅行教学设计与实践 下载:221 浏览:2665

冯小兵 《地球科学探索》 2023年1期

摘要:
丹霞地貌是发育在巨厚的红色砂岩、沙岩、砾岩经地壳抬升运动和流水侵蚀、溶蚀、风化剥落、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所形成的丹崖峭壁、石峰林立等特殊地貌,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本文选择宁夏西吉县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为研学旅行地,以西吉县某高级中学学生为研学主体,以火石寨的地形地貌及植被景观为研学主题,进行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实践表明,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聚焦劳动教育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下载:342 浏览:2445

​张艳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手脑并用的教育,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动脑创新的机会,让学生的头脑劳动对接并能运用知识。这和研学课程中的问题解决目标指向一致。具体来说,劳动价值观需要在亲历实践中形成,日常劳动习惯的培养需要以社会责任引领,劳动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生产实践中的创意物化达成,劳动智慧需要在手脑并用的问题解决中被充分激发。所以,研学中要充分为学生创设亲历实践的路径,用社会责任去引领学生提升对劳动的认识,过程中突出知行合一,评价上突出劳动价值观的确立、劳动智慧的生成。加强研学和劳动教育的统筹设计、整合实施,是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实践的着力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就聚焦劳动教育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

传统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路径研究 下载:346 浏览:2488

​沈丹丹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大众对研学旅行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国家相关部门也认识到研学旅行的作用,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研学旅行的发展,为各地旅游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此同时,教育行业发现研学旅行与教育工作的联系,利用研学旅行作为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实施手段,通过研学旅行可以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对祖国山河与文化产生自豪感,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有着无法忽视的促进作用。对此,本文针对传统文化融入研学旅行课程的路径展开详细研究,以供各位教育工作者参考。

研学旅行与初中地理实践活动的有效融合 下载:118 浏览:1085

朱蓉 《地理研究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初中地理课程知识的学习不仅是中学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当下,能力培养型教学逐渐取代知识传授型教学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主流。地理实践活动不仅起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也有着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知识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全域旅游的兴起,研学旅行这一活动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其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进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成为一线地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研学旅行视域下广东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下载:68 浏览:1110

罗蕾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3年9期

摘要: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中国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广东省,这一行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发展优势。然而,行业内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湛江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高校如何在研学旅行视域下进行人才培养的创新。通过分析广东省研学旅行行业的人才需求和素质要求,以及湛江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条件,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和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