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定位、构成和特色——以诉讼标的论为视角 下载:66 浏览:397

宋史超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讨论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基本工具是诉讼标的理论,目前学界对案外人异议之诉的讨论只有问题意识而没有理论意识。德日法系异议之诉通说认为是形成之诉,其根基在于执行行为公法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通过后,我国法律已明确采取诉讼标的"单核说"与"诉的合并"模式。在此基础上,确权请求与排除执行请求的关系,异议之诉与普通确权之诉的关系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多元主体、确权约束与创新街区知识共享的有效性研究 下载:25 浏览:435

潘闻闻1,2 邓智团3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创新街区是城市转变既有发展模式进入知识经济新阶段的标志性创新空间,其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的有效性是创新街区建设和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产业集群中创新主体间知识共享理论,构建了创新街区知识共享有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重点研究了创新街区中多元主体的异质性与政策确权约束对创新街区知识共享有效性的作用关系,并通过确权约束下创新街区多元主体知识共享有效性模型,量化研究了创新街区中多元主体知识共享对创新产出的显著作用:在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下,政策的强约束将提升知识共享的有效性;在确定政府政策约束强度的前提下,创新主体维度越多,知识共享复杂度越高,需要更强的确权约束,才能提升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这些研究对国家"双创"战略背景下加快创新街区建设、提升街区创新活力、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农村土地财产权益男女平等保障机制探讨 下载:24 浏览:241

曲相霏 《法学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男女平等是中国宪法和法律的一致要求。长期以来,农村女性土地财产权益平等保障机制频繁失灵,户外侵害屡禁不止,户内侵害不容忽视。侵害的根源在于制度供给不足,表现为身份障碍和权利属性不稳、权利主体不清、权益份额不明,最终导致救济不力。抵御户外侵害关键要消除身份障碍,摒弃身份唯一要求,解决农村女性土地财产权益往往牵涉不同家庭和不同集体经济组织的问题。在农村土地产权"长期稳定"政策下,土地的社会功能也从保障型向财产型转化,当前改革可从财产法和生产经营角度解释土地承包家庭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土地承包家庭户可被视为经济学上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别于婚姻家庭法上的家庭;从财产法角度解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区分集体组织的政治成员和经济成员,从宽确认女性经济成员;不排除个体同时成为两个及以上家庭承包户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抵御户内侵害关键是要"确权到人"。试点中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宅基地改革应借鉴、巩固和发展"确权到人"模式,明确个体的权利(权益)主体地位及份额。

GPS控制网的建立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91 浏览:501

李燕敏1 魏瑶1 潘兰兰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加快土地确权工作的推进,以泸州市土地确权为例,结合本地区情况,应用GPS技术,通过对该项目中92个待测点、18个三等GPS点和GYM(观音庙)二等三角点所在区域布设四等GPS控制网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等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据的各项精度指标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1992)和《泸州市土地确权四等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书》要求,满足该项目首级控制需要。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GPS技术的优势性在土地确权中得到较好体现,为其他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下载:63 浏览:485

李姝静 《中国农业》 2019年4期

摘要:
土地是保障人类生产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核心内容就是土地问题,而农村土地系列问题中广受关注的焦点内容是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集体土地确权与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但从前期的实际情况来看,集体土地确权的质量以及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一些潜藏的矛盾及纠纷频繁发生,严重制约了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基于此,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管理新要求分析 下载:166 浏览:1725

望玉蓉 《土壤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论文聚焦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管理的新要求及实施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梳理新要求涉及的全面更新汇交成果、年度核实、纳入数据库标准化管理、形成地籍图并与信息平台关联以及健全更新和应用机制等要点。然后,以实施新要求为目的,建议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规制度、提升技术水平,并具体落实宣传培训、监督检查和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以确保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的准确性和现势性。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确权中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下载:104 浏览:809

王飞 《中国土壤》 2024年2期

摘要: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土地确权工作能给农民带来真实的经济利益,还有利于农业朝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是新形势下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分析当前新形势下农村土地确权遇到的问题及提出新的工作方法对策,以便于解决土地确权问题。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后暴露出的矛盾纠纷及化解矛盾纠纷的对策建议 下载:148 浏览:1375

李瑞阳1 杨洁2 夜子凤3 罗兴莲4 《中国土壤》 2023年11期

摘要: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国家为了解决农村土地二轮承包以来长期普遍存在的承包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永仁县2015年5月开始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2018年8月末,全县7个乡镇63个村(居)委会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土地确权,明晰了农户承包经营权,确保了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稳定性。为土地流转、惠农政策补贴、土地有偿退出、抵押融资、产权交易等奠定了基础。但随着土地确权工作的推进,人地矛盾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解决好这些存在问题,对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尤为重要。

农村土地确权对土地流转影响分析 下载:170 浏览:1491

路云清 《中国土壤》 2023年5期

摘要:
我国农地权利确权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农地权利确权的效果还需要长期的检验。农地权利确认对农民流转意愿影响的研究尚不完善,在这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后,从更深层次分析了农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的意义 下载:275 浏览:2897

惠珊 《土壤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我国由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发行了土地确认登记发证的通知,会上文件的发布为全国各地土地确认登记工作能够规范科学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土地确认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国家也对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以及时间要求,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但是由于地方政府以及农民工作者在处理土地确认工作中存在较多外在因素的干扰,会影响到土地确权工作的效果。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中的问题与改善策略 下载:177 浏览:1560

闵锐 《中国土壤》 2023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村经济都得到了较快的提升。这客观上给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为提升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传统的农村土地保护意识,很多土地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这让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效率很低,直接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为此,本文从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了提升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具体策略,以便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稳定提供更多帮助。

浅谈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下载:187 浏览:1630

郝起礼 《中国土壤》 2023年1期

摘要: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能够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因此,探究农村土地集约和高效利用的可行性策略,是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针对现阶段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土地流转困难、土地闲置率较高、土地利用模式单一、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与服务机制、加快推动土地高效流转,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土地利用模式,加强农村生态整治、提高农村土地质量等对策,以期在实现农村土地整合利用的基础上,挖掘土地利用价值,助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难点及其措施 下载:214 浏览:2109

蒋雪梅 《中国土壤》 2022年8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其中我国的农业经济也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对农村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新的规划,为了更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政府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责任,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但是这项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农村普遍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土地问题没有清晰的认知,使得土地确权登记发放工作并不顺利,这也使得农村土地有些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利用效率不高。

规范农村土地确权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下载:244 浏览:2572

于凤英 《中国土壤》 2021年12期

摘要:
现如今受到我国政策的不断影响,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此同时产权制度也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直接关系着人民的利益基于此,需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科学管理,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推进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阐述如何规范农村土地确权档案管理工作,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希望对其起到一定作用。

谈目前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中的建议 下载:254 浏览:2611

于凤英 《中国土壤》 2021年12期

摘要:
现如今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成为改革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在农村开展土地确权档案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纠纷,进一步推动农村不断向前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开展农村土地确权档案工作,以便高质高效的完成任务。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中的新动向及解决途径研究 下载:291 浏览:2858

杨桂芬 《中国土壤》 2021年8期

摘要: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措施。当前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确权困难、流转不畅,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症结。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同时又要通过细化政策、宣传教育,以及建立信用体系、培育中介机构等一系列措施,为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创设良好环境,让“三农”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122 浏览:1532

许志鹏 《航空航天学报》 2023年12期

摘要:
土地确权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土地资源的明晰归属与合理利用。然而,由于土地面积广阔,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土地确权的效率与精度。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因其快速、高效、全面的特点,成为土地确权领域的重要工具。本文旨在探究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支持,推进土地确权工作的现代化。

关于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的研究探析 下载:53 浏览:707

刘纯贵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为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水流登记单元划定、所有权边界划定的技术方法,在科学开展水流自然资源确权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水流自然资源确权的存在问题及方法 下载:65 浏览:782

张旗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多年来,由于各类型自然资源分散管理,给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带来一定阻碍。以水流自然资源为例,因自然资源部门、水利部门对水流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的不同定义,以及国土调查数据与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数据的标准差异,使得水流自然资源在确权过程中产生不少分歧。在此背景下,笔者以水流自然资源为研究对象,探索水流登记单元(生态空间)范围划定与所有权划定的法定依据。

4D测绘技术在不动产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下载:86 浏览:967

罗毅 彭文相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4年11期

摘要:
4D测绘是一项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在不动产确权登记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提供高精度的空间数据,并能实时更新不动产信息。这些特点使4D测绘技术在城市快速发展、用地变化频繁的地区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4D测绘技术具有的三维显示、数据集成等功能,可为决策者及社会公众提供直观、详尽的空间信息,促进科学决策和信息共享。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