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时代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要义 下载:82 浏览:475

胡玉鸿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社会公平正义"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高频词汇,社会公平正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公平正义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决定着人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问题是衡量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尺,在初始条件上,要保障每一个公民都有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与条件;在补足条件上,国家应积极投入,为公民获取机会和增长能力提供条件;在分配正义层面,要通过国家法律、政策的推行,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十九大报告就竞争公平、教育公平、司法公正等重点问题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当代中国在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主要制度着力点。当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并非一蹴可就的事业,要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作为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步骤。

公共产品供给;二元社会格局;均等化;社会公平主义 下载:51 浏览:354

李爱龙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奈格里对马克思《大纲》"机器论片断"的激进政治解读直接改写了由福柯所开创的生命政治话语范式。在奈格里看来,生命政治与生命权力并不是同一的,而是处于相互对抗之中,生命政治作为一种反抗力量形塑了生命权力。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奈格里确立起劳动与资本的对抗逻辑,由此,展开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概念——剥削、共产主义和危机的生命政治阐释,从而开辟了生命政治批判空间。撇开其学理上的不足,奈格里的生命政治的范式转换具有不容忽视的建构性意义,它不仅深化了对危机的理解,而且指出了反抗资本逻辑的新道路——出走,在当代视域中建立起危机与解放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重新塑造了马克思主义话语中久被遮蔽的阶级逻辑。

论中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优化 下载:66 浏览:367

徐放达 王增涛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也存在一些短板,具体表现为农村供给不足与城市局部供给过度现象并存,城乡都存在公共产品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中主体不清晰,权责划分不明确。要提高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和数量,破除中国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就应当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短板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在坚持均等化原则的前提下采取措施分别予以化解,努力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路下,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功能,优化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国家环境治理现代化制度建设的三个目标 下载:59 浏览:471

王华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3期

摘要:
环境制度现代化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我国环境制度建设的三个根本性目标:一是具备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制度功能;二是能够促进改善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率,使整体社会福利最大化;三是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本文还对我国环境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美国精英大学参与补偿性招生政策的经验及其启示 下载:65 浏览:499

陈莉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9年11期

摘要:
美国精英大学积极倡导并主动探索招生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在多方力量博弈中推动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公平。在这一过程中美国精英大学形成了"杂食主义"精英教育观念,创新发展以多元化为资源的入学后教育,提高了教育质量。美国精英大学参与肯定性行动计划的经验对我国重点大学执行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政策的启示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补偿性招生既是推动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也可以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动力和资源,大学教育的自主创新是实现精英教育与社会公平相互促进的有效途径。

社会公平感对居民政府信任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载:278 浏览:2868

张黎珺 符艳萍 《交叉科学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政府信任是政治系统运行必不可少的要素,而公平正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对二者的研究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构建社会公平感通过政治效能感影响政府信任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介模型成立:(1)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均会对政府信任产生正向影响;(2)政治效能感在社会公平与政府信任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在验证了社会公平感对提升政府信任重要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还需关注居民的政治效能感这个居民个人因素,改善社会公平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政治效能感,进而增进居民对政府的信任。

和谐社会理念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902

杨柳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和谐社会理念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以人为本的政策倾斜促使调控目标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的居住需求和生活质量提升;社会公平的要求使住房资源分配趋于合理,力求缩小阶层差距;社区和谐的理念推动住房环境优化,提升居住者的幸福感;社会可持续发展引导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建立,旨在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和长期健康发展;调控政策还需保障住房市场的稳定,防止因市场波动引发社会冲突。

女性教育与社会公平 下载:120 浏览:1247

徐紫盈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10期

摘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指标, 在男女平等的背景下研究女性教育,对于推进社会公平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女性教育公平问题在世界各国具有推进,尤其是在我国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仍旧需要结合女性性别特征,实现实质上的女性教育公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