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及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508

​祝善尧1 葛伟1 张欢1 葛义俊2 陈贵海2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及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0. 1 g/d)口服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血栓通(450 mg/d)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凝血纤溶功能、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均P <0. 01)。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间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显著升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显著降低(均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前t-PA、PAI-1、GMP-14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t-PA水平显著降低,PAI-1及GMP-140水平显著升高(均P <0. 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治疗后5-羟色胺(5-HT)及多巴胺(D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谷氨酸(Glu)及天冬氨酸(Asp)水平显著降低(均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前5-HT、DA、Glu、As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后5-HT及DA水平显著升高,Glu及Asp水平显著降低(均P <0. 05)。结论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调节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和血清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

牡蛎酶解产物改善睡眠作用效果研究 下载:66 浏览:364

张婷1 秦小明1,2 章超桦1,2 曹文红1,2 郑惠娜1,2 高加龙1,2 林海生1,2 《中国水产学报》 2021年4期

摘要:
为探究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酶解产物(enzymatic products of oysters, EPO)改善睡眠的作用效果,将试验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地西泮2mg/kg体质量)及EPO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50、500、1000mg/kg体质量,分别记为EPO-L、EPO-M、EPO-H),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灌胃30d后进行直接睡眠试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试验和戊巴比妥钠潜伏期试验,并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下丘脑和大脑皮层中5-羟色胺(serotonin, 5-HT)、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 GABA)、褪黑素(melatonin, M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和多巴胺(dopamine, DA)的含量。结果表明:牡蛎酶解产物3个剂量组均无直接睡眠作用,但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睡眠时间(P<0.05),缩短睡眠潜伏期(P<0.05),且EPO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入睡率(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PO低、中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下丘脑5-HT、GABA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下丘脑DA、NE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下丘脑DA含量(P<0.05);EPO低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脑皮层GABA含量(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脑皮层GABA、MT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大脑皮层DA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脑皮层MT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大脑皮层DA、NE含量(P<0.05)。研究表明,牡蛎酶解产物通过提高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5-HT、GABA、MT含量,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DA、NE含量,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发生率,延长睡眠时间,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且灌胃EPO中剂量500mg/kg体质量时改善睡眠效果最佳。

巴戟天寡糖胶囊对冠心病抑郁患者神经递质及抑郁程度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14

刘雯晶1 李珂2 胡健才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探讨巴戟天寡糖胶囊对冠心病抑郁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将98例冠心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血清神经递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量表(SF-36)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75.51%明显高于对照组42.86%(P<0.05);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等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胶囊有助于缓解冠心病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可能与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等因素有关。

电针百会及神庭穴对抑郁小鼠行为学及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下载:50 浏览:351

邹天雨1 赵宇2 马莉3 程为平4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通过电针百会及神庭穴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模型小鼠的干预,观察小鼠行为学及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方法:将48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和治疗组(电针组)各12只。建立CUMS模型,除空白组外的36只小鼠接受21 d慢性不可预知刺激,建模后对照组灌服氟西汀混悬液,治疗组采用电针百会及神庭穴治疗21 d,每天20 min。干预结束后,进行糖水消耗及旷场实验。取材前额叶及海马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CUMS模型可降低模型小鼠糖水消耗量和旷场运动参数,对照组和治疗组干预后可以改善以上指标。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前额叶和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的含量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和治疗组则可显著改善以上指标(P<0.05)。结论:电针百会及神庭穴可以改善CUMS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增加小鼠前额叶和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的含量。

围绝经期综合征肝郁兼杂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90 浏览:568

俞洁 丁珊珊 康洁 赖新梅 李灿东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综合征(PPS)妇女肝郁及其兼杂特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关系,探讨PPS肝郁及其兼杂特征的部分生物学机制。方法:以证素辨证判定189例PPS患者的肝郁及兼杂特点,应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液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比较PPS肝郁组(128例)和非肝郁组(61例)神经递质差异,比较肝郁不同兼杂神经递质差异。结果:肝郁组的DA和NE较非肝郁组为低(P<0.05)。肝郁病位兼肾者DA和5-HT显著低于单纯肝郁者(P<0.01);肝郁兼痰者DA和5-HT显著低于无痰者(P<0.01,P<0.05);肝郁兼湿者5-HT显著低于无湿者(P<0.01);肝郁兼热者5-HT显著低于无热者(P<0.01);肝郁兼气虚者5-HT显著低于无气虚者(P<0.01);肝郁兼血虚者DA和5-HT均显著低于无血虚者(P<0.01);肝郁兼阴虚者DA和5-HT均低于无阴虚者(P<0.05)。结论:PPS患者DA和NE的降低可能是肝郁发生的生物学基础。PPS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与肝郁兼杂特点密切相关。

柴胡疏肝汤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及血清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405

张骞1 刘雪景2 张泽1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汤加减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及血清神经递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柴胡疏肝汤治疗,疗程为4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程度(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清BDNF、5-HT和N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柴胡疏肝汤治疗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BDNF、5-HT和NE水平有关。

高尤-13调节PCPA失眠大鼠大脑皮层神经递质机制探讨 下载:75 浏览:782

昂丽玛 高玉峰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对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研究的结合日益增加,高尤-13作为一种源自蒙古传统药物的复合制剂,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潜力。本综述旨在探讨高尤-13在调节PCPA(对氯苯丙氨酸)诱导的失眠大鼠模型中大脑皮层神经递质的机制。高尤-13通过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作用于神经递质合成、释放与重摄取以及受体敏感性与信号传导,显示出能有效调节5-羟色胺水平,并对失眠症状展现出综合调节作用。

缰核及其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控作用 下载:529 浏览:3560

顾竟生 张继川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缰核在情感及学习记忆的调控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中介脑区连接了边缘系统与背侧脑干区域的信息交流,是一个在脑科学研究中值得密切关注的脑区。从解剖学可以将缰核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外侧缰核与内侧缰核。目前在情绪、记忆、学习能力的研究中,缰核的作用越来越多地被探索与发掘。本文主要论述缰核的解剖结构、输入及输出神经通路、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对情感与认知功能的调控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