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互动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下载:26 浏览:404

岳红岩 《设计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互动理论,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和层次分析法分析发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互动性的缺失和不足,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基于此,研究从"人与景观"互动、"人与空间"互动、"人与人"互动三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城市公共空间互动性设计的策略。

基于高情感的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创新 下载:28 浏览:232

田映霞 《设计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后现代消费时代下,人们的消费已经由"物的消费"转化为了"符号的消费"。概念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的符号载体,成为消费者的关注对象是市场进化的结果。文章从消费社会人们的认知倾向和价值判断变化切入,分析概括了多维空间设计的演变历程,进而提出了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的要点:创造高情感的多重个性化体验空间是基础,空间建构下的跨文化认同为设计原则,空间资本属性的价值体现是终极目标。

基于高情感的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创新 下载:39 浏览:370

田映霞 《设计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后现代消费时代下,人们的消费已经由"物的消费"转化为了"符号的消费"。概念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的符号载体,成为消费者的关注对象是市场进化的结果。文章从消费社会人们的认知倾向和价值判断变化切入,分析概括了多维空间设计的演变历程,进而提出了概念书店多维空间设计的要点:创造高情感的多重个性化体验空间是基础,空间建构下的跨文化认同为设计原则,空间资本属性的价值体现是终极目标。

基于市井文化述求的商业空间设计调查与分析 下载:32 浏览:202

夏晋 李紫含 《中国设计》 2020年8期

摘要:
为促进市井文化与现代商业物质空间更好调和,提高民众在商业空间中的参与感。以市井文化的"述求"为视角,对现代商业空间的市井述求表达载体,表达方式展开分析研究,总结了不同类型的商业空间中市井文化述求的设计方法。得出了基于市井文化述求下商业空间的设计方法。市井文化的回归是一种情感文化的注入,通过研究能为市井文化述求下的商业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视错觉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38 浏览:298

宗嘉婷 晋洁芳 《中国设计》 2019年9期

摘要:
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视错觉艺术手法在展示空间中的应用。从色彩、形态、光线、材料四个角度对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出整体与焦点、协调与对比、重复与渐变、比例和尺度四个方面的视错觉设计手法的特点,然后对视错觉艺术手法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原则进一步探讨分析,从而为越来越多的展示空间中的视错觉设计提供设计参考,避免视幻觉的形成。

“概念设计”理论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0 浏览:313

乔洁 《中国设计》 2019年8期

摘要:
使参观者在展示空间中获取更深刻的感官交互体验。将概念设计中的"概念"看作一个独特的设计要素,借助灵感触发实现"概念"的产生,然后将"概念"进行深化与渲染,以完善展示空间。"概念设计"理论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创成了概念设计驱动的展示空间设计技术体系,实现更高层次的展示效果。

基于青年生活形态研究的集装箱公寓空间设计 下载:86 浏览:491

刘烨 雯施 陈辉 《设计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为集装箱公寓空间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以满足当下青年人多样化的居住需求。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当下青年群体价值观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他们的生活方式发展趋势,通过归类法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居住需求。结论:居家休闲型、交友娱乐型以及从业办公型为当下青年人主要居住需求类型,分别针对这三种不同需求类型的用户提出相应的空间设计原则及策略,并提出相关的集装箱公寓空间设计方案。

以超整理术为导向的餐饮空间设计课程模式建构 下载:35 浏览:429

王婷婷 《中国设计》 2019年2期

摘要:
超整理术的导入旨在解决餐饮空间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分离的现象,帮助建构新的课程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文章依据学生专业能力的差异性,拓展其求知途径,确立研究目标,从超整理术的三个阶段针对互动教学、课题研究、项目导入式课题训练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模式创建,在课程教学中真正实现"教"与"学"的高度统一,为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培养高技术创新性人才。

亲子文旅景观空间设计在新时代美好生活背景下的探析——以嘉兴为例 下载:68 浏览:426

谢鹏雄 周甜甜 臧科斯 《中国设计》 2019年1期

摘要:
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本课题利用实地调研法、资料查询法、现场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景观空间研究;针对景观空间、景观设施、人文布局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弥补现存亲子文旅景观空间的不足,使亲子文旅景观可以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在让群众在体会生活美好的同时,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可以为其他亲子文旅景观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浅析成长型家庭的未来卫浴空间设计 下载:87 浏览:368

孙晨晨 《中国设计》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对成长型的家庭未来所需求的卫浴空间提出假设和探究,根据一个家庭从刚刚组建到生子,再到养育孩子期间对于卫浴空间使用需求的改变,探讨合理的卫浴空间应具备的特点。本文既从单个家庭成员的成长变化入手,将卫浴产品作为交互节点,纵向分析每个家庭成员的使用需求;又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整体,横向分析卫浴系统内各产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从而更好地辅助儿童的成长及家庭成员关系的发展,构建新型的卫浴空间概念模型,满足家庭各个时期的生活需求,同时降低资源的消耗,与环境及社会相适应。

情节叙事方式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下载:87 浏览:443

唐正严 《中国设计》 2018年3期

摘要:
国内博物馆的快速发展常常会导致博物馆的千篇一律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在对于感性与理性的把握上常常失衡,情节叙事的方式在博物馆空间中的运用能够解决这一现象的发生,本文用情节叙事的具体方法及其基本要素剖析如何在博物馆空间中的实际运用,如何能够更好地设计博物馆的空间。

基于环境情感化的儿童医院候诊空间设计 下载:61 浏览:379

王珊 俞晓娜 王冰冰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以儿童医院的候诊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候诊空间的环境情感化要素,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归纳出空间情感化的表达因子。结合儿童在候诊时的心理及相对应的行为,探讨儿童医院候诊空间情感化设计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候诊空间"第三场所"的表述,构筑异质化候诊空间及提升候诊空间正向多余度的设计改善手法,以期为候诊患儿构建更良好的空间体验,使其情绪得到更积极的引导,从而达到提高医疗效率的效果。

基坑工程中分界边坡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下载:65 浏览:441

卢一凡1 彭青顺1 卢昱2 李文慧1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确定分界边坡的定义和功能并阐明其质量技术要求,指出目前分界边坡的特点是很多基坑的深度超过10 m且个别工程不具备止水挡墙特性。结合基坑工程事故和隐患,探讨分界边坡的质量控制要点。

中小学多元化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探析 下载:46 浏览:453

苏笑悦 《中国建筑》 2020年12期

摘要:
中小学校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需要多元化的校园空间与之适应。然而目前中、小学校设计中校园空间单一均质化的问题普遍存在,该文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优秀中小学多元化校园空间设计案例,并结合笔者的相关实践,尝试提出多元化校园空间的设计策略。包括根据年级或学部的不同,将整个校园划分为若干个特色教学聚落,再通过形式多样的"共享资源平台"将各聚落的学生联系在一起,以鼓励跨聚落交流,做到有分有合。为未来中小学多元化的校园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基于“吸猫”文化的体验式宠物空间设计——以上海田子坊撸猫馆设计为例 下载:57 浏览:488

蒋钰1 肖湘东1 杨楠2 陈星1 张世杰2 《中国建筑》 2020年8期

摘要: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以休闲娱乐为导向的体验需求上升,体验经济代替服务经济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应对体验经济,体验场所应运而生,并与商业活动相结合形成各种商业业态[1]。在"吸猫"文化的影响下,商业体验模式与宠物经济结合的体验式宠物空间开始拥有市场,该文试图通过对田子坊撸猫馆设计的分析研究、实地考察和对设计师的采访来探索当代宠物体验空间的设计,并做出客观评价,以展望未来的体验空间设计。

基于完整性视角下酒店外部空间设计方法研究——以句容市锦隆花园酒店为例 下载:87 浏览:519

费文君 王梦 杨霞 《中国建筑》 2020年3期

摘要:
酒店是现代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其外部空间作为连接酒店内外的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应当受到重视。该文以酒店外部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酒店外部空间的设计方法:基于完整性视角下从布局形态、功能秩序、空间秩序、空间围合这四个角度划分、安排空间,并且以D/H值(D:建筑间距,H:建筑高度的比例关系)作为空间尺度的定值依据。最后将此方法运用于实践案例——句容市锦隆花园酒店中,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以期营造积极的酒店外部空间。

室内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下载:166 浏览:2713

张文瑞 《中国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推动了传统教育面向素质教育改革,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由此衍生,如何践行课程思政成为了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改革是教育必然发展之路。室内空间设计对创新精神与职业素养具有极高的要求,重视理实结合,为践行课程思政提供了便利条件。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室内空间设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道家美学思想在茶文化空间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下载:127 浏览:1365

李洪艳 《国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如今,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风国潮文化不断兴起,这一趋势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也让人们越来越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风格设计广泛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道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美学思想对我们的艺术设计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我国的茶叶享誉世界,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将道家美学思想应用到茶文化空间设计教学,有利于继承和发扬道家美学思想,推动中国文化设计风格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多人了解道家美学和中国茶文化。在茶文化空间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实践教学,还需要将道家美学思想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做到灵活应用,设计出好作品。本文简单阐述道家美学思想理念,并分析其在茶文化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基于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城市社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下载:164 浏览:1743

赵娴雅 《交叉科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往往更注重建筑和交通,忽视了对于自然空间的保留和设计,城市中缺乏适宜儿童活动的户外空间。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也使儿童更容易沉浸在电子设备之中,而不是花时间在户外。儿童与自然的接触时间越来越少,便会患上“自然缺失症”,自然教育作为改善儿童“自然缺失症”的手段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本文以城市社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自然教育理念,探索如何将自然教育融入城市社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方法。通过融合自然教育理念,提高儿童对于自然环境的兴趣,为户外活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新思路,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自然教育的内含、发展情况与方向,对城市社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选取国内外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学习,归纳总结其设计方法与理念,寻找适宜的设计方案与改善方向。
基于实地调研和优秀案例的启发,在满足儿童自然需求的情况下,基于自然教育理念提出设计原则与策略,选取银川市金凤区的一块场地作为城市社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进行设计实践,尝试提出将自然教育融入城市社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方案并绘制图纸。

医院建筑空间设计中的人性化思考 下载:118 浏览:1243

郭锐 《中国建筑》 2023年5期

摘要:
在医疗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医院建筑这一硬件设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进行医院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更强调满足患者的基本心理需求。只有将“人性化”的理念具体落实到的医院建筑的设计中,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物质需求和人们就医时的精神需求。为了创建良好的诊疗环境,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加强医院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基于此,针对医院建筑空间设计中的人性化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