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PPP项目竞争性磋商采购效率分析 下载:54 浏览:361

苑贺辉 石磊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PPP项目引入竞争性磋商便于政府通过与社会资本方的信息交换明确采购需求,为政府确定合理的项目质量标准提供有效依据。但事前成本的套牢和沉没问题往往导致社会资本方降低采购阶段努力水准从而造成政府采购效率损失,通过构建社会资本方博弈模型分析竞争性磋商对其采购阶段努力水准的激励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竞争性磋商机制中通过信息交换可以有效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通过提升项目质量水平可激励社会资本方在采购阶段付出高努力水准以实现采购效率;但过高的质量水平反而加剧社会资本方竞争从而产生负向激励作用,因此政府需合理控制激励强度以提高采购效率。研究成果以期为政府在PPP项目中合理运用竞争性磋商机制提供借鉴。

零售企业动态竞争性供应链网络均衡分析 下载:46 浏览:230

潘开灵 王东旭 《中国经济》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对零售企业动态竞争性供应链网络均衡进行研究,结合零售企业动态竞争的情况构建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研究生产商、零售商、需求市场等的行为和均衡条件。希望通过零售企业动态竞争性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的构建,为零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管理和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便携拉曼光谱仪和双层纸芯片的头发皮质醇超高灵敏检测 下载:59 浏览:421

高志刚1 郑婷婷1 邓九1 李晓瑞1 曲玥阳1 陆瑶2 刘婷娇3 罗勇1 赵伟杰1 林炳承1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人头发中的皮质醇是反映现代人长期精神压力累积的主要临床标记物.建立了一种人发皮质醇的超高灵敏检测方法.方法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分析和双层纸芯片.纸芯片的第一层用于滤除人发提取液中的头发残渣(样品前处理),第二层用于实施竞争性免疫反应和拉曼检测.固定在纸表面的皮质醇抗原和游离的头发皮质醇竞争结合能产生拉曼信号的皮质醇单克隆抗体,通过检测结合在纸表面的皮质醇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拉曼信号进行游离头发皮质醇的定量.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上,皮质醇抗体的拉曼信号经过优化,方法的检测限可以达到1 pg/mL,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8.38%(n=6).进行了两例实际样品检测,液质检测结果分别为0.771和0.153 ng/mL,本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0.63和0.247 ng/mL,两种方案的结果在一个数量级,证明了方法的实用性.利用此方法,一块芯片可以同时测定48个样品,专属性和准确性很好,特别适合于人群精神压力的普查.

贸易战背景下中美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分析(2007—2016) 下载:34 浏览:342

周俊1 洪晨翔1 王君2 《管理与科学》 2019年9期

摘要:
研究贸易战背景下2007—2016年中美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变化。基于Lall(2000)对贸易品的分类方法,利用RCA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对两国贸易品的比较优势、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对美出口集中在生产组装端的低附加值产品,但对核心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度居高不下;中美贸易逆差符合两国比较优势及国际产业分工;中美两国在世界市场的进出口竞争力将以高精尖制造业为主;中国对美国低技术制成品及电子电力产品的出口潜力较大,高附加值制成品的进口潜力较大;贸易战一旦升级,将阻碍"中国制造2025"、打击中国劳动力市场,加重美国国内消费压力,阻断美在中设立的跨国公司生产工序。

竞争性替代阻碍还是倒逼中国出口技术水平提升:基于不对称经济体系视角 下载:59 浏览:436

方霞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文章在对Hausman的出口技术水平测算方法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测算出中国相对于各国的出口技术水平,另外构建这些国家相对于中国的竞争性替代指数,并就竞争性替代指数和中国出口技术水平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对中国产品的竞争性替代、前期相对出口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利于提高中国相对于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技术水平;而发达经济体相对中国的竞争性替代指数会阻碍中国相对出口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相对于发达经济体滞后一期的出口技术水平、FDI、人力资本以及创新能力对当前中国相对出口技术水平有正效应。中国可以通过提高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成本、提高创新能力等政策,来提升中国的出口技术水平。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 下载:46 浏览:513

黎志容 《中国体育科学》 2025年3期

摘要:
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把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对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进行了简单总结。

新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施路径探讨 下载:287 浏览:2842

王伟 《低碳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长期以来,在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新能源作为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成为众多资本和上市公司青睐的朝阳产业。伴随着近几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交易电量比例不断扩大,电力现货交易也要全国范围开展,新能源发电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缓慢,特别是电力市场体系构建、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包括新能源电力在内的各类电力的上网电价和发电计划由政府指导或制定,电力系统灵活性市场价值和资源潜力未能充分发挥。本文在总结竞争性电力市场新能源电力交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在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十四五”时期,如何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加快高标准电力市场体系构建,如何妥善处理好新能源和传统火电的关系,如何解决好不同种类能源之间的公平竞争问题和发电侧与用户侧公平交易问题,提出了逐步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参与竞争性电力市场交易的一点思考,希望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供给一定的理论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