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单触式电容按键传感器结构解析及灵敏度研究 下载:64 浏览:377

周书宇 郭庆 许金 柳振 《中国仪器》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因触摸板结构差异导致按键灵敏度变化的问题,基于开放式电容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底部接地区域填充率及顶部覆盖层厚度的设计方法。设计通过对触摸板初始电容、寄生电容和尺寸大小的研究,分析了影响触摸板灵敏度的因素。研究得出可采用50%70%填充率的底层铺铜,并在顶层覆盖0.13mm0.6mm厚度的绝缘层的方法。该方法在保证触摸板高灵敏度的同时能增强抗干扰能力,对指导触摸板产品参数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半绝缘半导体电阻率无接触测试设备的研究 下载:55 浏览:409

王昕 李俊生 田蕾 叶灿明 《中国仪器》 2018年9期

摘要:
半绝缘半导体包含了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它们在微波、光电子、新能源及微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电阻率一般在10~5Ω·cm1012Ω·cm之间。要研究此类新材料的电阻率分布状况已无法用现有的探针法、霍尔法、I-V法实现。因此,参照德国din标准及我国电子行业标准,用TDCM法研发了"半绝缘半导体电阻率分布测绘仪",设计并研制了电容性探头、高精度三维测试台,开发了以拟合曲线为基础的数据处理及绘图软件,实现了对直径6英寸以下SiC、GaAs、CdZnTe等晶片的无接触电阻率扫描测绘,给出了彩色分布图。

220kV变电站电流互感器故障分析 下载:30 浏览:325

岳宇飞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7期

摘要:
变电站电流互感器发生故障,会造成线路停电、变电站母线停电事故,针对两起变电站电流互感器故障情况,从油中溶解气体、电气绝缘试验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带电红外测温、介质损耗在线监测技术,确定故障类型,认为电流互感器内部存在局部放电缺陷是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

220kV变压器油色谱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下载:71 浏览:417

孙蓟光 孙江波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12期

摘要:
针对220 kV启动备用电压器油氢气、总烃及乙炔超标现象进行原因分析,介绍处理变压器异常的试验过程,以及变压器放油检查、吊罩检查和缺陷处理的情况,为今后变压器运行中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

复合绝缘子护套破损的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下载:70 浏览:432

韩静怡 李抗 王平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10期

摘要:
复合绝缘子是目前输电线路使用量最多的一类绝缘子,研究其存在表面缺陷时的电场分布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起护套完好状态、不同破损位置及程度时的电场仿真模型,计算可知:绝缘子串高压端护套发生破损时,破损边缘的表面电场强度相比周围明显增大,沿面电场曲线在相应位置会上升;护套破损得越严重,对表面场强和沿面场强的影响越大。

500kV变电站断路器线路侧TA绝缘不良分析处理 下载:67 浏览:415

冯全 孙江波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500 kV变电站断路器线路侧TA绝缘不良的问题,介绍了断路器线路侧TA绝缘不良异常处理过程,分析了绝缘不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断路器线路侧TA绝缘不良的治理方案,为断路器TA运行中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

220kV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下载:71 浏览:429

刘钊 李晓溪 王佼 张帅 王冬梅 孙喆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4期

摘要:
介绍了一起由带电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发现的220 kV电流互感器绝缘老化受潮,导致内部放电缺陷。通过高压试验数据及解体检查结果,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对电流互感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实际意义。

绝缘护套在变电站500 kV引线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70 浏览:430

张志猛1 贾伯岩1 刘杰1 孙翠英1 康淑丰2 吴宏亮3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对某500 kV变电站部分500 kV引线段存在保护死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引线加装绝缘护套的绝缘化改造方案,分析加装绝缘护套对空间电场的影响,等效电气间隙的变化,以及护套材料的电气性能、热性能是否满足改造要求,给出优化改造建议。

1000 kV特高压GIS绝缘故障及实例分析 下载:91 浏览:526

池威威1 刘倩2 董俊虎1 张峰1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结合一起特高压站1 000 kV设备绝缘故障缺陷,介绍了绝缘故障的定位、分析方法,通过保护动作信息、设备带电情况、SF6气体组分测试情况、设备结构可以准确定位故障区域并分析故障原因,可作为特高压GIS设备故障定位、判断、分析工作的参考。

220 kV复合绝缘子芯棒脆断故障分析 下载:90 浏览:525

刘杰1 贾伯岩1 田霖1 陈二松1 丁立坤2 康淑丰3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一起220 kV复合绝缘子芯棒断裂故障,通过对绝缘子解体检查和芯棒性能试验分析,认为该绝缘子芯棒断裂的原因为绝缘子端部存在密封不良,引起潮气入侵,腐蚀芯棒,造成芯棒机械性能迅速下降而引发的脆断,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大型空冷发电机定子线棒高导热绝缘技术研究 下载:84 浏览:505

胡波 梁智明 漆临生 黄绍波 张小俊 谢志辉 《中国电气工程》 2018年7期

摘要:
为开发并掌握东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空冷发电机定子线棒高导热(HTC)绝缘技术,对高导热绝缘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高导热绝缘材料的选型、单支线棒高导热绝缘结构设计及绝缘工艺研究、单支线棒绝缘性能试验验证、定子线棒及模拟绕组导热性能试验验证等。结果表明:高导热定子线棒的常规绝缘性能和耐电老化寿命满足行业发电机长期运行要求,高导热绝缘技术能够使定子绕组铜线表面温升降低约10 K。

空气中单丝和丝阵电爆炸特性的比较 下载:49 浏览:417

李琛1 韩若愚1 刘毅2 张晨阳1 欧阳吉庭1 丁卫东3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开展了500 J储能下、大气空气介质中微秒脉冲电流源驱动平面型铜丝阵负载电爆炸放电特性研究,并与铜单丝电爆炸进行了比较.实验中保持铜电极间距2 cm不变,选择2-16根直径100μm的铜丝组成平面型铜丝阵,同时选择直径50-400μm的单根铜丝作为对照,对电爆炸过程中负载电压、回路电流与光辐射强度进行测量,计算得到电功率、沉积能量等参数,研究质量变化对铜导体电爆炸过程的影响规律;特别地,对于相同质量下单丝与丝阵负载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质量增加,单丝电爆炸气化与电离过程变缓,宏观表现为电压峰值时刻延后、半高宽增大(约0.07μs增至约0.64μs);与之不同,虽然丝阵电爆炸时刻随质量增加延后,但气化与电离持续时间变化不明显,电压峰半高宽稳定在0.11±0.01μs,且击穿发生前丝阵负载沉积能量低于同质量单丝负载.光辐射强度方面,丝阵电爆炸光辐射强度比三次同质量下单丝电爆炸分别强约28%,49%和52%.造成单丝与丝阵电爆炸过程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比表面积的差异使得细丝的相变过程更加迅速,表现为相同质量下细丝丝阵比粗单丝爆炸过程快;二是电热/磁流体不稳定性在丝阵与单丝中发展程度不同,表现为光强-时间曲线的差异.

基于复合蜂窝结构的宽带周期与非周期声拓扑绝缘体 下载:69 浏览:391

裴东亮1,2 杨洮1,2 陈猛1,2 刘宇1,2 徐文帅1,2 张满弓3 姜恒1,2 王育人1,2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具有良好可重构性、良好缺陷兼容性及紧凑型的声学拓扑结构可能成为声学发展中一个有前景的方向.本文设计了一种可调谐、应用于空气声的二维宽带复合蜂窝形晶格结构,其元胞拥有两个变量:一个是中心圆的缩放参数s,另一个是"花瓣"图案围绕其质心的旋转角度q.研究发现当s为1.2, q为±33°时,在结构的布里渊区中心点出现四重简并态.在±33°两侧,能带会发生反转,体系经历拓扑相变;同时,结构的相对带隙宽带逐渐增加,其中q为0°和60°时,相对带宽分别为0.39和0.33.本研究还计算了由这两种转角的声子晶体组成的拼合结构的投影能带,发现在其体带隙中存在着边界态并验证了此拓扑边界的缺陷免疫特性.最后通过变化s,构建了一种非周期性双狄拉克锥型的声拓扑绝缘体并验证了其缺陷免疫性.本研究的体系相对带宽显著超过已知体系,将为利用声拓扑边界的声波器件微型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种具有隐藏吸引子的分数阶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有限时间同步 下载:45 浏览:348

郑广超 刘崇新 王琰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对于具有隐藏吸引子的混沌系统,既有文献大多只针对整数阶系统进行分析与控制研究.基于Sprott E系统,构建了仅有一个稳定平衡点的分数阶混沌系统,通过相位图、Poincare映射和功率谱等,分析了该系统的基本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该系统展现出了丰富而复杂的动力学特性,且通过随阶次变化的分岔图可知,系统在不同阶次下呈现出周期运动、倍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等状态,这些动力学特征对于保密通信等实际工程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针对该具有隐藏吸引子的分数阶系统,应用分数阶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设计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有限时间同步控制,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绝缘材料高压气体沿面闪络特性研究 下载:63 浏览:493

孙旭 张喜波 刘胜 王利民 王俊杰 范红艳 《物理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为研究几十微秒脉冲作用下高压气体中绝缘材料的沿面闪络特性,研制了一个高电压绝缘测试平台。该平台通过高压电容对同轴线进行谐振充电,谐振倍压可达1.6,输出电压可达350kV,充电时间约30μs。在0.4 MPa高压氮气环境下对平板结构的尼龙和有机玻璃沿面闪络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利用韦伯统计分析工具,发现闪络发生概率为0.1%时,有机玻璃的沿面最大电场强度是尼龙的1.64倍。分析了两种不同刻槽结构对有机玻璃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发现半圆形刻槽能更好提升沿面闪络电压,因为这种结构更能抑制电子沿材料表面的运动。

IGBT模块的封装技术分析 下载:11 浏览:146

王莉菲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是加工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分析传统模块封装技术,新型模块封装技术方案。研究适合国内芯片的封装工艺,通过协同设计提高芯片封装良品率和可靠性。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在电厂的应用 下载:23 浏览:213

邓华平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针对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在电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GIS组合电器常见的故障,并就如何保证GIS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技术建议。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在电厂的应用 下载:23 浏览:222

邓华平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针对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在电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GIS组合电器常见的故障,并就如何保证GIS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技术建议。

一种10kV带电U形绝缘作业工具 下载:35 浏览:383

张绪生 宋仕达 张丹瑶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一种 10 kV 带电作业用 U 形绝缘套筒杆。在带电作业中,绝缘杆作业法具有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更远、绝缘遮蔽工作更简单、对地形环境要求更低、使用寿命和检测周期更长、故障率更低、可在狭窄空间操作等特点。

面向新一代能源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及展望 下载:83 浏览:437

严超 别朝红 王灿 王春晓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我国能源转型的目标是发展低碳、高效的新一代能源系统。新一代能源系统将面临新的风险,有必要对其开展研究以定量刻画风险,识别薄弱环节,从而增加系统抵抗风险的能力,确保能源转型的成功。首先按照地理跨度从国家、区域、城市、园区和用户层面对新一代能源系统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进而介绍了对其开展风险评估的含义及意义。然后按照电、热、气、电-气、电-热-气等不同能源子系统的分类梳理了新一代能源系统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出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