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职业体验:一种链接生活的课程 下载:68 浏览:397

屈玲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摘要:
职业体验课程是一种链接生活的课程形态,旨在引导儿童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职业体验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依靠真实或仿真工作情境体验职业以获取职业知识和技能,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接。这种体验式学习活动课程,不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对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蕴。基于职业体验课程的实施要求,提出了建构教学团队发展模式、创建职业体验课程基地、丰富职业体验课程资源、建构职业体验活动样态四个实施策略。

走向融合——音乐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实现 下载:178 浏览:727

江军国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在新时期背景下,作为以思考和解决问题为核心导向的新型课程组织形式,“STEAM”教学理念在极大程度上综合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元素,兼顾跨学科思维和实践性,有助于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各个学段的学科教学中,老师都需要关注“STEAM”理念的渗透,音乐学科作为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强跨学科实践活动、渗透STEAM理念,能够更好地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本文将结合小学音乐欣赏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现途径进行阐述,期望能够为一线教师的工作提供参考。

研学旅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下载:72 浏览:469

郝琦蕾 王宁宁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研学旅行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是研学旅行的实施者,是学生安全的保障者,是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和体验性学习的专业人员。当前研学旅行实施中存在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学校组织策划能力不足、讲解内容针对性较弱等问题,亟须采取提高学校或相关机构对研学旅行活动的策划能力、建立研学教师培训一体化平台、加大对研学教师的培训力度、创建"互联网+研学旅行"培训模式等措施,保障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设计探索 下载:45 浏览:373

胡洁兰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现今综合实践活动大多数是轰轰烈烈地走过场,忽略了最能体现教学效果和落实教学的作业这一环节,为了进一步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抓住最能体现学习效果的作业设计作为探究对象,拟从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优化综合实践作业设计,从而培养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下载:57 浏览:496

刘波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非常规课,要想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需确立实践活动的目标,创设合理的活动流程,精选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以此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研究 下载:170 浏览:1505

杨雅超 《中国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劳动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立足社会之根本,服务意识是个人品质的培养和表现,素质教育中已经非常重视从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但仅有劳动教育、劳动实践是不够的,还要从中锻炼小学生的服务意识,即从劳动教育中感受到为他人付出、看到他人、集体的存在。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将劳动教育和服务意识相结合的教学指导才是真正引导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只为自己的劳动是自私的,只有从劳动中注意到“自我”之外的世界,走出自我的世界,才是真正成长的开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与中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江苏、上海两地样本数据的分析 下载:95 浏览:505

王益富1 李洪兰2 叶敏3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期

摘要: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社会创新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无疑是贯彻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但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实施的外部保障不力,教学主体的专业力量不强,教学目标把握不精准,教学过程的科学品质不突出。因此,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资源数据库建设;加大创造力和科学素养在教学评价和升学考试中的权重;加强职前和在职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切实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科学研究及校本化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规避 下载:37 浏览:359

贾音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1期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和最终的落脚点着笔不多,各地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时,很容易出现方向不明、路径混乱的问题,比如,容易脱离真实生活,脱离文化价值,忽视学生人格养成等。这就需要各学校依据自身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明确价值体验的具体方向,这也是规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方式。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探究 下载:43 浏览:408

陈文娟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0期

摘要:
目前,中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存在流于形式、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学校全面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切实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制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活化研究 下载:92 浏览:475

薛立刃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思维与能力的拓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生活中的事物,实现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运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课程开展中充分体现生活色彩与时代特征。本文通过笔者对自身工作经验的反思,尝试提出了促进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生活化的相应策略,以期能够促进课程更好地实施。

基于价值观培养的美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 下载:93 浏览:960

李秋实 《哲学研究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在高校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当代高校美育之内核,其次探讨基于价值观培养的美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为新时代培养具有审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 下载:126 浏览:802

​刘颖楠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在全民实施素养教育的今天,劳动教育已成为人们普遍重视的一种素养教育。因此,在实施劳动专门课程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高学校的德育效果,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整合。由于综合实践课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实践性,因此,它是开展与学生进行劳动一体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有效的平台。所以,老师们应该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联系,主动将劳动教学与之相结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进行最优的整合,引导课程活动的加强,以及对课程评价的细化,从而使小学的劳动教学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从而增强他们良好的劳动意识、素养和素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与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84 浏览:802

孙嘉晗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与教学策略,强调了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方面的重要性。讨论了组织形式的有效性、开放性、灵活性及其对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两种具体的教学策略: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协同,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教育机构促进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途径的研究 下载:78 浏览:921

张伟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劳动教育是我国新时期党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分析,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而劳动教育的开展,又给社会组织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为了增强社会教育组织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作用,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实现:利用多种渠道和方法,切实创造出劳动教育的气氛;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学计划;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参加学校的劳动教育活动;坚持科学的观念,建立行之有效的劳动教育评估体系;要重视实践的深入,丰富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理论。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下载:182 浏览:1934

江雪 《现代物理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初中阶段面向学生组织各学科教学实践工作,既要把握学科规律,分析学生特征,与此同时也要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搭建完善的知识框架,并掌握学科本质。初中物理教学要讲究方式方法,而实验作为化抽象为形象的重要方式,物理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也要优化教学组织方法,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可丰富课堂内容,也借助于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本文主要探究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初探——以自制简易气体温度计为例 下载:142 浏览:1535

赵胜楠 马佳宏 《物理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高中物理课标》明确要求,在高中阶段物理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探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本文基于教学现状,将高中物理课堂和综合实践课堂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项目式的学习,提升核心素养及学业成绩。所以本文以高中物理气体实验定律中等容和等压变化的相关知识为载体,要求学生自制一个气体温度计,在制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给一线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教学建议。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跨学科应用的后期调研数据分析 下载:230 浏览:2574

朱丽花 孙颖飞 王梦琪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1年6期

摘要:
根据课题前期调研的数据分析,发现现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学科知识少,自主性、创造性弱等问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以信息技术新课标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理论依据,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学科优势,设计改进课例。现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具有参与性、合作性高的优点,在改进课例时,需要继续保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下载:31 浏览:684

马华丽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4年11期

摘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但在实践中,活动设计的创新性不足、教师指导方式单一、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仍然显著。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促进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然而,当前活动设计往往缺乏创意,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此外,教师在指导中多采用传统的方法,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完善的评价体系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策略,这些策略将推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载:126 浏览:1569

傅裕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12期

摘要:
在日益发展的时代中,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与实践 下载:134 浏览:1510

许怀权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23年2期

摘要: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把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对他们的创新方式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