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上海地区196例青光眼SD-OCT检查资料的相关研究 下载:54 浏览:392

李春慧 徐国厚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通过对体检发现的青光眼患者SD-OCT及其它相关眼科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探讨SD-OCT联合其它眼科检查在青光眼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青光眼患者196例(196只眼),健康组100例(100只眼),根据视野损害程度将青光眼分为早期组和中晚期组。收集研究对像的SD-OCT及常规检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早期、中晚期青光眼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常规检查指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和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 GCC)厚度值及视盘参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青光眼与对照组鼻侧、颞侧RNFL厚度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青光眼组上方、下方、鼻侧区域及平均RNFL厚度明显低于早期青光眼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侧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OCT检查与其他检查手段相结合,可更好地诊断、评估及监控青光眼病情的变化。

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25 浏览:262

王可超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240例AR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IL-4水平降低明显,IL-12水平升高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能够促进AR患儿免疫功能由Th2型免疫反应向Th1型转化,降低IL-4水平,升高IL-12水平,纠正患儿Th1/Th2免疫失衡,改善患儿免疫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252

王可超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240例AR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IL-4水平降低明显,IL-12水平升高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味辅助治疗能够促进AR患儿免疫功能由Th2型免疫反应向Th1型转化,降低IL-4水平,升高IL-12水平,纠正患儿Th1/Th2免疫失衡,改善患儿免疫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还原

中鼻甲切除术联合功能性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下载:74 浏览:359

陈玉 《诊断医学》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鼻甲切除术联合功能性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难治性鼻窦炎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进行功能性内镜下鼻窦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进行中鼻甲切除术联合功能性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窦炎患者生活质量、鼻内镜检查评分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Lund-Kennedy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und-Kennedy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主要问题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鼻甲切除术联合功能性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患者鼻塞、流涕、嗅觉障碍等症状可明显改善,且术后生活质量高,预后佳,综合疗效显著。

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应用 下载:68 浏览:301

黄芳 樊兵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鼻内镜手术患者9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将2017年1—12月鼻内镜手术患者92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表结合专科护理健康手册,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水平,增加护患沟通,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

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应用 下载:22 浏览:432

黄芳 樊兵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鼻内镜手术患者9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将2017年1—12月鼻内镜手术患者92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表结合专科护理健康手册,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水平,增加护患沟通,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

原发性青光眼病变机制临床实验研究进展 下载:71 浏览:492

马奕1 曹文俊1 孙兴怀2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期

摘要:
青光眼是全球首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很多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青光眼主要病理特征为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虽然原发性青光眼的病变机制十分复杂,但目前已发现若干与原发性青光眼病变密切相关的重要机制,如机械压迫、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和免疫调节异常。近年来,关键通路和分子相关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临床实验研究也发现了若干与青光眼病变机制相关的、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候选生物学标志物群,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使其成为未来临床诊疗的靶点。文章通过回顾原发性青光眼病变机制临床实验研究的进展,以期为临床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研制及条目筛选 下载:95 浏览:525

杨兆硕1 季伟苹2 陈沛沛2 陈燕2 徐燎宇2 王勇2 石美琴3 《当代中医药》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方法按照PRO量表制作原则与流程,结合中医相关理论,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的理论框架。通过访谈法、文献法等方式建立条目池,根据专家Delphi法及Likert评定法进行条目筛选和优化,并通过文化适应性调查等形成预调查量表。临床调查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运用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t检验法、克朗巴赫α系数法、专家重要性评分6种统计方法进行条目筛选。结果形成条目池78条症状,经优化得到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预调查量表条目27条。发放量表175份调查表,共回收169份,通过离散趋势法删除标准差<0.7的条目2条,因子分析法除去与其他因子接近的条目1条,克朗巴赫α系数法删除Cronbach'sα系数<0.7的条目1条,专家重要性评分删除评分<8分的条目6条(其中2条与离散趋势法相同),最终筛选出19个条目,形成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分为生理、心理、社会、独立性领域4个领域,包括疼痛及不适、体力、睡眠、二便、饮食、出汗、寒热、积极感受、消极感受、日常生活、个人能力、社会关系、社会环境12个方面。结论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PRO量表研制流程规范,能够体现中医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特色,反映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生存质量,尚需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反应度实施进一步的科学性考评。

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下载:31 浏览:334

同娟 陈静 陈丹 马永红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单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和研究组(n=30,使用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气导平均阈值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3.70%,略低于对照组的20.00%,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咽鼓管损伤出血、剧烈疼痛等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无咽鼓管狭窄、持续性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咽鼓管吹张注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纠正患者气导平均阈值,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可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01 浏览:2518

李雪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开展目标管理的效果。方法该院于2018年5月开始实施目标管理,因此择取2017年12月一-2018年4月期间该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以及2018年5月一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行目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78.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科室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379 浏览:3135

李雪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通过实际调查,观察循证护理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选取2016年5月-2017 年5月,在我院耳鼻喉疾病治疗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循证护理。最后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护理之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病房消毒隔离工作质量评分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疾病知识普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发现,相关医护人员对耳鼻喉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优化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有着明显的作用,对患者的实际护理有着重要意义。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睑板相关性角膜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227 浏览:2295

周永强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睑板相关性角膜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睑板相关性角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及研究组(n=37),对照组予以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研究组予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治疗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7%(P<0.05);治疗中,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凝胶治疗对睑板相关性角膜病变的患者其临床疗效佳,安全性更好。

眼耳鼻喉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下载:293 浏览:2950

陆明粉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对眼耳鼻喉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期我院眼耳鼻喉科收治的8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对照实验要求为分组依据,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下SDS、SAS 评分,治疗依从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DS、SAS 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差异不显著,P > 0.05,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SDS、SAS 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度为95.2%( 40/42),较对照组患者83.3%(35/42)显著提高,P < 0.05,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眼耳鼻喉科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认知护理联合社会支持干预对耳鸣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82 浏览:878

梁旭芳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耳鸣患者应用认知护理联合社会支持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0例耳鸣患者(2023.1~2024.1期间治疗),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认知护理联合社会支持干预,对比两组结果。结果: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PSQI评分、WHOQOL-100评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耳鸣患者应用认知护理联合社会支持干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试议耳鼻喉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下载:162 浏览:1883

王石 《护理研究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耳鼻喉科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医疗事故频发,公众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极度关注,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预防护理潜在风险的有效对策,以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探讨云实感冒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 下载:86 浏览:885

徐璞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上应用云实感冒合剂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入的7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选择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儿划分对照组(头孢呋辛酯片)和观察组(头孢呋辛酯片+云实感冒合剂),观察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优,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体温降低、呼吸道症状消失和肺部听诊正常等时间短,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于医治前炎性指标差异小(P>0.05),经医治后,观察组较对照组IL-6、TNF-α以及CRP等炎性指标水平更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上应用云实感冒合剂更具治疗优势,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炎症反应,提升疗效,加快康复进程。

PDCA循环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42 浏览:1587

荣桂源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届和2021届在我院耳鼻喉科参加实习的学生为研究对象。2020届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科室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临床教学。2021届43名学生作为研究组运用PDCA循环法组织临床带教。分别在两届学生的教学周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理论测验和实践操作测验,比较2个组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成绩以及总成绩。并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统计各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测验成绩高于实践组(P=0.045),而实践操作成绩和总成绩要比研究组偏低(P<0.01);在满意度调查中,研究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PDCA循环应用于耳鼻喉科临床带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提高教学质量。

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分析 下载:90 浏览:799

张丽华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7期

摘要:
为接受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予以优质护理干预,通过观察患者各项临床参数变化分析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本次研究要求,筛选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本院耳鼻喉科接受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其中共有100例患者与研究要求相符。将随机数字法作为分组方式,分得两组患者均为50例的组别,随机命名为研究组、对照组。鼻内窥镜手术后为各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提供优质护理。护理期间统计并分析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恢复饮食时间、鼻窦炎结局量表评分 (ROSM-31)、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数据对比P<0.05则认定统计差异突出。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数据对比差异突出(P<0.05),说明研究组护理效果相比对照组更为理想。结论:将优质护理作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具有高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CT检查在诊断耳鼻喉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下载:249 浏览:1528

魏琨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耳鼻喉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8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85例耳鼻咽喉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进行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CT诊断的检出率。结果:CT诊断发现34例咽喉肿瘤、28例鼻肿瘤、18例耳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4.1%,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在诊断耳鼻喉肿瘤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具有较高准确率,且操作简单,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纯音测听与前庭功能检查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137 浏览:1463

王秀琴 田梅芹 李慧卿 张文博 张慧玲 王文娟 史学珍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重点研究并深入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纯音测听和前庭功能检查的特点,进一步了解BPPV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耳鼻喉科良性阵发性眩晕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后半规管管石症(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ithasis, PSC-Can )95例,水平半规管管石症 (horizontalsemicirculacanalcanalithasis,HSC—Can)53例,平半规管嵴顶结石(horizontalsemicircularcanalcupulolithiasis.HSC—Cup)64例,三组患者均完成纯音测听、高频视频头脉冲(videoheadimpulsetest,vHIT)及低频冷热水试验三项试验,以气导听阈的损失分级分为正常、轻、中、重度,视频头脉冲以vHIT增益值、扫视波,冷热试验单侧半规管反应非对称值为指标,分析三组不同半规管BPPV患者的三项试验结果及相互关系。结果:良性阵发性眩晕患者210例中,听力组间比较,正常者占83例(40%),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者占127例(60%),听力正常者后管耳石症占38例(41%)水平管耳石占22例(42%),重嵴帽耳石占21例(33%),听力异常患者后管耳石占55例(59%),水平管耳石占31例(58%),重嵴帽耳石占41例(67%),在听力下降患者中,三组耳石症侧别与听力下降同侧别者占107例(51%),耳石症侧别与听力下降不同侧别者占103例(49%),经 x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 均 <0.05)。三组 BPPV患者均完成纯音测听、vHIT、冷热试验 ,结果进行组间比较 ,耳石症纯音听阈、视频头脉冲视频头脉冲vHIT的水平增益、代偿性扫视正常、双温试验正常例数(74),占35%,异常例数136(65%)。结论:BPPV患者存在一定程度听力、半规管损失,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听力损失加重,耳石器功能逐渐退化,导致耳石症的发生率增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