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研究 下载:65 浏览:367

曹磊 张甜 谢玲玲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查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营养知识-信念-营养问卷进行调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最终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营养知识(16. 46±3. 12)分,营养信念(18. 07±3. 24)分,营养行为(28. 52±0. 88)分,知信行总分(63. 05±7. 24)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0. 05),年龄<60岁明显高于年龄≥60岁(P <0. 05),城镇明显高于农村(P <0. 05),已婚明显高于未婚/离异/丧偶(P <0. 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P <0. 05),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明显高于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肿瘤内科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为其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整体偏低,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明显相关。医护人员应结合这些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营养知信行水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研究 下载:26 浏览:233

曹磊 张甜 谢玲玲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为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营养知识-信念-营养问卷进行调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最终确定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营养知识(16. 46±3. 12)分,营养信念(18. 07±3. 24)分,营养行为(28. 52±0. 88)分,知信行总分(63. 05±7. 24)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 <0. 05),年龄<60岁明显高于年龄≥60岁(P <0. 05),城镇明显高于农村(P <0. 05),已婚明显高于未婚/离异/丧偶(P <0. 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明显高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含中专)(P <0. 05),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明显高于家庭经济收入<6000元/(月·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肿瘤内科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为其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整体偏低,与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明显相关。医护人员应结合这些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35 浏览:383

盛丽娜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64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2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34例实验组(中医辩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值更低,组间差异为P<0.05。结论 心血管神经症患者应用中医辩证治疗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症状表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相较于传统常规西药治疗法,不易出现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更高。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护能力及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154 浏览:1813

俞丹 《心理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综合护理模式对PICC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路径干预联合阶段心理护理,持续护理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评分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情(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依从性高达96.00%,而对照组护理依从性仅为84.00%,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综合护理模式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和护理依从性,进而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改善。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普及。

探讨精细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9 浏览:855

李天雨 《肿瘤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护理在肿瘤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90例肿瘤病人,采用小组探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两组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质量得分明显提高, P<0.05;目的:精细护理模式已在肿瘤内科得到了明显的效果,可以应用到其它科室,并加以推广,使更多的病人受益,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推动医院的发展。

人文关怀理念在肿瘤内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88 浏览:820

苏慧 《肿瘤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肿瘤内科优质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24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为肿瘤内科所收治,采取摇号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优质护理并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临床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试验中各项数据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水平评分明显较高(P<0.05);与此同时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相对较为均衡(P>0.05),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P<0.05);并且在满意方面,观察组患者较高(P<0.05)。结论:对于肿瘤内科患者而言,给予优质护理并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切实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风险理念的肿瘤护理计划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108 浏览:916

马清海 《肿瘤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理念设立的肿瘤护理计划对接受乳腺癌放疗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于同一所医院寻求医疗干预的乳腺癌患者总共60例作为本对照研究开展所需的全部观察对象;将患者按照护理计划的差异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接受基于风险理念建立的肿瘤护理计划;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评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基于风险理念建立起来的肿瘤护理计划能够改善乳腺癌放疗阶段的安全性,帮助其改善心理状态。

肿瘤药物治疗中发生的肝损伤一例 下载:90 浏览:912

王燕1 雷美丽1 王丽华2 《肿瘤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等以及中药材、天然药物、膳食补充剂等产品,或其代谢产物乃至其辅料、污染物、杂质等所导致的肝损伤[1]。我国估算的药物性肝损伤年发生率高于其他国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DILI正成为全球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2]。随着新药研发的进展,特别是近年肿瘤领域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成功上市,DILI 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免疫介导的 ICIs 相关肝损伤。目前,DILI 的诊断仍是排他性的策略,临床对于免疫介导的ICIs相关肝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在鉴别诊断上相对困难,因此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可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诊断依据支撑。

规范化疼痛护理在肿瘤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90 浏览:919

周蔚 《肿瘤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 探究规范化疼痛护理在肿瘤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肿瘤科收治的110例肿瘤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5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疼痛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了规范化疼痛护理,以更系统、更全面地满足患者的疼痛管理需求。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更低(P<0.05),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疼痛护理在肿瘤疼痛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展现出了显著的应用价值。具体而言,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显著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肿瘤内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 下载:85 浏览:897

周晨 《肿瘤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固、使管腔部分或完全堵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本文系统综述了肿瘤内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因素,并详细探讨了相应的预防与护理措施。肿瘤内科患者VTE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疾病本身、化疗药物、活动受限等。为降低VTE风险,需采取综合预防策略,包括药物预防、机械预防、生活方式调整等。同时,护理过程中需注意病情观察、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通过探讨VTE的防治措施及护理要点,以期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对VTE的防治意识,规范护理质量。

集束化护理在肿瘤内科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104 浏览:1046

于冬艳 《肿瘤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高危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12月(对照组)和2022年1—12月(观察组)在医院肿瘤内科住院且采用高危药物治疗的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因当时科室未配备临床药师,采用常规管理措施干预;观察组科室已配备临床药师,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合理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7.00%(χ2=8.721,P=0.003);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8.665,P=0.003)。结论通过实施高危警示药品的安全管理的集束化护理对策,可以提高护士对高危警示药品知识的掌握,减少了高危警示药品使用出现的护理差错、纠纷及护理事故,在处理高危药物过敏中,观察组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能更好避免患者过敏反应出现更严重的后果,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深部组织肿瘤热疗在肿瘤内科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238 浏览:2288

何坤 《肿瘤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临床分析肿瘤内科治疗中运用深部组织肿瘤热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双盲数字随机方式,以本院肿瘤内科90例病例进行实验分组,其中对照组45例、研究组45例。在治疗时,对照组运用常规放疗方式,研究组运用肿瘤热疗方式进行治疗,比较组间的临床疗效以及未复发率。结果 通过放疗后,研究组未复发率比对照组显著更高。同时,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实际效果更为优越,组间数据相比差异十分显著。结论:在肿瘤内科的疾病治疗时,运用深组织肿瘤热疗方式,可促进临床疗效提升,减少复发率,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评价柔性管理理念在肿瘤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质量影响 下载:231 浏览:2311

彭珂 《肿瘤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肿瘤内科患者应用柔性管理理念对护理效果以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柔性管理理念。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肿瘤内科患者,在采取柔性管理理念后,能够帮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负面情绪,有利于减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210 浏览:2328

马艳婷 《肿瘤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析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期间选取在我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22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其中有110例患者,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其中有110例患者,并使用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分别是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并详细记录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护理风险、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82%)、(2.72%)相对于对照组(6.36%)、(7.27%)较低,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相对于对照组较高,相比同样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肿瘤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81 浏览:2518

蒲清秀 《国际护理学》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合理应用在肿瘤内科患者的日常护理管理中能否发挥积极作用。方法:从我院相关病例系统中随机抽取85例肿瘤内科患者,随后将其分成A组(对照组)43例和B组(观察组)42例。对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B组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结果:B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4.76%)明显低于A组(20.93%),同时B组的专项护理及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患者日常护理中适当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的应用 下载:196 浏览:830

许梅花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在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防治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肿瘤内科收治并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情况的评价和比较采用CINV分级评价标准;干预前及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比较采用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F)。 结果:干预前两组FILE评分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更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通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调节情绪,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呕吐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

对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研究与分析 下载:117 浏览:1533

吴静 李娜 师培琼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3期

摘要:
肿瘤内科患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病程较长等特点。护理安全隐患是患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隐患群体和潜在危险源。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杜绝隐患发生,以确保患者及家属能够获得充分治疗。

观察低位结肠Ca患者术后肠造瘘口系统护理的效果影响 下载:291 浏览:2987

张凤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研究低位结肠Ca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中应用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8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低位结肠Ca患者66例展开深入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占33例,应用常规护理的33例患者被列为对照组,应用系统护理模式的33例患者被列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低位结肠Ca患者术后肠造瘘护理工作中应用系统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能有效缩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60例肿瘤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 下载:257 浏览:2529

韩保芹 李欢欢 王瑢瑢 《医学研究前沿》 2021年3期

摘要:
探究肿瘤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肿瘤危重患者,对其进行优质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及死亡率。结果: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的死亡率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肿瘤内科危重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帕洛诺司琼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含铂类药物化疗导致胃肠道不适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下载:142 浏览:1398

吴艳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帕洛诺司琼在恶性肿瘤患者含铂类药物化疗导致胃肠道不适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2017年3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使用含铂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奇数)和观察组(偶数)各20例,对照组给予格拉司琼,观察组给予帕洛诺司琼。对两组患者药物预防控制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控制率、营养状态、呕吐程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延迟性呕吐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PG-SGA评级为A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0度、I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II度、III度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在预防肿恶性肿瘤患者含铂类药物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提升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