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48例临床分析 下载:30 浏览:269

迟晓蕊 郭彦君 王镭蓉 孙洋 《肿瘤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总结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癌(IPF-LC)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48例IPF-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5例,平均发病年龄74岁,临床表现以咳嗽(35/48)、咳痰(31/48)、憋气(26/48)为主。46例患者胸部CT中26例患者肿块发生在肺纤维化病变较为明显的周边区域,20例患者出现在右肺下叶。实验室检查以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较多,病理类型以鳞癌(21/38)、腺癌(10/38)为主,且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处于Ⅳ期。治疗过程中3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11例出现Ⅰ型呼吸衰竭,2例出现Ⅱ型呼吸衰竭。24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6.3个月。[结论] IPF-LC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一定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对特发性肺间质肺纤维化治疗过程中应密切随访,及时排查肿瘤可能,尽可能提高患者疗效。

外泌体miRNA作为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肿瘤的研究进展 下载:42 浏览:241

王艳红 于景翠 《肿瘤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普遍存在于唾液、血浆和乳汁等体液中的纳米级囊泡。外泌体中含有诸多功能性的DNA、蛋白质以及非编码RNA等活性物质,外泌体可以在细胞间穿梭广泛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换。研究发现肿瘤外泌体中一些特定miRNA具有生物学特性和靶向特异性,可以调节机体在代谢紊乱中的生物活动,从多方面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具有成为肿瘤治疗和预后标志物的潜力。因此,探寻外泌体中特定miRNA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及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从而为消化系统肿瘤的预防和诊疗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全文针对外泌体miRNA在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基于代谢组学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下载:32 浏览:366

赵友 周烨 崔笠 施倩倩 徐仁芳 《肿瘤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人群中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男性健康,其早期诊治至关重要。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新分支,能够识别肿瘤转化过程中小分子代谢物的细微改变,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方法。全文对近年来基于代谢组学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前列腺癌代谢组学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北京地区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CA72-4、AFP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下载:40 浏览:369

王微 王慜杰 齐军 《肿瘤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初步建立适合北京地区健康人群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糖类抗原72-4(CA72-4)和甲胎蛋白(AFP)的参考区间,协助肿瘤辅助诊断、疗效判断以及预后评估。[方法]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的北京地区健康体检者,共计1068人,使用雅培Abbott i2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SCC-Ag的水平,使用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A72-4和AFP的水平。按照CLSI EP28-A3c推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SCC-Ag、CA72-4和AFP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1.50 ng/ml、0~12.97U/ml和0~5.61ng/ml。SCC-Ag男性组高于女性组,分别为0~1.60ng/ml和0~1.44 ng/ml,需根据年龄和性别进行分组。AFP无需根据性别分组,但需根据年龄分组,且AFP参考范围随年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结论]初步确定了北京地区健康人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CA72-4、AFP的参考区间。

多柔比星辅助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421

黄文杰 袁朝勇 刘蕾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辅助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疗效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后辅助化疗用药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单纯TURBT术治疗,观察组则在TURBT术后,给予含多柔比星溶液膀胱灌注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缓解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治疗后24个月的复发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0.0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 ICAM-1、s VCAM-1、IL-6、CRP、TNF-α、VEGF与Survivin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差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多柔比星可有效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进展,降低肿瘤活力。

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下载:84 浏览:507

张丽英 傅冠华 吴俊琪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估及临床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肺癌患者(肺癌组)86例,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鳞癌36例、腺癌29例、小细胞癌21例;以体检健康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水平。评价4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及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疗效评价的一致性。结果肺癌组血清CEA、CA125、NSE、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腺癌患者血清CEA、CA125水平明显高于鳞癌患者和小细胞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腺癌患者和小细胞癌患者(P<0.05),小细胞癌患者NSE水平明显高于腺癌患者和鳞癌患者(P<0.05)。4项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辅助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0.63%、87.21%、0.953,明显高于单项检测。CEA、CA125化疗疗效评价与CT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508、0.470,P<0.001)。结论 CEA、CA125、NSE、CYFRA21-1对肺癌有一定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CEA、CA125化疗疗效评价与CT的一致性较好。

Hippo/YAP信号通路调控蛋白ACAN作为新型肝细胞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 下载:82 浏览:506

尚璐 张骁 陈岩 吴棋 邾国庆 刘雅 王佳谊 孙奋勇 张蕾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调控蛋白——聚蛋白聚糖(ACAN)诊断肝细胞肝癌(HCC)的价值。方法检测156例HCC患者、33例乙型肝炎患者、31例丙型肝炎患者、30例肝硬化患者、26例结肠癌患者、19例肺癌患者、22例胃癌患者、20例乳腺癌患者及100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ACAN水平。将过表达YAP载体、YAP-shRNA慢病毒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SMMC-7721。将过表达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TEA域家族成员(TEAD)、α珠蛋白转录因子CP2(TFC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载体分别单独转染及与YAP共转染Bel-7402和SMMC-7721细胞,检测ACANmRNA的表达,评价不同载体对ACAN野生型及突变型启动子的影响。同时评价ACAN和甲胎蛋白(AFP)对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HCC组ACAN水平明显高于胃癌组、结肠癌组、乳腺癌组、肺癌组、乙型肝炎组、丙型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00),而其他各组之间ACAN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YAP后ACAN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YAP敲除后ACAN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其他转录因子(TEAD、TFCP2及RUNX2)比较,过表达CREB及共转染CREB和YAP可促进ACAN mRNA表达(P<0.01)。野生型ACAN启动子受CREB、YAP影响,而突变型ACAN启动子则不受影响。ACAN与AF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2、0.517、0.443,P=0.00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ACAN和AFP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8、0.661;ACAN诊断Ⅰ~Ⅱ期HCC、Ⅲ期HCC的AUC分别为0.903和0.993。结论 ACAN对HCC的诊断效能略优于AFP,且对晚期HCC的诊断效能优于早期HCC。ACAN通过Hippo/YAP信号通路发挥重要作用,或可作为一种新的HCC血清肿瘤标志物。

胃功能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13C呼气试验在胃早癌筛查体检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136 浏览:1344

聂野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评估胃早癌筛查体检中胃功能三项、肿瘤标志物以及13C呼气试验的价值。方法: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实施调查,调查样本为43例胃早癌患者以及43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分别被纳入癌症组和良性组,入选后均检测三项胃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并指导各患者实施13C呼气试验,统计各项检查结果,并调查各检查方式对胃早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三项胃功能指标检验后均有意义,其中G-17、PGII等指标在癌症组高于良性组,而PGI在癌症则低于良性组,P<0.05。检测五项肿瘤标志物,各指标检验后均有意义,癌症组均高于良性组,P<0.05。13C呼气试验结果有差异,阳性检出率在癌症组高于良性组,分别为83.72%、34.88%,P<0.05。在胃早癌筛查中联合检验的检出率达到97.67%,高于胃功能三项的检出率81.40%,高于肿瘤标志物的检出率86.05%,高于13C呼气试验的检出率83.72%,均有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三项胃功能指标、13C呼气试验、肿瘤标志物后能得到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为胃癌做出相对准确的早期筛查,建议在体检中推广。

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对胃癌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 下载:254 浏览:2513

李长瑞1 尚休新1 范灵2 陈俊名2 崔仕健2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EA对胃癌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4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分期选择随访观察、口服单药或联合化疗等治疗,分别检测手术前及手术后半年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及癌胚抗原(CEA)。并比较不同分期各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根据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将242例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242例患者分为有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Ⅲ期胃癌患者各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Ⅰ期、Ⅱ期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组患者中复发转移的情况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复发转移组患者中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复发转移组患者中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CA125对胃癌的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有应用价值。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对结直肠癌临床诊断研究现状 下载:277 浏览:2987

张博1 雷晨茜2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7期

摘要: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相结合可提高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CRC患者中的检出率,联合检验技术已成为CRC临床诊断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 CEA)的临床应用价值、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进展。

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下载:70 浏览:827

黄川芝 《肿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纳入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 并对其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联合检测高于单一检测阳性率,临床分期Ⅱ期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Ⅰ期,Ⅲ期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Ⅱ期,Ⅳ期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Ⅲ期,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患者中具有确切的诊断价值,相比单一检测阳性率更高,且随着分期增长,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也随之升高。

研究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策略 下载:114 浏览:1105

易敏明 《肿瘤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策略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1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81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检测结束之后对比肺癌患者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在肿瘤标志物指标(如CEA、CYFRA21-1、NSE等)上的差异,观察肺肿瘤标志物诊断方式及诊断效能,并观察肺癌患者和良性肺部疾病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结果:肺癌组的CEA、CYFRA21-1、NSE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P<0.05)。讨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机会。

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 下载:120 浏览:1210

孙玉枝 《肿瘤研究》 2023年8期

摘要:
胃肠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如内窥镜和超声造影等。此外,基因检测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也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越来越多的患者也受益于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因此,胃肠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以提供患者最佳的医疗服务。

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意义研究 下载:164 浏览:1538

卢揌鑫 《肿瘤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本文探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对比受检者肿瘤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恶性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均优于单项检查(P<0.05)。结论: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避免漏诊。

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158 浏览:1626

李亚娥 王晓娜 周松 《肿瘤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次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34例并作为疾病组,之后选出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设为健康组,样本量同样为34例;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CA19-9(糖蛋白抗原19-9)、CEA(癌胚抗原)、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及IL-8(白介素-8)水平,分析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意义。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检测后,组间炎性因子水平对比,疾病组炎性因子水平更高(P<0.05);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对比,疾病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更多(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对直肠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提供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血清CEA、CA199与CA125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77 浏览:1834

刘雨奇 白婧 《肿瘤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CA125、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贵州省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与此同时,另外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将健康组与研究组进行血清CEA、CA125、CA199检测,先对其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再依据检测结果对比两组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及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健康组;Ⅱ、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Ⅰ期,且Ⅲ、Ⅳ期均高于Ⅱ期,Ⅳ期高于Ⅲ期(P<0.05);血清CEA、CA125、CA199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均高于CEA、CA125、CA199单一诊断(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CA199三者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三项联合检测具有比单项检测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对结直肠癌的高效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该做法值得临床推广。

消化道疾病血清CRP与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意义 下载:189 浏览:1797

李亚娥 周松 王晓娜 《肿瘤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诊治消化道疾病中,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及血清CRP的价值意义。方法 共筛选院内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204位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探究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 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肿瘤标志物、血清CRP等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消化道疾病予以诊治期间,采取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及血清CRP方式,可协助医生对患者病情做出精确评估,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下载:222 浏览:2385

张红雨 柯柳华 易娟 梁卡 《肿瘤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了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从而针对性的做好患者预后处理,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选择了46例,并联系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每组患者为23例,之后对比患者的血清HE4、CA125、YKL-40水平,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患者的有效预后方法进行有效把握。结果:恶性患者在血清HE4、CA125以及YKL-40浓度与良性组患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不同组别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要注重联系HE4、CA125以及YKL-40指标做好有效地把握,从而联系患者病情做好有效治疗,以提升预后效果。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卵巢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有着密切关联性,在对患者病情进行处置过程中,要做好积极应对,以提升预后效果。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灵敏度分析 下载:305 浏览:3050

张文佳1 薛艳清2 《肿瘤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灵敏度方法,以供参考。方法 实验组筛选在张家口市宣化区医院接受肺癌辅助诊断而且满足入选标准的肺癌患者80例。对照组则选择8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受检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中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9- 9(CA19- 9)、糖类癌抗原125(CA125)、糖类癌抗原15- 3(CA15- 3)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肺癌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9- 9(CA19- 9)、糖类癌抗原125(CA125)、糖类癌抗原15- 3(CA15- 3)等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者(P<0.05)。结论 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9- 9(CA19- 9)、糖类癌抗原125(CA125)、糖类癌抗原15- 3(CA15- 3)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均有一定的辅助价值,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减少漏诊。

化痰消瘀汤剂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分析 下载:277 浏览:3301

赵怀玉 《肿瘤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讨论化痰消瘀汤剂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作用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诊收治的46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每组患者各23例,组别名称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化痰消瘀汤剂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经过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A724、CEA、CA199、CA125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胃癌前病变患者化痰消瘀汤剂进行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极大,值得大力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