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增强磁共振直方图分析鉴别儿童髓母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的价值 下载:31 浏览:219

董军建 邓瑞芳 臧艳芳 《肿瘤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增强MRI直方图分析鉴别儿童髓母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儿童后颅窝肿瘤,其中髓母细胞瘤29例,星形细胞瘤18例。选取两组肿瘤MR增强矢状位图像最大层面,并用Mazda软件勾画感兴趣区并进行直方图分析,对两组肿瘤直方图参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利用直方图提取出的9个参数特征中,99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并绘制C99 ROC曲线,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5,髓母细胞瘤鉴别星形细胞瘤的最佳C99值是176.5,特异性76%,敏感性61%。[结论]增强MRI直方图分析可用于鉴别儿童髓母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为鉴别两者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50 浏览:225

陶治鹤 《诊断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颅脑肿瘤手术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83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术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QO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F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者开展显微外科手术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促进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优质护理改善小儿脑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影响 下载:92 浏览:1188

张文娟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对小儿脑肿瘤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小儿脑肿瘤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参照组4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8例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较参照组更低,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更高,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血清皮质醇水平较参照组更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参照组更低,以上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脑肿瘤患儿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地安抚,帮助其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防止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的风险性,还可以保障手术的有序进行,改善患儿的预后。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其术后恢复速度,从而获取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认可,防止出现护患纠纷问题。

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73 浏览:684

贾彦楠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究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接收的脑肿瘤患者80例分为参比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予以参比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家属负性情绪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试验组低于参比组(P<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家属SAS、SDS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试验组低于参比组(P<0.05)。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予以脑肿瘤患者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家属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可行临床应用。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高压氧、丙戊酸钠对脑肿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33 浏览:343

尚金星 《肿瘤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高压氧、丙戊酸钠对脑肿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60例,加以术后高压氧、丙戊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高压氧、丙戊酸钠治疗后,其功能及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高压氧、丙戊酸钠治疗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减少其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风险,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获得良好预后。

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401

尚金星 《肿瘤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并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共100例,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颅底入路组、前额入路组、枕颈入路组和经额颞入路组,每组各有24-26例不等,比较手术前后各组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疼痛程度及肿瘤切除率。结果: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均较手术前高,但接受不同手术入路患者术后IL-8、MBP、ETS-1、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其中颅底入路组较其他入路组更明显(P<0.05)。术后第7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其中前额入路组和经额颞入路组疼痛程度降低幅度更大(P<0.05)。本次研究中,肿瘤总切除率为89.00%,其中颅底入路与前额入路肿瘤切除率较高(P<0.05)。结论:患者脑肿瘤位置不同,选择的入路方式也不同,选择预与之相适应的手术入路,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改善血清指标,从而确保脑肿瘤的切除率。

术前分流术治疗脑肿瘤合并脑积水临床分析 下载:25 浏览:345

马桂炎 《肿瘤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脑肿瘤合并脑积水应用术前分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为就诊于本院的脑肿瘤合并脑积水患者,2021年3月-2022年9月为抽取患者的时间段,共7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分成两组,录入对照组的患者38例,开展腰椎穿刺引流术,录入实验组的患者38例,开展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治疗效果、颅内压与脑脊液SP100蛋白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及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水平为两组作比的主要内容。结果:两组对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高,而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颅内压、脑脊液SP100蛋白水平:术后均低于术前,其中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用P<0.05,即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对比KPS评分、GOS评分: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两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未在术前两组TNF-α、IL-6、IL-10等炎症因子上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TNF-α、IL-6、IL-10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脑肿瘤合并脑积水采用术前分流术治疗不仅可对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促进颅内压缓解,且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保证理想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全面推广普及。

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83 浏览:2771

贾彦楠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接收的脑肿瘤患者80例分为参比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予以参比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家属负性情绪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试验组低于参比组(P<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家属SAS、SDS评分均低于出院时,且试验组低于参比组(P<0.05)。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予以脑肿瘤患者延续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家属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可行临床应用。

综合护理在儿童后颅窝术治疗小脑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88 浏览:2137

陆力荧1 陆美芬2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分析儿童小脑肿瘤后颅窝术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科接诊小脑肿瘤患儿(n=80)。试验组后颅窝术治疗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NIHSS评分:干预后,试验组低至(5.02±1.03)分,但对照组达到(7.59±1.47)分,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低(P<0.05)。并发症:试验组5.0%,对照组20.0%,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低(P<0.05)。结论:儿童小脑肿瘤后颅窝术用综合护理,患儿并发症更少,神经功能改善更加明显。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对脑肿瘤患者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下载:15 浏览:182

尚金星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院内脑肿瘤患者中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的作用。方法:纳入时间为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将该时间段院内脑肿瘤患者进行研究讨论,包括10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50例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由统计学系统对治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结果P值不足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临床指标方面、生活质量方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等各项数据信息更佳。结论: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有助于脑肿瘤患者治疗工作顺利开展,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临床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在提升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个性化护理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98 浏览:918

王志瑞 《肿瘤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在脑肿瘤手术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脑肿瘤患者80例以简单随机分40例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其余40例为观察组增加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降低脑肿瘤患者的并发症,促使其生活质量提高。

转移性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作用分析 下载:86 浏览:929

王淑文 《肿瘤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放疗护理对转移性脑肿瘤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调查的是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转移性脑肿瘤患者,将其采取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病例数均是40例,分别进行常规放疗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PSQI评分、SAS评分以及SDS评分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转移性脑肿瘤患者在放疗护理中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将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很好的改善,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延续心理护理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208 浏览:3527

方玉瑾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改善过程中应用延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4例脑肿瘤患者选择,观察组护理办法是延续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护理办法是常规护理。结果:将二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改善了患者及家属不良情绪,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改善过程中应用延续心理护理,效果满意。

延续心理护理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下载:208 浏览:3525

方玉瑾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改善过程中应用延续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4例脑肿瘤患者选择,观察组护理办法是延续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护理办法是常规护理。结果:将二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改善了患者及家属不良情绪,P<0.05。结论: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改善过程中应用延续心理护理,效果满意。

磁共振波谱与MRI检查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95 浏览:875

程程 《肿瘤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磁共振波谱与MRI检查在脑肿瘤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01月-2024年01月期间收治100例疑似脑肿瘤疾病的病人,以手术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能。结果:磁共振波谱诊断的效能高于MRI检查,P<0.05。其中磁共振波谱诊断敏感度0.9756、特异度0.8333、准确性0.95。结论:脑肿瘤疾病诊断中运用磁共振波谱诊断效能高,推荐进一步运用。

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在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载:230 浏览:2393

庞智寅 《肿瘤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针对脑肿瘤患者,观察化疗配合靶向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7月到2020年9月,完成资料收集,共有48例脑肿瘤患者参与研究。借助数表法,完成患者分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行化疗治疗,观察组行化疗治疗,另外配合靶向治疗。观察内容为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绕脑肿瘤患者,借助化疗治疗,配合靶向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明显,可推广。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对脑肿瘤患者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下载:167 浏览:2224

尚金星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院内脑肿瘤患者中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的作用。方法:纳入时间为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将该时间段院内脑肿瘤患者进行研究讨论,包括10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配法安排为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50例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最后利用统计学进行处理。结果:由统计学系统对治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结果P值不足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临床指标方面、生活质量方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等各项数据信息更佳。结论:实施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有助于脑肿瘤患者治疗工作顺利开展,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临床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在提升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下载:225 浏览:2291

卢雪敏 金文娇 《肿瘤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康复护理在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前后ADL评分及患者运动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护理前ADL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基本相同,实验组患者护理后ADL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在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非常满意度,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护理后ADL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保障患者运动功能的及时康复,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脑肿瘤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下载:86 浏览:810

陈孝顺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综合分析脑肿瘤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情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3例脑肿瘤出血患者(2023年4月-2024年4月)。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脑肿瘤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脑肿瘤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为:①头痛、②意识障碍、③呕吐、④抽搐等;脑肿瘤出血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为:①出血位置主要位于幕上或幕下,少部分患者出血位置位于蛛网膜下腔出血;②出血未占据脑肿瘤大部分时,可见均匀高密度出血影;出血占据脑肿瘤大部分时或全部时,表现为出血形态不规则和密度不均;③术后病理诊断结果:25例星型角质细胞瘤、20例转移瘤、10例脑膜瘤、6例髓母细胞瘤、2例垂体腺瘤;④手术治疗效果:治愈30例、好转31例、无效2例;⑤并发症发生率:63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出现听力下降。结论:根据脑肿瘤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患者采取对症手术治疗可积极改善其预后。

榄香烯治疗脑星形细胞瘤术后复发一例报道 下载:121 浏览:1451

郑孝军 李同 《医学研究前沿》 2023年1期

摘要:
榄香烯是一种从姜科植物温莪术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成分,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降低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能力,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基础研究表明β—榄香烯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这个观点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证实。结合工作在临床实践中榄香烯治疗脑星形细胞瘤术后复发一病例分析,以期可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