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关于视唱练耳数字化教学几个误区的思考 下载:25 浏览:297

孙培聪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数字化技术应用到视唱练耳教学当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误区必须给予澄清。本文对数字化技术手段和目的、教学核心认知等方面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舞蹈钢琴伴奏的教学路径 下载:26 浏览:301

冯立宜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本文研究舞蹈钢琴伴奏的教育教学相关内容,在充分了解钢琴伴奏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明确了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应用中的重要价值,突出了舞蹈本身的优势和钢琴应有的伴奏效果,激发了钢琴伴奏艺术创新的灵感,使得钢琴伴奏创新体验符合舞蹈本身的教学需要。进一步探究舞蹈钢琴伴奏教育教学的路径,全面提升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丰富舞蹈艺术发展的思路,从而达到舞蹈教育教学创新的目标。

以徽州民歌为样本的音乐类非遗保护的思考 下载:25 浏览:305

王劲松1 戎龚停2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从历史、现状、理论研究以及保护途径几方面入手,全方位探讨徽州民歌在全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在不失传统与特色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进行保护、传承与传播。以期在"音乐类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工作中,做一有益、积极的探索。

易县摆字龙灯舞蹈传承人口述史研究 下载:28 浏览:304

邹惠云 《中国音乐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摆字龙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传承摆字龙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口述史作为研究方法,对刘宝祺和郑庆坤两位传承人进行采访,从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和在新时代的发展这三个方面对整个采访的口述内容做梳理。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下载:66 浏览:403

单南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历程久远、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形成了大量以民族为单位的独特音乐风格。这些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的音乐瑰宝,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塑造学生的精神道德。因此,对我国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改革的意义,就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模式同民族民间音乐有机融合的路径进行研究与梳理,从而构建出更为完善合理的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模式,实现我国高校学生了解民间音乐文化、熟知中华历史、强化民族认同的目的。

达斡尔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 下载:68 浏览:407

孙培聪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达斡尔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文学艺术方面,既反映农业生活,又反映牧猎渔业生活,还保留萨满教的祷词歌词等特点,达斡尔族民歌是达斡尔族文化的灵魂,反映了社会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并在长期的文化传播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音乐特色。民歌演唱富于个性。民歌演唱发声极为独特。达斡尔族民间音乐是我国的瑰宝。达斡尔族民歌历史悠久,达斡尔族民歌的创作和传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达斡尔族民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歌手们的世世代代传唱,不断的二度创作使达斡尔族民歌逐渐趋向成熟。

澧水船工号子的艺术研究 下载:65 浏览:403

吴帆1,2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澧水船工号子传承至今,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喜爱,作为湖南澧水流域民间音乐的瑰宝,其富有民间文化所特有的色彩,审美价值可谓独具一格。其是在船工们的劳作活动中形成的,为船工日常生活及工作所催生出来的产物,澧水船工号子是艺术与生活体验高度结合的产物。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回族一段《游坟念诵》的音乐学分析 下载:65 浏览:397

王新磊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作者在山东聊城东昌府区采录的一段《游坟念诵》的音乐学分析,初步阐释了"游坟念诵"这种宗教音声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二胡演奏的情感体验分析——以《二泉映月》为例 下载:67 浏览:407

郭旭 高子皓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二胡作品是作曲家情感的凝结,作为二胡演奏者来说,理应通过全面的分析和体验,将作品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并获得与观众的情感共鸣。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当下二胡演奏情感体验缺失的表现和成因,以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为例,就情感体验过程进行了总结,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给欣赏和演奏该曲以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运用舞蹈生态学方法分析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 下载:65 浏览:409

刘嘉馨 崔颖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潮流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我国唯一一个彝族自治乡,且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阿妹戚托"的发源地,"阿妹戚托"作为贵州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贵州彝族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舞蹈生态学的方法分析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文章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阿妹戚托"的来源以及表演形式;第二部分从动作形态中分析了"阿妹戚托"的几个典型舞畴;第三部分分析了生态环境,分别从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分析,最后分析了自然环境因子对"阿妹戚托"的影响。"阿妹戚托"这一民族舞蹈文化历经一代又一代彝族民众的传承、凝练、创新、发展才奠定了今天的成果,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更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弘扬创新。

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下载:93 浏览:502

姜德芬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游戏是儿童生命本质的体现。它不仅蕴含着教育的动因,同时也蕴含着教育的契机,因而游戏与儿童早期的教育及其身心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游戏作为儿童早期特色的一种学习方式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师幼互动是最核心的人际互动,构成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也随之改善,师幼互动关系逐渐形成,但是在师幼互动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湘西腊尔山台地苗族民歌种类及特征研究 下载:98 浏览:497

孙凌霖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腊尔山台地的苗族民歌是当地苗族人民除语言之外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千百年来,苗歌记录了苗族人民的迁徙史、发展史、奋斗史,在岁月的长河中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苗族民歌也逐渐走出大山,走进大众的视野。本文将从腊尔山台地苗族民歌的内容、结构、润腔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展现苗族民歌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竹笛协奏曲《走西口》的演奏分析 下载:91 浏览:502

李庭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如今,竹笛的书籍主要由竹笛曲谱、入门教材和考级教材为主,仅有较少的竹笛理论教材。本文将以竹笛协奏曲《走西口》的演奏为主要探究内容,系统性综合论述此作品的演奏要点、总体风格特征及其价值。可以给学习竹笛协奏曲《走西口》的演奏者们有一定的实际指导,同时可以为竹笛教师教学此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桂林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载:68 浏览:361

王哲 《体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桂林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开设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中发现制约桂林市体育舞蹈培训发展的因素有:师资薄弱、业余教师比例太高、市民认识不足、场地设施不齐全,学员男女比例失调、学员年龄组成不平衡、部分群众观念落后等。在此基础上,建议桂林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经营者需加强管理和营销知识,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建立专业化教师队伍,课程设置特色化、多样化;政府加快交通建设,高校尽快开展体育舞蹈专业。

红色题材舞蹈的发展历程 下载:97 浏览:499

高杨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红色题材舞蹈,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未间断过,而在这不同的时期,红色题材舞蹈的发展历程有着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红色题材舞蹈本身对于中国革命历史有着自身独特的解读,所以在新中国的文艺发展史上,一直是个热门的研究视点。本文通过红色题材舞蹈发展历程当中不同时期的视角切入,一方面对新中国舞蹈发展史上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红色题材舞蹈进行梳理;另一方面是对于这不同时期当中红色题材舞蹈的内容形式、表达思想、社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解读。

关于初中舞蹈社团发展的意义探究 下载:91 浏览:503

李响 如意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舞蹈社团是发展学生舞蹈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本篇论文以走访学生、文献查阅等方式探讨了舞蹈教育可以达到健美肢体、培育智力、提升鉴赏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价值观念的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开展初中舞蹈社团活动的意义,也是对于素质教育在舞蹈方面的一种探讨。

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师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93 浏览:496

牛媛媛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在社会音乐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关于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方面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基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师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意在为河南省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体育舞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下载:51 浏览:307

朱萍玉 《体育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作为一种备受学生群体青睐的体育运动,体育舞蹈在高校里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普及。长期进行体育舞蹈运动对大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生理方面,主要有长期进行体育舞蹈运动可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并起到减肥、降脂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使学生肺活量、最大摄氧量、心输出量、脉搏输出量等指标得到改善;在心理方面主要有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情和情绪、改善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改善人际关系等。针对体育舞蹈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笔者建议高校应积极地普及和推广体育运动,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康。

“文化强国”视野下高校舞艺文化之浅析 下载:30 浏览:230

陈波华 《体育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经济文化得以快速发展,在文化强国战略下,国家领导人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6年G20峰会在我国杭州举行,其中一大亮点则是舞蹈汇演给人的视觉盛宴,令人记忆犹新,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文化强国战略下舞蹈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调查等方法,以成都市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着力研究校园这一特殊群体中舞蹈艺术的开展现状及前景,极力分析探讨我国国高校舞蹈艺术文化的发展状况,并提出有效的举措,为我国由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体育舞蹈舞伴关系不和谐因素探析 下载:71 浏览:333

董秀秀 《体育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影响体育舞蹈舞伴关系主要表现,从内在、外在两个方面对影响体育舞蹈舞伴关系进行了剖析,认为舞伴在技术水平、组合方式、时间分配及性格、沟通交流、心理、对彼此期望值等因素方面的差异影响了舞伴间的关系,因此对于这些不和谐因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促进舞伴之间和谐的表达出舞蹈的魅力,帮助彼此提高舞蹈技术和从事学习、训练和比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