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西黄胶囊对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潴留囊肿的疗效观察 下载:80 浏览:516

​王宏岩1彭艳2王大鹏1郭莉媛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观察西黄胶囊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淋巴潴留囊肿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73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形成盆腔淋巴潴留囊肿患者分为4组:空白组(未给予任何治疗)31例、试验组(西黄胶囊口服)42例、对照组(芒硝患处外敷)39例、联合组(芒硝外敷+西黄胶囊口服)61例,疗程3个月。通过超声测量4组患者淋巴潴留囊肿大小变化情况,根据NCCN指南疼痛评估量表评估其对疼痛的改善情况,测量患侧肢体周径评估下肢肿胀改善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淋巴囊肿均显著缩小,疼痛及下肢肿胀均明显改善(P<0.01),两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较试验组及对照组效果更好(P<0.01),试验组针对不同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导致的淋巴囊肿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黄胶囊针对不同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导致淋巴潴留囊肿均有效,联合外敷芒硝使用时效果更佳。

基于大黄芒硝外敷联合针灸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肠影响的研究 下载:365 浏览:3702

刘攀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1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大黄芒硝外敷联合针灸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肠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采用了随机取样方法,选择了2021年12月到2023年11月期间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一共100例,然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大黄芒硝外敷联合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时间都明显缩短。并且在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上,也是短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大黄芒硝外敷联合针灸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治疗,它能有效地促进病人术后消化道功能的恢复,减少病人的住院天数,并且明显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

中药芒硝,大黄外敷在妇科腹腔镜术后腹部瘀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301 浏览:2689

张淑茹 《中医研究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芒硝,大黄外敷在妇科腹腔镜术后腹部瘀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于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进行,此期间共有70例患者入选,均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入组者以抽签方式均分,一组针对腹部瘀斑进行常规治疗,一组以中药芒硝,大黄外敷治疗,各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用药前的VA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在用药1d、3d和7d的评分中,观察组数据较低,组间相比,可见差异,P<0.05;观察两组瘀斑变浅时间、持续时间,均可见观察组数据较低,二者可见差异,P<0.05;观察症状评分后,疼痛、色沉、红肿几项分值相比,观察组评分较低,组间相比,可见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获得了更高的治疗满意度,组间可见差异,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后腹部瘀斑以芒硝及大黄外敷治疗,可以有效促进瘀斑消退,减轻其疼痛度,并尽快的促进瘀斑消退,保证女性躯体的美观性,值得使用。

不同治疗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效果对比 下载:50 浏览:688

鲁振环 张涛 赖家骏 李定云 梁志平 朱晓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我科手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4组,4组分别为:胃复安治疗组、芒硝治疗组、中药热奄包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例,共8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4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肠鸣音频次、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胃复安治疗组、芒硝治疗组、中药热奄包治疗组治疗后的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空白对照组,肠鸣音频次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炎性因子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胃动素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高龄患者或合并腹膜炎的患者,相比之下中药热奄包治疗组疗效更好,首次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更短,肠鸣音频次更高。结论:胃复安治疗、芒硝治疗、中药热奄包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腹部手术术后肠麻痹患者症状,促进胃肠胃功能恢复。针对高龄患者或合并腹膜炎的患者,相比之下中药热奄包治疗组疗效更好,临床使用时可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