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以色列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24 浏览:149

宇岩 王春明 张丽佳 祝林 欧阳 志楠 戴立威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以色列凭借"以军带民"战略,在短时间内成为军事强国,其有益经验,对我国推进军民融合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为此,本文调研了以色列军民融合的发展状况,利用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从军民融合科技产业体系、集聚军民融合高端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重点领域军民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分析了以色列高度发达的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及其服务于以色列国民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主导探索军工企业的改革和改制、加强和完善人才的吸纳和引入机制、政府搭桥加速科技军民融合成果的国际转化和应用、以需求为导向促进重点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军民融合推动科技发展的建议。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农村社区营造融合发展初探 下载:68 浏览:452

宋晓真 《设计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基于社区营造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对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的研究,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农村社区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建议,希望跳出传统村庄规划思路,进一步研究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创新方法,尤其归纳出一些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农村社区;营造;

新媒体背景下出版工作融合发展思索 下载:76 浏览:371

陈卓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传媒行业,诞生了新型的传播媒体。传统出版媒体发展过程中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传统出版媒体需融合新媒体发展,以此来满足人们对出版媒体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与传统出版的融合分析,并且提出融合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出版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基层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初探 下载:69 浏览:351

潘茜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基层电视台媒体发展融合是我党践行与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是顺应主流思想与应对风口浪尖舆论的新举措,更是基层电视台回答好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基层电视台有责任也有担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与传播更加优质的内容。

产业转型期发展河北工业设计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下载:87 浏览:388

王年文 《中国设计》 2018年9期

摘要:
通过分析河北省"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结合河北产业实际和现实条件,从工业设计的作用和价值出发,分析了河北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现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出了产业转型期河北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的工作思路与对策建议,为政府进行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与具体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互联网+”背景下媒介融合发展方向探索 下载:65 浏览:377

王晓玉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由之路,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传媒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不再是以传统媒体为主导,而是更加注重互联网的作用,逐渐从"+互联网"转变为"互联网+"。本文针对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媒介融合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转变思维方式,探索盈利模式,重视技术开发,坚守内容为王,以及适当进行体制机制变革。

新时期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下载:64 浏览:384

高斌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中央和地方许多主流媒体,大胆创新,稳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文章结合国内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浅谈地市级党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下载:78 浏览:389

李云峰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探索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建立媒体融合发展平台,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实现优势叠加,发挥出嫁接集聚产生的效应,是新时期地市级党报实现更好发展、扩大媒体影响力传播力要做的功课之一。

2017年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中的博弈与融合发展探析——关于艺术边界的思考 下载:97 浏览:508

林磊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为影视艺术带来或多或少的美学革新与观念建构影响。2017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深化发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弹幕等新兴技术的探索实践,使得影视艺术的"互动性"得以实现或进一步增强。数字技术的革新为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影视艺术边界被打破与拓展的新的可能性。就艺术审美的"心理距离说"而言,VR、AR等沉浸式数字技术的运用,并不一定会剥夺影视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审美"距离",反而能够使人们以新的技术去选择和创造更多不同的"距离化"审美体验。由此,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进行了一种未来影视的美学观念更新与创作发展的新的理论探索。

综合交通体系对南京全域旅游建设的影响及融合发展 下载:60 浏览:395

张岳军 《国际科技论坛》 2019年8期

摘要:
以全域旅游时代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为背景,深入探讨综合交通体系与全域旅游之间的互动机制及作用机理,并选择具有一定典型示范意义的南京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科学评价综合交通体系对南京全域旅游建设带来的影响,提出促进综合交通体系与南京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探索 下载:58 浏览:395

贾双旺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12期

摘要:
伴随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中陆续出现了很多与时俱进的产品。看电视作为每个家庭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另外,新媒体的研发,也使人们原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人们只需要处在有网络的区域就能够实现对新闻的了解。新媒体的普及和运用使大部分家庭的电视整体使用率降低,假如把电视与新媒体相互融合,会出现什么样的奇效呢?本篇文章就电视和新媒体相互融合具有重要性,以及电视媒体、新媒体具有的特征展开分析,并针对这些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学校体育课的创新性教学之“红色体育”的渗透 下载:70 浏览:339

李银清 《体育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红色体育不仅蕴含了革命思想,同样也是体育的运动项目,把红色体育引入到体育教学中,营造良好的红色校园文化,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及时转变,红色教育和体育课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融合。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有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弘扬我国传统革命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文探析了在体育课中融入红色体育的概念,并对科学教学路径展开了讨论,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新媒体背景下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下载:51 浏览:358

汤维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1期

摘要:
近些年,媒体跨界竞争已经十分普遍,这和全媒体取得迅速发展有着极大的关联性。然而,作为地方电视媒体,多模式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功能定位问题,容易导致它的未来面临严峻挑战。如今,一方面优质资源开始汇聚于主流电视媒体,而诸多媒体模式也在逐渐融合,地方电视台想要成功突围,就需要突出自身的媒体特色,提升节目的内涵度和质量,由此积极推动媒体融合,为地方电视台开拓更大的发展格局。

精准扶贫背景下四川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下载:70 浏览:468

吕平1 王健2 《中国体育科学》 2019年3期

摘要:
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扶持工作,尤其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结合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和精准扶贫的国家政策探讨四川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体育产业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有效推动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创新形式。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政策保证,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通过体育产业融合实现精准扶贫,通过精准扶贫政策推动贫困地区体育产业融合,将二者有机结合,引发了众多业界学者的关注,也必将成为未来扶贫工作和推动体育产业融合的重点思路。

新型业态视域下的文化跨界融合发展研究——以江苏为例 下载:12 浏览:391

刘永春1 付启元2,3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新型文化业态是跨界融合下文化产业裂变扩张的结果,建立在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力、价值引领力、质效提升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近年来,江苏省新型文化业态的总体发展保持向好态势,政策扶持体系不断完善,发展主体持续壮大,本土海外双线需求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质效的压力,存在科技、金融、旅游资源向新型文化业态转化不够充分、融合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等问题。在新型文化业态视域下,江苏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的融合发展应精准把握突破点、着力构建话语权、全面激活动力源、有效提升保障力,以此催生一批优质新型文化业态,高端介入全球文化价值网链。

祛魅与超越:当代青年亚文化的融合发展 下载:57 浏览:397

罗红杰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新时代,青年亚文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多元趋势,也衍生出多样的文化样态。粉丝文化、恶搞文化、御宅文化、佛系文化等新兴的文化样态隐喻着当代青年群体身份焦虑、理性袪魅、价值虚无的精神之域,也折射出承续性阶级固化、技术性时空重组、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症候。当代青年亚文化正发生着风格改写、空间扩展、意义模糊、归途嬗变的转向与重构。对于此,人们应摈弃冲突对抗的立场,以包容的心态、差异的视角,采用协商治理的思维模式和关系本位的治疗范式对待青年亚文化,以期探求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发展之道。

技术赋能背景下文化双体系融合发展的策略建构 下载:85 浏览:378

杨佳续 张海燕 《当代艺术》 2019年10期

摘要:
基于当前国内社会语境,逐步实现文化产业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双体系融合发展十分必要。其策略建构基于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治理建设等的赋能场景和迫切需求,以分析文化双体系融合发展策略涉及的四方面内生逻辑:文化消费、创意经济、文化治理创新和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及以基层文化机构为核心的横向纵向创意耦合体系,提出围绕政策、资本、技术、法人、转化、参与等六方面进行文化双体系融合发展的双体系融合发展实施路径。

虚拟现实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64 浏览:378

段晓卿 《当代艺术》 2020年4期

摘要: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非遗数字化保护不仅是非遗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注重交互和多种形式信息交流的技术,在非遗保护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技术与非遗的结合程度,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对于非遗的保护模式分为"玩具""镜子"和"艺术"模式。三种模式在适用范围和介入方式上各有特点,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城郊地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路径探讨——以东营市河口街道乡村振兴规划为例 下载:325 浏览:355

任芳 王静 《中国城镇》 2020年10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在此战略规划指导下,各地区应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逐步完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路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但目前乡村仍存在村庄布局结构分散、产业规模效益难以形成等问题,导致乡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如何统筹城乡关系,让乡村真正振兴,实现城乡地区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重要矛盾点。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街道乡村振兴规划为例,研究城乡融合导向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优化路径,基于"三生"空间优化的思路,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组织城乡空间关系,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实现城区和村庄有机共融,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究城郊地区乡村土地的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未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策略研究——以东京市郊为例 下载:25 浏览:261

季羿宇1 肖萌2 《中国城镇》 2019年5期

摘要:
如今,中国正处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农业从传统生产形式快速向现代化转变,城乡联系进一步加强,同时,其内在矛盾也愈发突出,特别是在大型都市圈和城市带周边,乡村发展问题尤为明显。大量理论从不同视角佐证了城乡发展并非一个封闭和独立的过程,而这一语境也促使全球乡村发展课题研究方向提倡以扩大视野,从城乡关系入手的方式,将乡村问题纳入城乡联系、城乡融合的有机整体来讨论,方具研究和实践价值。本文选取日本东京都市圈为对标,通过案例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其发展背景、创新模式和策略进行研究梳理,进而根据其城乡联系在空间体系、社会政经和物质资源等多个维度的互动逻辑,提出一个综合性、组合式的"乡村发展策略包",为我国大型城市周边的乡村振兴提出策略建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