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丁樱教授从血论治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经验 下载:41 浏览:441

秦亚丹1 代彦林1 邢楠楠1 张霞2 丁樱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丁樱教授基于伏邪理论,从血论治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清血中伏毒、祛瘀活血、凉血宁血、补血养血之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Sysmex XN血液分析仪未成熟血小板比率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 下载:95 浏览:500

林孝怡 陈骊婷 沈韻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评估Sysmex XN血液分析仪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200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组)患者4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患者40例、化疗患者(CT组)60例、慢性肝病(CLD组)患者55例]以及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50名,采用Sysmex XN血液分析仪检测其外周血血小板(PLT)及IPF%,用Graph Pad Prism 6软件比较各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IPF%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PF%在各组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ITP组、AA组、CT组及CLD组PLT计数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TP组与AA组间以及CT组与CLD组间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IPF%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A组、CT组及CLD组(P<0.05),而AA组、CT组、CLD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IP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IPF%临界值为5.8%时,其鉴别诊断ITP与低增生性PLT减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2%和86.8%,曲线下面积(AUC)为0.92。结论 Sysmex XN血液分析仪IPF%参数在鉴别高增生性及低增生性PLT减少症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建立研究进展 下载:89 浏览:497

徐静 鲍计章 周永明 《中国中医药》 2019年5期

摘要: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鉴于ITP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晰,因此探讨人类ITP发病相近或相似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对ITP发病机制的认识与治疗效果的评估。系统回顾ITP模型的发展过程,对不同时期ITP的主动诱导、被动诱导(包括:抗血小板和单、多克隆抗体诱导、过继转移)以及基因工程病理模型在ITP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为ITP的发病机制与药理学研究等提供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血液指标的比较 下载:233 浏览:2243

赵振新 李莎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者血液指标差异。方法: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ITP者50例,根据中医证型不同分成风热毒邪型13例、阴虚火旺型13例、气不摄血型13例、瘀血阻络型11例,采集所有患者的血液,检测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亚群细胞[CD3+、CD4+、CD8+、CD4+/CD8+]、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气不摄血型检测Hb水平低于其他证型(P<0.05);瘀血阻络型检测WBC水平低于其他证型,PLT水平高于其他证型(P<0.05)。风热毒邪型在CD4+水平低于其他证型,CD8+高于其他证型(P<0.05)。风热毒邪型IL-6低于其他证型,TNF-α高于其他证型(P<0.05),瘀血阻络型IL-6高于其他证型(P<0.05),气不摄血型CRP低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ITP者在临床血液指标存在差异,通过对相关指标测定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武山县域血小板减少流行现状及病因和防控对策研究 下载:101 浏览:1065

赵慧敏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武山县域血小板减少的流行现状与病因及防控措施。方法:以武山县域3486例进行血小板检测的群体为例(时间段:2022年7月~2022年10月),其中血小板下降患者共1396例,血小板上升共139例,血小板正常共1951例,按照血小板计数把人群分成正常组和减少组,对两组血小板水平以及血小板减少组干预前后血小板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血小板水平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P<0.05)。在1396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病因排在前三位的有肝脏疾病(530例),血液系统疾病(420例),感染性疾病(319),其肝脏疾病原因高于血液系统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病因,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病因包含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等,针对出现此种情况患者应注意饮食、增强个人体质,且应注意避免受到外伤等,以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

认知行为共情式心理护理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40 浏览:1492

王燕 《护理研究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共情式心理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42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1-01至2022-10,并依据抽签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后者接受认知行为共情式心理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 负性情绪评分,护理前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对比(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较高,两组对比(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共情式心理护理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154 浏览:1297

席飞 《中国护理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观察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上述患者均等分为两组,组别设置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纳入31例患者,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统计学分析结果表示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较高,临床发展前景客观,建议大力推广。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个案护理 下载:53 浏览:700

魏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本研究围绕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个案进行了全面的护理评估与实践。本文记录了一位30岁女性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过程。患者因血小板显著减少和妊娠相关并发症住院治疗。通过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及术后密切观察等一系列科学、专业的护理措施。最后患者未发生医院感染或出血事件,刀口愈合良好,泌乳情况优秀,最终以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出院,展现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