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运脾厚肠鱼胶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265

林国彬1 黄又新1 林秋甘1 朱锦善2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运脾厚肠鱼胶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妈咪爱和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治疗,治疗组采用运脾厚肠鱼胶汤治疗,2组均治疗5 d后统计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锌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IL-6、NO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锌值、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或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运脾厚肠鱼胶汤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降低血清IL-6、NO,提高锌和SOD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4-2018年天津市南开区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学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62 浏览:392

刘凤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2014-2018年天津市南开区疑似麻疹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麻疹的预防控制和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疑似麻疹病例血清和咽拭子样本,分别采用ELISA法和Real-time 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776例疑似麻疹病例,检出麻疹阳性428例,阳性率55.15%。2016年麻疹阳性率最高,为72.87%,高于其他年份(P<0.05)。麻疹的性别分布无差异;麻疹阳性率以<8月龄组最高,为78.57%,不同年龄组麻疹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麻疹多集中在1~5月份。出疹后0~3天采集的咽拭子核酸阳性率最高,为54.93%,高于其他组(P<0.05)。有明确麻疹免疫史的疑似麻疹病例麻疹阳性率低于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ELISA法和Real-time RT-PCR法检测麻疹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2)。结论继续做好麻疹常规免疫,开展重点人群的补充免疫工作;控制医院内感染,防止就医感染麻疹;保证样本质量,提高实验室确诊率。

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的意义 下载:40 浏览:503

周罗园 《应用化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探究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所产生的意义。 方法:从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疑似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中选取87例,在早晨空腹状态下为其采集静脉血,并先后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在结果方面出现的差异,并总结全自动化学发光仪产生的意义。 结果:在对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验中,化学发光法的检出情况明显较酶联免疫法更好,对阳性的检出率高,另外,在检验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以及准确率方面,化学发光法的表现也明显比酶联免疫法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的阳性检出率更高,整体检测效果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血清学预测指标分析 下载:136 浏览:1681

杨利利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血清学预测指标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近2年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R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66例患者被纳入研究中。观察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中研究对象均为33例,对比分析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患者的血清水平,预测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 总治疗有效数据中,观察组为26例(78.79%),对照组为19例(57.58%)(P<0.05);心功能指标中,经过治疗后各组LVEF、LVEDd、NT-proBNP指标分别为:对照组(34.89±2.08)%、(56.02±2.23)mm、(5067.69±637.37)ng/L,观察组(37.78±2.23)%、(53.23±2.89)mm、(4102.20±560.95)ng/L;清NT-proBNP指标与治疗效果间敏感度高,可作为预测效果的指标之一。结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加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对患者进行血清水平分析,其中血清NT-proBNP可作为预测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效果预测指标。

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心衰患者疗效观察 下载:175 浏览:1886

王梓涵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对老年心衰患者临床指标、心功能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4月期间52例老年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的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左西孟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比较各项临床指标、心功能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患者心功能指标与血清学指标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LVEF与FS指标均高于对照组,LVEDD、NE、ET-1与NT-proBN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老年心衰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疗效显著。

依那普利叶酸联合康复护理对H型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下载:136 浏览:1569

代旭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联合康复护理对其心功能、炎性因子等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40例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法,选例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均治疗3个月并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LEVSD、IVST、血清hs-CRP、IL-6、TNF-α、MCP-1治疗后相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F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联合康复护理应用于H型高血压患者,可提升临床效果,改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分析与探究 下载:258 浏览:2465

王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接收86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治疗,实验组实施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通过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血清学指标评判2种治疗方式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效果显著。因此,在进行小儿热性惊厥治疗时可及时将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用于其中,促使治疗效果不断提升,降低病症对患儿不良影响。

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效果观察 下载:299 浏览:3153

连华雯 刘敏瑞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2期

摘要:
观察微生物快速培养及血清学检验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3年3月~2024年1月入院诊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中随机择取80例成人患者设为观察对象,分别为所有研究对象实行微生物快速培养、血清学检验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在不同病菌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上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在病菌阳性检出率上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阳性检出率,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阶段检测结果上看,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快速血清学检测(P<0.05);在快速血清检测结果中发现,病程≥7天的患者病菌阳性检出率明显比病程<7天的患者病程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中表明,病程<7天的病菌阳性检出率明显比病程≥7天的病菌阳性检出率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少于血清学检验结果,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快速培养用于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血清学检验诊断效果,在不同致病菌检测上更加准确,便于医生对症治疗,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载:388 浏览:4092

白雪艳 余芳 张莉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12期

摘要:
探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125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5例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63例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对照组62例患者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HBsAg进行检验,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出率和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别对研究组63例患者和对照组62例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组HBsAg的检出率为89%,对照组HBsAg检出率为63%,研究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在检验科中进行乙肝血清检验的工作中,采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检测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出率高,而且检测结果更为准确性和具有重复性,所以在对乙肝患者进行初诊断和后续治疗时,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可以提供可靠的检验数据。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下载:410 浏览:4237

王丽娟 杜会双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7期

摘要:
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行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诊断正确率,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另对检测数据进行复用,评估不同工作方法下,病程、年龄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用分析表明,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均相对理想,与病程超过7d的患儿、其他年龄区间的患儿相比,诊断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正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诊断结果较理想。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在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下载:99 浏览:1063

张燕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2年8月间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对象,随机双盲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疗效结果做出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胃泌素(GAS)、生长激素(G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数据和对照组比较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小(P>0.05)。结论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案的效果明显,对胃黏膜也起到保护,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少,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可推广。

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下载:201 浏览:1656

唐建 《诊断医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进行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比两组对象的肝功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AST((56.39±22.51)U/L)、ALT((57.62±23.87)U/L)、TC((6.81±1.05)mmol/L)、TG((3.08±0.96)mmol/L)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相较于健康者有显著的异常表现,在临床诊断脂肪肝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下载:238 浏览:2645

张磊 《诊断医学》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6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行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组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比两组诊断正确率,以及特异性、敏感性,另对检测数据进行复用,评估不同工作方法下,病程、年龄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用分析表明,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均相对理想,与病程超过7d的患儿、其他年龄区间的患儿相比,诊断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正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病程在7d以下、年龄在1-6岁之间的患儿,诊断结果较理想。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 下载:310 浏览:3240

孙栗梅 王永栋 孙其桓 李跃晨 《诊断医学》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共纳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4例,均为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根据不同检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27例,对照组检测方法为快速血清学,研究组检测方法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两组阳性检出率、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及总蛋白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升高、低钾、低钙等血生化指标检出率与对照组行比较,后组均比前组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清学检测方法及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后者效果更佳,可进一步提高检测阳性率,减少误诊、漏诊,更有利于开展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

肾功能血清学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效果与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143 浏览:1195

肖登峰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肾功能血清学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0月到2023年6月进行肾功能血清学检验的120例体检者为调研目标,依据有无糖尿病及是否出现并发症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40例)、单纯糖尿病组(40例)及正常组(40例)。三组诊断方案均为肾功能血清学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高于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组(P<0.05)。结论:肾功能血清学检验能够通过评估分析各项参数情况,从而明确糖尿病患者早期有无肾病情况,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