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衰弱筛查工具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29 浏览:262

张妍妍1,2 姚俊涛2 《肿瘤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衰弱作为近年来老年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被认为是导致老年肿瘤患者健康状况存在异质性的重要原因,成为老年肿瘤患者治疗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衰弱筛查工具是一种简短的评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识别需要进一步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的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个体生存率,并指导临床干预措施。全文就衰弱筛查工具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评估该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限定人群高度近视脉络膜厚度分布的研究 下载:56 浏览:393

周凌霄1 魏文斌2 邵蕾2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人群脉络膜厚度的分布情况。方法资料来自北京眼病研究2011,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方法。等效球镜度≤-6. 00 D并满足测量要求的78例(103只眼)纳入高度近视组,对照组随机抽取年龄及性别匹配的227例(227只眼)正常眼。使用谱域相干光断层扫描术(EDI SD-OCT)对黄斑区进行扫描,专用软件测量脉络膜厚度。结果两组均为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最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63. 0±92. 9)μm高度近视组(110. 6±85. 2)μm,对照组最小值出现在中心凹鼻侧略偏下方,平均厚度为(182. 2±89. 7)μm,高度近视组最小值出现在鼻下方,平均(60. 0±62. 7)μm。结论在高度近视人群中,脉络膜平均厚度明显低于正常人群,脉络膜的血管状态及血流灌注变化可能对高度近视的眼底改变有密切的影响。

硅油填充眼术后高眼压的物理因素分析 下载:59 浏览:379

陈萌1 刘蓉2 魏茜敏1 李蓉3 刘涛1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硅油填充眼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因素,探讨物理因素对眼压升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226只眼)患者行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的病例资料,根据屈光状态、疾病种类和手术月份进行分组,研究各组的术后眼压情况与这些因素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后高眼压总发生率为30.1%。不同屈光状态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2.2%(<-6.00 D组),37.5%(-6.00-10.00 D组)和53.7%(>-10.00 D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网膜脱离组高眼压发生率(39.0%)显著高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22.9%)、玻璃体积血组(15.0%)和其他疾病组(20.0%)(P=0.01)。不同月份间高眼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10月至次年2月的高眼压发生率高于其他月份。结论高度近视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显著升高,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眼内与环境温差较大导致硅油体积增加也是术后发生高眼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水平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研究 下载:56 浏览:401

陈萌1 张英辉2 李蓉3 张玉荣4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也被称为脂质运载蛋白2(LCN2)是一种与代谢综合征及血管生成相关的重要脂肪因子。通过检测伴或不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LCN2的表达,探讨其与DR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85例T2DM患者及2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在T2DM患者中,30例患有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29例患有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26例无视网膜病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病患者血清中LCN2的水平,统计分析和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LCN2在PDR、NPDR、无DR的T2DM组患者中的水平分别是(6.63±0.97)、(6.07±0.75)、(5.43±0.97)μg/l,3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2DM组的LCN2水平高于对照组(4.76±1.08μg/l)(P<0.05)。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在T2DM患者中,血清LCN2水平与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有关,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无关。逐步回归分析提示,BMI与血清LCN2水平显著相关(P=0.028)。结论在NPDR和PDR组中,血清LCN2水平明显升高,且PDR组明显高于NPDR组,推测LCN2可能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作用。

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近远期疗效和稳定性研究 下载:62 浏览:362

姬明利 贾俊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F)的近远期疗效和稳定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就诊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70例(70只眼),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只眼,试验组进行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对照组进行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DME情况计量表、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水肿OCT图像特征、中央黄斑厚度(CMT)变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稳定性等,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4个月后开始,4个月至12个月期间随访,试验组中患者的BCVA-ETDRS letters分数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提高分数≥1、≥10、≥15和≥20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2)1、3、6、9和12个月后随访,试验组OCT示CMT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3)6、12个月后随访,试验组的FFA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试验组治疗注射3、4、5、6和8次的病例数都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5)试验组治疗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ucentis玻璃体注射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近远期疗效和稳定性优于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下载:29 浏览:237

张晖1 沈妍丽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探讨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进行PCI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前30 min均予以曲美他嗪片,术后两组均长期服用曲美他嗪,同时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两组均干预12周。疗程结束后评估其疗效,并检测其血脂、心功能,及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TC、LDL-C依次为(4. 23±0. 82) mmol/L、(2. 76±0. 34) mmol/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3. 87±0. 78) mmol/L、(2. 23±0. 28) mmol/L(P <0. 05),但两组TG、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干预后对照组LVEF(46. 3±9. 2)%显著低于观察组(52. 8±9. 7)%(P <0. 05); LVEDV、LVESV依次为(168. 5±21. 3) m L、(86. 7±14. 5) m 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151. 3±18. 6) m L、(80. 3±12. 1) m L(P <0. 05);治疗后对照组CRP(9. 7±1. 5) g/L、ET(7. 4±1. 1) ng/m L均显著高于观察组(6. 3±1. 1) g/L、(5. 6±0. 9) ng/m L,NO水平为(46. 8±7. 2)μmol/L显著低于观察组(53. 9±7. 8)μmol/L(P <0. 05);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11. 2±1. 7)分,显著高于观察组(8. 1±1. 3)分(P <0. 05);且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联合曲美他嗪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恶性血液病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临床分析 下载:24 浏览:271

黄灵娟1 贾永廉2 李瑞花3 贺文赟4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5—2018年在我院及咸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5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AL)19例,多发性骨髓瘤(MM)2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8例。以同一时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患者初诊时、第一次完全缓解时(CR1)及复发时的LDH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L、MM和NHL患者初诊时的LD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MM和NHL患者CR1时的LD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患者初诊时及复发时的LDH水平明显高于CR1时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DH可作为反映机体肿瘤负荷的一项重要指标,可判断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提高锁骨下静脉穿刺盲穿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下载:16 浏览:184

荣波 袁致海 王凤鹿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依赖于多普勒超声引导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需进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静脉置管。观察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8例患者在不依赖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95例(74.22%);经反复穿刺多次获得成功24例(18.75%);4例(3.12%)反复调整不成功,更换穿刺部位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穿刺不成功停止穿刺5例(3.91%)。128例患者穿刺置管中误穿动脉12例(9.38%),局部血肿形成6例(4.69%),气胸2例(1.56%),短期内(1周内)堵管17例(13.28%),菌血症2例(1.56%)。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是神经外科患者常用、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掌握正确的锁骨下静脉盲穿方法是术者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保障,不依赖多普勒超声适时引导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远期复发情况 下载:38 浏览:409

周峰1 杜建军2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及术后远期复发情况。方法将45例结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观察组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2年内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淋巴结清除数量较多,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无砷失活剂和砷失活剂对恒磨牙牙髓的失活效果比较 下载:30 浏览:354

方远鹏1 肖卓2 阮方超3 戴杰3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比较无砷失活剂Antipulp和砷失活剂对恒磨牙牙髓炎的失活效果。方法将600例经临床诊断为磨牙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0例采用无砷失活剂Antipulp失活,对照组300例采用砷失活剂失活,比较两组的失活效果。结果观察组封药后疼痛反应总发生率为32.33%,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1);观察组牙髓失活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9.67%(P<0.05);观察组牙周损伤总发生率为13.41%,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 Antipulp是一种安全、有效、疼痛反应小的牙髓失活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碳纳米管在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下载:84 浏览:808

李瑛琦 张煜培 王晨茜 肖颜瑞 翟嘉雪 曾辉 《纳米技术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纳米级碳材料,具有出色的生物活性,在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用于增强生物、机械和电活性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为骨组织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碳纳米管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和尚未解决的问题,限制了其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想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信号转导通路在创面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172 浏览:1965

张小峰 李博奥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 2022年8期

摘要:
创面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分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等。研究表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广泛存在,而且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阐述了创面愈合的不同阶段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以及这些通路之间联系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创面愈合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神经酸的测定方法综述 下载:254 浏览:3282

段丹丹 胡引亭 陈倩 胡悦 侯永环 张宇洁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神经酸是神经组织中生物膜的重要组成,维持大脑发育及其正常功能。最早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中发现,故命名为神经酸。神经酸可作为脑健康保健品和药品,为预防和治疗脑部疾病提供了途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结合近年文献,对神经酸的测定方法进行综述。

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下载:121 浏览:789

张艺嘉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发展,需要以深化课程教学实践创新为载体,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教育发展新方向,充分结合数字化时代1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需求与内在条件,分析当前教学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运用加强1与企业多元合作发展、强化教师教育培训与拓展数字化教学功能三项策略,优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新体系,提升数字化时代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总体水平。

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复方组方分析 下载:121 浏览:1787

冯晓博 高苏亚 汪亚兰 苏祥 林仪 杨妙洁 张祺 《当代中医药》 2023年2期

摘要:
通过统计《中国药典》一部中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发现其组方以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不同证型用药可分为化瘀药、理气药、补气药、开窍药等。丹参在冠心病治疗中使用最广泛,在组方中使用频次最高。近90%的组方采用药对或多种药材配伍的形式,且基本遵循协同增效的原则。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