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30 浏览:155

李梅珍 《诊断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检出率(67.92%)高于对照组(49.06%),且对房性/室性早搏二联律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房/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冠心病所致的心律失常效果更好,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重要依据。

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检测对原发性甲减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54 浏览:299

柴改会 《诊断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求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7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一时期体检的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检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SH受体抗体(TRAb)水平。比较两组TPOAB、TGAb、TRAb水平,并分析两组TPOAB、TGAb、TRAb阳性检出率。结果试验组TPOAB、TGAb、TR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POAB阳性检出率、TGAb阳性检出率、TRAb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综合分析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有助于甲状腺疾病特征性及正确性的判断,为临床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Hcy、RDW CV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65 浏览:276

王然 于丽丽 《诊断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 CV)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均予测定血Hcy、RDW CV水平。随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记录血Hcy、RDW CV水平,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cy、RDW CV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结果 80例疑似患者中,5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3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组血Hcy、RDW CV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Hcy+RDW CV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优于血Hcy、RDW CV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虽无明显差异,但联合检测>95%。结论血Hcy、RDW CV可用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辅助诊断,且两项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或漏诊。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320 浏览:3448

罗培群 林建锋 陈嘉怡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100例,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验,以将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WBC和CRP检出阳性率及对比2组的WBC和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白细胞和CRP检出阳性率分别是91%和89%。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儿的WBC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结论: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能有效检出细菌性感染疾病,为细菌性感染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44 浏览:1362

吴晓霞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对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98例在2021年7月—2022年11月间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无症状组患者53例,有症状组患者45例,所有患者都接受心电图与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的检测,对比组间的诊断结果。结果:针对53例无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45例,占比84.9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50例,占比94.34%;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有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32例,占比71.1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44例,占比97.78%;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心电图及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对比发现,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心电图,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率相对较高,能够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结核杆菌抗体检测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85 浏览:1364

刘阳 《中国儿科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研究在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当中应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 IGRAs)、结核杆菌抗体检测(TB-Ab)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6例高度疑似结核病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的血液作为样本行IGRAs和TB-Ab检测。结果:在参与本次研究的96例儿童患者当中,确诊为肺结核、肺外结核的患者分别有56例(58.33%)、29例(30.21%)。IGRAs检测确诊人数是83例,确诊率是89.25%;TB-Ab检测结果当中,确诊人数是78例,确诊率是83.87%;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确诊人数是85例,确诊率是91.40%。在56例肺结核患者当中,IGRAs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有55例,确诊率是98.21%;在29例肺外结核患者当中,IGRAs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有28例,确诊率是96.55%。结论:IGRAs对于儿童结核病的诊断率高,与TB-Ab联用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以作为临床上儿童结核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血清CEA、CA199与CA125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77 浏览:1843

刘雨奇 白婧 《肿瘤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CA125、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贵州省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与此同时,另外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将健康组与研究组进行血清CEA、CA125、CA199检测,先对其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再依据检测结果对比两组及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及单一诊断与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健康组;Ⅱ、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CEA、CA125、CA199水平均高于Ⅰ期,且Ⅲ、Ⅳ期均高于Ⅱ期,Ⅳ期高于Ⅲ期(P<0.05);血清CEA、CA125、CA199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均高于CEA、CA125、CA199单一诊断(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CA199三者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三项联合检测具有比单项检测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对结直肠癌的高效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该做法值得临床推广。

CT和MRI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80 浏览:1840

贺晓霞 杨凯 《肿瘤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宫颈癌的CT、MRI诊断分析,对2种影像学的方式在宫颈癌诊治上作一个对比,为宫颈癌的正确治疗提出确切的影像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为宫颈癌原发癌,且均经过病理确诊为宫颈癌并以进行分期,于术后搜集所有患者的病理,将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扫描,按两种检查方式分为CT组、MRI组,以CT组与MRI组对宫颈癌诊断符合率对比,以CT组与MRI组对宫颈癌的不同时期准确率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上述50例宫颈癌患者经CT和MRI检查后,MRI扫描一共发现48例,诊断符合率为96%,CT扫描一共发现44例,诊断符合率为88%;对患者在宫颈癌的不同时期进行CT和MRI检查,MRI对宫颈癌不同时期准确率为84%,CT对宫颈癌不同时期准确率为68%。MRI检测准确性均明显优于CT组,且2组之间的数据比较误差存在一定统计价值(P <0.05)。结论:通过比较CT和MRI在宫颈癌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MRI对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对宫颈癌不同时期的准确率也是MRI明显超过CT的,说明MRI检查法在对宫颈癌的诊断方面比CT检查法更优越,故临床上推荐宫颈癌患者进行MRI检查。

腹部神经节细胞瘤患者CT检查的影像学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20 浏览:1242

张林池1 葛静妮2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CT影像学对腹部神经节细胞瘤患者检查诊断准确率。方法:本次研究参与者为疑似腹部神经结细胞瘤患者60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患者同时进行能谱CT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种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通过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发现能谱CT的诊断结果更接近于病理结果;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谱CT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更高,P<0.05。结论:能谱CT检查可以有效观察肿瘤的形态、密度、边界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来确定病变的特征,这对于病灶定位、分期和评估手术可行性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对前列腺癌结节和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21 浏览:2255

张秀茹 《肿瘤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结节与增生结节在MRI检查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下产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在本院泌尿科MRI室2022年1月份到2022年8月份入院参与检查的患者(已有病理诊断结果)中对诊断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均为前列腺癌结节者,B组为前列腺增生结节者,比较MRI检查DWIADC值、检出率差异性,归纳影像特征。结果:A组结节外周带可见7例,多发性结节6例,B组均为中央带,且两组患者T2压脂信号强度分别为低(稍低)信号、不均匀混杂信号;DWI信号强度为高信号、不均匀信号(稍低信号);ADC图信号强度呈现正常信号与低信号,前者边界欠清晰,后者边界清晰。MRI检查DWIADC值诊断检出率98.18%,MRI诊断74.55%;ADC值(0.91±0.11)10-3/m㎡/s、(1.59±0.24)10-3/m㎡/s,组间数据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DWIADC值可精准鉴别前列腺癌结节,诊断价值突出。

MRI弥散加权成像对中央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39 浏览:2360

张秀茹 《肿瘤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于中央带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两种疾病鉴别诊断时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次接受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测以及病理检测,将病理检测结果视为“金标准”,对比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50例患者的病理检测结果显示,中央带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数量分别是23例和27例,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测确定的两种疾病患者数量分别是22例和25例,P>0.05。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测方式应用于中央带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疾病鉴别诊断时,相关结果准确性较高,具备较强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磁共振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69 浏览:2065

刘京京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膝关节半月板撕裂采用磁共振诊断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实施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治疗的30例病患为研究群体,其研究时间均在2018.07至2019.07之间。全部病患入院后,均实施磁共振检查,并对疾病作出诊断。回顾并分析30例病患临床资料,了解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时实施磁共振诊断效果。结果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30例病患中,有24例为内侧半月板撕裂、6例为外侧半月板撕裂,并且有5例属于盘状半月板。T1加权成像技术上显示半月板内存在不同形态高信号影,其中有部分与关节腔连接,部分半月板形态发生改变。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时实施磁共振检查可达到较高诊断效果,并且对病患机体无创伤,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62 浏览:1388

张亚辉 《诊断医学》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90例疑似颅内出血新生儿,全部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90例疑似颅内出血新生儿,经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等确诊78例为颅内出血,发生率为86.66%(78/90),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出73例颅内出血,诊断准确率为93.59%(73/78);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出的73例颅内出血患儿,其中39例为Ⅰ级,占比53.42%(39/73),22例为Ⅱ级,占比30.14%(22/73),11例为Ⅲ级,占比15.07%(12/73),1例为Ⅳ级,占比1.37%(12/73)。结论: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应用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其有助于对颅内出血情况进行明确分级,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故此,颅脑超声可作为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方式进行推广,但是,为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应该辅以其他检查手段。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43 浏览:1556

郭静涛 张佳丽 曹亚南 《诊断医学》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放射影像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接受诊疗的原发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接受头颅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头颅CT与DSA的检查结果,对比两种检查对原发性SAH的检出率。结果 46例原发性SAH患者中,头颅CT检查检出37例(80.43%),主要表现为基底池、侧裂池、纵裂池、环池或脑沟内的高密度出血影;DSA检查检出44例(95.65%),其中,囊状动脉瘤15例,梭状动脉瘤9例,动脉畸形8例,静脉畸形8例,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瘘3例,横窦血栓1例;DSA检查对原发性SAH的检出率比头颅CT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SAH的诊断中,头颅CT与DSA均是可靠的检查方式,头颅CT检查可通过显示高密度出血影为诊断提供依据,并可初步确定病变位置,DSA检查则能做出病因诊断,且检出率高于头颅CT。

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73 浏览:1839

谢超 《诊断医学》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根据患者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CT诊断,观察组应用X线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诊断中,应用X线诊断方式优异的诊断价值,将患者的X线特点以及表现与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掌握,同时将其与实验室检查、CT诊断结果进行结合,能够早期诊断痛风性关节炎,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61 浏览:2401

付小娜 《诊断医学》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门诊子宫肌瘤患者40例分别对患者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及经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经阴道彩超检查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显著优于经腹部彩超检查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率(P<0.05),经阴道彩超检查的肌瘤检出率与经腹部彩超检查肌瘤检出率对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将经阴道彩超检查用于诊断患者的子宫肌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诊断患者的子宫肌瘤数量及部位,应用价值显著。

64排CT血管成像对老年人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46 浏览:2846

李永军 《诊断医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64排CT血管成像对老年人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定疑似100例老年人头颈部动脉病变患者,时间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均予以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结果对比。对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分别为:96.84%、80.00%、96.00%。结论:64排CT血管成像对老年人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性,有助于分析斑块性质,利于临床诊治方向参考。

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65 浏览:2736

俞献平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应用磁共振技术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8.05~2019.09纳入84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开展研究。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关节软骨损伤Ⅱ级65例,Ⅲ级19例;半月板损伤Ⅰ级14例,Ⅱ级43例,Ⅲ级12例;骨髓水肿63例,骨质破坏21例;9例前、后交叉韧带与7例内、外侧副韧带损伤;骨性游离体与软骨游离体各2例。结论: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应用磁共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CT对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64 浏览:2843

钱玉强 《诊断医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现对临床收治的118例肺结节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间,所有的患者均先予以CT检查,根据CT检查结果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情况,之后在予以所有患者经皮穿刺活检检查,探讨CT在肺结节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检查良性诊断率为38.14%,恶性诊断率为61,86%;经皮穿刺活检检查的良性诊断率为33.05%,恶性诊断率为66.95%,两种检查方式在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方面无明显差异(X2=0.665,P<0.05),且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9.83%,特异性为92.31%,灵敏性为88.61%。结论 CT在肺结节患者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的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性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且检查结果与经皮穿刺活检检查结果之间无明显区别,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超声对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81 浏览:2665

吴学皓1 李彩会2 《诊断医学》 2023年5期

摘要:
目的:本篇文章主要是针对腹部常见淋巴结长肿大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并科学的分析与阐述了超声对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是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这个时间段内随机抽取144名腹部淋巴结肿大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应用超声二维图像手段展开临床期间的检测工作,记录、分析病患的具体临床表现情况,明确脏器病变和病患淋巴结肿大之间是否存在何种联系。结果:此次144名腹部淋巴结肿大病患中共包含52名腹部淋巴肿瘤症状,属于转移性淋巴结的有66名病患,26名炎性淋巴结症状。结论:通过最终结果可以看出,及时给予腹部淋巴结病患超声二维图像方式进行检测,可以帮助医师明确病患的病灶病变情况,认定超声检测手段可以为临床期间腹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诊断,提供科学参考数据。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