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数字教科书在语文学科中应用的冷思考 下载:49 浏览:498

华乐菲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12期

摘要:
数字教科书是动态的纸质教科书,它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但更具开放性,是一种新的复合型课程资源。在语文学科中,数字教科书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高效载体,是加强语文实践性的有效工具。它为语文教学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易脱离文本、忽视人际交往的不利影响。数字教科书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削弱了学生与文字的联结,忽略了语言应用的最近现场。

在语文学科素养中寻找训练的最佳途径 下载:55 浏览:478

刘莉 《教育实践与创新》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被提到了教育的至高点,由于前几年应试教育的过度发展,导致学生重知识轻思维,在此教育体系下学生缺乏了结构性思维,导致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思维混乱与语文素养的欠缺。鉴于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思考,尤其是结合我校的学伴互助课堂教学改革得出结论:教师有意识地运用结构性思维来组织教学,可以更精准地确定核心目标,更清晰地进行学法指导(采用教师引路架构问题,学长带动学友),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能力。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浅析 下载:62 浏览:491

马婷 徐梅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通过对高中语文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围绕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展开,旨在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模式构建与评价 下载:67 浏览:506

张皓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关注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育研究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与互动更为频繁和密切,已然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是需要通过参与性教学模式的开展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而在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模式的构建,如何进行学生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模式构建与评价 下载:473 浏览:511

张皓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关注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育研究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与互动更为频繁和密切,已然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是需要通过参与性教学模式的开展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而在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模式的构建,如何进行学生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模式构建与评价 下载:79 浏览:495

张皓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关注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育研究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与互动更为频繁和密切,已然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是需要通过参与性教学模式的开展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而在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模式的构建,如何进行学生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模式构建与评价 下载:69 浏览:520

张皓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关注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育研究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与互动更为频繁和密切,已然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是需要通过参与性教学模式的开展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而在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模式的构建,如何进行学生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立德树人”落地化研究——以《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例 下载:68 浏览:361

吴子兴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摘要: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语文学科教学论》作为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同样要重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立德树人"落地化的问题。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中语文学科育人问题及特色教学模式创新 下载:47 浏览:596

方芳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特点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 “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坚持全员育人,坚持全方位育人。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强化育人意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高中语文教学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学科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融合探究 下载:120 浏览:1532

林田田 《中国法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小学语文课程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不少学习内容上会有交融,尤其是在价值传递上,二者之间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展开德育时,可以多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相关的教学内容,以这样的方式拓宽语文课堂的学习范围,给学生提供新的理解和看待问题的视角,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并且让德育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落实。

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创新与实践 下载:44 浏览:495

​胡海英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小学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有效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以往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教学手段也缺乏灵活性,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刻板,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积极性,所以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影响了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为了更好地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要在教授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制定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案。

水资源保护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如何渗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74 浏览:782

李树梅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当前,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社会亟需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本文探讨了在水资源保护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渗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希望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

小学语文学科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初探 下载:56 浏览:623

刘安太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教学中很重要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创造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往往被局限于数学教学之中,与语文教学似乎没有丝毫的关系。其实,语文这一科目也有很强的数学思想体现,本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了有关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途径的个人看法,希望能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下载:58 浏览:628

夏维波 潘光宪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教科书中清楚地指出:"汉语作为最基本的沟通工具,是一种文化的一种,它是一种文化的一种。"对于“数学”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界定。数学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了一种语言,一种思想,一种方法;从这两篇文章中可以看出,语言和数学不仅在观念上存在着共同点,而且在性质上也存在着共同点:工具的性质。相反,与“工具性”的真实相同之处在于“语言性”,它无处不在。更详细的说,就是语文和数学,互相给彼此的“语言”,互相在玩弄“文字游戏”。本文作者主张,在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相互借鉴,融会贯通,实现双赢。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下载:149 浏览:1729

郭婷婷 《哲学研究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吸收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文章发掘写景类文章、写人类文章、故事类文章三种不同类型语文材料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的不同作用,把握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旨在语文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下载:127 浏览:811

​梁宇帆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初中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对此语文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密切围绕核心素养进行,同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增强学生语感、知识素养的教育。并鼓励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时积极思考,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城镇区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下载:392 浏览:3038

张记丰1 李晓婷2 《中国城镇》 2022年1期

摘要: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不仅因为汉语是我们的国语,还因为汉语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所有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日常都要使用汉语。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城镇区域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教授,还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只有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可以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学科教学理念创新研究 下载:84 浏览:1797

刘琦1 王晶莹2 《中国职业教育》 2024年2期

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学科教学理念创新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学科教学理念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实施策略。通过实践案例分析,阐述了教学理念创新在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成果与意义。展望未来,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学科教学理念创新将持续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初中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中如何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下载:106 浏览:975

赵冬雪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在初中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需紧扣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连贯性和深度性特点。教师应设计涵盖听说读写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究学习。同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将评价融入教学过程,及时反馈学习成效,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则在评价中反思成长,形成“教中学、学中评、评中进”的良性循环,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如何在中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渗透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下载:306 浏览:2394

张文赫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南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该着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了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与公正阶段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本文将围绕语文教师将如何把认知道德发展理论的知识渗透并应用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展开分析与论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