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陶笛校本课程研究与反思——以H县实验学校为例 下载:64 浏览:422

李文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而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创造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H县实验学校引进陶笛课程,很好地将音乐、美术、科技、语文等课程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研究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并取得显著的教学成绩。笔者来到该学校,观摩参与了"H县中小学陶笛课题成果展暨教学研讨会",就该校陶笛校本课程的开展、实施进行了研究与反思。

21世纪以来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研究的回眸与展望 下载:62 浏览:421

罗颖 邵文君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2期

摘要:
21世纪以来,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四个层面:一是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学校的教育教学的设计以及模式选择的问题(教学视角);二是多元文化课程所涉及的课程改革与课程文化的构建问题(课改视角);三是以国外多元文化课程理论及发展演进为鉴,以启发我国现今课程实施(实施视角);四是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资源开发的问题研究(开发视角)。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是:研究内容继续深化,立足教育实际,构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与课程体系;研究对象不断扩大,多元文化课程的研究向横向与纵向延伸;研究方法进一步整合,实现追踪化和反馈化机制研究,推动多元文化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近十年我国大学课程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87 浏览:527

付玉媛 汪雅霜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10期

摘要:
以24种CSSCI期刊上刊登的与大学课程研究相关的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 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我国近十年大学课程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前沿领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课程研究以思辨研究为主,形成课程改革这一研究热点以及专业学位课程与课程教学两个方面的研究前沿领域。未来,我国大学课题研究需要引入多元研究方法,提升国外课程研究的深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对课程政策的批判思考。

职业院校校本网络课程:存在问题、价值取向与实施路径 下载:28 浏览:259

李海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职业院校校本网络课程存在作用弱化、建设"库"化、管理淡化、育人虚化和功能单一等问题,职业院校应基于知识本身的特点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职业院校应从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特点的视角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构建一体化线上线下课程,按共建共享智能化思路建设校本网络课程。管理上建立校本网络课程制度,坚持多元、开放化发展的原则。校本网络课程不仅培智更应育人,应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同时拓展网络课程的功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素质之目的。

“互联网+”背景下“四位一体”课程模式的构建——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为例 下载:59 浏览:309

林红1 贺佐成2 李海3 《中国教育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为解决我国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单一、与线下教学不对接、持续更新共建难等问题,提出"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让学习成为一种体验,让课程持续树人育人"课程建设理念。以"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SPOC的自主学习、基于翻转课堂的合作学习、基于手机APP的拓展学习、基于实践项目的体验学习的"四位一体"课程模式。

美国小学STEM课程的目标定位、实施取向和评价方式研究——以《美国STEM课例设计(小学卷)》为例 下载:57 浏览:416

郭明眉1 尚巧巧1 李亚春2 刘克3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聚焦《美国STEM课例设计(小学卷)》一书中的代表性案例,对美国小学STEM课程的目标定位、实施取向、评价方式进行定性分析。在课程目标定位方面,美国小学STEM课程作为新一代创新课程,主要侧重构建以科学或工程为核心的整合性知识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在运用多元智能时所表现出的创造力。课程实施取向既非忠实取向,也非单一的相互适应取向与创生取向,而是后两种取向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评价方式方面,按方法分类,侧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按评价主体分类,侧重民主评价;按评价功能分类,侧重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基于实践误区的翻转教学新探 下载:44 浏览:511

周倩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翻转教学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沟通了教学的课前和课上环节,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无疑是一种教学创新。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翻转课堂被简单解读和机械套用,逐渐走向固守流程、囿于形式的实践误区。因此,有必要对翻转教学进行新的探究,通过资源整合、数据库资源平台建设和课程创生进一步催发翻转教学的活力,使其真正促进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生长。

落实吟诵,感知意义——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课程研究 下载:76 浏览:800

鲁秋之 《当代中文学刊》 2024年1期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古诗词吟诵教育,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传统的古诗词教育主要是通过吟诵来实现,而吟诵作为一种展示诗歌活力和精神的方式,在中国教育中源远流长。近几年,吟诵已逐步走入了语文老师的视线,并被不少老师采用。本文将吟诵作为一个主题,从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策略角度进行探讨,希望能引发更多初中语文老师对吟诵的重视。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模块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下载:46 浏览:445

梁春善 《体育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基于《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2022 版)》 (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当以学生作 为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及落脚点,针对小学 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发展需求制订具体的教学方 案。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创新性地使用教 材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构建开放性的教学 ; 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空间; 采用激励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 ; 增加体育教学设施,增强高品质的师资力量 ;精心 设计活动形式,促进创新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研究 下载:184 浏览:2352

李蔓莉 《哲学研究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伴随着我国近几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国家对于艺术类高校的教学工作开展质量再一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教育趋势引导下,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创新问题越来越引起了教师群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针对导致这一教学阶段就如何能够将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融入在思政理论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帮助相关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内容扩充和丰富过程中引发更多的思考,从而在整体上为促进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质量提升起到深远的铺垫作用。

职业素养角度下高校学生劳动教育课程研究 下载:113 浏览:752

​张丽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劳动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仍存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时,应该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职业素养的角度出发,优化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为培养高素质、具有竞争力的职业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特殊条件背景下中小学室内体育课程研究 下载:185 浏览:1710

高留通 《体育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室内体育课的重要性往往会被体育教师忽略,在受特殊条件影响下,室外体育课改为室内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室内教学优势,设计并开展一些简单的基本运动技能及健康知识等方面知识,不仅有效的开齐开足体育课,还做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还可以在学生和各学科教师面前树立良好的教学形象,达到更好的宣传体育学科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等特点融合教材内容以及努力创新符合受众学生人群的室内体育课教学内容。

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信息技术前沿课程研究 下载:124 浏览:793

​姜晓恒 卢洋 贺硕 徐明亮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信息技术前沿课程研究,旨在应对智能制造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对当前研究生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深入思考与改革。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实际项目驱动为核心的“实践引领、理论支撑、前沿探索”的三位一体研究生信息技术前沿课程方案,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使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激发探索兴趣、点燃科研热情、提升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为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持续进步与产业升级贡献智慧与力量。

基于儿童视角与家校协同的小学生多元生命教育活动课程研究 下载:157 浏览:898

​胡秋芬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本文基于儿童视角和家校协同,探讨了小学生多元生命教育活动课程的研究。在正文部分,本文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研究的具体做法,并通过教育实例说明了每个方面的实施策略。

小学美术中如何开展刻纸校本的课程研究 下载:264 浏览:1641

​沈晨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表明,美术课程的存在,要让学生看到文化的多元性,在文化背景下,看到美术的特征以及多元性,还有美术对实际生活的影响,因此小学美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帮助学生建立尊重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价值观。下文中主要对刻纸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分别从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展开的思考。小学美术中融入刻纸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发扬传统文化,还营造课堂和谐氛围。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融入刻纸校本课程,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教材,改变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Hands On教育理念下机器人课程研究 下载:463 浏览:3550

​袁鹏 陈简哲 苏淑云 林川 廖伟国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编程教育是当代青少年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本文将结合瑞士儿童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Hands On教育理念下机器人课程展开研究。课程将会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层级进行教学,在教学中,以Hands On教育理念为指导,融入像慕课、创客等这样的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且以线上线下两种教学形式,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行出发。希望能够有益于我国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Scratch / Python双编程模式下的少儿编程教育课程研究 下载:463 浏览:3561

陈新杰 洪源松 苏淑云 余锦滢 石栩宇 廖伟国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放眼全球,少儿编程编程教育已然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编程也成为不可或缺的技能,通过对现有少儿编程教育进行调研,了解到市场教育模式机制存在稳定性和延续性不足等等的缺陷,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Scratch / Python双编程模式的少儿编程教育模式。本文以“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结合线上线下两种课程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儿提出了以“Scratch ”为主的初级初级课程和以“Python”为主的高级课程,分阶段分水平分年龄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趣味启发和挑战性锻炼的过程中,培养锻炼儿童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实践能力,希望有益于编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初中地理课程研究 下载:494 浏览:1900

刘相 《地理研究进展》 2021年2期

摘要:
《地理》主要考查坚持“立德树人”、“能力立意”的命题方向,体现试题的选拔功能;坚持依据《课程标准》命题要求,关注对中学地理教学发挥导向作用。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在情景设置和素材选取时,力求真实、科学;图文材料与题目设问保持一致;体现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体系、思维过程、思想与方法的考查,对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注重评价地理思维品质,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评价地理思维过程,强调学习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注重考查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和地理认知;地理走向生活、解读文化等等。因此,教师认真分析了初中地理课程,以促进课堂教学。

人工智能课程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141 浏览:1705

张亮 《人工智能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随着教育科学的推进,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因此高校计算机学科教师在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冲击之际,就必须抓住时机,创新以往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的诸多缺点,并迎难而上,大胆地在教职工师资、课堂建设、教学模式等领域,向高校院校的计算机类课程老师做出方式与教学内容上的作出重大变革。本文就研究型教学模式背景下,对研究型实验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有待改进问题进行分析,随后就人工智能课程研究型实验教学方法探究进展总结和细化,以供参考。

STEAM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研究 下载:146 浏览:1537

廖春丽 《物理进展》 2023年4期

摘要:
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启蒙阶段,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很多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究,但是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生总是根据教师安排的课程活动来学习物理,往往是走着“探究”的路,却踩着教师“规划”好的步伐,这种“假式”探究只是在形式上具备科学的特性,但本质上却缺乏科学探究的精神。STEAM教育理念旨在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多层次结合的创新理念,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然,掌握技术规律,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创新和借鉴意识,将STEAM教育理念引入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