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小学音乐如何正确开展音乐赏析教学 下载:54 浏览:678

叶恬恬 《中国音乐学报》 2024年11期

摘要:
随着2022年新课标的实施,在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受重视的程度不断增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赏析是整个音乐教学的基础,它是以新颖性、创造性、娱乐性的方式,通过音乐将学生的个人情感、认知、理解、感受等要素统一起来,以此开展的一种“精神”式教学活动。目前,如何让音乐赏析课堂的音符动起来,氛围活起来,也成了众多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难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音乐如何正确开展音乐赏析教学进行分析和探究。

浅谈小学音乐赏析教学策略 下载:321 浏览:3223

孙小英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音乐欣赏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老师简单明了地讲解,学生从中欣赏音乐的独特魅力。在音乐欣赏这门课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形式多样的辅助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并且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作为小学的音乐赏析老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老师的不断努力。

浅谈小学音乐赏析教学策略 下载:237 浏览:2321

芦俊浩 《中国音乐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世界已经不在只是单纯的学科课程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音体美课程进入学生的世界,音乐课程进入校园之后,老师们也开始格外重视音乐教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老师简单明了地讲解,学生从中欣赏音乐的独特魅力。在音乐欣赏这门课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些形式多样的辅助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并且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作为小学的音乐赏析老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老师的不断努力。

基于文化素养的中国诗词英译赏析教学探究 下载:107 浏览:1234

黄晓华 《中文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文化自信要求中国人能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经典诗词英译是本土文化以英语为载体的教学,学生若习得经典诗词英译,则有能力在跨文化交流中适当谈论中华诗词,起到传播中华文化的作用,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许渊冲教授在大量的翻译实践中归纳总结翻译思想,理论以及翻译策略。带领学生赏析经典诗词英文翻译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及审美能力。

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教学新模式的探究 下载:179 浏览:1604

季天晟 《中文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古诗词赏析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都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策略和方法。

探讨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的实施要点 下载:216 浏览:2180

姜爱莲 《当代中文学刊》 2022年11期

摘要: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赏析古诗词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古诗词的深入研究和解读,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点,通过分析诗歌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诗词解读方法。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朗诵和背诵,让学生亲自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美感。

浅论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赏析教学新模式 下载:102 浏览:1065

冉龙永 《中国文学》 2024年6期

摘要: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每个人都热衷于古诗。但是,在诗学研究中,如果教授法不当,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效果会逐渐降低,与诗歌的对话就完全不可能实现,另外,从意境观念的层面上,理解古诗的真实意义也是无法实现的,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没有任何的帮助。为此,在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探索教育模式,从而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

诗情画意,风花雪月——浅析小学高年级诗词赏析教学策略 下载:357 浏览:3020

汤添福 《中文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唱出了爱国诗人陆游渴望统一和安定的祈愿;“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道出了诗人于谦以天下为己任,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这首诗颇含坚定不屈的笔意。学生可以在其中和诗人进行灵魂交谈,并在其中了解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