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蓝靛果花色苷及抗炎活性研究 下载:71 浏览:530

张聪1 张彦龙1 白龙林1 赵丹丹1,2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为筛选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蓝靛果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花色苷的抗炎活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勃利县野生蓝靛果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软件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采用CCK-8法检测花色苷对巨噬细胞RAW264. 7增殖的影响,采用Griess法检测花色苷对RAW264. 7细胞NO释放能力的影响。[结果]蓝靛果花色苷超声辅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10、超声功率80 W、超声时间40 min,且花色苷具有抗炎活性。[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可获得超声波辅助提取蓝靛果花色苷的最佳工艺参数,在此工艺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为596. 235 mg/100 g,花色苷提取液(25~400μg/m L)对巨噬细胞RAW264. 7增殖无影响,能够显著抑制NO释放。

微生物葡聚糖蔗糖酶的研究进展 下载:77 浏览:509

刘丽娜1 姜静2 赵丹1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该文综述了葡聚糖蔗糖酶(Glucansucrase,EC 2. 4. 1. 5)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微生物来源的GTF结构及催化机理,并概述了GTF在葡聚糖、低聚糖以及糖苷合成领域应用的新进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异源表达GTF提高其活力、产率及稳定性的相关研究。以期为GTF在相关领域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利用酸性电解水提取柿子渣中果胶及其工艺优化 下载:81 浏览:499

李楚楚 赵丹丹 韩雪 梁铎 郝建雄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3期

摘要:
酸性电解水具有极低的pH值,其杀菌效果已经得到公认,但在提取技术上的应用还少见报道。研究以柿子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酸性电解水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pH、温度、时间、料液比为试验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柿子渣中的果胶提取效果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酸性电解水进行柿子渣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 H为1.6,温度为85.4℃,时间为79 min,其提取得率优化结果预测值5.7049%与实证结果5.678%接近。该研究对柿子加工的废弃物再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自养微生物CO2固定机理研究进展 下载:83 浏览:497

韩亚西1,2 张彦龙1,2 张多英3 曾伟民1,2 赵丹丹1,2 雷虹1,4 白也1,2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具有自养代谢能力的微生物将无机碳同化为有机碳,使其他生物无法获得的碳成为全球碳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现存生物圈中,卡尔文-本森循环是许多原核生物和所有植物将CO2固定到生物量中的主要代谢机制,然而却忽视了原核生物中的其它5种自养代谢途径。对其他自养代谢途径的研究发现,这5种途径均以乙酰-Co A为中心将CO2同化为生命所需的有机物。该文从分子水平上系统阐述了六种自养代谢途径的CO2固定机理并对CO2的固定对自然界的作用进行展望。

反硝化菌在地下水中除硝酸盐的应用进展 下载:76 浏览:492

白也1 张多英2 曾伟民1 赵丹丹1 张彦龙1 张淑梅3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地下水是我国主要饮用水源之一,由于化肥使用量增加,我国地下水存在农业氮的面源污染、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的问题。地下水中硝酸盐过高,可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对保障居民供水安全至关重要。该文从反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机理及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生物脱氮技术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反硝化菌在地下水中去除硝酸盐的应用进展,并对目前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展望。

基于SWAT模型的浑河流域水污染特征模拟 下载:91 浏览:489

赵丹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模拟流域水污染特征,确定水污染分布区域、时间特征及污染源类型,能够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本文基于SWAT模型确定浑河研究区氨氮负荷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并根据情景设置法分析其氨氮污染来源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流域水污染特征,可为相关部门精准化治理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一株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下载:94 浏览:508

豆雅楠 牛世全 豆建涛 赵丹 郑豆豆 周璇 王彦 孔维宝 朱学泰 《生物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苹果树腐烂病已成为严重影响甘肃产区苹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为确定其致病的致病菌,对采自甘肃省镇原县的苹果树腐烂病病枝,以组织分离和离体枝条接种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获得了一株苹果树腐烂病致病菌,通过培养特征、显微形态和rDNA-ITS序列分析综合鉴定及菌体回接实验,初步确定致病菌菌株P1为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吉林市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下载:59 浏览:385

赵丹 《林业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通过对吉林市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鉴定,对本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植物79科255属398种,其中,蕨类植物共10科13属14种,裸子植物共1科3属5种,被子植物共68科239属379种。该地区植被类型多样,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在对维管束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本区在科级水平上有6个分布区类型和3个变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2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植物区系呈温带性质,各类温带分布类型共155属,其中北温带分布97属,是本区植物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

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的效果评价 下载:63 浏览:426

谢汉洪 陈木升 赵丹青 陈榕生 李海珊 胡星慧 叶丛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9月我科收治的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并观察治疗前后的步行能力及关节活动度。结结果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6min步行距离及10m步行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髋关节的屈曲、伸展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与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能有效恢复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效果评价 下载:64 浏览:673

赵丹 侯艳 汤梦雨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病人的护理作用。方法:将本科2021年1月-2022年1月5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观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然后再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在连续性护理干预后,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实施连续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63 浏览:660

汤梦雨 陈冬萍 赵丹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索在慢性肾炎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50例慢性肾炎病人,按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2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SAS评分、住院天数和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观察组的临床缓解率为68.00%,比观察组的缓解率为96.00%,有显著性差异(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观察组 SAS得分明显降低,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有显著性(P<0.05);(3)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循证护理对慢性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使用。

基于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探讨北鲍南养对皱纹盘鲍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下载:78 浏览:471

吴宙1,2 周丽青2 迟长凤1 吴彪2 孙秀俊2 刘志鸿2 赵丹2 于涛3 郑言鑫3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为探讨近三十年来我国皱纹盘鲍养殖模式对群体遗传结构产生的影响,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Ⅰ)基因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分析了定殖漳州的群体、大连培育蓬莱越冬群体、荣成培育福建越冬群体及长山列岛(砣矶岛、大钦岛、南隍城岛)皱纹盘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259个个体730bp的COⅠ序列片段中检测到48个变异位点和30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586~0.897,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 6~0.008 1。259个个体730bp的Cytb序列片段中检测到59个变异位点和32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605~0.909,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 7~0.0120。基于COⅠ和Cytb基因的群体间Fst值以及AMOVA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并且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现行的皱纹盘鲍北鲍南养模式加强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使不同遗传背景的种群二次接触,导致皱纹盘鲍6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而各养殖群体中的不同选育条件则可能是造成显著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对分属南北沿海的6个皱纹盘鲍群体的遗传评估将为我国皱纹盘鲍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养殖模式对遗传结构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14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分析 下载:87 浏览:504

​张欣 赵丹阳 李光健 林卫红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ADNFLE)的临床特征和EEG特点。方法收集14个ADNFLE家系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个家系共157名成员,现存49例患者,均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其中9个家系每代均有患者。男23例,女26例;发病年龄4~25岁,平均14.6岁。临床表现为偏转强直发作19例(38.78%),姿势性强直发作16例(32.65%),局灶自主神经发作7例(14.29%),过度运动4例(8.16%),一侧阵挛性运动8例(16.33%),全面性失神发作7例(14.29%),发声发作15例(30.61%),惊恐发作3例(6.12%),局灶扩展至双侧强直-阵挛发作(FBTCS)22例(44.90%)。有发作先兆27例(55.10%),发作时伴知觉损害者22例(44.90%)。夜间发作为主48例(97.96%),白天发作为主1例(2.04%)。12例先证者行24 h长程EEG监测显示,发作间期异常11例,双侧放电1例,单侧放电10例(额区6例,颞区4例);癫痫样放电10例,慢波3例。1例先证者监测到发作期EEG表现为突出背景的额区尖波、尖慢波及棘慢波。34例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中,32例(94.12%)疗效良好,2例(5.89%)调整多种抗癫痫药物后疗效仍不佳;15例患者未用药,均随年龄增长逐渐好转。结论 ADNFLE起病年龄小,有家族史,发作特点多表现为夜间成串、刻板且短暂发生的运动发作,神经系统查体及影像学表现多无异常,睡眠期EEG有时可见额区的癫痫样放电,卡马西平治疗多有效,预后良好。

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下载:40 浏览:474

李倩 李泽林 王红艳 赵丹丹 崔园园 《农业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有机农业由于具有环境友好、对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优势而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有机农产品的病虫害防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有害生物和有害生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我国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下载:32 浏览:400

李泽林 王红艳 赵丹丹 崔园园 李倩 《农业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善其经济效益可以带动一国经济的发展。由于传统的农业劳动力成本过高,制约着农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农业科技的普及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转变农民的种植观念,将农业栽培和先进科技相结合,大力推行科学栽培,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平衡针配合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弛缓性偏瘫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下载:71 浏览:463

林祥军 谷继亮 李野 马青山 赵丹 马金艳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平衡针配合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弛缓性偏瘫气虚血瘀型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采用随机分组法把病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一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的医治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医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医治有效率为76.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配合头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弛缓性偏瘫气虚血瘀型,疗效优于体针针刺治疗。

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下载:63 浏览:669

苑明影 李春雪 高红霞 赵丹丹 崔园园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成为蔬菜种植和出口大国,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长,蔬菜种植品种不断增多,蔬菜总值已占全球蔬菜总值的一半以上,居世界第一。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现代农业蔬菜种植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生产标准化、产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现代农业蔬菜技术水平还不够高,病虫害防治能力还不够强,因此蔬菜在品质和产量方面还有待提高。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温饱到现在的高质量和绿色安全。为适应这种需求,我国农业不仅提高了蔬菜生产技术水平,而且加强了病虫害防治工作。

有机农业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 下载:65 浏览:724

高红霞 赵丹丹 崔园园 苑明影 李春雪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近几年来,营养平衡的健康膳食和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热烈讨论,有机农业的种植和生产技术的合理应用与推广是其核心内容。基于此,本文针对实施有机农业种植工作的重要性、有机农业种植中常用的土壤培肥技术、用于土壤培肥的常见有机肥进行分析,以供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关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26 浏览:793

张闯 赵丹 《中国电力技术》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各行各业带来了便利。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很高,为了保证电气工程的正常运行,需要应用智能化技术。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重要性、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希望本文内容能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有所帮助。

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 下载:109 浏览:1187

崔园园 李倩 李泽林 赵丹丹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12期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使用传统的农业方式,那将会阻碍农业的现代发展,也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所以,要想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就必须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同时也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系统的建设,把实践活动与科研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种植结构得到优化,转变发展观念,让农业种植业能够长期持续地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