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婴幼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下载:93 浏览:493

陈永强1 刘瑛2 陈振华1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婴幼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74例患儿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儿呼气末的七氟醚浓度维持在0.5 MAC,对照组患儿呼气末的七氟醚浓度维持在1.0 MAC。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围术期基本情况、收缩压(S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苏醒期躁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9.05±0.55)min、拔管时间(11.88±1.6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0.67±0.43)、(17.39±1.54)min(P<0.05)。观察组诱导后5、15 min、术毕时的SBP、DBP及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躁动总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0.5 MAC及1.0 MAC均可满足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麻醉维持的需求,相同麻醉质量情况下,0.5 MAC七氟醚可更有效地缩短患儿苏醒、拔管时间,且术毕收缩压、舒张压及HR迅速恢复正常水平,与1.0 MAC七氟醚相比,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低,值得应用推广。

躁动镇静评分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5 浏览:248

朱明明 刘芳 王冉 2018年4期

摘要: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RASS)是目前国内外多项指南推荐的镇静效果评价工具,RASS在重症患者镇静效果评价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适宜的RASS评估频次和目标值指导下,可应用于机械通气、躁动、谵妄及其他重症患者,通过实施个体化、针对性的镇静护理评估方案,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该文对使用RASS进行镇静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推广RASS的标准应用,促进重症患者镇静护理质量的改善。

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使用镇静治疗后的护理体会及进展 下载:335 浏览:2793

刘启贤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后的护理体会及进展。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使用镇静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55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27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针对B组28例患者实施镇静护理配合,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对比的疼痛评分、躁动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接受镇静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开展镇静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降低护理中不良事件和躁动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护理有效性,促进患者预后。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躁动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护理 下载:80 浏览:820

高亮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论证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躁动患者群体使用右美托咪定药物制剂期间的护理处置方法。方法:2022年5月-2023年8月,将128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躁动使用右美托咪定药物制剂患者分两组,各64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处置,研究组执行规范性护理处置,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测算数据值,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F-36测算数据值。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测算数据值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SF-36测算数据值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SF-36测算数据值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围绕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躁动使用右美托咪定药物制剂患者实施规范性护理处置,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的效果研究 下载:146 浏览:1897

柳彬彬 《国际护理学》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患者通过手术室整体护理联合麻醉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苏醒期临床指标,降低苏醒期躁动程度,影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152 浏览:1161

马长全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腹股沟疝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方法:2021年09月-2023年09月,54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形式划分,27例(对照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丙泊酚;27例(研究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右美托咪定。结果:研究组、对照组脉搏氧饱和度对比显示前者更加平稳(P>0.05);躁动和注药后呼吸暂停次数对比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在满足手术需求的同时,降低躁动和注药后呼吸暂停次数,推广价值高。

综合护理应用于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降低腰椎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效果的影响分析 下载:91 浏览:814

覃惠 蒙韩寿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降低腰椎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74例腰椎手术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比对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腰椎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推荐。

细节护理对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下载:311 浏览:3177

陈舒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8期

摘要:
分析对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采取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出现躁动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样本为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间来我院进行外科全麻手术的80例患者,将患者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人数相同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出现躁动的概率、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采取细节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出现躁动的概率、患者心理状态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出现躁动的概率、患者心理状态,数据分析结果,P<0.05。结论:在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采取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出现躁动的概率,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可以将细节护理干预在临床外科全麻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推广使用。

观察保护性约束护理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04 浏览:2977

肖庆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21年6期

摘要:
针对神经外科躁动病人在进行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保护性约束护理方案,探讨对其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4月—2020年6月接受诊治的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躁动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自身的意愿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病人选择使用常规约束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病人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行保护性约束护理管理。针对约束相关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从研究期间获取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使用保护性约束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整体提高病人的疾病治疗效果提高病人对于护理质量的评分控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病人和病人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也在整体提升。结论:为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造成病人提供护理管理操作时,优先选择保护性约束护理模式,可以控制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整体提高巡视记录单填写资料,以及病人和病人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 下载:48 浏览:666

刘振远 程玉沙 秦佳文 高立然 庄惠人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分析麻醉复苏室病人躁动发生的原因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7月-2023年12月本院麻醉复苏室接诊病人中随机选取160人进行研究。将所选病例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躁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关于躁动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3.75%、2.5%,对照组17.5%、15.0%,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低(P<0.05)。护理质量:试验组(98.24±0.85)分,对照组仅(90.67±1.49)分,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满意度:试验组96.25%,对照组81.25%,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结论:麻醉复苏室用预见性护理,病人的躁动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躁动评分改善更加明显,护理质量提升更为迅速。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