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HaCaT的TLR4基因定向敲除及其功能初步研究 下载:87 浏览:503

黄瑜烨1 李碧舟1 何颖2 孟繁梅1 邹泽红2 陶爱林2 艾云灿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构建敲除Toll 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的Ha Ca T细胞株,为后续利用该细胞株进行过敏原性研究提供材料。[方法]利用CRISPR/Cas9系统,根据靶向原理设计并合成4条特异性识别TLR4基因的向导RNA(single-molecule guide RNAs,sgRNAs),构建p X459-sgRNAh TLR4重组质粒,并转入Ha Ca T中,用嘌呤霉素筛选出单克隆阳性细胞。测序确认突变位点,然后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对TLR4进行功能验证来进一步确认敲除效果。[结果]测序结果表明#26单克隆细胞株在靶点附近缺失1 bp,造成TLR4编码基因的移码突变,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功能性验证结果表明,在LPS的刺激下,IL-8和CCL20的mRNA水平分别下降约85%和90%,且IL-8的蛋白分泌水平也显著性下调(87%)。[结论]成功构建了敲除TLR4的稳定细胞株,并且验证TLR4的功能缺损。

ICU患者身体约束循证护理审查指标的制订及障碍因素分析 下载:12 浏览:441

曹锐1 胡芬1 朱小平2 靳英辉3 王玲4 程晓琳5 邓澜1 丁新波1 曹峥1 马晶1 肖萌1 2019年10期

摘要:
开展ICU成人患者规范化身体约束的循证护理,制订护理质量审查指标,并分析循证护理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方法以Johns Hopkins循证护理实践模式为理论指导,组建团队,系统检索、评价并汇总证据,确立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逐条进行质量审查,并根据审查指标及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订行动策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条最佳证据,依据最佳证据制订了12条质量审查指标,障碍因素主要为系统层面流程和工具缺乏、实践者层面护士知信行水平不高等。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并结合临床专业人员的判断,制订的质量审查指标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为循证护理奠定基础。

新生儿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病例临床分析 下载:235 浏览:2487

魏建刚 吕科 蒋陆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新生儿中关于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预防新生儿抗菌药物过敏反应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样本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医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发生过敏反应的80例新生儿,对80例过敏反应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用药报告开展回顾性研究和分析,分析新生儿抗菌药物所致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如累及系统、临床表现、性别分布、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发生时间等),并分析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后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结果:在80例应用抗菌药物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新生儿中,其过敏反应主要累及皮肤系统、消化系统,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瘙痒、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在80例新生儿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0例过敏反应新生儿中,其抗菌药物种类主要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80例过敏反应新生儿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比73.75%。80例新生儿在抗菌药物应用后发生的过敏反应主要集中于给药后30min内发生,占比65.00%。80例新生儿应用抗菌药物后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主要为药物配伍不合理、无明确指征用药、给药剂量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合理。结论:新生儿在应用抗菌药物后存在过敏反应风险,主要在给药后30min内发生,过敏反应常累及皮肤系统和消化系统,主要与不合理用药有关,临床上应根据新生儿抗菌药物应用后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药学干预对策,以促进新生儿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