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融合空洞卷积神经网络与层次注意力机制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 下载:24 浏览:479

陈茹1,2 卢先领2,3 《中文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该文针对现有的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模型未考虑到文本层次化结构对实体识别的重要作用,以及循环神经网络受其递归性的限制导致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构建了IDC-HSAN模型(Iterated Dilated Convolutions Neural Networks and Hierarchical Self-attention Network)。该模型通过迭代的空洞卷积神经网络(ID-CNN)充分利用GPU的并行性大大降低了使用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时间代价。然后,采用层次化注意力机制捕获重要的局部特征和全局上下文中的重要语义信息。此外,为了丰富嵌入信息,加入了偏旁部首信息。最后,在不同领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IDC-HSAN模型能够从文本中获取有用的实体信息,和传统的深度网络模型、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相比识别效果有所提升。

基于迭代式回译策略的藏汉机器翻译方法研究 下载:52 浏览:249

慈祯嘉措1,2 桑杰端珠1,2 孙茂松3 周毛先1,2 色差甲1,2 《中文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该文通过稀缺语言资源条件下机器翻译方法的研究以提高藏汉机器翻译质量,同时希望对语言资源匮乏的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机器翻译研究提供借鉴。首先该文使用164.1万句对藏汉平行语言资源数据在Transformer神经网络翻译模型上训练一个基线系统,作为起始数据资源,然后结合翻译等效性分类器,利用迭代式回译策略和译文自动筛选机制,实现了稀缺资源条件下提升藏汉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性能的有效模型,使最终的模型比基准模型在藏到汉的翻译上有6.7个BLEU值的提升,在汉到藏的翻译上有9.8个BLEU值的提升,证实了迭代式回译策略和平行句对过滤机制在汉藏(藏汉)机器翻译中的有效性。

结合字形特征与迭代学习的金融领域命名实体识别 下载:23 浏览:184

刘宇瀚 刘常健 徐睿峰 骆旺达 陈奕 吉忠晟 应能涛 《中文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中文金融文本领域的命名实体识别,该文从汉字自身特点出发,设计了结合字形特征、迭代学习以及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和条件随机场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完全端到端且不涉及任何特征工程的模型,其将汉字的五笔表示进行编码以进行信息增强,同时利用迭代学习的策略不断对模型整体预测结果进行改进。由于现有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在金融领域缺乏高质量的有标注的语料库资源,所以该文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金融领域命名实体语料库HITSZ-Finance,共计31 210个文本句,包含4类实体。该文在语料库HITSZ-Finance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均表明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新型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矿山灾害事件检测模型 下载:62 浏览:273

刘鹏1 魏卉子2 鹿晓龙2 刘明明3 《中文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事件检测属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任务及难点之一,使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和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广泛,但面对篇章级别的事件文本时,参数量庞大的LSTM与语义缺失明显的CNN导致模型检测准确性和收敛性均欠佳。该文结合迭代空洞卷积神经网络和高速神经网络,提出基于混合特征的高速迭代空洞卷积神经网络,力图优化深层模型训练中常见的梯度消失与爆炸现象,提取性能更优的篇章级文本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当下主流的LSTM和CNN模型相比,矿山灾害事件检测效果更为理想,收敛性及训练效率也表现更优。

压电液压快速工具伺服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 下载:52 浏览:318

刘晓飞 张堃 宋国翠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研究基于压电液压快速工具伺服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具有积分作用的线性二次高斯控制器(LQGi)作为内环控制器。采用高增益反馈(重复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跟踪谐波分量和前馈迭代学习控制(ILC)相结合的方法去实现对重复非谐波分量的跟踪。通过仿真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达到了伺服系统充分发挥其响应快、精度高的目的。

多种线缆线束电磁耦合分析的FDTD普适性模型与验证 下载:31 浏览:237

谢暄1 孟雪松2 刘强2 闫丽萍1 赵翔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位于地面上一定高度的线缆束场线耦合效应研究是电磁环境效应和电磁兼容分析的重要内容。研究了不同种类线缆束的FDTD迭代公式,通过对不同公式之间异同的比较与分析,建立了适合不同线缆求解的普适性模型,大幅降低了程序设计代码上的冗余度。通过在若干算例中与全波分析软件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及程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低复杂度频域迭代均衡技术 下载:44 浏览:284

王晓春1 陈佳怡2 董超3 《无线电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迭代均衡技术是一种利用信道译码反馈提高接收机性能的关键技术,信道译码器输出译码软信息,通过译码反馈能够重建发送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的可靠性更新前端信道均衡器的系数。通过频域实现均衡器系数的计算,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随着总体迭代次数的增加,最终迭代均衡器能够收敛,从而消除多径信道引入的符号间干扰的影响,提高接收机的可靠性。

基于重抽样法处理不平衡问题的信用评级模型 下载:59 浏览:338

夏利宇1,2 何晓群2 《当代管理》 2020年9期

摘要:
由于履约客户的数量远远大于违约客户,征信数据具备严重的不平衡特征,常用的处理方法较少同时考虑金融机构所关注的违约损失和市场份额因素。本文基于违约损失因素提出迭代重抽样集成模型(IRIM),利用迭代欠抽样方法提升模型对"坏"客户的关注,采用集成方法将弱分类模型转变为强分类模型;基于市场份额因素改进常用的F-value指标,引入评价分类效果的RS指标。在6类不平衡关系下进行模拟研究,并对SSBF数据和中国某银行征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常用的方法和指标相比,迭代重抽样集成模型能够在确保市场份额不过度减少的情况下降低金融机构的违约风险,RS指标能够恰当地权衡市场份额和违约风险的关系。

鹅公岩大桥动力特性分析 下载:46 浏览:248

段力1 李元松1 龚国锋2 裴野2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以重庆市鹅公岩大桥为工程案例,对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基于MIDAS/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与子空间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矢跨比、边中跨比、构件刚度以及服役期荷载集度、温差等参数对600m跨径的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成桥状态下,结构基频为0.103 1 Hz,加劲梁纵飘振型起主导作用;矢跨比的改变使多阶模态的频率受到影响,其中,加劲梁振动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边中跨比主要影响结构的竖向振动,减小边中跨比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主缆抗拉刚度对频率的影响较小,反之,主梁抗弯刚度对结构的竖向及横向频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桥梁服役期间,模态频率受恒载集度、温差因素的影响不可忽略。

多区域大规模迭代计算框架应用研究 下载:31 浏览:266

王晓斌1 卢福军1 殷颖1 闫萌2 马忠义3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大数据环境下迭代计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基于大数据环境中的数据分散性、数据分区存储性、全集-局部数据分析的相对性等特点,提出基于Spark的多区域大规模的迭代计算框架,并给出多区域迭代计算框架和原生Spark框架的性能对比。该框架能够对广分布的大数据分区多级进行迭代分析,优化算法的执行过程,缩短算法的执行时间,可以很好地适用于中国联通多层级组织机构对通信数据分析的需求,对于迭代算法的运行框架优化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基于自适应阈值方法实现迭代降噪鬼成像 下载:65 浏览:446

周阳1 张红伟1 钟菲2 郭树旭1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为了有效降低传统鬼成像中相关噪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佳阈值的迭代降噪鬼成像.首先在迭代降噪鬼成像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阈值迭代法,在不需要目标先验信息的前提下,找到一个逼近传统鬼成像中相关噪声的阈值,根据得到的阈值构造噪声干扰项.为了每次迭代初值更接近原始目标的透射系数,对其进行二值化,降低重构图像背景噪声对迭代性能的影响.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视觉效果以及峰值信噪比值有明显提高.

基于自适应阈值方法实现迭代降噪鬼成像 下载:55 浏览:346

周阳1 张红伟1 钟菲2 郭树旭1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有效降低传统鬼成像中相关噪声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佳阈值的迭代降噪鬼成像.首先在迭代降噪鬼成像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阈值迭代法,在不需要目标先验信息的前提下,找到一个逼近传统鬼成像中相关噪声的阈值,根据得到的阈值构造噪声干扰项.为了每次迭代初值更接近原始目标的透射系数,对其进行二值化,降低重构图像背景噪声对迭代性能的影响.仿真以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视觉效果以及峰值信噪比值有明显提高.

基于改进迭代粗分类的城区LiDAR点云滤波算法 下载:58 浏览:435

李成仁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1期

摘要:
针对传统图像分割算法单次点云分类精度不高和数据格网内插精度损失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点云迭代粗分类方法。利用分割阈值对格网内插前的原始点云进行分类,避免内插造成的精度损失;对分类过程进行多次迭代,提升点云分类精度;滤波前剔除极低噪声点,避免其被选取为种子点而影响滤波精度。通过三组点云数据的滤波实验表明:本文滤波算法较传统的渐进三角网滤波算法精度高,且对于城镇、市中心城区等城区点云数据,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良好的滤波效果。

乡村空间结构演化中的“有机消长”与“迭代替换”——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的解释框架 下载:65 浏览:344

张鹏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9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意味着乡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乡村的发展伴随空间结构的重构。本文基于对乡村空间结构演化的总体性分析,梳理了乡村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与内在机制,从要素流动的视角构建"权力理性"和"资本理性"驱动下的乡村空间结构演化初步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条件假设、理论演绎和解释。本文认为,乡村空间结构演化是权力和资本深层次运作的表象和结果,呈现出"有机消长"和"迭代替换"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体现在乡村结构演化的五个阶段:结构形成前期、结构形成期、结构强化期、结构调整期、结构重构期。最后,从人口流动、土地流转和管理角度进行了乡村发展政策的若干探讨。

抗差估计选权迭代分析与比较 下载:60 浏览:451

肖明 陈长坤 苏迪 石长伟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8期

摘要:
首先分析了平差过程中观测值误差对所有改正数的影响,介绍了几种经典的等价权函数模型,并分析了各模型的特点,结合实例,以模拟粗差的方式,分析对比了四种等价权模型的抗差效果。结果表明,IGG相对其他方案而言,能较好的抵抗粗差的影响并能够取得理想的抗差效果。

双分支迭代的深度增量图像分类方法 下载:54 浏览:373

何丽 韩克平 朱泓西 刘颖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深度增量学习可能产生灾难性遗忘的问题,提出双分支迭代的深度增量图像分类方法,使用主网络存储旧类知识,分支网络学习增量数据中的新类知识,并在增量过程中使用主网络的权重优化分支网络的参数.使用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方法从迭代数据集中筛选典型样本并构建保留集,并加入增量迭代训练中,减轻灾难性遗忘.实验表明,文中方法的性能较优.

基于深度学习的芯片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下载:67 浏览:392

范明明1 池源2 张铭津1 李云松1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考虑到卷积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训练过程引入图像的先验知识,文中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芯片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改善迭代反投影法的初始估计图像,通过迭代过程引入图像序列间的互补信息,建立芯片图像的样本集.实验表明,在不同放大倍数下,改进算法的客观评价指标平均值均较高,在芯片图像中的电路密集处,改进算法的主观视觉感受也较好.同时,文中算法适用于自然图像.

关于非线性方程的牛顿迭代格式初始值选取的注记 下载:85 浏览:363

徐琛梅 《数学应用》 2019年6期

摘要:
基于构造非线性方程的牛顿迭代格式简便和牛顿迭代格式具有收敛快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牛顿迭代格式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牛顿迭代格式的初始值选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泰勒级数展开,对牛顿迭代格式的收敛性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牛顿迭代格式的初始值选取方案,并利用不同的数值算例验证牛顿迭代格式收敛区域的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

基于正序迭代选择策略的聚类中心自动选择方法 下载:79 浏览:397

王万良 吕闯 赵燕伟 高楠 杨小涵 张兆娟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决策函数不能自动有效地确定聚类中心的问题,提出自动确定聚类中心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首先,通过归一化处理,使决策函数中的两个变量分布均匀.然后,在确定聚类中心时,提出正序迭代选择策略,即根据聚类核心点数目的变化趋势搜索拐点,并以拐点之前的点作为聚类中心,完成聚类.最后,在UCI数据集上验证文中算法的性能,算法在未提高时间复杂度的情况下,可以对任意分布形状的数据集进行聚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聚类效果.

基于最小p-范数的宽度学习系统 下载:71 浏览:431

郑云飞 陈霸东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在宽度学习系统的基础上,以误差矢量的p-范数为损失函数,结合固定点迭代策略,提出基于最小p-范数的宽度学习系统.通过灵活设置p的取值(p≥1),提出的最小p-范数宽度学习系统能较好应对不同噪声的干扰,实现对不确定数据的建模任务.数值实验表明,在高斯、均匀、脉冲噪声干扰环境下,文中系统均能保持良好性能.将该系统应用于脑电图分类任务,在大多数被试上都能取得较高的分类精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