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人NR2F2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73 浏览:481

海那尔·乌拉孜巴依1,2 叶尔那扎尔·努尔吐热1 陈小玲2 张富春1 张茂祥2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克隆人NR2F2(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2,group F,member 2)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提供的人NR2F2基因序列设计其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将其连接到p ET-28a载体上,然后进行酶切鉴定与DNA测序来确定人NR2F2基因克隆的正确性,再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工具分析人NR2F2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结果]酶切鉴定与DNA测序结果表明人NR2F2基因开放阅读框为786 bp,编码26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29 162.79 Da,p I为5.96。NR2F2蛋白是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亲水性蛋白,不含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其二级结构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构成,并且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结论]克隆获得人NR2F2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二级结构中最主要的结构元件。GO注释分析表明,人NR2F2属于转录因子,参与序列特异性DNA结合、基因转录、RNA的生物合成、RNA代谢等过程。

不同参数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471

卢进1 周东东1 杨永清1 尹磊淼2,3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曝光时间、洗脱时间等参数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测量灰度值,比较不同曝光时间(6 s和21 s)、洗脱时间(30 min和8 h)以及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和Imagequant TL)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的影响。[结果]上样量比值为2∶1的蛋白曝光6 s的灰度值读数分别为14766±724和7171±577(n=3),均数比值为2. 1∶1。延长曝光至21 s后相同样品灰度值分别为14932±1198和11994±616(n=3),均数比值减小为1. 2∶1;洗脱30 min和8 h后的曝光结果相比,上样量为1. 64μg蛋白灰度值分别为23713±1895和22892±571(n=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mage J和Imagequant TL两种软件对倍比梯度上样的蛋白样品读值,比值分别为1∶0. 56∶0. 41∶0. 22和1∶0. 59∶0. 40∶0. 15;对两组读值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可得斜率分别为0. 13和0. 14,提示两组读值趋势一致。[结论]曝光时间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有明显影响,高丰度蛋白需要低曝光时间,才能保持确切的倍比关系;洗脱时间超过30 min对蛋白免疫印迹法灰度值结果没有直接影响;不同图像处理软件对灰度值结果分析趋势一致。

针灸、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56

王志坚1 李庆双2 郑关毅3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对针灸、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手功能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1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补阳还五汤,治疗时间共6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FMA评分分别为(8.52±2.35)、(9.62±2.35)分,明显较对照组的(6.78±1.56)、(7.86±2.46)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痉挛情况评分分别为(1.52±0.35)、(1.02±0.12)分,明显低于照组的(2.18±0.56)、(1.86±0.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配合针灸、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患者,对于其后遗症的改善效果更好,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手部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针灸配合表情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探究 下载:43 浏览:329

操红艳1 孟宪梅2 柯键3 张仲锦1 周晓4 张建军4 华玲娣4 陶思哲5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自我表情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为周围性面瘫患者选择更加高效便捷的治疗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收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针灸配合自我表情肌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5天,治疗前后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H-B量表)评定康复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H-B评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针灸配合表情肌锻炼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能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后遗症,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值得推广。

连接新旧城区的交通廊道景观设计——以台湾宜兰火车站外围廊道景观为例 下载:84 浏览:494

魏泽崧 纪亚微 《中国建筑》 2018年4期

摘要:
台湾宜兰作为城市新建增设与保留修补相串联方面的优秀案例,在保有旧城历史的基础上对新旧城区进行了有效连接。该文通过借鉴其设计手法和理念,研究城市改造的"针灸术",在关键点位,用最小的干预实现最大程度的转变。由此,启发我们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将旧有的历史古物进行再利用,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并充分发挥交通廊道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链接作用,进而营造出城市自身独特的魅力,协调并推动旧城历史景观的维护、更新,以及未来新城建设。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进展 下载:67 浏览:448

颜金凤1 姜美香2 王健1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综述近年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进展,列举临床采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多种方法,以指导临床。

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 下载:61 浏览:444

陈杰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刺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下载:220 浏览:3410

陈泯吉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研究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急性期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11-2020.7,抽取40例脑卒中急性期偏瘫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以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为指标,治疗前两组比值显示无差异(P>0.05),治疗1周、治疗2周后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实施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效果显著。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下“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82 浏览:509

孙忠人1 王东岩2 麻聪聪1 何雷1 范璟兰1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9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双一流"建设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一流专业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单元和实施载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自创办以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专业体系建设,立足于培养高水平的针灸推拿学人才,致力于推进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为促进中医药教育内涵式发展,现总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的探索与经验,为进一步拓展针灸推拿学一流专业建设以及国内外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思路。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下载:26 浏览:433

周平1 杨洁1 林达2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 本次实验的将以分析中风偏瘫痪采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为目的。方法 本次研究将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40位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康复治疗;而观察组则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有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BI评分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发现采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中医针灸治疗儿童矮身材研究进展 下载:34 浏览:387

邬丹维 高凯杰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身高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身高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指标,学龄期儿童会因身材矮小产生自卑心理,出现集体生活和社交能力方面的落后,成年后许多工作会因身高而受到限制,甚至影响后代的身高,因此临床中因矮身材就诊者日益增多。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儿童矮身材的病因病机、针灸治疗实验及临床研究,总结针刺治疗选穴规律发现中医针灸疗法对儿童矮身材有独特疗效与优势,但仍存在发展瓶颈,希望有更多相关循证医学研究以促进祖国医学的发展。

论针灸推拿专业贫困生创业能力教育 下载:71 浏览:420

潘雯婷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贫困大学生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一直以来政府制定了多项经济资助政策,高校努力建立并完善经济资助体系,社会也在高校设立了一些助困基金,贫困大学生工作围绕经济扶贫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现实中贫困大学生仍然面临诸多困难,而且除了经济问题以外,各种思想、心理问题、发展问题等也同样是困扰贫困大学生的重要因素,除了资助我们更应当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因此,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刻不容缓。针对针灸推拿专业贫困生,应结合针灸推拿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及近年来,教学规模扩大导致技能水平下降、开展培训困难等客观因素。从而思考了一种将专业特点和创业教育相结合,以推拿模拟诊室开放为依托的针灸推拿专业贫困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MEP最大振幅研究电针联合rTMS对脑梗死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mRS、FMA、BI的影响及机制 下载:39 浏览:243

张瑜 罗依 钟茜芸 刘佩东 单筱淳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电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梗死(CI)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并研究神经可塑性关联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2组间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且改良Rankin评级(mRS)在1-4级的患者分为电针联合低频rTMS治疗组(治疗组)、电针联合假低频rTMS治疗组(对照组),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对治疗前后2组mRS、患侧上肢Fual-Meyer(FMA)、改良Barthel指数(BI)、受损半球M1区运动诱发电位(MEP)最大振幅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RS、FMA、BI评分改善和MEP最大振幅,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治疗后FMA和MEP最大振幅的提高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RS、BI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低频rTMS治疗CI恢复期上肢运动障碍疗效更显著,机制与提高患侧半球皮层兴奋性有关,是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案。

中医针灸推拿联合游走罐对肩周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分析 下载:32 浏览:381

逯雅丹 白玉洁 田蓟 张丹丽 李甜甜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肩周炎患者开展中医针灸推拿联合游走罐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120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中医针灸推拿联合游走罐护理),均组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0.10-2020.12被我院收治,均对其开展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应用前,两组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Constant-Murle 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量表(CM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肩关节功能障碍量表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应用后,干预组SF-MPQ评分低于参照组,CMS及JOA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应用前,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对比无差异,P>0.05;应用后,干预组均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肩周炎患者治疗中开展医针灸推拿联合游走罐的护理效果确切可行,能够在缓解患肢疼痛的同时,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值得应用与借鉴。

中医针灸联合头部铜砭刮痧对失眠患者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36 浏览:385

李甜甜 逯雅丹 张丹丽 白玉洁 田蓟 《中医研究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失眠患者开展中医针灸联合头部铜砭刮痧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失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均组60例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头部铜砭刮痧护理),所有患者均于2023.1-2024.1收治我院,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模式下的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组护理后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评分高于参照组,P<0.0。结论 失眠患者开展中医针灸联合头部铜砭刮痧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日常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值得被临床推广与应用。

早期针灸按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作用 下载:68 浏览:433

陈梅1 潘利妹1 沈红萍1 徐萍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探讨早期针灸按摩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的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64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康复组32例采用中西药物治疗与针灸按摩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的中西药物治疗;入院时和治疗(25.10±5.12)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FMA)。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指数、FMA评分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按摩康复组患者BI指数、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中西药物常规与针灸按摩康复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能促进其运动功能恢复。

基于俞募配穴法针灸结合康复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55 浏览:486

黑玉婷 楼飞全 《临床医学杂志》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通过俞募配穴法针灸和康复疗法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石嘴山市中医医院于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收治了60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并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分成30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腰腹肌等长收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俞募配穴法针灸和康复疗法结合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临床指标明显改善。

基于“有是症,选是穴”探讨艾灸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思路和选穴分析 下载:69 浏览:432

张佳乐1 杨莉2 鲜天才3 杜佳4 翟煦5 王柳青6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基于"有是症,选是穴"的思路,探讨艾灸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干预和选穴思路。方法:通过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症状和中国针灸学会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一版)》中的选穴方案,并在查阅艾灸对相关症状的干预文献基础上,对艾灸干预COVID-19的选穴思路进行对比归纳和分析。结果:针对发热的症状,可以选用大椎、曲池穴;咳嗽可以选用大椎、肺俞、定喘穴;乏力可以选用足三里、关元、气海穴;针对上消化系统的不适,可以选用中脘、足三里、天枢等穴位。结论:在参考既往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进行辨证论治,选择相应的穴位,才符合艾灸疗法的临床应用规律,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体现了"有是症,选是穴"的辨证思想。

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下载:50 浏览:474

朱建刚1 宋先斌1 杨红娟2 翟昌林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针灸预处理调节内质网应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针灸预处理组(EP组)、针灸预处理+LY294002组(EP+LY294002组)。I/R组、EP组、EP+LY294002组分别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P组与EP+LY294002组预先予以电针"内关穴"处理,EP+LY294002组于手术前1周皮下注射LY294002试剂。手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损伤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Akt通路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Caspase12的表达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EP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LVESP)、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 max)、压力上升最小速率(dp/dt min)水平均高于I/R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低于I/R组(均P <0. 01),EP+LY294002组LVESP、dp/dt max、dp/dt min均低于EP组,LVEDP高于EP组(均P <0. 01)。HE染色示,与I/R组相比,EP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减轻,少量炎性细胞堆积,心肌纤维走形较规律;与EP组相比,EP+LY294002组心肌组织损伤再次出现加重。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EP组p-Akt表达明显增加(P <0. 01),与EP组相比,EP+LY294002成功阻断p-Akt表达,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Caspase12表达显著回升(均P <0. 01)。结论针灸预处理可有效降低内质网应激从而发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kt通路激活相关。

针灸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下载:50 浏览:471

朱建刚1 宋先斌1 杨红娟2 翟昌林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针灸预处理调节内质网应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针灸预处理组(EP组)、针灸预处理+LY294002组(EP+LY294002组)。I/R组、EP组、EP+LY294002组分别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P组与EP+LY294002组预先予以电针"内关穴"处理,EP+LY294002组于手术前1周皮下注射LY294002试剂。手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损伤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Akt通路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Caspase12的表达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EP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LVESP)、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 max)、压力上升最小速率(dp/dt min)水平均高于I/R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低于I/R组(均P <0. 01),EP+LY294002组LVESP、dp/dt max、dp/dt min均低于EP组,LVEDP高于EP组(均P <0. 01)。HE染色示,与I/R组相比,EP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减轻,少量炎性细胞堆积,心肌纤维走形较规律;与EP组相比,EP+LY294002组心肌组织损伤再次出现加重。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I/R组相比,EP组p-Akt表达明显增加(P <0. 01),与EP组相比,EP+LY294002成功阻断p-Akt表达,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Caspase12表达显著回升(均P <0. 01)。结论针灸预处理可有效降低内质网应激从而发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kt通路激活相关。
[1/14]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