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下载:14 浏览:459
摘要: 利用并集成高性能的计算机软硬件及各类先进的传感器,开发了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虚拟现实系统,根据淋巴水肿的变化和运动功能的情况,将康复训练分为4期。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单侧或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试验组通过虚拟现实系统协助患者进行患肢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护士示范结合乳腺癌康复操相关视频进行患肢功能康复训炼。观察两组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和患侧肢体水肿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及患侧肢体水肿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现实系统辅助治疗以游戏参与的形式控制患者的肢体训练过程,可帮助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团头鲂耐低氧F3的建立及其在低氧环境下的生长差异 下载:88 浏览:463
李福贵 郑国栋 吴成宾 陈杰 蒋霞云 邹曙明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为了构建团头鲂耐低氧新品种,实验从鄱阳湖引进和挑选野生优良亲本为奠基群体F0,2009年–2011年通过群体选育获得F1,2011年再通过群体选育实现了F1到F2的传代。2012年,以鄱阳湖选育F2亲本和团头鲂"浦江1号"F9亲本为基础,经夏、秋季2次低氧胁迫,筛选出536尾耐低氧能力强的F2亲本,构成团头鲂耐低氧F2。2013年,挑选个体大、体形好的F2亲本(雌鱼50尾、雄鱼48尾)建立了24个F3家系群体(2♀×2♂群体22个、3♀×2♂群体2个),共100个F3家系。对上述F3家系群体进行1龄阶段的低氧胁迫养殖,通过测定相应生长指标和耐低氧性状,共筛选出5个快速生长家系群体(A2、A3、A18、A19和A20)和6个生长较快的家系群体(A4、A6、A17、A25、A27、A28),微卫星分析其分别归属于20个和28个家系。结果显示,团头鲂的生长性能指标与耐低氧性状呈正相关。在1龄阶段长时间低氧胁迫养殖条件下,团头鲂耐低氧F3中耐低氧能力强的家系的体质量显著大于耐低氧能力弱的家系,选育出的团头鲂耐低氧F3家系在2龄阶段同样保持了快速生长特征。本研究旨在建立团头鲂耐低氧F3新品系,以供后续团头鲂耐低氧新品种的选育。
波浪非线性对海草消波特性的影响 下载:64 浏览:331
何飞1 陈杰1,2,3 蒋昌波1,2,3 赵静1 《海洋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海草所形成的植物消波体系能有效防止岸线的侵蚀。利用Sánchez-González等的实验数据分析了波浪非线性对海草消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水深和波陡对海草床的波能衰减系数影响依赖于海草淹没度。相对波高一定时,拖曳力系数随相对水深的增大而增大。对给定的相对水深,拖曳力系数随波陡的增大而减小。波浪非线性对于规则波和非规则波海草消波特性的影响并不一致。用无量纲参数(邱卡数、雷诺数、厄塞尔数)表达拖曳力系数的效果取决于拖曳力系数与无量纲参数的关系中是否充分考虑波浪非线性对拖曳力系数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美学的发展研究 下载:153 浏览:1809
摘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经过60年以上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传统。这个传统的形成不能当作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释。在接受1844年经济学哲学原稿的过程中,把美学理论基础深深地根植在了实践基础上。在此背景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除了实践存在一定的相关联外,还要构造出人们不同的行为观点。
发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现状与优化措施分析 下载:210 浏览:2012
摘要: 热力学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基石,它能够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的效益与品质。在火力发电厂中引入热力学,能够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水平,为火力发电厂带来效益。它既是当前火力发电厂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火力发电厂的发展方向。为此,有必要对热力学在火力发电厂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提高其运用层次。
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与影 下载:285 浏览:2661
摘要: 探析母婴床旁护理在提升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提升初产妇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以常规护理为主,观察组以母婴床旁护理为主,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提升,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初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后,可使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提升,有利于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效果确切。
对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探讨 下载:48 浏览:628
摘要: 本文重点分析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进展、计算机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与工业自动化的实践,以及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行业现代化、提升系统性能和优化生产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房地产企业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关键点控制 下载:241 浏览:2326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建设事业的发展脚步将逐渐加速,建筑设计管理也随之得到更多关注。建筑设计管理在工程建设的各环节中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只有在施工前及时制订科学合理的建筑方法和计划,才可以促进整体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进而确保工程的品质,并推动施工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飞机电气EWIS设计中的电缆防护措施与耐久性评估研究 下载:46 浏览:760
摘要: 随着现代航空工业的发展,飞机电气互连系统(EWIS)在飞机设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EWIS的核心组成部分,电缆在飞机运行中起到承载信号和能量传递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高度的振动负荷,电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损坏,从而导致系统故障和安全隐患。因此,在EWIS设计中,电缆的防护措施和耐久性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石油储罐工程的安装焊接工艺 下载:258 浏览:2333
摘要: 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和储运工程的快速发展,大型油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储油罐工程的设计和安装关系到储油罐自身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也关系到储油罐的安全。本文分析了油罐焊接变形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重点讨论了油罐安装焊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探索-以固体线膨胀系数的测定实验为例 下载:86 浏览:1014
吴云沛 陈杰 胡永金 周晓红 《信息通信与技术》 2024年12期
摘要: 大学物理实验等实践类课程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信息化时代。本文以千分表法测量固体的线膨胀系数实验为例,设计并实践了借助学习通平台如何对该实验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立线上线下教学互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新能源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电网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下载:122 浏览:724
摘要: 新能源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且可广泛利用的能源形式,已经受到广泛关注。新能源风力发电机组有效接入电网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的关键挑战之一。新能源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电网技术主要涉及电网系统设计、功率调度和控制、频率响应以及与传统发电方式的协同运行等方面,可以实现新能源风力发电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在对新能源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电网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相应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新能源风力发电机组接入电网的可靠性。
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246 浏览:2320
摘要: 在公路建设中,保证其建设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并不是一项简单的问题,只有保证对公路工程的全方位控制与完善,才能准确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在公路建设质量控制和管理中,保证在工程施工建设中工作人员能明确自身的职责,才能确保在公路建设中切实提升工程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中的问题及对策。
纤锌矿结构ZnTe的相变研究 下载:98 浏览:993
吴云沛 胡永金 陈杰 周晓红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4年1期
摘要: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投影缀加波方法,对纤锌矿结构的ZnTe的状态方程、结构相变进行了研究。通过几种常见结构的能量-体积关系比较,结果表明:纤锌矿结构和闪锌矿结构的能量-体积曲线比较接近,而且前者是最稳定的结构,在高压下转变为正交结构,利用求解能量-体积曲线公切线斜率的方法和焓相等的原理得到的临界相变压力分别13.7 GPa和15.2 GPa。同时,得到了相关的晶格常数和力学参数,与其它计算值和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基于MASTERCAM动态高速加工技术研究 下载:233 浏览:2653
宁初刚1 陈杰1 刘三军2 李静1 孙旻皓1 《中国电气工程》 2021年7期
摘要: 介绍了高速加工理论基础及其应用发展情况;高速加工需具备的条件基于 MASTERCAM 的动态高速加工策略及特点分析;通过动态高速加工试验件加工验证其加工技术的可行性,并与常规加工方法比较优劣。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大学物理实验混合式教学设计—以拉伸法测金属丝的弹性模量实验为例 下载:235 浏览:2372
吴云沛 陈杰 胡永金 周晓红 《现代物理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后疫情时代促使大学物理实验等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做出相应改变。本文以拉伸法测金属丝的弹性模量实验为例,设计并实践了借助学习通平台如何对该实验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立线上线下教学互融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
新型数字配电网的应用研究 下载:248 浏览:1869
陈杰1 蓝海森2 周旭3 麦耀光4 《电网技术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数字电网的建设过程是传统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化过程。对传统电网进行数字化转型,遵循网络安全标准和统一电网数据模型构建相对应的数字孪生电网,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平台,以“计算能力+数据+模型+算法”形成强大的“算力”,依托网络打通电网相关各方的采集、分析、决策、业务等各环节,使电网管理具备超强感知能力、明智决策能力和快速执行能力,变革传统电网的管理、运营和服务模式,用“电力+算力”推动能源革命和新能源体系建设,助力国家经济体系现代化,构建本体安全的数字电网新体系。同时数字智能电网是现代社会应对全球能源、气候、环境以及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社会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也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
![]()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
![]() |
联系电话::400-188-5008 |
![]() |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
![]() |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