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改性蒙脱土/PVA/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下载:36 浏览:414

余明 龙涛 张仁波 董增 曹稳根 陈红玲 张磊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高温灼烧法制备纳米氧化铜蒙脱土(MMT-CuO),然后用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427)进行蒙脱土的阳离子改性。以聚乙烯醇(PVA)、红薯淀粉为基材,甘油为塑化剂,蒙脱土为抑菌剂和强化剂,制备改性蒙脱土/PVA/淀粉复合膜。结果表明,随着未改性蒙脱土的含量增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也逐渐增加,添加量为8%时,膜的抗拉强度为(7.132±0.201)MPa,断裂伸长率为(145.747±5.039)%;季铵盐改性MMT-CuO的添加量的增大,膜的拉伸强度变化不显著,但是断裂伸长率、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性均降低,改善了膜的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性;改性蒙脱土可以提高膜的抗菌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复合改性蒙脱土在抗菌包装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发酵工艺条件对豆粕中过敏蛋白降解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74

赖晗 程友飞 杨安树 陈红兵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5期

摘要:
为了降低豆粕的致敏性,探讨生物发酵对豆粕中主要过敏原降解的影响。通过固态法发酵豆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并利用SDS-PAGE电泳评估发酵条件对豆粕中过敏蛋白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杆菌:酵母菌接种比例为2:1:1,接种量为12%,发酵温度为30℃,豆粕含水量为60%,先接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24 h,再接种干酪乳杆菌和酵母菌继续发酵48 h后,发酵豆粕中过敏蛋白降解显著,确定该条件为优化的发酵条件。验证试验表明,在优化发酵条件下固态发酵可较好地降解豆粕中主要过敏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5例临床观察 下载:25 浏览:277

陈红梅 林洁琪 陈燊 陈辉清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门诊患儿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采用奥美拉唑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加味温胆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胃镜检查疗效、Hp转阴情况和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幅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照组的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转阴率为9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综合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5例临床观察 下载:36 浏览:379

陈红梅 林洁琪 陈燊 陈辉清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门诊患儿10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采用奥美拉唑片、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口服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加味温胆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胃镜检查疗效、Hp转阴情况和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幅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照组的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转阴率为9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综合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戏剧音乐化:论《伊尼什莫尔岛的中尉》中的朋克音乐与暴力隐喻 下载:19 浏览:385

王晶 陈红薇 《当代艺术》 2018年10期

摘要:
戏剧和朋克音乐的结合是爱尔兰当代戏剧家马丁·麦克多纳创作的显著特色,也是当代文学创作文化性转向的一个典范。在其代表作《伊尼什莫尔岛的中尉》中,麦克多纳运用"戏剧音乐化"的叙事策略,将碎片化的音乐歌词镶嵌于戏剧文本之中,同时吸取朋克音乐中的暴力美学、虚无主义及性别跨界等内涵,从而使该剧表现出鲜明的音乐化特征。通过对朋克音乐的跨媒介效仿,麦克多纳以暴力隐喻的方式戏谑地再现了"北爱冲突"这一重大事件,并表达了一个和平主义者的政治诉求。此外,麦克多纳对戏剧兼容不同艺术门类的实验创新,表明大众文化不仅能为精英文化的发展提供精神指导和刺激源泉,而且为当代戏剧获得更大的展演空间提供了跨媒介想象的可能性。

金钱崇拜对个体跨期决策偏好的影响 下载:54 浏览:250

杨超1 袁方舟2 陈红1,3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采用经典跨期选择任务范式,以个体的金钱喜好差异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行为实验考察金钱崇拜对个体跨期决策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个体的金钱崇拜水平与其跨期折扣倾向显著负相关;(2)无论跨期决策任务的难易和兑现时间的长短,高金钱崇拜者更倾向于选择较大的延迟奖赏,而低金钱崇拜者更倾向于选择较小的即时奖赏;(3)高、低金钱崇拜者的跨期决策反应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二者的反应时都明显地受到任务难度的影响,即在容易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显著快些。结果表明,个体的金钱崇拜水平在跨期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致使高金钱崇拜者更愿意等待延迟大奖赏的到来。

自由贸易协定:提升我国全球气候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新路径 下载:48 浏览:387

陈红彦 《法学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我国要引导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就应该提升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制度性话语权。在《巴黎协定》之后,"自下而上"的UNFCCC外制度将快速发展,我国的气候话语权建设也不应只局限于UNFCCC,而应适时拓展。缘起于发达国家话语需要的自由贸易协定新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欧盟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自由贸易协定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治理路径,符合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方向,《巴黎协定》的若干新规定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制度背书。虑及我国在气候和贸易问题上所具有的实际影响力,适时将气候议题引入我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有助于提升我国在气候领域的制度性话语权。在具体内容的构建方面,应注意维护联合国制度的核心地位,促进低碳产品和技术贸易的自由化,强化气候领域的环境合作,有效提升我国对国际碳市场的话语力量。

选取任意庞加莱截面的新方法 下载:65 浏览:451

张识 王攀 张瑞浩 陈红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针对用庞加莱截面分析非线性系统时较难选择合适截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投影时域法.该方法可以在时域上直观地判断所选平面是否合适并实时准确地调整平面的方向与位置.文中给出了投影时域法的完整定义并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同时研究了在时域上判断所选平面是否是合适的庞加莱截面的条件以及如何调整所选平面的方向与位置;最后,利用投影时域法对三种典型的三维或四维非线性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中国文化背景下权力感对送礼行为的影响:关系取向的调节作用 下载:65 浏览:363

江红艳1 许梦梦1 陈红1 孙配贞2 《当代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前人研究发现个体的权力感会增强或减弱消费者的送礼行为。本文试图解决以往研究中的分歧,基于情境聚焦理论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关系取向如何调节权力感对送礼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通过两个研究发现:公共关系取向下,高(vs.低)权力感消费者更倾向于开展送礼行为;交换关系取向下,高(vs.低)权力感消费者较少倾向于开展送礼行为。而且,送礼感知(即感知愉悦和感知回馈)在不同关系取向下权力感对送礼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本文从情境聚焦理论的视角辨析了权力感对送礼行为发挥影响的边界作用条件,整合了不同文献证据间的对立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本研究对中国文化背景下送礼消费的营销宣传和广告策划都具有实践意义。

红花吸收矿质元素及其在器官中分配研究 下载:68 浏览:295

胡喜巧1,2 黄玲1 陈红芝1 杨文平1 梅沛沛1 孟丽1 《土壤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以红花株系‘2-3’为材料,通过检测红花幼苗期、花蕾期、成熟期不同器官N、P、K、Na、Ca、Fe、Mn、Cu、Zn、Pb、Cd等矿质元素含量,探计了红花生长过程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及吸收后矿质元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红花对矿质元素吸收、器官分配差异明显;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N、P、K含量不同,幼苗期叶中N含量最高,茎中P、K含量较高,从幼苗期到成熟期N、P、K向花和蕾转移,根、茎、叶N、P、K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花中K含量上升最快;N、P、K需求量高于Fe、Mn、Cu、Zn等元素,氮磷钾三元素比较,花蕾期累积能力为P> K> N,成熟期累积能力为P> N> K,Na在红花的根和茎中累积能力最强,Ca在叶中累积能力最强,Fe和Cu在幼苗期累积能力最强,Fe、Cu、Zn在花蕾期和成熟期均以花蕾和种子生长中心累积能力最强。

中国三大都市圈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69 浏览:497

陈红军1,2 谢富纪1 《管理与科学》 2018年8期

摘要:
由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在测量多投入、多产出创新效率问题的不足,本文结合投影寻踪模型降维的特点,构建了有效评测创新效率的随机前沿改进模型。基于2005—2013年各区域数据,对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珠三角与长三角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明显高于京津冀都市圈;(2)从创新资源要素产出弹性的变化趋势来看,创新人力资源要素产出弹性高于创新财力资源要素产出弹性,创新人力资源要素对创新产出呈正"U"型关系;(3)国际贸易强度、地方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企业R&D支出等均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起到了积极显著的正向作用。教育重视程度对创新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GDP的增长对创新的影响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CMIP5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不同强度降水气候态和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评估 下载:78 浏览:297

林朝晖1 杨笑宇3 吴成来3 王雨曦1 陈红1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利用东亚地区逐日降水资料,评估了17个CMIP5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不同强度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同强度降水对1970年代末中国东部夏季总降水量年代际转折的贡献的模拟能力。从夏季不同强度降水占总降水的比重来看,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小雨和中雨占主导;而在华南和江淮地区,大雨和暴雨则相对更为重要。CMIP5模式可大致模拟出中国东部小雨、大雨和暴雨占总降水比重的空间分布,但对中雨占比的空间分布模拟较差。总体说来,多数CMIP5模式高估了小雨和中雨的比重,但低估了大雨和暴雨的比重,从而导致大多数模式高估东北和华北的总降水量,而低估华南和江淮的总降水量。对1970年代末我国华北和江淮地区夏季降水量的年代际转折,观测资料表明该转折主要体现为大雨和暴雨雨量的年代际转折;仅有少数CMIP5模式能模拟出华北大雨和暴雨年代际减少的特征,使得这些模式对华北地区总降水的年代际变化也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对于江淮区域,由于大雨和暴雨的比重被严重低估,尽管部分模式能模拟出夏季总降水量年代际增加的特征,但却多以小雨、中雨的年代际变化为主。多模式集合并不能显著提高模式对不同强度降水的空间分布的模拟能力,尤其是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

平衡计分卡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探索应用 下载:41 浏览:337

陈红 《金融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理念和做法,研究建立适用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探索改进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绩效管理的新途径。

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 下载:48 浏览:289

牛沁1 李永1 陆惠忠1 陈红1 黄浩2 储贻道1 《电气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系统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与此带来的安全影响不可忽视,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评估。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估算法(CEA-AHP),该算法通过建立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节点模型,结合配电网灵活的结构特性,利用效用理论,从低电压风险、负荷过载风险和失负荷风险三个方面对该类配电网进行安全风险综合评估。采用IEEE33节点配电系统,通过对原配电系统、加入DG后配电系统及切除部分联络线后系统进行分析验证,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反映同一假想故障不同重构方案下和不同假想故障下电网安全性的相对高低,为含分布式的配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检修和规划提供可靠参考。

光棒废料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下载:89 浏览:529

石从云1 王金峰1 陈红祥1 杨旭萌1 杜昌俊1 李光要1 刘鹏1 蔡浩浩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将光棒废料烘干、破碎、煅烧和研磨,分别由KH-570和A-151表面改性制备KH-570/SiO2和A-151/SiO2废料粉末,再把改性前后的粉末分别与EP共混固化制备出复合材料。疏水性测试、FT-IR和SEM观测的结果表明,两种偶联剂对废料颗粒的改性效果较好,其中A-151的改性效果更好。几种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排序为A-151/SiO2/EP>KH-570/SiO2/EP>未改性粉末/EP,且粉末填充质量分数为20%的材料拉伸性能最优,其拉伸强度分别为49.37 MPa、45.57 MPa、44.36 MPa,比纯EP固化物分别提高了19.9%、10.7%和7.8%,断裂伸长率的提高量最大,比纯EP固化物分别提高了0.92%、0.82%和0.46%。改性效果好的废料粉末填充制备的复合材料,其耐热性能更优。

基于自然地理的海绵型居住小区设计探究 下载:52 浏览:464

张琪 陈红 《中国建筑》 2019年12期

摘要:
综合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包括气候水文、土壤土质、地形地貌和植被绿化四个条件,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过程中,基于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征提出适宜的应对策略,顺应地形,回应气候条件,合理分析应用,从技术手段上重点分析蓄水池、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种植绿化的设计措施。最终为不同地区建设海绵型居住小区提供设计参考。

花粉症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的对比分析 下载:78 浏览:496

刘丹1 李强1 王清玉1 陈红1 刘玮2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在花粉症中的诊断特性。方法收集内蒙古毕克齐花粉症高发人群中376例受试者行SPT和血清sIgE检测,采集蒿属样本并鉴定物种,SPSS 22.0统计分析。结果花粉症患病率32.78%(376/1 147),SPT总阳性率43.62%,血清slgE检测总阳性率58.78%,其中艾蒿阳性率最高(分别41.75%和48.67%);蒿种鉴定样本与Artemisia lavandulifolia、Artemisia sieversiana、Artemisia annua、Artemisia argyi和Artemisia scoparia的相似性分别为99.74%、99.79%、100%、99.30%和100%;在诊断艾蒿过敏中SPT和血清sIgE检测有较好一致性(Kappa=0.754,P<0.001),诊断葎草、豚草、蟑螂和尘螨过敏中一致性较差(分别Kappa=0.093,0.239,0.102和0.315,P<0.05);诊断艾蒿花粉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SPT分别为86.6%、96.1%、94.9%、89.5%和82.7%,血清slgE检测分别为94.8%、90.2%、89.1%、95.3%和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T和血清sIgE检测在诊断艾蒿花粉症中具有较好一致性,血清sIgE检测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高,诊断价值大于SPT。

新探关于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思路 下载:39 浏览:409

陈红辉 《国际教育论坛》 2025年3期

摘要: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引导者,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新思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释放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为班主任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磁疗在治疗疼痛方面的研究进展 下载:66 浏览:403

陈红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外界磁场对人体的影响,近年有关磁疗的研究越来越多,磁疗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磁场对人体多个系统均能产生作用,其中镇痛作用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个方面。本文就近年来磁疗在疼痛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磁场镇痛机制及所需相关参数进行文献查阅,以期为磁疗在镇痛方面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235 浏览:2199

陈红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选71例为研究对象,列入观察组。再同期选取71例健康体检者,列入健康组。两组均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较之于健康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更高(P<0.05)。与重度梗死患者相比,中度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更低(P<0.05)。而与中度梗死患者相比,轻度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又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通过检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为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程度作为依据。检测结果越大,梗死程度越高。此外,也可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治疗、预防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