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对比 下载:62 浏览:377

毛丹娜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雷珠单抗治疗组和康柏西普治疗组,每组30例(30只眼),分别给予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测量治疗前、治疗后7 d、1个月、3个月眼压与视力,术后3个月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眼压均有下降趋势,治疗后7 d及1个月后,康柏西普组患者的眼压高于雷珠单抗组(P <0. 05)。治疗后3个月,雷珠单抗组与康柏西普组两者的视力、眼压及总成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的短期降眼压效果优于全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在降眼压及缓解患者视力损害方面作用无明显不同,且两者的安全性均较高。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下载:56 浏览:401

李鑫 陈毕锋 胡庆华 叶应嘉 杨兰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及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6例(16只眼)NVG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治疗上均先行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注射后5~7 d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后1周门诊行PRP。观察治疗前后虹膜新生血管改变情况以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16例患者虹膜新生血管注射雷珠单抗后全部或部分消退,Ahmed青光眼阀植入均顺利进行,未出现术中前房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未出现不可控并发症。随访至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PRP治疗NVG疗效显著。

对比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 下载:47 浏览:409

严欢 龚立艳 李立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对比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探讨视网膜各层次厚度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我院就诊并通过临床检查确诊为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30只眼),分别为康柏西普治疗组(A组)16只眼、雷珠单抗治疗组(B组)14只眼。两组患眼分别行0.05 ml康柏西普或0.05 ml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于注射前和注射后1、2、3个月进行复查。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注射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的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平均视网膜外核层厚度(ONLT)、平均光感受器层厚度(PLT),以及治疗后3个月BCVA与CMT、ONLT及PLT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后1、2、3个月BCVA均明显优于注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VA提高2行及以上者,A组有8只眼(50%),B组有9只眼(64%);维持于就诊时水平者,A组有8只眼(50%),B组有4只眼(29%);A组中无视力下降者,而B组中有1只眼(7%)。A、B两组治疗后1、2、3个月,CMT、ONLT及PLT较治疗均前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1、2、3个月,两组患眼间log MAR BCVA、CMT、ONLT及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相关性分析显示,A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治疗后3个月ONLT及PLT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667,P=0.005;r=-0.604,P=0.013);B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ONLT及PLT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649,P=0.012;r=-0.771,P=0.001);A、B两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CMT无相关性(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雷珠单抗治疗BRVO所致黄斑水肿有相似疗效,视网膜ONLT及PLT与BCVA具有相关性。

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分析 下载:67 浏览:704

姚丹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入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开展眼底激光治疗,实验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加用雷珠单抗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视力水平、血清ICAM-1、ET-1水平、眼部相关指标治疗后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确切。

反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对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角膜的影响分析 下载:63 浏览:683

洪勇 罗娜 顾丹 王莉 罗峥岩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对其实施反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或雷珠单抗治疗,观察分析其对角膜的影响。方法:从本医院随机性质选取共涉及109例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均实施反复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设置研究时间在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内收治,将其随机形式展开分组处理,分为2组,对照组54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所涵括的54例病患开展雷珠单抗治疗手段,观察组所涵括的55例病患采纳康柏西普治疗手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央角膜厚度情况、六角形细胞比例、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治疗次数。结果:经展开对两组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情况、六角形细胞比例、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实施比较,均在治疗前、后组别患者的各个数据比较,未见任何差别(P>0.05)。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次数实施比较,得出观察组得到的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探讨针对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对其实施反复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雷珠单抗治疗后,对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情况、六角形细胞比例、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未见任何明显的影响,但康柏西普相对雷珠单抗的治疗次数更少。

不同手术时机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伴视网膜脱离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对比研究 下载:110 浏览:1141

何媛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伴视网膜脱离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88例88眼,根据不同类型的手术时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伤后7~14d)40眼,观察组(伤后≤6d)48眼,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力、视网膜复位率,视网膜水肿恢复,SDS、S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视网膜水肿恢复均提高,且观察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网膜复位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后6天内早期治疗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多加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下载:127 浏览:1310

张霞 杨国琴 曹兴伟 吴榆可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为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方式选择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后对其视力恢复的影响,并分析疗效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收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患者80例。按照治疗意愿将纳入对象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选用视网膜眼底激光光凝术治疗,实验组在眼底激光治疗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收集临床治疗信息对比用药治疗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两组治疗后矫正视力均得到提升,且实验组最佳矫正视力提升幅度较常规组大;两组治疗后视网膜循环时间均缩短,且实验组较常规组用时更短;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治疗安全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选择眼底激光+雷珠单抗治疗对视力改善效果显著,可提高最佳矫正视力,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于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