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际主流媒体关于中国雾霾问题的新闻框架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下载:60 浏览:410

胡鹏1 刘立2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1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有计划、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西方媒体也开始关注中国环境发展所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但是,一些西方媒体在特定的议题设置和政治框架下报道中国雾霾问题带有明显的偏见。本文以《纽约时报》2011年1月初至2016年12月底有关中国雾霾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其报道特征:《纽约时报》对中国雾霾的报道按照固定的新闻框架展开,内容倾向以负面为主,带有明显的"妖魔化中国"特征。

雾霾的溢出水平测定与治污资金分配研究——来自京津冀的证据 下载:58 浏览:425

贾尚晖 石丽红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雾霾溢出效应的测定有助于优化治污资金的分配和提升资金使用绩效。本文通过雾霾污染的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了省级地区PM2. 5转移矩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京津冀雾霾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的PM2. 5污染相互溢出关系中,河北为PM2. 5净输出地区,而北京和天津为PM2. 5净输入地区。结合2017年数据,区域间治污资金分配如若考量溢出效应,则京津冀三地进行的治污资金初次分配比例应从18. 23%、5. 53%、76. 24%变为29. 33%、10. 36%、60. 30%。本文的启示在于,在治污资金的纵向分配中应适当考虑外部性而重点关注对于雾霾输出地的投入;在雾霾的协同治理中依据污染物当量减少和溢出规模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在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中,剔除溢出效应干扰,识别真实绩效,提高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率。

经济学人对雾霾治理绩效的判断 下载:51 浏览:435

刘昭炜1 李钢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基于三次持续的问卷调查,力图通过经济学人这一群体来了解公众对雾霾治理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经济学人群体对政府环境监测结果信服度明显提升,从第一次的28%提升到目前的70%;对于政府雾霾治理的成效满意度也从0提升到44%。调查显示,经济学人认为目前雾霾治理困难的首要原因是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虽然社会对环境改善有进一步的要求,但调查也显示公众自身并不愿意承担更高的环境治理成本,而且随着环境改善,支付意愿会进一步下降。经济学人对加大针对环保技术研发的公共投入有较高的支持度,认为改革政绩考核指标是下一步环保工作的着力点。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湿法脱硫治霾影响分析 下载:32 浏览:347

朱跃 杨用龙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根据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出口污染物排放浓度及其排放绩效,分析了超低排放湿法脱硫的治霾效果,阐明了湿法脱硫有利于减少SO2、颗粒物、SO3的排放量,这些污染物都是形成雾霾的前体物,表明超低排放湿法脱硫对雾霾治理有积极的贡献。同时,烟气超低排放具有协同治理有色烟羽的能力,对于有色烟羽治理应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煤电行业广泛开展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空气环境质量逐年改善,湿法脱硫、烟气超低排放功不可没。

雾霾污染促进了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吗——基于澳门博彩旅游和PSM方法的证据 下载:93 浏览:490

舒扬 伍聿钊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雾霾污染已被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纳入日常经济决策中来。本文基于澳门博彩旅游业在资本市场的微观数据,在事件研究法的基础上运用PSM匹配解决面板回归分析的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问题,通过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的波动识别重度雾霾冲击,考察了重度雾霾对澳门博彩旅游的行业影响,找到了雾霾影响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微观证据。研究发现,在事件期内,澳门博彩旅游业具有"重度雾霾红利"效应;相对于其他行业,博彩旅游业存在约8.7%的累计超额收益。在引入更多控制性变量,以及调整事件期长度后,雾霾红利依然显著存在,且不受"假期效应"的影响。

湿法脱硫烟气中霾的分析及解决途径 下载:11 浏览:135

朱维群 唐震 房亚杰 王倩 张妙雷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已有研究表明,燃煤湿法脱硫后烟气水气含盐排放是造成我国雾霾大面积高强度发生的原因之一。文中分析了燃煤烟气湿法脱硫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脱白"及有色烟羽治理技术的现状,指出有必要从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排放指标等多方面详细客观地评价烟气水气"脱白"的效果;建议进行燃煤烟气污染物干式高效脱除技术研发,经济可行地减少燃煤烟气水气及含盐的排放,从而降低雾霾的产生。

输电线电晕损失与雾霾的影响分析 下载:36 浏览:369

黄海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分析表明,电晕是一种不均匀电场内自持放电的现象,时常伴有电晕损失、无线电干扰、臭氧等。雾霾天气的输电线路容易电晕放电。研究雾霾天气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基于混合改进GSO与GRNN并行集成学习模型 下载:82 浏览:409

简书强1 倪志伟2 李敬明3 朱旭辉2 倪丽萍2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萤火虫群优化算法(GSO)不稳定、收敛速度较慢与收敛精度较低等问题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网络结构导致预测误差的特性,提出基于混合改进萤火虫群算法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并行集成学习模型,应用于雾霾预测.首先构建融合多种搜索策略的混合改进萤火虫群优化算法(HIGSO),并使用标准测试函数验证算法性能.然后结合HIGSO与引入扰动因子的GRNN模型,建立并行集成学习模型,并通过UCI标准数据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北京、上海和广州地区的雾霾预测,进一步验证模型在雾霾预测中的性能.

华北地区雾霾产生的原因和分析预报 下载:79 浏览:428

黄永利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4期

摘要:
工业现代化的发展通常伴随着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华北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工业源地之一,自我国工业现代化开始就深受工业污染的困扰。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工业需求量的增长,华北地区的工业产值不断提高,重工业发展迅速,使得原本的环境问题更为恶化。其中空气污染尤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我国华北地区的居民健康问题,严重威胁着华夏民族的生存环境。因此,本文将从地形、环境、化学成因、污染源等方面对雾霾的成因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雾霾治理提供参考。

雾霾天气下图像增强算法的研究 下载:84 浏览:481

李浪 张爱萍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5期

摘要:
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对单幅监控图像存在着清晰度不足的问题,针对同态滤波和小波分析的优点,采用小波域变换对含有雾霾信息的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利用改进后的高通滤波器对小波的高频系数进行增强处理,低频系数部分先采取同态滤波的方法去除低频域的噪音,然后利用线性分段函数来拉伸低频信息,从而达到去除雾霾,提高图像对比度的目的。图像处理后结果表明,与单一的同态滤波和小波分析相比,改进的算法能有效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浅析环境伦理视角下的雾霾治理 下载:319 浏览:3481

杨茂兴 《国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本文以雾霾污染问题为切入点,以人类的利己心为出发点,将雾霾污染问题聚焦在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上,围绕雾霾污染涉及的伦理关系,整理出雾霾污染背后多维度利益关系通过研究分析雾霾污染的形成机理。并从各方面讨论了解决雾霾问题的路径选择。

人工增雨对雾霾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903

​赵华文 杨黎黎 柴晓玲 《中国环境保护》 2024年12期

摘要:
由于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工业事业快速发展,人们忽视了对环境的维护,不加限制的向空气中排放尾气、化学物质与燃料的燃烧废气体,在这一情况下,各区域城市空气环境因受到气象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空气环境质量,使得空气能见度较差,不仅阻碍了正常交通,妨碍了农业实现优质高产,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这就需要积极开展人工增雨活动以有效改善空气环境。据此,本文探讨了人工增雨对雾霾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人工增雨效果的策略。

雾霾频发的环境法则反思 下载:311 浏览:3140

张倩 姜佳鸣(通讯作者) 《环境科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雾霾治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自然环境的基本法则角度,对如何有效治理雾霾频发现象进行了探究。论文首先对雾霾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当前的污染现状,随后,从环境法则角度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基本环境法则是协同进化,并认为雾霾的环境治理本质上需要从价值观上进行转变;再次,以英美两国为代表,对发达国际雾霾治理的环境立法历程进行了借鉴,指出了对我国雾霾治理立法工作的启示;最后便以此为引导,提出了我国雾霾治理环境立法的完善对策。以此提升我国环境立法的完备性,提高雾霾治理效果。

城市蔓延、城市轨道交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PM2.5的经验证据分析 下载:231 浏览:2466

龚媛 《交通技术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环境污染作为备受关注的“城市病”亟待解决,尤其是雾霾污染,最近几年在中国频发,并呈现范围广、污染重的特点。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且因为雾霾影响健康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极为严重。而因为土地利用不合理产生的城市蔓延与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必然会对雾霾污染会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蔓延会加剧雾霾污染,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会降低雾霾污染,并且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会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而减弱。此外,存在一个最优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治理雾霾污染有一些启发:首先,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减少城市蔓延,进而减少雾霾污染。其次,要鼓励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来减少雾霾污染,但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此外,可以打造以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为核心的多功能混合型社区,来推动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