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弹上用驱动器电路板热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下载:74 浏览:356

井海 明弭艳 张红霞 任仲强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0期

摘要:
弹上用驱动器电路板工作于大气层外真空状态下,环境温度为-45℃~60℃。考虑环境的恶劣性,且弹上用驱动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为保障印制电路板(PCB)元器件处于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进行有效的热仿真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对某型弹上用驱动器的PCB电路板进行建模,利用以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为核心的热仿真软件Icepak,分别进行常温常压及真空环境下的热仿真分析,并通过红外测温仪对常温常压下的弹上用驱动器进行了温度实测的试验验证,不仅验证了本PCB板模型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分析还得出,各元器件的最大温度都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验证了某型弹上用驱动器电路板热设计的合理性。为高可靠性、多功能、高集成、适应性强的电路板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于Kollmorgen伺服运动控制的静力加载系统研究 下载:71 浏览:327

张黎 马星博 胡由宏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不同于常规的静热复合试验静力加载需求,本文针对试验需求中响应速度快,位置控制精确,多点多域小载荷分布加载,按真实飞行历程实现静热同步加载,通过对多轴伺服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设计了基于Kollmorgen伺服运动控制的静力加载系统。进行了最小系统的搭建与调试,并在MOOG Smartest航空测试控制系统中,按正式试验给出飞行谱完成了试验控制,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试验的安全保护、应急等功能,测控精度大大高于液压伺服加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拓展性。

光学元件波前畸变对驱动器光路设计的影响 下载:51 浏览:442

徐林波1,2 卢兴强1 雷泽民1,2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光路设计要考虑像传递、鬼像规避和杂散光管理等多项优化措施.基于衍射光学传播理论,从输出负载能力提升的角度研究大口径光学元件波前特性对驱动器光路设计参数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驱动器末级光路的排布间隔如果控制在6 m以上,将非常有助于提高激光驱动器的输出负载能力.一般情况下,波前峰谷值达到0.34λ的单块大口径光学元件能使高功率激光的近场光束质量最大下降约10%,达到1.36λ后最大下降约21%;波前分布特性不同的多片大口径光学元件的波前相消叠加有利于降低中频波前部分对装置负载能力的影响,但是,大口径光学元件的非线性效应会加重中频波前对装置输出负载能力的影响;在限定大口径元件损伤阈值20J/cm2的前提下,光路排布紧凑的激光驱动器末级输入激光通量控制在16.8J/cm2之下不易损伤光学元件.相对宽松的光路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末级输出激光的平均通量水平,非常有利于激光驱动器装置输出负载能力的提升.

美国快Z箍缩装置的建设、应用与发展规划 下载:95 浏览:433

焦晓静1 孙凤举1.2 杨海亮1.2 《物理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综述了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ZR(Z Refurbished)装置的建设背景、结构及最新进展,梳理了自2011年以来在ZR装置上开展的实验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辐射效应、惯性约束聚变、极端条件下的材料科学和天体物理学等研究。最后,介绍了美国未来基于直线变压器驱动器技术的快Z箍缩装置发展规划。

串联弹性驱动器内嵌扭矩传感器的研究 下载:15 浏览:421

蒋聪 孙恺 何广平 《传感器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串联弹性驱动器(SEA)的优点和特性,对SEA系统的扭矩传感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扭矩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并对SEA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首先分析了现有的SEA扭矩传感器发展现状,选择轮辐式结构作为传感器设计方案;然后利用静力学方法计算了协作机器人关节受力情况,提出了扭矩传感器设计指标;结合空间限定条件以及材料力学特性提出了传感器弹性体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得到了传感器关键尺寸参数,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传感器三维模型并利用ANSYS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最后对关键零件进行了选型,提出了一种SEA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研究结果显示,扭矩传感器强度高、体积小;SEA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装配工艺性能良好。

He离子辐照对PZT陶瓷和微驱动器力电耦合性能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275

靳凡 岳动华 赵丰鹏 沈展鹏 史平安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为研究He离子辐照效应对压电微驱动器的力电耦合性能的影响觃律。本文开展了3种不同剂量的He离子辐照实验,结合纳米压痕实验和有限元模拟技术,对辐照前后的PZT材料迚行各向异性弹性参数识别;利用电学测量仪测量材料的压电和介电参数,幵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辐照效应对微驱动器电致变形响应和固有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PZT压电材料的弹性参数、压电参数和介电参数均发生一定量的衰减,衰减率分别小于10%、4.8%和16.6%;辐照效应下,微驱动器的最大电致辒出位移的变化率不超过4.6%,最大拉应力的变化率不超过5.4%,驱动器的前五阶固有频率的变化率不超过1%。

一种新型LED智能玻璃显示驱动器设计 下载:62 浏览:324

熊木地 郭俞君 李琎 张坤 《光电子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提出一种新型LED智能玻璃显示驱动器。该驱动器基于脉冲宽度调制的原理,通过驱动器中的特殊驱动芯片,将输入的串行视频数据转换为多路并行的灰度控制数据,再经过FPC软板驱动LED智能玻璃显示屏显示,实现每帧数据的全周期、4 096阶灰度级显示,多个驱动器可以进行级联,从而实现多个LED智能玻璃显示屏级联显示,进而增大显示画面,同时该驱动器还具有重量轻,体积、价格适中等优点,所驱动的LED智能玻璃显示屏各像素点色彩明亮、显示稳定,可被广泛运用于室内外LED智能玻璃显示驱动。

伺服驱动器参数自整定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92 浏览:1014

王玘玥 《国际科技论坛》 2024年10期

摘要:
伺服驱动器参数自整定技术是现代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它通过集成先进的控制算法与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实现了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的智能化自动调整。本文旨在探讨伺服驱动器参数自整定技术的核心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建模、优化算法、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关键技术环节,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伺服驱动器参数自整定解决方案,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种四轴振动方案 下载:356 浏览:3716

罗瑜1 樊赫2 《动力技术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在制砖机的振动系统中,最佳的振动效果是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模箱内各点的物料质量达到密实均匀。四轴振动系统具有短时间起振、消振的特点,可减少产品成型过程中的有害振动,且缩短成型生产周期。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