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与正常年轻人眼视觉质量对比分析 下载:57 浏览:395

安琳连 慧芳 陈琛 韦秋红 曾悦 高伟娜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眼与正常年轻人有晶状体眼视力、高阶像差(HOAs)及调制传递函数(MTF),分析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5~10月就诊于我科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中植入多焦点IOL患者13例(21只眼),对照组为正常有晶状体眼的年轻人14例(26只眼)。术后3个月检查各组纳入眼的裸眼远视力(UCDVA)、裸眼近视力(UC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视远矫正下的近视力(BCNVA)、屈光状态(球、柱镜度数)以及使用i TRACE全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角膜高阶像差(HOAs)及调制传递函数(MTF)。结果 MIOL组术后裸眼远视力与对照组裸眼远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及远视矫正下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OL组术后3个月球镜、柱镜度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mm瞳孔下MIOL组全眼总高阶像差、球差、三叶草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慧差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 10 15 20 25及30 cpd各空间频率下,MIOL组与正常年轻人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近全程视力、高阶像差及调制传递函数均接近正常年轻人眼水平,明显改善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

表贴玻封二极管失效问题探讨 下载:51 浏览:339

高伟娜 胡凤达 何宗鹏 马信娜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表贴玻封二极管本体开裂导致产品失效的问题,探讨了表贴玻封二极管的封装结构构成情况、常见失效模式及导致原因、失效机理及装联应对措施、表贴玻封二极管的常见检验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表贴玻封二极管的装联可靠性提供有益的依据。

致密砂岩储层“四性”特征及有效厚度下限值的确定——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山1段为例 下载:68 浏览:470

叶超 刘宏义 李传浩 高伟 李庆峰 潘乃豪 《天然气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要:下二叠统山西组1段(以下简称"山1段")气藏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的主力气藏,为了研究山1段储层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电性特征及含气性特征,即"四性"特征,明确"四性"关系,深化气藏地质认识,确定储层有效厚度下限值,为优化试气层段及储层改造参数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开发效果。以岩心分析资料、岩心孔隙度、岩心渗透率、测井参数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高压压汞法、密闭取心法、核磁共振实验法等手段,通过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储层的"四性"特征并指出了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山1段含气储层岩性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②电性参数下限值分别为电阻率30Ω·m,声波时差206μs/m,密度2.59 g/cm3,泥质含量15%;③物性下限值分别为渗透率0.36 mD,孔隙度4.1%,含气饱和度46%。结论认为:①山1段砂岩物性较差,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②"四性"特征相互关联,岩性特征是"四性"特征的基础,决定了储层的电性、物性及含气性特征;③对建立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解释模型分别进行验证,精度高,取值合理;④以确定的储层有效厚度下限值预测试气结果,与实际结果对比验证,符合率高,能满足开发需求;⑤目前陇东地区天然气处于开发初期,物性下限值对于储层改造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开发进度及时调整优化。

河岸缓冲带不同植被配置方式对重金属的净化效果 下载:34 浏览:401

刘宏伟1 梁红2 高伟峰1 沈海龙1 高大文1,2 《土壤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重金属面源污染对环境危害较大,如何对其有效控制一直是污染治理关注的重点之一。相比城市内河,对于农业重金属面源污染的危害和控制已多有报道。但是,目前在东北地区针对寒温带滨岸缓冲带净化重金属面源污染物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不同植被配置缓冲带对典型重金属面源污染物铜、铅和镉的净化效果,在哈尔滨市某内河河段构建了草本和乔木-草本两种配置方式的缓冲带。结果表明黑麦草高度与镉离子的去除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乔木-草本混合配置缓冲带对径流镉离子、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平均去除率为93.91%,79.42%和83.5%,对渗流镉离子、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平均去除率为96.8%,83.91%和89.74%。相比裸土和单一草本植物缓冲带,乔木-草本混合配置缓冲带对重金属离子镉、铜和铅有最好的净化效果。

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在DOM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4 浏览:486

高伟1 陈玄1 闫浩2 袁楠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5期

摘要:
无人机高精度航测技术迅速发展,使数据获取效率以及数据获取精度大大提高。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平台ZW-3B低空无人机及与之配套的载荷、地面控制设备,在飞行前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航线规划、采集测区信息,对现场勘察后采集了研究区域范围内的野外数据,获取了该区域范围满足精度要求的影像资料和数据信息。通过Pix4Dmapper软件进行空中三角测量获得初图,然后对数据做镶嵌线编辑等后期工作,最终获得了1∶1 000DOM成果图,分析了其精度,所得影像满足精度需求。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更加安全简洁,获取的数据精度高,最终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中是可行的。

二氧化锗对共培养萱藻丝状体和硅藻生长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99

杨儒谦 宫相忠 沈世军 高伟 张红霞 庄英瑞 《水产研究进展》 2019年3期

摘要:
为抑制萱藻丝状体保存和扩增过程中出现的小伪菱形藻与碎片菱形藻的生长,本实验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分别建立了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丝状体与碎片菱形藻、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和碎片菱形藻的共培养体系,研究了1.00~4.00μg/mL二氧化锗(GeO2)对共培养条件下丝状体生长发育及附生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处理萱藻丝状体和硅藻共培养体系的适宜GeO2浓度为1.00~2.50μg/mL,各实验组14 d的硅藻抑制率均高于67.33%±5.18%,且丝状体生长发育良好,2.00μg/mL为最适浓度,此浓度下丝状体日均增长率最高,在各培养体系中均大于11.00%,且诱导后孢子囊枝比例和孢子囊直径分别为57.47%±5.31%和(24.55±1.01)μm,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 3.50和4.00μg/mL GeO2虽对硅藻抑制效果更佳,但同时也会抑制丝状体生长和后期孢子囊的形成与发育,其中4.00μg/mL GeO2可导致丝状体死亡;(3)碎片菱形藻较小伪菱形藻对GeO2更敏感。实验14 d,各浓度GeO2对碎片菱形藻的抑制率为(82.10%±2.40%)~(96.35%±0.79%),均高于同浓度GeO2对小伪菱形藻的抑制率;同时在丝状体与小伪菱形藻和碎片菱形藻的共培养体系中,碎片菱形藻占硅藻比例随GeO2浓度升高而相应下降。

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 下载:56 浏览:556

李孝文 高伟巍 朱岩 《电力技术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并且涉及的人群也在逐步增多。从客观方面来看,电力企业的发展与大数据存在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中,电力企业出现了一定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电力营销方面,如营销手段不足、营销管理体系落后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通过分析窃电行为,总结了窃电行为的具体特征,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反窃电措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节省电力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有效管控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电力企业运营利润的最大化。

传感器网络在农作物灌溉中的应用与优化 下载:129 浏览:1271

姚子文1 陈冠坤1 高伟旭1 张诗荟1 李默涵2 《传感器研究》 2023年9期

摘要:
据估计,农业消耗了世界约70%的淡水资源,因此高效灌溉对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将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农作物灌溉当中,借此实现有效灌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传感器网络在农作物灌溉中的应用与优化进行研究,旨在将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优势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

铁路电力供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65 浏览:1332

高伟 《中国电力技术》 2024年8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企业也在积极推进和合理安排铁路电力供电系统的运输规划。在此基础上,铁路供电部门充分认识铁路电力供电的重要意义,积极发挥自身的运输功能,多角度保障铁路电力供电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一般来说,铁路供配电系统包括电力电源、变配电所、 电力线路(包括自闭线、贯通线和箱式变电站)和 远动系统。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新实践 下载:124 浏览:1271

陈大涛 高伟新 高永鑫 《管理与科学》 2024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经济水平也取得了成熟的进步, 因此人们对于电力具有日益提升的使用需求。为了切实有效的提升电力企业的运作效率, 保障广大人民的用电需求,同时提升企业内部生产安全性, 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 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树立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引入先进的安全管控技术。

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关键技术分析 下载:355 浏览:3914

张国建 程浩 高伟鹏 《动力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随着日益增大的用电需要,和逐渐重视资源利用效率问题需要我们在高压及超高压电缆传输技术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电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电缆的产生又是电力工业的一个重大标志,对于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社会飞速发展,电力技术的发展也要跟上脚步。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能源问题必将是人类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所以要尽早去面对能源紧缺这一问题,减少电网传输对能源的消耗,响应我国的绿色号召。积极推进电缆电力的发展,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

建筑电气安装接地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89 浏览:1707

高伟 《中国科学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建筑电气是一门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科学,建筑电气的设计与一栋建筑设备是否合理并且安全的选择和布置、建筑是否良好稳定运行密切相关。如果在进行住宅小区的设计时,设备的选择和布置不合理,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资源浪费,运行危险等。接地装置属于保护设计,对于建筑安全和使用安全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本文尽力去采用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方法设计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建筑电气工程接地施工方案,期望能够设计出合理的、能够稳定运行的、符合实际的建筑物。

浅谈工会在企业中如何发挥作用 下载:285 浏览:2826

杨高伟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2年10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气象,新时代要有新作为,作为煤矿企业工会,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发挥联系职工群众的天然优势,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在推动企业全面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上发挥积极作用。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路径探讨 下载:284 浏览:2824

高伟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1年12期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来临,人力资源要素在电力企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逐渐超过资本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运转和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电力企业作为关系基本民生问题的行业,通过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软实力,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指出了电力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剖析了当前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分析基于电力市场改革的电力营销管理 下载:155 浏览:1750

高伟平 《当代市场营销》 2022年7期

摘要:
电力营销管理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发展效果,当前电力市场改革的趋势对电力营销传统的被动营销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适应电力市场改革,电力企业应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手段,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企业发展。相关企业的管理者应充分把握电力营销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构建现代电力营销体系。

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下载:496 浏览:2289

高伟 《管理与科学》 2021年12期

摘要:
新形势下,众多电力企业高度重视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建设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它可以切实推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本文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具体含义进行了简述,同时,针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相关策略。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489 浏览:2425

高伟 《管理与科学》 2021年12期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我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各个领域不断进步。近年来,数字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转型的重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个人与组织的联系在逐步加强,基于此,文章探究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相关话题,分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总结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四个关键,研究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促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沟通更加顺畅,数据分析更加客观准确。

机电设备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25 浏览:1105

郭高伟 张静 冯俊 《中国设备》 2024年8期

摘要:
当今时代,人们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高,对于出行方面的需求不断上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隧道建设中,机电设备施工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隧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营效率。因此,深入研究和掌握高速公路隧道机电设备施工技术,对于提高隧道建设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力企业培训管理问题研究 下载:267 浏览:2443

高伟 《电气学报》 2021年12期

摘要:
随着电力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培训管理的新员工数目也越来越庞大。因此,对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模式方法进行创新,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的培训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电力企业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基础,对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进行高效管理,创新培训模式,不仅可以使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顺利开展,而且可以使电力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促进企业快速平稳的发展,保障了电力企业正常的运营。

电力企业人才开发与管理体系创新研究 下载:176 浏览:2519

高伟 《中国能源进展》 2021年11期

摘要:
改革后,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进步。现阶段,适应电力体制深化改革步伐,建设人才开发与管理体系。持续强化企业理念与文化建设、改革与创新人才管理机构、完善人才发展与管理机制,帮助员工管理贯穿于其整个生命周期的职业生涯,激励和培育优秀员工,实现“人工成本创造价值,人力资源创造未来”。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