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个体需求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与平台设计 下载:65 浏览:365

黄伟1 袁竞峰2 李灵芝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11期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以及养老服务需求的增长,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问题日益突出。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智慧城市等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发展为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效率与效度开辟了新路径,即智慧养老的理念应运而生。从收集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出发,定位智慧养老服务内容,从服务需求、服务内容、智慧实现手段与服务供给机制4个维度构建了基于个体需求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设计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平台以支撑服务体系运转,为落实多层次需求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智慧化路径。

理想与现实:中央苏区的革命教育研究 下载:69 浏览:342

黄伟英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中央苏区的教育应置于具体的历史、政治、经济等情境中加以研究。土地革命前夕,赣南、闽西的宗族势力颇为强大,民众对宗族的认同度很高。为了在民众中建立起对革命的认同,苏维埃政权掌握了教育的管控权,并努力寓革命教育于学校课程中。但革命教育的理想遭遇了国共战争环境一系列现实因素的制约,在种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革命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能真正内化为民众的认同。

户外运行17年单晶硅光伏组件性能失效研究 下载:88 浏览:460

赖海文1 韩会丽1 黄伟宏1 董娴2 李冰之1 沈辉1,2 梁宗存1,2 《新材料》 2019年3期

摘要:
本工作对一批由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M55单晶光伏组件在深圳海边户外运行17年后的电性能失效原因进行了探究。944块组件的平均最大功率(Pmax)衰减23. 35%,电性能参数变化主要表现为填充因子(FF)和短路电流(Isc)明显下降。观察组件的EL和红外热图像发现,主栅处发亮和电池中间黑区是EL图像中的主要缺陷,而电池脱焊可能是造成这批组件填充因子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SEM与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电池表面细栅线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电池黑区部分正面细栅处有醋酸铅等针状物质形成,导致银栅线接触电阻和金属电阻增大。旧组件光伏玻璃表面受到污染后,靠边框部位有粘附性积灰,导致光伏玻璃透光率下降,而边缘处玻璃透光率下降更为显著,从而使得组件的Isc下降。同时采用正常片、EL正常的高串阻与云片高串阻三种电池片制备样品组件,并通过湿热实验来模拟电池制备因素对脱焊的影响,发现EL正常的高串阻电池组件进行湿热试验后,主栅处EL图像出现发亮现象,红外热图像显示EL发亮处温度相应较高。这说明EL正常的高串阻电池在湿热环境下可能会增加主栅处脱焊和腐蚀的风险。

应用于微测辐射热计的12位SAR ADC的设计 下载:17 浏览:409

黄伟奇 唐祯安 《传感器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红外探测微测辐射热计的应用,设计了一种12位全差分高速低功耗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该设计采用了新型的电荷重分配型数模转换器(DAC),通过对高位码字(MSB)段与低位码字(LSB)段采用两种不同参考电压的方案,使电路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功耗与面积。电路基于CSMC 0.18μm CMOS工艺,对模数转换器整体进行仿真,当采样频率为5 MSPS,输入频率为195.3 kHz的正弦波信号时,输出信号的无杂散波动态范围(SFDR)为74.1 dB,有效位数为10.66 bit,功耗为200μW,品质因数为24 fJ/conversion-step。

珠江三角洲平原不同母质土壤磷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 下载:52 浏览:503

唐贤 黄伟濠 卢瑛 刘红宜 贾重建 王超 《土壤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选取珠江三角洲平原滨海沉积物、三角洲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不同种植年限的农田,挖掘土壤剖面,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样品,采用Tiessen et al连续提取方法测定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探讨成土母质对土壤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母质土壤磷形态均以无机磷为主,其中河流冲积物土壤无机磷最高(91.8%);无机磷以浓HCl提取态最高(21.9%~34.9%),有机磷以Na OH提取态最高(3.5%~7.9%)。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3种母质土壤中稀HCl提取态无机磷、浓HCl提取态有机磷占全磷比例和磷活化系数均呈下降趋势,残留态P占全磷比例呈上升趋势;3种母质土壤中Na HCO3、Na OH提取态磷占全磷比例和土壤磷活化系数在土壤表层较高,而稀HCl提取态无机磷和残留态P占全磷比例在土壤剖面底层较高。通径分析表明,Na HCO3提取态无机磷对土壤磷活化系数影响最大。不同母质土壤剖面磷形态具有分异规律,长期种植降低了土壤磷的有效性。

浮动核电站系统典型用泵动力吸振器的设计 下载:72 浏览:258

刘佳 刘立志 蔡龙奇 陈纠 黄伟 王禹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5期

摘要:
浮动核电站系统典型用泵(典型泵)在系统运行期间振动线谱突出,加大了整个系统的振动水平。本文以典型泵在49 Hz处的振动特征线谱为控制对象,开展动力吸振器的设计研究。结合系统运行环境、吸振器吸振原理、安装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初步提出吸振器设计参数,并探讨吸振器几何参数、质量、阻尼对吸振频率的影响;建立典型泵的动力吸振器有限元模型,验证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效果,并分析吸振器质量、阻尼、安装个数对吸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力吸振器满足在8~400Hz的频率范围内可调,加装动力吸振器后典型泵在49 Hz处的振动线谱控制效果可达到7.3 dB。

泵类设备主动浮筏隔振技术研究 下载:80 浏览:458

陈纠 蔡龙奇 刘佳 刘立志 黄伟 李毅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减振需求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针对泵类设备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浮筏隔振、主动隔振等振动控制措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根据泵类设备振动控制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泵集中布置、浮筏隔振与主动隔振相结合的主被动混合减振技术——主动浮筏隔振技术,以隔离泵宽频振动幵抑制特征线谱。通过开展固有频率分析、减振效果分析等对主动浮筏隔振技术可行性迚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主动浮筏隔振减振效果良好。

环境空气PM1自动监测与手工采样比对分析 下载:52 浏览:415

熊桂洪 蒋昌潭 黄伟 王军 李灵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选取3种原理(β射线法,β射线+光散射融合法和振荡天平法)9种型号国产和进口PM1自动监测仪器和4台手工监测设备开展PM1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比对实验,并利用线性回归曲线和相对偏差方法分析和评价比对测试结果。结果表明:4台手工采样器的平行性满足参考标准要求;参与比对的9款自动监测仪器监测结果与手工采样监测结果的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斜率、截距均满足参考标准要求;国产和进口仪器以及不同原理自动监测仪器监测结果与手工监测结果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斜率和截距无明显差异。低PM1质量浓度下自动监测结果和手工监测结果的相对偏差最大,实际应用中需重点关注低PM1质量浓度时的监测数据质量。

稳压器电加热元件泄漏分析和检测方案设计 下载:37 浏览:365

侯晔 余平 周勇 黄伟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稳压器电加热元件包壳破损吸湿肿胀引起的开裂事故在国内外均有发生,这种事故均与电加热元件包壳存在泄漏有关。国内某核电项目热试期间发现部分电加热元件绝缘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检测,发现与密封性相关的焊缝存在泄漏缺陷。为避免严重的由于泄漏引起的电加热元件肿胀开裂事故,对出现绝缘降质的电加热元件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分析。分析表明单纯进行表面检测是有风险的。为了保证电加热元件的密封性能,除了对包壳管材料进行氦检漏,端塞-包壳焊缝也需要进行氦检漏。结合电加热元件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特点,设计了专用的检测系统,并设计了一套完整检测方案。至此,稳压器电加热元件的密封完整性得到了全面的检测,排除了泄漏隐患。

HTML5网页设计课程的CSS3教学拓展 下载:70 浏览:479

江玉珍 朱映辉 黄伟 陆锡聪 《计算机研究与应用》 2018年6期

摘要:
通过简明案例列举HTML5网页中CSS3新样式功能,分析及探讨网页设计课程中CSS3图形图像、动画特效及导航应用的教学拓展。

刹车片磨屑形貌及物相分析 下载:94 浏览:506

胡翰阳 王子钰 孙硕 黄伟军 陈马骏 贺定勇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选取了三种车型的报废刹车片,收集表面残留磨屑.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了刹车片表面磨损后的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磨屑的物相结构和粒径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刹车片表面磨损形式为粘着磨损与磨粒磨损共同作用;三种刹车片中均添加有SiO2和BaSO4,SiO2极易出现于磨屑中,与其作为刹车片摩擦材料中的硬质颗粒有关;刹车片表面残留磨屑的D50平均值为26.50μm,粒径小于2.5μm和10μm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1%和32.94%.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油位异常分析及处理 下载:92 浏览:517

马凯 黄道均 谢佳 黄伟民 廖羽晗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对安徽省内500 kV及以上的变电站内的变压器(电抗器)的油位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对每种典型的案例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油位异常的标准化检修流程,提出制造组装、现场安装、验收、运维和检修阶段的预防措施。

计及电热交易的区域综合能源多目标优化配置 下载:81 浏览:492

周钰童1 华亮亮1,2 黄伟1 刘明昌2 《电力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为促进电能、热能、冷能等多种形式能源资源的协调配合,实现不同能源间的互补互济和高效利用,提出一种计及电热能量交易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将系统与电网热网的能量交互费用纳入总成本,优化目标为综合考虑系统经济性、环保性、可靠性及交互功率波动的多目标函数,基于能源集线器优化区域内各供能设备容量,结合分时电热价和典型日系统经济运行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最后通过某园区算例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成本,合理避免系统规划阶段因决策因素单一导致的局限性,从而为实际系统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聚焦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下载:46 浏览:395

张丹丹 胡佛生 黄伟艺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聚焦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两组均采用肩周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聚焦式冲击波靶点治疗,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并采用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CMS)对患者受累肩关节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VAS、CMS,前屈、外展、外旋ROM及后伸、内旋、内收均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VAS、CMS,前屈、外展、外旋ROM及后伸、内旋、内收(HBB)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聚焦式冲击波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可,值得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考虑障碍区影响的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设计 下载:92 浏览:516

黄伟1 闫彬禹1 谭茂强2 车文学1 《电力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对于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的优化设计,现有设计方法大部分只考虑了电缆和开关的合理配置,而没有充分考虑障碍区对拓扑设计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障碍区影响的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采用GIS技术对障碍区进行图层化处理,并利用最小面积不定形包围盒法将障碍区表示为最小面积矩形包围盒。在此基础上,结合Dijkstra算法与Prim算法的优点可得求取避障路径的优化算法,再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且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影响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比较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的拓扑方案,就可完成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的最优拓扑设计。最后的算例及分析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

子莲一年两季就地加代育种研究初报 下载:94 浏览:552

​郑兴汶1,2 徐金星1 黄伟发3 唐记平1 李丰平1 赖克强1 揭志辉1 邹东旺1 李通1 刁英2 胡中立2 杨良波1 《农业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通过在7月上旬至8月中上旬分期栽植子莲,考察了子莲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结合不同年份不同杂交组合群体前3蓬莲子于8月中上旬前的成熟情况,研究了子莲一年两季就地加代育种。结果表明:在7月上旬至8月中上旬栽植莲子,出苗率高,均能长出立叶,部分植株能正常开花,尤其8月中上旬栽植的亦有植株开花,但莲子几乎不能成熟;栽植的所有莲株均可结有效种藕,种藕数量平均在5支/株以上,可作为繁殖藕,且后期栽植繁殖的种藕质量稍优于前期栽植的。2014年和2017年用种藕栽植的不同杂交组合群体在8月中上旬前均有90%以上的植株可收获2蓬以上的成熟莲子。因此,在广昌地区,子莲藕植当年获得种子并于当年8月中上旬前浸种栽植可产生繁殖藕种,从而可实现一年两季就地加代育种,缩短育种年限,加快子莲的育种进程。

祛邪透毒化瘀复方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作用 下载:58 浏览:700

余芝 周霖 黄伟 王兴波 周仕超 张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祛邪透毒化瘀复方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病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及14天均进行疗效评定及内皮细胞炎症因子IL-6、IL-8、IL-10、TNF-α、hs-CRP浓度检测,随访患者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中医症状积分:中药治疗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因子:组间比较:中药治疗组IL-8、TNF-α、hs-CRP浓度随着时间延长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浓度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浓度两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中药治疗组随着时间延长IL-10浓度增加(p<0.05),治疗组IL-10浓度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细胞因子随着时间延长浓度降低。3、中药治疗组随访3个月再发ACS患者低于对照组。结论:1、祛邪透毒化瘀复方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症状;2、祛邪透毒化瘀复方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hs-CRP水平,使IL-10水平升高,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防治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作用。

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下载:50 浏览:349

黄伟1 李秀辰1,2,3 母刚1,2,3 张国琛1,2,3 白永安4 张寒冰1,2,3 《中国水产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为解决滩涂贝类无专用机械化播苗装备,以及人工播苗效率低和均匀性差等问题,根据贝苗特性及播苗作业规范,以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苗为研究对象,设计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通过对播苗装置及其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在离心叶轮盘上运动的动力学模型,应用离散元颗粒仿真软件(EDEM)进行播苗过程的离散元仿真,基于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播苗装置行进速度、叶轮盘叶片个数和叶轮盘转速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响应曲面分析,优化播苗参数,并进行滩涂贝类播苗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叶片个数>叶轮转速>行进速度;叶片个数与叶轮转速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贝苗分布变异系数(P<0.01),叶轮转速与行进速度的交互作用对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次之(P<0.05);经回归分析得到最优组合参数为叶片个数4、叶轮转速500r/min、行进速度0.77m/s,在此条件下,贝苗分布变异系数的离散元仿真值为8.53%,滩涂播苗装置的实测值为9.33%,仿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8.46%,破碎率为2.17%。研究表明,基于离散元的仿真分析方法可用于离心式滩涂贝类播苗装置设计与参数优化,所设计的离心式播苗装置可为滩涂贝类机械化播苗装备设计提供参考。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中医状态辨识规则 下载:86 浏览:540

徐佳君1,2 罗志明3 赵文1,2 雷黄伟1,2 周常恩1,2 李绍滋3 李灿东1,2 《当代中医药》 2020年7期

摘要:
中医诊断方法技术的客观化研究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经阶段。证素辨证学中病位、病性、"证候-证素"积分等概念的提出,促进了中医诊断学走向数字化发展。状态辨识理论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对人体状态要素的客观、全面、动态的中医评估体系,使得中医诊断学逐步走向客观化。提出围绕要素阈值、一(少)元论、伴随表征的共同指向、三因制宜、重视"辨病"、重视"主症""重症"、重视"辨病机"七条规则,并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加以转化实现,从而提升中医诊断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浅析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的病因病机 下载:41 浏览:372

沈金峰 杨云琪 黄伟 罗富里 晏子友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常伴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慢性肾脏病伴心血管疾病中医病机病因较为复杂,其病机应为正虚邪伏。正虚以心脾肾亏虚为主,由于正虚使得水湿、痰浊、气滞、瘀血、毒邪病理产物产生,这些病邪潜伏人体又耗伤正气,加重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在其治疗中既要避免扶正留邪,又要防止攻邪伤正,根据疾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