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下载:55 浏览:379

张懿 杨华 杨晓钊 郑璇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经鼻内镜检查及泪囊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泪道人工鼻泪管置入术后(管存留)患者35例,收住院后在全麻下行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同时予以泪道探通并注入抗生素眼膏,术后随访3个月评价疗效。结果35例患者中,完整取出人工鼻泪管31例,随访后有24例流泪症状完全消失,3例流泪症状缓解,4例流泪症状无改善,总体有效率达77. 1%。结论相对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X-DCR)或内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N-DCR)联合泪道人工鼻泪管取出术,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保留了泪道引流系统的完整性,操作相对简单,面部无瘢痕,术后恢复快,大部分患者有效,值得尝试。

纳吸棉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53 浏览:364

王芳芳 刘荣 马剑晴 艾俐 李莉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纳吸棉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En-DC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110例(118只眼)鼻泪管阻塞患者,按术后首次复诊时间分为A、B两组,每组各59只眼。两组手术方式均为En-DCR,术中均使用纳吸棉覆盖泪囊鼻腔吻合口,并填塞鼻腔。A组患者术后2周首次清理鼻腔,B组术后4周首次复诊,之后毎2周复诊1次直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纳吸棉吸收、吻合口通畅及黏膜上皮化情况。结果术后第2周纳吸棉成糊状,易吸除,第4周纳吸棉呈硬壳状,部分已吸收。随访至术后3个月,两组吻合口通畅率及黏膜上皮化完成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吸棉可应用于En-DCR术中吻合口及鼻腔的填压,于术后2周或4周清理鼻腔均可,复诊时间可根据患者吻合口等情况决定,给予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提高手术疗效,保证患者满意度。

鼻内镜下去除鼻黏膜瓣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下载:54 浏览:356

梁坤 蒋正轩 许育新 陶黎明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比较鼻内镜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中去除和保留鼻黏膜瓣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9例(52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保留鼻黏膜组(A组)和去除鼻黏膜组(B组),A组24例(26只眼),B组25例(26只眼)。A组采用传统保留鼻黏膜的EN-DCR手术方法,B组采用EN-DCR术中去除吻合口处鼻黏膜的手术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手术成功率、吻合口瘢痕组织形成以及吻合口周围肉芽组织增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6个月时,A组患者行EN-DCR术后成功率为96.15%(25/26),B组患者行EN-DCR术后成功率为92.31%(24/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吻合口肉芽组织形成率15.38%(3/26),B组患者吻合口肉芽组织形成率42.31%(1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吻合口瘢痕组织形成率19.23%(4/26),B组患者吻合口瘢痕组织形成率46.15%(1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创伤小、恢复快且成功率高;术中保留鼻黏膜可以减少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的形成。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分析 下载:89 浏览:499

陈进 《诊断医学》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析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局麻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6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3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鼻出血、鼻塞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行以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临床价值显著。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术后苍辛通窍方鼻腔冲洗的效果分析 下载:67 浏览:427

彭文静 黄俊慧 杨欢 陈舒华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鼻内镜术后苍辛通窍方鼻腔冲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鼻内镜手术的42例CRSwN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和研究组(21例)。所有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术后采用2%高渗盐水鼻腔冲洗,研究组采用4%苍辛通窍方鼻腔冲洗。比较两组黏膜纤毛清除功能、术腔清洁时间和临床症状。结果:对照组术后鼻黏膜纤毛输送速率为(4.88±0.77)mm/min,低于研究组的(5.67±0.66)m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8,P<0.05)。对照组术腔清洁时间为(2.67±0.86)周,长于研究组的(2.14±0.7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7,P<0.05)。对照组术后VAS症状总分为(9.52±3.52)分,高于研究组的(6.48±3.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1,P<0.05)。结论:CRSwNP鼻内镜术后采用苍辛通窍方冲洗的效果满意,值得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基于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延续护理在鼻内镜下鼻窦术患者中应用 下载:68 浏览:291

沈娟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基于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延续护理在鼻内镜下鼻窦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鼻内镜下鼻窦术患者22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和出院前指导,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遵医嘱行为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延续护理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延续护理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方案。

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应用 下载:68 浏览:304

黄芳 樊兵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鼻内镜手术患者9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将2017年1—12月鼻内镜手术患者92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表结合专科护理健康手册,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水平,增加护患沟通,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

基于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延续护理在鼻内镜下鼻窦术患者中应用 下载:27 浏览:200

沈娟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延续护理在鼻内镜下鼻窦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鼻内镜下鼻窦术患者22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护理和出院前指导,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遵医嘱行为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延续护理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延续护理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方案。

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应用 下载:22 浏览:433

黄芳 樊兵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鼻内镜手术患者9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将2017年1—12月鼻内镜手术患者92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结合专科健康教育手册。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表结合专科护理健康手册,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水平,增加护患沟通,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

鼻内镜手术后应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鼻息肉患者的效果 下载:31 浏览:1279

乔仲伟1 王述宁1 张跃东1 代四林2 王星1 吴迪1 陈滨1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鼻内镜手术后应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鼻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54例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给与鼻腔冲洗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两组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不给与鼻腔冲洗,研究组术后以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的鼻腔功能、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冲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为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组鼻塞、鼻痛、头痛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1.78±0.56)d、(3.12±0.89)d、(3.23±0.84)d,对照组为(2.67±0.78)d、(5.34±0.87)d、(5.23±0.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冲洗组术后出血量为34.67±5.67ml,对照组为49.67±5.8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后采取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可减轻鼻腔症状,改善鼻腔纤毛运动功能疗效优于未经鼻腔冲洗组治疗。

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概述 下载:78 浏览:465

李璐1 李辉2 朱天民1 朱鑫1 胡守亮1 《中国中医药》 2019年6期

摘要: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其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CRS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内镜手术,药物治疗,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等。这些疗法各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特色,就这些疗法的研究现状做扼要归纳。

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载:35 浏览:344

马晓军封辉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46例,依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n=69)和研究组(n=77),分别行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术和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术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及随访结束后的鼻内镜评分、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少。

鼻内镜术后采用鼻喷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IL-1β、TNF-α水平影响评价 下载:295 浏览:2899

张文博 杨靖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鼻内镜术后采用鼻喷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IL-1β、TNF-α水平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01至2021-12收治8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鼻内镜术+鼻喷激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鼻腔通气功能指标、血清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χ2=4.114,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DCAN、NMCA、NCV、鼻气道阻力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指标DCAN、鼻气道阻力低于对照组,NMCA、NCV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指标差异可忽略(P>0.05),治疗后,研究组IL-5、IL-1β、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t=5.682/5.912/5.675,P<0.05);研究组发生1例鼻粘膜水肿,占比2.50%,对照组鼻粘膜水肿、轻微头痛、嗅觉失灵共计7例,占比17.50%,研究组更低(χ2=5.000,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实施鼻喷激素治疗,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减轻患者鼻腔黏膜炎症,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同时利于患者机体康复。

全程护理模式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下载:54 浏览:595

李建华 《护理研究杂志》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康复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鼻内镜手术患者8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全程护理模式,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鼻腔粘连、创面感染、眶周淤血、出血)、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实施全程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鼻内镜下动力3000切割系统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 下载:189 浏览:1591

乔仲伟1 王述宁1 张跃东1 代四林2 王星1 吴迪1 陈滨1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动力3000切割系统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8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3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选择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26例)。对照组行唇龈沟径路手术治疗,试验组行鼻内镜下动力3000切割系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均随访6个月,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动力3000切割系统治疗鼻前庭囊肿患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下载:194 浏览:1985

王怀普 陈正洪 《临床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究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开始/结束)72例老年人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显著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