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快速制造技术 下载:13 浏览:199

罗巍1 张晗翌2 矫慧1 隋阳1 丁新玲1 王福德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总结分析了国外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制造技术现状,特别是铣槽式冷却通道的结构及制造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目前正在研究的几种冷却通道快速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内衬成形的同轴送粉激光沉积和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加工冷却通道的磨料水射流铣削技术,以及用于封合冷却通道的激光熔丝、爆炸连接和液体冷喷涂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快速成形大型再生冷却推力室,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工艺复杂性,使发动机的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镍基焊条合金元素对LNG储罐焊缝强度和塑性的影响 下载:92 浏览:461

董建涛1 王帅2 武钰栋2 李洋2 相茜3 赵硕1 罗震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国产9Ni钢镍基焊材熔敷金属强度和塑性不能同时达标问题,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Nb、Cr、Fe、Mn等合金元素与镍基焊材熔敷金属塑性和强度的相关性;又采用决策树模型研究了合金元素的浓度对镍基焊材熔敷金属塑性和强度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Nb元素在一定含量内可以提高熔敷金属的强度和塑性;Cr元素对熔敷金属的塑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LD10铝合金与C6不锈钢真空扩散焊接工艺研究 下载:61 浏览:366

刘敏1 曹鹏2 张丽娜1 张净1 王华宾1 李跃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铝钢两种材料物化性能差异大且易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技术进行LD10铝合金与0Cr20Ni24Si4Ti不锈钢(C6钢)的焊接,研究接头微观组织、界面成分及结构整体拉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无镀层和镀镍层的铝合金与不锈钢的连接界面均实现了Fe、Al、Cu等元素的扩散,形成了连续且均匀分布过渡层;整体力学性能测试,剪切发生在铝合金一侧,不锈钢上粘连了较多铝合金,断口发生了层状撕裂。

TC4薄腹高筋构件等温塑性成形研究 下载:36 浏览:326

刘飞1 贾晓飞2 王文宁1 崔岩旭1 李彦忠1 朱锡川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以TC4钛合金薄腹高筋构件零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材料成形特性以及零件结构的分析,研究了锻件的成形方式及金属流动的特点,基于DEFORM-3D软件对锻件等温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了工艺优化,制定了最终的等温成形工艺方案,最后进行了等温锻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及优化后的成形工艺方案可以成形出符合形状尺寸及性能要求的钛合金锻件。

铜及铜合金真空扩散焊接工艺优化及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下载:52 浏览:292

刘敏1 杨自鹏2 张丽娜1 郭博闻1 王华宾1 李跃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技术进行了铜及铜合金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焊接温度、保温时间、焊接压力、镀层(Ni)对接头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测量分析了接头金相、力学性能与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通过镀镍有效消除了零件表面粗糙度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扩散界面的接触面积,焊合率超过95%;连接界面铜与镍扩散充分且均匀;接头拉伸强度与母材等强,断口位于母材侧,为韧性断口。

321不锈钢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及变形研究 下载:38 浏览:421

王招阳1 李金全1 肖长源1 袁立铭1 林健2 雷永平2 李康立2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激光熔覆同轴送粉技术,在不锈钢基板表面制备了321不锈钢合金涂层,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功率为2.2kW,扫描速度为7mm/s,送粉速率为13.2g/min,搭接率为30%时,可获得平整无缺陷的321不锈钢涂层。熔覆层可分为一次熔化区、道间重熔区和层间重熔区三部分。熔覆层的组织主要由胞状晶和树枝晶构成;相比于一次熔化区,道间重熔区和层间重熔区的组织较为粗大且硬度较低。在激光熔覆过程中,成形件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形,通过改变成形路径可以减小基板变形量,提升成形件的质量。

三维扫描测量技术对航天管路产品生产和装配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555

黄绍宇1 高银波2 王超1 李庆贺1 《航空航天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以运载火箭导管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扫描测量技术代替目前京津异地现场取样的生产模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三维扫描技术可准确获得管路制造中所需的测量数据,测量误差在0.5mm以内,满足导管制造的精度要求。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应用到了直径Φ100mm-Φ200mm范围内管路产品的柔性化制造过程中,具有测量精度高、灵活性强、易于实现现场测量等特点,可有效缩短火箭导管生产交付周期。

移动式通用振动工装的设计及试验验证 下载:35 浏览:1392

李永1 曾立鑫1 刘宏伟2 郭旭1 《动力技术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航电产品从设计生产到交付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会面临复杂严峻的环境因素,需要通过各项环境试验来检验产品的可靠性。振动试验是产品环境试验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受振动试验台台面尺寸与规格的限制,一般需要引入振动工装来实现待试产品的能量输入。因此,振动工装的设计、制造与应用会直接影响环境试验的结果和产品可靠性试验的有效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