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多分类Logistic的旧工业建筑再生模式选择分析 下载:56 浏览:379

李慧民 段品生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8期

摘要:
为确保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再生模式的合理性,对其再生模式选择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分析,从政策、建筑、交通、环境、历史5个方面汇总得出13个影响旧工业建筑再生模式选择的因素,基于多分类Logistic理论建立旧工业建筑再生模式选择模型,并以南昌市74栋已再生利用的旧工业建筑的样本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再生为居住建筑和工业遗址的建筑本体特点以及影响南昌市旧工业建筑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可为旧工业建筑再生模式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Logistic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为例 下载:65 浏览:344

钟书文 陈琳 谭建辉 周耀旭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1期

摘要:
基于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2164名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来穗务工人员的个人特征、居住特征以及住房保障需求意愿等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月收入、来穗务工年长、留穗计划、住房满意度和住房类型六大因素对其保障意愿影响显著。建议以"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契机,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需求意愿,设计多元化住房保障产品,并规范租赁市场,整治城中村,发展产权式保障房。

基于BIM+GIS的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56 浏览:400

蒋乐龙 张社荣 潘飞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针对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可控性弱、信息共享交流困难等问题,提出了Skyline平台集成BIM信息模型的方法,实现了施工进度模拟和工程量统计,通过Skyline软件的二次开发建立了基于网络的长距离引水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系统以三维空间大场景为可视化交互环境,为各参建方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平台,同时实现了以进度和工程量管理为核心的八大项目管理功能,满足引水工程建设管理需求,体现了BIM和GIS融合在引水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目前系统已应用到某引水工程中,效果良好。

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壤pH;时空变化;ArcGIS;统计分析 下载:86 浏览:497

韩丰磊1 李婷1 孙慧2,3 钟黄蓉1 李梦雨1 王永强1 《中国土壤》 2020年10期

摘要: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对某废弃石化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与评估。结果表明:厂区内土壤石油类物质超标,最大单因子指数达8.03,以改进的内梅罗指数评价96%的土壤点位处于清洁状态;地下水监测结果挥发酚、石油类、亚硝酸盐氮、硫化物多种污染物严重超标,最大单因子指数高达19975,以改进的内梅罗指数评价40%监测点位为Ⅳ类水体,33.3%为Ⅴ类水体。因此,在该废弃石化场地进行土地开发利用时,必须首先对场地内储罐和污水处理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修复和综合治理。这一研究结果可为该石化场地污染修复、土地利用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广东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特征 下载:86 浏览:509

张桥1 张育灿2 郑超3,4 袁宇志3 郭治兴3 梁雪映3,5 王帅3,4 郭颖3 《中国土壤》 2020年9期

摘要:
为确保全国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战略目标,我国开展了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工作。土壤环境质量是该项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作为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土壤pH值的时空演变特征能为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性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使用统计分析理论和空间分析技术,基于2010和2015年土壤pH数据对广东省粮食(水稻)生产功能区土壤pH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探讨了两时期酸雨的频度和分布及氮肥施用量对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壤样点pH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年内,广东省粮食生产功能区酸化土壤样点数基本没有变化,但大部分土壤样点pH值有所下降。相比2010年,2015年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壤整体处于"酸性"水平,pH <6.5的样点占比达90.01%;其中,酸性样点占58.50%、上升8.63%,微酸性样点占26.35%、下降12.9%,强酸性样点占5.16%、上升了1.30%。土壤pH下降范围在(1, 2]的样点占11%,(0,1]的占40.62%。酸雨及氮肥的施用是引起当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因素。

基于GIS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与优化模式研究——以吉林省农安县为例 下载:82 浏览:508

刘军杰1 郄瑞卿1 刘大平2 赵玲1 王婉谕1 《中国土壤》 2020年8期

摘要:
以吉林省农安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乡村聚落空间特征与优化模式,为县域内乡村聚落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具体指导。结果表明:2009年至2017年农安县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和面积都有所增加,但以小规模乡村聚落为主;各镇乡村聚落均为聚类分布,且随着时间变化乡村聚落分布更加均匀,核密度高值区域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且规模也不断增大;通过构建乡村聚落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优先发展型、重点发展型、内部挖潜型、搬迁撤并型等4种农安县乡村聚落布局优化模式,并应用加权Voronoi图指导聚落斑块搬迁,为进一步建设美丽乡村的居民点优化和调整提供新思路。

基于WebGIS的新疆绿洲农田土壤信息集成与共享系统设计 下载:76 浏览:512

董通努尔麦麦提·艾尔肯 蒋平安 盛建东 武红旗 朱磊 马克 侯艳娜 《中国土壤》 2020年5期

摘要:
土壤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有助于加强土壤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土壤信息的共享性。目前土壤信息系统主要为单一专题系统,在多专题分析或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阻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收集整理新疆农田土壤信息数据并建库,设计开发出基于WebGIS技术的新疆绿洲农田土壤信息集成与共享系统,系统集成了耕地地力评价、土壤改良利用分区、作物适宜性评价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四个专题功能并使之相互衔接,实现了土壤信息的在线查询与高效共享。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降低了数据冗余,提高了数据利用效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对促进新疆农业的信息化、规模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化特征 下载:76 浏览:508

李俊翰1,2 高明秀1,2 《中国土壤》 2018年12期

摘要:
及时掌握土壤盐渍化时空动态演化特征是预测其发展趋势、评价和配置改良时序的基础,对科学利用盐渍土资源和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以无棣县为例,借助GIS平台,运用空间叠加和地统计模拟方法,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8月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无棣县土壤盐渍化程度以中度为主,且盐渍化程度变化剧烈,总体盐渍化程度加剧;土壤含盐量自西南向东北沿海逐渐升高,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并出现夏季土壤盐渍化加剧的"反常"现象;依据土壤盐渍化变化稳定性和总体趋势,将盐渍化演化趋向类型划分为极度稳定、难变改良、难变退化、易变改良、易变退化、极易改良、极易退化和极度敏感变化8种;西北和东北部土壤盐渍化变化活跃且复杂,易变改良区土壤盐渍化改良可行性最高,难变改良区改善经济潜力最大。

基于GIS的烟田土壤碱解氮时空变异性研究——以豫中襄城县紫云镇为例 下载:83 浏览:482

王晓强 何晓 冰常栋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摘要:
为探明烟田土壤碱解氮在不同时期的空间变异特征和空间变异规律,为烟草精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针对豫中襄城县紫云镇烟田,采用20 m网格法布点101个,利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13~2014两年6个时期的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各个时期土壤碱解氮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小,每年各时期土壤碱解氮的平均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7月份的含量显著高于4月和10月份。各时期土壤碱解氮空间最大相关距离范围在27.3~162 m;2013年10月土壤碱解氮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他时期均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碱解氮的时间稳定和较稳定级别区域面积很广,合计占总面积的84.09%。在时空变异研究的基础上,辅以时间稳定性分析能够更好的量化烟田土壤碱解氮的时空分布。

基于GIS和RS的矿区土壤侵蚀分级及其适用性研究 下载:84 浏览:479

杨峻1 白中科1,2 《中国土壤》 2018年8期

摘要:
为研究矿区土壤侵蚀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土壤侵蚀分级方法的适用性,以平朔矿区为例,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运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借助ENVI与Arc GIS软件,对矿区1986、2000和2013年进行了三期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分析了数量变化和时空变化的特征,并以此对平朔矿区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平朔矿区各土壤侵蚀等级面积有着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剧烈侵蚀的特征,侵蚀状况的时空变化与矿区人为扰动的影响相一致,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的"三因子"法在矿区的应用应得到改进,需综合考虑矿区不同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地质条件等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使其更适合在矿区内应用。

基于红外测温检测技术的GIS设备发热缺陷典型案例分析 下载:92 浏览:513

刘连升1 庞先海2 刘勇1 李默晗1 贾冬明3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介绍了GIS设备外壳环流产生的原理,以及因环流引起发热缺陷原因,并结合多个现场检测的典型案例,分析了GIS设备不同部位发热的热像特征,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1000 kV特高压GIS绝缘故障及实例分析 下载:91 浏览:527

池威威1 刘倩2 董俊虎1 张峰1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结合一起特高压站1 000 kV设备绝缘故障缺陷,介绍了绝缘故障的定位、分析方法,通过保护动作信息、设备带电情况、SF6气体组分测试情况、设备结构可以准确定位故障区域并分析故障原因,可作为特高压GIS设备故障定位、判断、分析工作的参考。

GIS组合电器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下载:86 浏览:487

姜展远 汪帅 雷勇 《中国设备》 2018年1期

摘要:
GIS组合电器安装前的检查和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直接影响其安装质量和投产、运行安全,研究其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措施尤为重要。

四参数Logistic模型和传统模型对被试作答拟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下载:51 浏览:427

刘玥 刘红云 《心理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测验中高能力被试答错容易试题的睡眠现象,可使用四参数Logistic模型分析数据。研究选取了来自心理测验和成就测验的实际数据,分别采用传统模型和四参数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对不同模型的拟合指标及参数估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四参数Logistic模型能够提高拟合程度,增强估计结果的准确性,有效纠正高能力被试能力被低估的现象。建议在必要时使用四参数Logistic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下载:72 浏览:491

石树正1 余秀萍2 王晓艳3 费昕宇4 杨亚楠1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三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系统获取样本数据,基于二元因变量Logistic回归统计学模型对样本进行分析,探索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的基础上从大学生的冒险精神和对政府创业资金政策了解程度两个方面,提出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合理化对策。

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 下载:11 浏览:135

张玲俐 张文选 《中国城镇》 2019年10期

摘要: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土空间各要素之间竞争态势逐渐增强,亟需编制"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结合区内资源禀赋差异,首先选取11项评价指标开展限制性评价,识别影响城镇建设开发的短板要素;其次进行综合适宜性评价,运用GIS手段构建集成评价模型,在强限制性分区基础上,得出4类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研究基础。

基于GIS的煤矿采掘衔接计划动态可视化管理系统 下载:77 浏览:505

雷航超 《冶金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主要以应用GIS技术作为基础研究依据,深入探讨了系统模型的创建过程,并将各项信息内容进行集中化管理,促使一些相对复杂的因素条件能够朝向可视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构建出了采掘工程衔接计划编制系统CJGCAD R1.0,并为煤矿数字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并为后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无法加载ArcGIS Server地图服务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51 浏览:403

万研新 刘鑫 王作兵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采用美国Esri公司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工具包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加载ArcGIS Serve地图服务时,常出现浏览器端不能显示地图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从浏览器控制台调试信息入手,采用敏感信息关联法,结合客户端、服务器端和浏览器端各自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得出当使用HTTPS协议访问服务器时,自签名证书不能通过浏览器安全验证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基于该分析通过采用HTTP协议和禁止浏览器警告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并针对三款主流浏览器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基于GIS的DRASTIC模型在秦皇岛平原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233

金玉玺1 吴光宇2 张福洋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基于秦皇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综合分析了影响秦皇岛地下水资源质量的地形、土壤、水文地质条件等环境因素,构建了地下水资源脆弱性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的DRASTIC模型技术和理论,对秦皇岛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到秦皇岛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分区成果,为秦皇岛市重大水问题决策,构建"一路双线、东西互济、三库联调、四区双水"的供水安全网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基于GIS的大凌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下载:47 浏览:457

张颖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大凌河流域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受经济发展影响较为显著,尤其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供需矛盾持续紧张,进一步加剧了流域水资源脆弱程度。本文依据大凌河流域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水文地质、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构建了包含15项典型指标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体系,对各指标权重利用熵权法确定,并对流域空间利用GIS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模糊优选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基本能够反映流域水资源的实际状况,可为大凌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与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