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对秸秆还田响应-Meta分析 下载:74 浏览:476

张志毅1 范先鹏1,2 夏贤格1,3 杨利1,3 刘冬碧1,3 张富林1,2 熊桂云1,2 吴茂前1,2 冯婷婷4 《中国土壤》 2019年11期

摘要:
研究旨在明确稻麦轮作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基础养分的影响。以稻麦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土壤基础养分对秸秆还田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短期内(<2年)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其中活性有机碳对秸秆还田的响应程度要高于总有机碳。低秸秆还田量(RS <3750 kg hm-2和WS <3000 kg hm-2)对土壤基础养分的提升效果不显著,而全量秸秆还田(RS 3000~6000 kg hm-2和WS 3750~7000 kg hm-2)能够显著提升土壤速效磷、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对于不同耕作措施而言,旋耕或翻耕措施均可以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此外,旋耕显著提高全氮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翻耕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稻麦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配合旋耕或者翻耕措施能够增加土壤基础养分含量,达到土壤地力培育的效果。

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Meta分析 下载:62 浏览:229

鲁英1 丁佳吉2 刘佩2 茆智翔2 李兴旺1 陈秀3 李建4 唐金海2,3 《肿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时间截止在2017年6月以前,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文献进行相关的质量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包括1983例患者。腔镜与传统开放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相比,前者在术中出血量(SMD=-4.71,95%CI:-6.15~-3.27,P<0.01)、术后腋窝引流量(SMD=-4.26,95%CI:-5.10~-3.42,P<0.01)、住院时间(SMD=-1.24,95%CI:-1.75~-0.74,P <0.01)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OR=0.22,95%CI:0.11~0.42,P<0.01)均少于后者,两组方案在手术时间(SMD=-0.47,95%CI:-1.42~0.48,P=0.34)、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SMD=0.10,95%CI:-0.05~0.24,P=0.18)、住院费用(SMD=1.65,95%CI:-1.32~4.63,P=0.28)及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OR=0.75,95%CI:0.33~1.71,P=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保证不影响患者预后的前提下,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以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该微创技术在我国临床领域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奈达铂与顺铂联合同期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下载:19 浏览:356

吴鹏1 赵玉梅1 陈冬梅2 彭金霞1 魏敏1 胡传飞1 李冬1 杨玲麟1 《肿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奈达铂与顺铂联合同期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8年5月,收集对比奈达铂与顺铂联合同期IMRT治疗局部晚期NPC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由2名研究员分别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最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RCT),共计17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局部晚期NPC,两组2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局控率相当,并且两组的总缓解率、鼻咽原发灶及颈部转移灶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步奈达铂化疗降低了胃肠道反应(RR=0.44,95%CI:0.30~0.64,P<0.0001)及肾毒性(RR=0.28,95%CI:0.17~0.47,P<0.00001)的发生率,但增加了血小板减少症(RR=1.36,95%CI:1.01~1.85,P=0.04)的发生风险。[结论]对于局部晚期NPC,同步奈达铂与同步顺铂联合同期IMRT在长期、近期疗效上相当,同步奈达铂能够减少胃肠道反应、肾毒性的发生,但同时增加了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从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考虑,奈达铂能够替代顺铂联合同期IMRT治疗局部晚期NPC。

细胞周期素D1 G870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下载:42 浏览:445

谢美 邹晓玲 晋帅 熊绍权 《肿瘤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细胞周期素D1(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关键词与主题词检索Pub Med,Ovid,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数据分析应用Review Manager5.3和STATA 10.0软件。[结果 ]纳入6篇文献,包括7个病例-对照试验研究,共计1283例胃癌患者为病例组与1760例非肿瘤患者为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中,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A vs G:OR=0.90,95%CI:0.77~1.06,P=0.21;AA+AG vs GG:OR=0.85,95%CI:0.60~1.21,P=0.37;AG+GG vs AA:OR=1.15,95%CI:0.97~1.37,P=0.10)。在种族与肿瘤类型的亚组分层分析中,结果同样显示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生风险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可能与胃癌的发生风险无关。

环磷酰胺和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下载:40 浏览:400

葛星瑶1 鄢金柱2 张超3 徐丹4 艾一玖4 王伟4 《肿瘤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环磷酰胺和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全面收集环磷酰胺和氟达拉滨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相关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2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19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CR方案与FC方案相比,两者无进展生存期(HR=0.65,95%CI:0.56~0.74,P<0.001)、总体生存率(HR=0.68,95%CI:0.52~0.85,P<0.001)、完全缓解率(RR=1.882,95%CI:1.631~2.171,P<0.001)、总反应率(RR=1.141,95%CI:1.085~1.200,P<0.05)、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RR=1.250,95%CI:1.005~1.55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Ⅲ/Ⅳ级血小板减少症(RR=0.979,95%CI:0.554~1.731,P=0.9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R=0.60,95%CI:0.23~1.55,P=0.29)、恶心(RR=0.937,95%CI:0.566~1.552,P=0.80)、肺炎(RR=0.567,95%CI:0.256,1.262,P=0.16)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组成的FCR方案可明显提高CLL患者的疗效,但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美托洛尔和米多君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meta分析 下载:24 浏览:251

董童 牛少敏 刘亚红 董湘玉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对比美托洛尔和米多君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Science Direct、Sino Med、CNKI、Wanfang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11月,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关于美托洛尔和(或)米多君治疗VVS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比美托洛尔组和(或)米多君组疗效指标。结果症状好转率:4篇RCTs提示美托洛尔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P<0.01),4篇RCTs提示米多君组疗效好于基础治疗组(P<0.01),2篇RCTs提示美托洛尔组和米多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HUTT转阴率:6篇RCTs提示美托洛尔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P<0.01),3篇RCTs提示米多君组疗效好于基础治疗组(P<0.01),3篇RCTs提示美托洛尔组和米多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晕厥复发率:3篇RCTs提示美托洛尔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P<0.01),4篇RCTs提示米多君组疗效好于基础治疗组(P<0.01),2篇RCTs提示美托洛尔组和米多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不良反应发生率:3篇RCTs提示美托洛尔组和米多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结论美托洛尔和米多君均能改善VVS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治疗后HUTT试验转阴数,减少晕厥症状复发数,但两者在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仍需要大规模、多中心的RCT来探讨药物治疗VVS的疗效。 还原

基于Meta分析的团队断裂研究:分类,效果与情境 下载:63 浏览:282

陈慧 梁巧转 张悦 《当代管理》 2019年10期

摘要:
人口统计学断裂带的断裂效果是团队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开展该问题的研究对企业的管理实践有着直接的指引作用。但目前关于团队断裂的研究存在如下几点不足:研究结论存在争议、缺乏对于断裂效果的分类与整合、未考虑具体的情境因素等。本文将人口统计学断裂细分为社会分类断裂带和信息基础断裂带两个维度,并将效果变量划分为团队过程效果和团队结果效果。根据断裂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的不同,将团队过程效果划分为社会整合和认知整合两类,而团队结果效果则重点关注断裂对团队绩效的影响。采用"input—process—outcome"的研究框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断裂对团队过程(社会整合和认知整合)与团队结果(团队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此外还比较了产业类型和团队特征等因素对于断裂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38篇独立文献的119个效应值进行了再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分类断裂带和信息基础断裂带在与认知整合和团队绩效的关系上存在作用方向上的差异;产业类型与团队特征对信息基础断裂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文章最后从理论贡献、实际应用和研究不足等方面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饮酒行为与癌症发生关系的Meta分析——以胰腺癌和肺癌为例 下载:58 浏览:398

杨晨煜 邢沐祺 吕心怡 肖颖 刘瑾 施杨 王孟樵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癌症是目前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饮酒行为已经被证实是乳腺癌、结肠癌等癌症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以胰腺癌和肺癌为代表的多种其他癌症与饮酒之间的关系并未得到证实。本文以胰腺癌与肺癌为例,探究饮酒行为与癌症的发生是否相关。方法本研究通过主题检索,根据"饮酒""肺癌""胰腺癌""危险因素"等关键词,搜索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数据库,收集并筛选了2002年1月至2019年4月国内已发表的关于饮酒与胰腺癌和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并对目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研究饮酒与胰腺癌发病关系的中文文献,均为来自中文数据库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地区均在中国,共纳入13 240名研究对象。随机效应模型显示饮酒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相关性(OR=1.35,95%CI:1.07~1.72);纳入12篇研究饮酒与肺癌发病关系的中文文献,均为来自中文数据库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地区均在中国,共纳入315 862名研究对象。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饮酒与肺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OR=1.47,95%CI:1.17~1.86)。结论在中国人群中,饮酒行为与肺癌和胰腺癌的发生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是两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中性粒细胞CD11b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下载:60 浏览:413

那飞扬1,2 刘东海1,2 徐晓红2 张蓉芳2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和分析中性粒细胞CD11b(nCD11b)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潜能。方法对8个医学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CBM、万方和维普,时间截止到2018年12月,纳入中英文发表的nCD11b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试验研究,2名研究人员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合计975例患者。合并敏感度为0.80(95%CI:0.71~0.87)、特异度为0.91(95%CI:0.69~0.98)、阳性似然比为8.80(95%CI:2.06~37.64)、阴性似然比为0.22(95%CI:0.13~0.36)、诊断比值比为39.95(95%CI:6.04~264.06)和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8(95%CI:0.85~0.91)。Deek’s漏斗图显示发表偏倚可能性较小(P=0.08)。结论目前的证据表明nCD11b对新生儿败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潜力。

螺杆菌感染与肝癌发生发展关系的Meta分析 下载:74 浏览:450

吴晓聪 郑洁伟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螺杆菌感染与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探讨螺杆菌感染与肝癌关系的研究,提取数据计算合并比值比(OR)以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共有19项,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肝癌组785例,螺杆菌的感染率为66.50%(522/785),对照组1 298例,螺杆菌的感染率为37.75%(490/1 298)。各项研究之间具有明显异质性,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OR值为9.55(95%CI:5.78~15.77,P<0.05)。结论螺杆菌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但结果仍需进一步证实。

术前导尿对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效果的Meta分析 下载:59 浏览:494

赵慧雯1 罗文1 杨维利2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评价不留置尿管或术前不实施导尿术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Embase、Medline、Pubmed、Elsevier、CBMdisc、CNKI、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等数据库检索关于术前留置尿管和不留置尿管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对照试验。采用Cocahrane Handbook 4.2.2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RevMan 5.3.0对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文献,其中6项RCT和1项CCT。5项研究结果显示不留置尿管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4项研究结果显示不留置尿管可增加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论:术前不留置尿管可以降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有氧运动改善睡眠障碍合并症患者睡眠质量效果的Meta分析 下载:63 浏览:377

朱志春1 廖亮英2 谭屏3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循证医学评价有氧运动对睡眠障碍合并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平台、维普网等中文全文数据库,采集中国睡眠障碍患者有氧运动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中RCT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6篇,138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有氧运动能改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随机效应模型,MD=-2.78,95%CI=3.46~2.09,P<0.001);亚组分析显示,有氧运动对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患者、失眠症患者伴随的睡眠质量和普通社区老人的睡眠均有改善作用。结论:有氧运动能改善不同疾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2型糖尿病患者胆石症的发生风险前瞻性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下载:71 浏览:427

赵旭 郑美洁 黄坤 段俊婷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与胆石症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所有公开发表的关于2型糖尿病与胆石症发生风险的前瞻性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性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分析共涉及糖尿病组1 056 278人,对照组4 117 041人,试验组共有72 756人发生胆石症,对照组共有98 594人发生胆石症。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胆石症风险显著增加(OR=1.68,95%CI 1.35,2.08,P<0.000 01,I2=99%)。根据性别进行亚组分析,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男性发生胆石症的风险显著增加(OR=1.62,95%CI 1.15,2.3,P=0.006,I2=99%),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女性胆石症的风险增加(OR 1.74,95%CI 1.32,2.1,P<0.000 01,I2=99%)。两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胆石症的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明显增加,其中女性糖尿病患者胆石症的发生风险较男性略高,但两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非药物干预方法对乳腺癌患者康复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下载:21 浏览:438

朱文敏1 魏小龙2 2020年9期

摘要:
对多种用于改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非药物干预方法进行效果评估和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改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非药物干预方法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文献信息;使用Review Manager 5.3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通过STATA 15.0展现各研究之间的网状关系,并进行发表偏倚分析;进行收敛性评价,建立贝叶斯模型,通过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呈现每个干预方法成为最佳干预的可能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篇文献,涉及2 739例乳腺癌康复期患者。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是改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最佳非药物干预方法,概率分别为72%、59%和4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最好,可优先考虑应用。

中国人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抗EB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的Meta分析 下载:86 浏览:512

张敏杰 高玉芳 杨飞飞 徐晓莉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抗EB病毒(EBV)抗体与中国人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CBM)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对IM患者和对照者血清抗EBV抗体进行检测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2月。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修改后的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计算每种抗EBV抗体血清阳性率的比值比(OR),并对不同文献中各个抗体的OR值进行合并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来判断结果的稳定性,采用Egger检验评估纳入的研究是否存在发表偏移。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含1 305例IM患者和973例对照者。IM患者抗EB病毒衣壳抗原(EBV-VCA)IgM/IgG/IgA抗体、抗EB病毒早期抗原(EBEA)IgM/IgG抗体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者,抗EBV-VCA IgM抗体总体OR=81.67,95%可信区间(CI)为57.88~115.22;抗EBV-VCA IgG抗体总体OR=7.86,95%CI为2.05~30.25;抗EBV-VCA IgA抗体总体OR=15.45,95%CI为1.13~211.81;抗EBEA IgM抗体总体OR=17.21,95%CI为7.76~38.15;抗EBEA IgG抗体总体OR=4.21,95%CI为1.08~16.40。IM患者血清抗EB病毒核心抗原(EBV-NA)IgG抗体阳性率与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0,95%CI为0.08~3.00,P=0.45)。检测抗EBV-VCAIgG抗体的研究共纳入11项,各研究之间质量差别较大,异质性较大。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亚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gger检验结果显示无发表偏移。结论中国人群IM患者血清抗EBV-VCA抗体和抗EBEA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者,而血清抗EBV-NA抗体阳性率则低于对照者。

静脉溶栓治疗轻型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下载:79 浏览:491

​陈艳 李仕文 赵珊珊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系统评价静脉溶栓治疗轻型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是从收录开始至2019年7月。应用RevMan V 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篇文献被纳入最终研究,其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组1 202例,非溶栓组1 4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良好功能结局与rt-PA静脉溶栓显著相关(OR=1.44, 95%CI:1.21~1.71,P<0.001),但存在中度异质性[Chi2=13.49,df=7(P=0.060),I2=48%]。亚组分析后发现,异质性的主要来源是地区。与非溶栓组相比,rt-PA溶栓组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比例明显增高(OR=14.40, 95%CI:2.62~79.26,P=0.002,I2=0%),但两组的病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OR=0.97, 95%CI:0.54~1.76,P=0.920,I2=0%)。结论轻型卒中患者能从静脉溶栓中获益。虽然rt-PA静脉溶栓增加了sICH的风险,但不影响患者的病死率。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下载:2 浏览:438

燕芳红1 刘欢2 蒋文慧2 2020年5期

摘要:
明确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Medline、Scopus、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纳入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关于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危险因素的文献。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偏倚风险评价及资料提取,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包括43 839例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4.17)、高龄(OR=2.84)、红细胞分布宽度≥13%(OR=2.04)、肾功能异常(OR=2.23)、随机血糖≥11 mmol/L (OR=1.82)、非O型血(OR=1.75)、三支病变(OR=1.75)、糖化血红蛋白分数≥5.7%(OR=1.63)、无梗死前胸痛症状(OR=1.56)、症状出现至球囊扩张时间延长(OR=1.48)、高血压(OR=1.27)。结论女性、高龄、红细胞分布宽度≥13%、肾功能异常、随机血糖≥11 mmol/L等是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的危险因素。

不同抗抑郁药物对卒中后抑郁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下载:87 浏览:494

​黄斐然1 王威2 柴云1 于明1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评价不同抗抑郁药物对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月。使用Stata 14.2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本文最终纳入32个临床研究,共2 644例PSD患者。与安慰剂比较,帕罗西汀(MD=9.34,95%CI:4.39~14.29)、氟西汀(MD=8.63,95%CI:5.51~11.75)、丙米嗪(MD=9.41,95%CI:0.12~18.70)、去甲替林(MD=8.54,95%CI:4.14~12.94)、文拉法辛(MD=6.97,95%CI:2.04~11.90)、传统疗法(MD=6.40,95%CI:1.70~11.11)、依地普仑(MD=6.32,95%CI:1.91~10.73)降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舍曲林、黛力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帕罗西汀治疗PSD较氟西汀(MD=0.71,95%CI:-5.14~6.56)、丙米嗪(MD=0.07,95%CI:-9.38~9.25)、去甲替林(MD=0.80,95%CI:-5.82~7.42)、文拉法辛(MD=2.37,95%CI:-4.61~9.36)、传统疗法(MD=2.94,95%CI:-3.89~9.77)、依地普仑(MD=3.02,95%CI:-3.61~9.65)、舍曲林(MD=6.14,95%CI:-4.98~17.26)和黛力新(MD=6.37,95%CI:-2.11~14.86)存在优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抗抑郁药物对PSD治疗效果从优到差依次为帕罗西汀、氟西汀、丙米嗪、去甲替林、文拉法辛、传统疗法、依地普仑、舍曲林、黛力新。结论帕罗西汀、氟西汀、丙米嗪、去甲替林、文拉法辛、传统疗法、依地普仑均对PSD有疗效,其中帕罗西汀的疗效最优。

癌性伤口护理方法及效果的Meta分析 下载:1 浏览:345

刘艳1 范湘鸿2 王艳1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癌性伤口护理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癌性伤口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lsevier 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中关于癌性伤口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3月。由2名评价人员按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质量评价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计70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硅胶猫砂以及负压吸引可减轻癌性伤口中度臭味[RR=0.58,95%CI(0.38,0.90),P=0.010];甲硝唑和绿茶包对改善癌性伤口臭味的效果不如对照组[RR=0.63,95%CI(0.30,0.96),P<0.001];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和绿茶包可减轻癌性伤口中等及大量渗液[RR=0.66,95%CI(0.45,0.95),P=0.030;RR=0.38,95%CI(0.17,0.88),P=0.020]。负压吸引以及硅胶猫砂对减轻癌性伤口轻度疼痛的效果不如对照组[RR=1.46,95%CI(1.06,2.00),P=0.020];银离子藻酸盐敷料以及家庭延续性护理措施对改善癌性伤口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亦不如对照组[RR=6.05,95%CI(3.74,8.36),P<0.001]。结论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硅胶猫砂或负压吸引对减轻癌性伤口的臭味有促进作用,对改善癌性伤口的疼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尚需一定试验支撑;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和绿茶包对改善癌性伤口中等及大量渗液效果更佳。目前关于癌性伤口的护理研究证据尚不充足,且各研究样本量差异较大,后期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塑料薄膜包裹预防新生儿低体温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下载:10 浏览:440

邢丽云 黄丽华 2019年7期

摘要:
系统评价塑料薄膜包裹对新生儿保暖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新生儿保暖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塑料薄膜包裹应用于新生儿保暖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所得文献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查,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 83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塑料薄膜包裹组早产儿进入NICU时低体温发生率[RR=0.71,95%CI (0.64,0.79),P<0.01]、进入NICU时体温[MD=0.60,95%CI (0.47,0.72),P<0.01]、进入NICU时发热发生率[RR=4.09,95%CI(2.12,7.88),P<0.01]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度或Ⅳ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RR=0.92,95%CI(0.65,1.32),P=0.660]、出院前病死率[RR=0.75,95%CI(0.53,1.08),P=0.120]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塑料薄膜包裹能减少早产儿进入NICU时低体温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进入NICU时的体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早产儿保暖方法,但有引起发热的风险;塑料薄膜包裹不能降低早产儿Ⅲ度或Ⅳ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出院前病死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