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通用竞争战略研究的历史反思——一个基于博弈与约束优化建模的新研究架构 下载:48 浏览:398

陈圻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文章从独特的视角回顾了通用竞争战略实证研究的历史,首次关注了Palepu战略识别假设和战略数理解析的研究,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评述了近期战略解析建模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及相关实证研究的进展,发现了反传统的理论建构性研究所面临的机遇。预测了通用战略建模、Palepu战略识别假设的解析验证和相关实证研究可能成为研究前沿。最后,提出了一个跨战略管理、财务管理和博弈论三个领域的新研究架构设想。

基于MVC的试卷生成及主观题判卷算法研究 下载:54 浏览:456

张翠翠1 周国祥1 俞磊2 石雷1 王青青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期

摘要:
国内外成型的考试系统对客观题判卷已有成熟的算法,而对于主观题判卷还有待研究,因此设计一个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框架的试卷动态生成系统,提出一套主观题自动判卷算法是可行的。在试卷生成系统中,通过分布视图PartialView和组件加载技术ComponentConfig动态生成含文本框/复选框等控件的试卷页面;在主观题判卷算法中,提出双向遍历空间模型算法,它结合关键词双向匹配和向量空间模型计算关键词得分点和文本相似度。仿真结果显示系统能方便生成测试用卷,所设计的自动判卷算法也提高了自动判定分数的准确率。

R-脊椎蛋白3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及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20

​王瑞峰1 张昊驹2 戴宜武3 徐如祥3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观察R-脊椎蛋白3(Rspo3)对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离、悬浮培养孕14~15 d的CD1胎鼠大脑侧脑室下区(SVZ)NSCs并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取第3代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体积各为1mL。实验组添加储存浓度为50μg/mL的Rspo3蛋白0.8μL(终浓度40ng/mL),对照组添加等体积的NSCs培养液。干预后6h通过BrdU细胞渗入实验法检测2组NSCs增殖情况。干预后4 h和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90%以上细胞呈巢蛋白和SOX2阳性。经过诱导分化后,部分细胞呈神经元核抗原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证明实验中提取分离的细胞为NSCs。BrdU细胞渗入实验法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率为1.56±0.03,明显高于对照组(1.0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4 h和8 h时实验组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9±0.10、1.20±0.13,对照组分别为0.56±0.05、0.83±0.0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po3蛋白可在体外促进小鼠NSCs增殖,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GPON安全技术核心优势分析 下载:258 浏览:2642

王超 《核工业与技术》 2021年6期

摘要:
本文围绕GPON网络的技术特征,以及其在铁路通信环境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对于其安全技术保证展开了深入的分析。

GPON技术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下载:252 浏览:1559

杨曦 《无线电研究》 2022年10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用户对信息数据传输效率、安全性和网络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通信服务行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通信网络建设规模持续增大的背景下,传统的宽带无法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相比之下,GPON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宽带接入方式,有着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提高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有助于推动我国通信建设行业的创新发展。

智能电网通信系统中网络架构的可靠性研究 下载:234 浏览:1824

​赵隽 王英伟 李占一 《电网技术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智能电网运营中,双向通信网络发挥着支撑技术的作用,也是确保智能电网朝着规范化、智能化发展的重点。智能电网通信架构发展中,无线通信技术凭借自身扩展性强、灵活性高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阐述了智能电网对通信系统的要求,分析了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PON技术在智能电网通信系统中运用的必要性,重点对PON系统的网络架构及保护架构下,系统的可靠性及业务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为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保证。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