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西河流域不同海拔区土壤有效钾的高光谱反演 下载:86 浏览:363

郭鹏1 李婷1,2 张世熔3 李智平1 梁俊捷1 《土壤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探究不同海拔条件对土壤有效钾含量高光谱反演的影响以及筛选效果最好的光谱指标。采集118个土壤样本后进行其室内理化分析、光谱测量与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在土壤原始光谱(R)处理的基础上提取了反射率倒数一阶微分((1/R)')、反射率倒数的对数一阶微分((log(1/R))')和反射率对数的倒数一阶微分((1/(log R))')三种光谱变换指标,分析土壤原始光谱和三种变换后的光谱指标与不同海拔区土壤有效钾含量的相关性,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建立不同海拔条件下土壤有效钾的高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比较土壤原始光谱和三种变换后的光谱指标,基于(log(1/R))'变换结果构建的PLSR模型在土壤有效钾的反演效果最好,其决定系数(R2)最高,为0.89,均方根误差(RMSE)为12.45 mg kg-1;(2)相比全区域而言,依据海拔分区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更好的预测土壤有效钾的含量。该结果对今后地形复杂区域土壤养分的光谱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基于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进行STEM项目的设计思路与案例 下载:75 浏览:495

​付鑫 《生物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基于高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利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思路,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为学生提供实践科学探究的机会。依据分析学校环境与学生需要、分析高中生物学课程的适宜资源、组织课上与课下的衔接内容、学生成果的评价与分析的思路进行项目设计与实践,以"尿糖试纸的设计"和"植物插条生根的实验探究"为案例进行展示,体现本研究的成果与价值。

从STEM和STEAM看创新教育理念的嬗变、深化、升华 下载:65 浏览:469

管恩浩1张宇阳2彭倩3 《中国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在以实用主义、技能导向与融合范式为全球教育宏观发展方向的背景下,STEAM教育脱胎于STEM教育,其主要特征是突出跨学科融合优势,强调科学创意培养,重视人文精神与关怀。创新教育理念经历了从单维途径到多维途径,从学院导向到社会导向,从欧美框架到多元框架的螺旋式发展。目前创新教育呈现出以多方合作为内涵、以劳动力与社会为导向、以产学研相融合为价值、以发展终身教育为路径的宏观发展趋势,这与强调多元融合的STEM、STEAM教育理念相契合。深究其历程,探讨各国创新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对我国创新教育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美术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下载:60 浏览:342

徐艳花 《中国教育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跨学科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小学美术学科跨学科教学进行了探索。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跨学科学科教学对学生美术素养、创新能力和整体素养的提高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基于多频段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优化策略 下载:79 浏览:485

闫群民 李玉娇 《电力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风电场接入互联系统后产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分析了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提出将多频段电力系统稳定器(multi-band power system stabilizer,MB-PSS)与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联合运行的控制策略,并对二者设置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将风电场接入IEEE两区域四机互联系统,在MATALB仿真平台对4种工况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抑制区间低频振荡和稳定系统电压方面性能优越,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电能质量。

拓展学科资源 开发STEM课程 下载:83 浏览:438

何绚雅 《教学管理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STEM课程的开发设计,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科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体验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规律性知识的引导下,有效地展开动手实践,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的有效联合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融合与创新:我国STEM教育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及建议 下载:64 浏览:432

周一诺 杨馨宇 黄斌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12期

摘要:
近些年,STEM教育的本土化实施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文章主要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总结我国STEM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实践应用、人才培养、教师教育、课程整合、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坚持STEM教师能力培养、打造STEM学习生态系统是未来我国STEM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建议:一是要坚持STEM教师能力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要开发独立优质STEM课程,完善相关教材内容;三是建立STEM教育评价体系,跳出应试教育怪圈。

国内STEM教育研究热点及现状述评——基于2013—2019年文献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下载:70 浏览:452

武存涛 刘建君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3—2019年收录的296篇深度学习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共词矩阵、相似矩阵和聚类分析为研究方法,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梳理出我国深度学习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热点。通过分析,国内STEM的研究热点可以分为四类:STEM教育特征研究、STEM教育理念探析、STEM课程研究、STEM教师发展研究。

指向深度学习的STEM教学模式构建:理念与设想 下载:72 浏览:488

车苗苗 李少梅 《中国教育探索》 2020年3期

摘要:
STEM教育的最终旨归在于帮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本文在梳理STEM教育和深度学习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厘清STEM教育和深度学习的关系,借鉴PBL教学模式,围绕STEM教育培养目标和NRC深度学习能力维度,从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条主线出发,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准备、师生活动、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构建了以真实问题为基点、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循环反复为特色、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面向深度学习的STEM教学模式。

基于STEM教育的工程思维培养 下载:92 浏览:424

吴永发 《中国教育探索》 2019年5期

摘要:
STEM教育是基于解决问题、基于工程设计、基于建造产品的学习,是跨学科的、开放式的学习。学生应用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学科知识,以真实问题和建造产品为驱动,在工程实践中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开展工程设计和制造产品的活动中,培植了实践性思维,激发了设计性思维,促成了构建性思维,能够达成培养工程思维的目标。

基于STEM教育的学习力培养 下载:92 浏览:479

吴永发 《中国教育探索》 2018年4期

摘要:
STEM教育是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设计的学习,是跨学科的、开放式的学习。基于STEM教育的学习,以项目和真实问题为驱动,在科学实践中创新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开展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完成工程设计、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学习动机,锻炼学习毅力,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创新力,从而达成培养学生学习力的目标。

高水平工科类行业特色高校实施STEM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46 浏览:556

白逸仙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0年12期

摘要:
当前,高水平工科类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面临从"基于学科的教育"向"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的战略转型。在此背景下,STEM教育理念被引入高水平工科类行业特色高校的教育改革中。然而,从实施情况来看,我国高水平工科类行业特色高校仍存在所培养的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为改变这一现状,高水平工科类行业特色高校应在专业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跨界整合能力,推进学科、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实施项目式教学,建立基于循证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健全STEM教育改革体制机制。

国外STEM教育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探析 下载:54 浏览:410

邱德峰1 全晓洁2 李颜希3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STEM教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其被视为培养21世纪核心能力的关键。研究以WoS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源,并借助SPSS21.0、Bicomb2.0以及CiteSpace等软件工具对国外历年来STEM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外STEM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由萌芽(2001年至2007年)到发展(2008年至2012年)再到繁荣(2013年后至今)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领域主要包括:STEM教育参与主体的主观因素和学生学习表现情况的研究;特殊群体在STEM教育中的学习及表现情况的研究;STEM教育整合及STEM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情况的研究;STEM教育实践活动情况的研究;STEM教师的培养、专业发展及其他研究。研究前沿主题主要体现在:创新STEM专业学习(学位获得)途径;关注女性、少数族裔及残疾人士等群体的STEM教育和学习的平等与公平性;K-12阶段STEM课程整合;高中学生STEM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在分析学生对STEM兴趣及专业选择中的效用。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强对STEM教育的探究,重视对国际研究经验的学习和借鉴,主动把握STEM教育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美国小学STEM课程的目标定位、实施取向和评价方式研究——以《美国STEM课例设计(小学卷)》为例 下载:57 浏览:408

郭明眉1 尚巧巧1 李亚春2 刘克3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聚焦《美国STEM课例设计(小学卷)》一书中的代表性案例,对美国小学STEM课程的目标定位、实施取向、评价方式进行定性分析。在课程目标定位方面,美国小学STEM课程作为新一代创新课程,主要侧重构建以科学或工程为核心的整合性知识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在运用多元智能时所表现出的创造力。课程实施取向既非忠实取向,也非单一的相互适应取向与创生取向,而是后两种取向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评价方式方面,按方法分类,侧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按评价主体分类,侧重民主评价;按评价功能分类,侧重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APE与NSTEMI应用心电图鉴别的价值分析 下载:79 浏览:484

吴红 陈英花 马海英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心电图在鉴别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首发APE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首发急性N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1V3导联ST段压低和T波倒置的发生率显著较高,而V4V6导联ST段压低合并T波倒置的发生率则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V1V3导联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可有效预测急性APE的发生,而V4V6导联ST段压低合并T波倒置可有效预测急性NSTEMI的发生(OR=1.28,3.47,1.09,P<0.05),且APE患者心电图异常表现中仅SIQIIITIII症对高、中、低风险预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能够提高早期对APE和NSTEMI的鉴别能力,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替格瑞洛对接受PCI手术NSTEMI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下载:59 浏览:492

王倩1 任琳2 张鹏宇1 李芳1 杨桂凤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对患者心肌的保护及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PCI手术的NSTEMI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内皮素(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及6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CK-MB、ET-1、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d,替格瑞洛组患者SOD水平高于氯吡格雷组,CK-MB、ET-1水平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6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发生率为7. 69%,氯吡格雷组为25. 64%,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替格瑞洛可以减少NSTEMI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程度,保护心肌细胞。

北京市STEM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及路径优化研究 下载:13 浏览:164

刘怡然1 唐祚豪2 《当代中文学刊》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了广泛重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STEM教育的发展状况不仅体现了国内STEM教育的最高水平,更彰显了国家对STEM领域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提供对STEM领域的综合文献综述旨在总结并分析STEM研究的当前状态趋势和关键问题。STEM的兴起到发展为多个行业交叉领域的核心,其影响已经在社会、科技和经济等领域中广泛体现。综述包括了STEM领域的多个关键方面,含国外发展历程、国内外政策、北京市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对策分析,以及对我市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基于变分理论的AVHRR海表温度反演应用及效果评估 下载:65 浏览:444

陈靖扬1 陈耀登1 师春香2 李旭3 徐宾2 《海洋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基于变分理论算法实现了METOP-A卫星AVHRR传感器探测数据的海洋表面温度变分反演,进行了连续1个月的海表温度反演试验,并分别从全球、分纬度带和天气系统活跃区域3个方面,将变分反演结果(VAR SST)与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反演相同卫星得到的海表温度产品(GBL SST)、其他海温融合产品(OISST)及实际浮标观测数据等进行一系列评估。从全球评估指标看出,以OISST为参照,VAR SST要优于GBL SST;以浮标观测为参照,VAR SST略逊于GBL SST,而且VAR SST还改进了GBL SST随时间波动大的缺点;从分纬度带对比看出,在与OISST对比时,VAR SST在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质量要优于GBL SST,海温反演精度较高。研究还表明,由于变分方法考虑了大气状态的变化,能够更加有效订正卫星遥感过程中大气的削弱作用,从而反演出精度更高的海表温度,尤其在天气系统较为复杂的区域效果明显。

基于光纤通信系统的最优航迹网络规划模型设计 下载:159 浏览:2715

杨鲲 《光电子进展》 2024年6期

摘要:
本项目针对多个空间、多个领域的立体空间组网,针对目前光网络安全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尤其是在单节点、单节点条件下,由于供电方式不合理,给光网络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研究合理的供电方式。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多模光纤信道的双向传输方案,并通过双波长传输技术,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安全防护措施,有效地避免了关键信息的泄漏和窃听。以链路可靠度为优化目标,针对光纤通信系统的物理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光纤通信系统的最优航迹规划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求解。最后,本文给出了两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基于STEM教育理念下的农业保险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186 浏览:2004

彦风晶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8期

摘要:
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了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方式,通过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手段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进而强化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此,文章以STEM教育理念为背景,对当前高校农业保险课的教学现状展开了分析,提出了基于STEM教学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构建思路,并从教学前期准备、教学实施、教学结果评价三个方面给出了基于STEM教学理念的农业保险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旨在提升农业保险课教学成效,培育出契合社会人才需求标准的专业性农业保险人才。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