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血浆置换治疗HELLP综合征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103 浏览:1144

董萍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HELLP综合征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病人中,随机选取愿参加研究的HELLP综合征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68例纳入此项研究,并作为研究观察对象。根据系统盲选法进行分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浆置换治疗,对两组临床指标加以监测,并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PACHE评分(18.44±5.13)分、血清热休克蛋白70(6.44±1.34)ng/ml、丙氨酸转氨酶(169.66±123.4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00.12±16.92)U/L、凝血酶原时间(18.03±2.40)s、C反应蛋白(85.30±10.07)mg/ml、总胆红素(80.31±16.25)umol/L、平均动脉压(135.44±8.19)mmHg以及乳酸脱氢酶(749.50±211.91)U/L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30.98±6.21)分、(11.10±1.40)ng/ml、(379.21±362.21)U/L、(321.25±53.20)U/L、(20.36±2.66)s、(170.12±10.95)mg/L、(176.01±107.34)umol/L、(154.98±8.90)mmHg、(1368.90±559.42)U/L更低,且血小板计数(102.12±8.66)×109/L、血红蛋白(109.23±8.64)g/L水平较对照组(55.65±8.32)×109/L、(73.98±8.24)g/L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18%(31/34)显著较对照组70.59%(24/34)更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ELLP综合征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采用血浆置换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穴位针灸联合耳穴压豆在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睡眠质量的影 下载:145 浏览:1891

张宁 柴晓风 李洁 《中国中医药》 2024年10期

摘要:
观察耳穴针灸结合耳穴压豆对伴有睡眠障碍的血透病人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维持性血透病人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耳穴针灸结合耳穴压豆的方法,连续观察1月。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在干预前,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和肾脏疾病相关生存质量(KDTA)的得分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前后, PSQI的各个维度得分明显降低, KDT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针灸结合耳穴压豆,可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睡眠紊乱对日常活动的影响,提高生存品质。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154 浏览:1570

艾尔登毕力克 丁巧玲 《中国中医药》 2024年9期

摘要:
分析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康复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48例,均于2023.02-2024.02参与研究,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康复治疗、针灸+康复治疗,对比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肢体功能评分,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症状评分,观察组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开展针灸+康复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基于中医调护在护士睡眠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365 浏览:3689

黄小琴 《中国中医药》 2023年2期

摘要:
探究中医调护改善护士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对我院不同科室的238名护士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将筛查出的120名出现睡眠障碍的护士随机均分为两组进行分组对比试验,给予观察组基于中医调护的睡眠管理,给予对照组常规睡眠管理。使用AIS量表对干预前后两组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护士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过睡眠管理,两组护士睡眠质量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护士睡眠改善质量更佳(P<0.05)。结论:中医调护能有效改善护士的睡眠质量,解决失眠对护士造成的困扰,治疗成本低廉,无不良反应,更符合存在睡眠障碍的护士的需求。

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下载:542 浏览:3691

董月秋 李彤中 《中国中医药》 2023年11期

摘要:
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我院2022年一整年进行治疗的4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对照组以吞咽康复训练为主要治疗手段,观察组需要给予患者针灸联合吞咽康复为主要治疗手段,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参数。结果:在统计学软件的帮助下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参数和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在治疗工作开展后,观察组患者的SSA、WST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脑内血流动力学指标也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良好,此外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在各项数据对比后差异性均较为明显。结论: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治疗的期间,以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为主要治疗手段,实际的治疗效果较为良好,能够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进行改善,调节患者血清BDNF的实际情况,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具有较为良好的预后效果。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及体质辨识研究 下载:352 浏览:2128

王丹 《中国中医药》 2023年6期

摘要:
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及体质辨识。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于门诊就诊及住院的自诉有记忆力减退的260例病人纳入,应用MOCA中文版进行认知功能评测,最终将受试者分为MOCA评测正常组(评分>26分)和MOCA评测异常组(评分<26分)。统计分析两组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中医证型及体质。结果:异常组患者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异常组患者的中医证型中肾虚髓减证、脾虚夹湿证比例均高于正常组,痰浊阻窍证、气滞血瘀证均低于正常组(P<0.05)。异常组患者的中医体质中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比例均低于正常组,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比例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及中医证型及体质辨识关系密切。

中医养生保健改善疗养员睡眠障碍效果分析 下载:410 浏览:2476

王丽 叶秀真 林佳娜 游小彧 彭晓欣 洪美杨 严晓雪 刘雅丽 梁亚芳(通讯作者) 《中国中医药》 2023年5期

摘要:
探讨中医养生保健改善疗养员睡眠障碍效果。方法:收治样本:66例睡眠质量差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小组:对照组(常规养生保健)、观察组(中医养生保健)各33例,比较保健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均较高(P<0.05)。结论:为睡眠质量差的患者予以中医养生保健,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

中药制剂口腔护理液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88 浏览:998

席华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药制剂口腔护理液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5月收治6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双盲法”分盐水组(生理盐水)、中药组(中药制剂口腔护理液)各30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当日比较口腔卫生状况无差异,P>0.05;护理1周后较盐水组,中药组口腔卫生状况值更低;中药组口腔舒适率(96.67%)高于盐水组(80.00%),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药制剂口腔护理液护理可改善口腔卫生状况、提高口腔舒适度,值得推崇。

凯格尔运动联合电刺激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对肌力水平的影响研究 下载:132 浏览:1326

宋德红 黄海彦 潘玉莲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电刺激结合凯格尔运动疗法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疗效和对盆底肌肉力量水平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住院的48例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病人,按随机数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按凯格尔运动方法进行,观察组采用凯格尔运动联合电刺激的方法进行。对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改善情况、盆底功能、盆底肌肉力量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 I类肌纤维疲劳度, II类肌纤维疲劳度,阴道动态压力无显著性(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I类肌纤维疲劳度和 II类肌纤维疲劳度明显降低,阴道动态压力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POP-Q分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凯格尔运动联合电刺激的方法,可以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人提高骨盆功能和盆底肌肉力量、减轻骨盆器官脱垂的作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改善效果分析 下载:94 浏览:863

李丽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对于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范围确定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研究对象以年龄大于60岁的糖尿病患者为主,入组样本共计86例,经系统随机化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占43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选用护理模式为综合护理,评估整体护理效果,具体内容包含睡眠质量、遵医行为评分。结果:护理实施后,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各评估项目测定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观察组测定数值明显偏高(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予以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睡眠障碍具有确切的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以及遵医行为,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球囊扩张术联合低频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229 浏览:1548

徐迪 褚晓晴(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观察尿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低频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选取80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为期8周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尿导管球囊扩张术和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取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洼田饮水试验、摄食-吞咽功能障碍评估、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进行疗效评估。在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各评分均有效果,且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因此尿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可以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进食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集束化护理对ICU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研究 下载:271 浏览:1614

刘晓瑜 赵学霞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ICU治疗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结合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患者睡眠障碍的消除,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应用效果良好。

医院烧伤科护理人员对应激相关障碍的认知情况及管理现状的综合调查分析 下载:124 浏览:1375

孟冬梅 罗菁 《中国医学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并分析医院烧伤科护理人员对应激相关障碍的认知情况及管理现状。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我院烧伤科的60名护理人员。通过收集并分析护理人员的临床资料,深入探讨对应激相关障碍的认知现状以及管理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识别影响护理人员对应激相关障碍认知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职称、聘用形式以及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均与护理人员的应激相关障碍认知情况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工作年限和文化程度并未显示出与认知情况之间的显著关联(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职称和是否接受过培训是护理人员对应激相关障碍认知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院烧伤科护理人员对应激相关障碍的认知情况并不理想,且管理现状亟需改进,特别是职称和是否接受过培训这两个因素,对于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预防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下载:94 浏览:775

保丽丽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预防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统计两组的盆底肌功能。结果:观察组的盆底肌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产后女性展开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预防护理,可以显著改善盆底肌功能。

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探讨 下载:161 浏览:1486

高萍 金静雯 冯荣灿(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咽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11至2021.11这两年间,所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有96例作为本项研究的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对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有48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样48例,实施咽部电刺激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好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SA评分、VFS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临床采用咽部电刺激的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下载:122 浏览:1675

麦雪珠 黎超明(通讯作者) 李堂英 梁倩莹 莫永宽 张路 《当代中医药》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剖析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实施针灸治疗对患者QOL的影响。方法: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中医针灸治疗。剖析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SS-QOL(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分析并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SSA(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研究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S-QOL)高于对照组,且SSA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针灸干预,能在改善吞咽功能及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应用。

活血化瘀法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1 浏览:784

原素勇 《医学研究前沿》 2024年4期

摘要:
分析活血化瘀法在失眠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医院收治的80例失眠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活血化瘀法干预,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时间段的睡眠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满足失眠患者的临床干预需求,具有先进性。

中医情志护理加穴位按摩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疗效观察 下载:148 浏览:1725

刘俊杰 《当代中医药》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开展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其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中筛选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80例血液透析伴睡眠障碍患者作为探讨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睡眠障碍患者中开展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分析 下载:169 浏览:1548

纪海昌1 高明明1 马会玲2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的临床特征,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单相抑郁患者与28例双相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研究两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差异性,归纳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双相抑郁组患者与单项抑郁组比较,首次发病年龄早、发作史高、病程长(P<0.05);双相抑郁组患者HAMD-17自知力因子分、合并精神病性症状均高于单相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临床特征存在较明显差异,后者起病相对较早,发作较为频繁,认知功能损害相对更严重,多伴精神病性症状等,以后需要加强其心理干预治疗。

针灸联合按摩在小儿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47 浏览:714

罗静雅 陈波生 郑衍庆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在小儿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治疗中采用针灸联合按摩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抽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60例,将入选的所有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为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吞咽障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添加针灸联合按摩方案,将最终两组患儿的吞咽功能、口腔运动功能、(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表达能力、社会能力)等发育商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儿的吞咽功能、口腔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发育商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最终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治疗中添加针灸联合按摩方案,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障碍,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