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估与改进策略探讨 下载:32 浏览:1468

陈策 王磊 《生物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随着当前医疗器械技术的进步,其维修以及维护作为重要的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医疗器械在维修过程中的挑战以及未来趋势,以评估医疗器械维修质量评估和改进策略。当前医疗环境当中,高效、安全的医疗器械维修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保证医疗机构的声誉。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可有效的改变维修的方式。生物医学工程的技术发展以及跨学科合作为当前领域带来的新的挑战以及解决方案,紧跟科技的发展,并积极创新,使得医疗器械维修行为为患者提供更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应急医用口罩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307 浏览:3247

孙敏 董燕 马晓彬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探讨各类医用口罩防护效果,评估口罩质量,指导合理选用。方法 通过对应急检验的各类医用口罩关键项目快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口罩质量。结果 共655个批次医用口罩检验,56%关键项目符合要求。结论 通过医用口罩关键项目测试,得出所检产品质量合格率偏低,过滤效率是影响口罩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选用口罩时需特别关注口罩来源、执行标准。

标准流程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257 浏览:2672

马艳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标准流程护理对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效果。方法 分别从消毒供应中心2020年1-12月和2021年1-12月负责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中各抽选310件为对象,前一个时间段实施常规的管理措施,后一个时间段实施标准流程护理,对比器械消毒灭菌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医疗器械回收合格率为96.77%、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7.74%、包装合格率为99.35%、灭菌合格率为100.00%、发放及时率为100.00%,分别高于实施前的90.65%、92.26%、93.23%、91.61%、91.29%,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实施后各科室医护人员对器械消毒灭菌的总满意率为92.31%,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9.49%,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标准流程护理,能够提高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同时提高科室对消毒灭菌效果的满意度,所以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精密器械的处理和效果评价 下载:312 浏览:3271

尚彩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医院紧密器械处理中存在的不足给予相应改善并评价改善结果。方法:以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供应室实施了精密器械全过程强化管理以后为研究组,以以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供应室实施了精密器械全过程强化管理以后为参考组;对比两个时段内紧密器械的处理效果。结果:实施全过程强化管理前的研究组的器械管理质量评分为(80.7±4.8)分显著高于参考组;同时其问题发生率3%,清洗不合格率4%均显著低于全过程强化管理后的参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供应室管理精密仪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包括清洗不足、装配错误、破损等不良事件,使得器械质量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必须要针对器械管理,强化全过程管理,以提升器械的管理质量和效果,从而为临床作出更大贡献。

浅谈强脉冲光治疗仪的市场监管要求 下载:183 浏览:3080

王钺 张伟 黄少莲 谢朴 孙冰中 《光电子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强脉冲光治疗仪应符合的标准和监管要求,为相关的研发、使用和监管人员提供帮助,以促进IPL技术的安全、有效和可持续应用。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233 浏览:2387

朱彩霞1 朱凯博2 高恺1 陈丽华1 牟玥1 马迎春1 张泉州1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5期

摘要:
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双盲法分为A组(50例,经验用药治疗)和B组(50例,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开展针对性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感染率4.00%低于A组20.00%(P<0.05);两组感染部位(尿路、肺部、口腔、切口、其他部位)对比无差异(P>0.05);B组感染持续时间(5.48±1.06)d、住院时间(10.53±1.25)d短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A组16.00%(P<0.05)。结论 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开展针对性治疗,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不良反应的发生,即使患者发生感染也能缩短感染持续和住院时间。

眼科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管理 下载:82 浏览:854

鲁成秀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眼科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在眼科疾病的治疗方式中,手术所占的比重很大。由于要求眼科显微手术精准,要求对眼部组织损伤程度尽量低,对医疗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且眼科器械精密、细小、价格昂贵、容易损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眼科器械的管理是关系患者愈后、医疗安全、医院效益的重要问题。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制定眼科器械的规范管理制度,通过对眼科器械的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了眼科器械的清洗、包装和灭菌的质量,确保了患者手术安全,降低医院成本。眼科器械的管理更加完善,管理的内容更加细化和具体化,有效保障了眼科器械的灭菌质量,确保了手术器械安全使用。

数字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222 浏览:2331

谭秀红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0期

摘要:
探讨数字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3年3月21例腹腔镜手术患者,腹腔镜均来源于消毒供应中心,在此期间,均实施数字化护理管理模式,分析使用后,腹腔镜器械出现不良事件的情况以及患者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经分析,21例患者当中,均无出现因腹腔镜器械感染的情况,且腹腔镜器械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数字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眼科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管理 下载:78 浏览:812

鲁成秀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眼科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在眼科疾病的治疗方式中,手术所占的比重很大。由于要求眼科显微手术精准,要求对眼部组织损伤程度尽量低,对医疗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且眼科器械精密、细小、价格昂贵、容易损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眼科器械的管理是关系患者愈后、医疗安全、医院效益的重要问题。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制定眼科器械的规范管理制度,通过对眼科器械的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了眼科器械的清洗、包装和灭菌的质量,确保了患者手术安全,降低医院成本。眼科器械的管理更加完善,管理的内容更加细化和具体化,有效保障了眼科器械的灭菌质量,确保了手术器械安全使用。

浅谈医用电子仪器的管理要点及维护 下载:136 浏览:1376

孔凡平 《中国仪器》 2023年4期

摘要:
当前,医用电子仪器的种类在不断地增多,设备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精细化和智能化,这是医疗器械的广泛应用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结果。随着医疗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大型设备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小型设备向微型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显示出空前的优越性。然而,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医疗电子仪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医疗仪器的计量检定工作探讨 下载:278 浏览:2830

王文达 《中国仪器》 2021年6期

摘要: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被研发出来,涉及到各行各业给各领域的飞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在医疗领域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很多器械给医疗领域提供了巨大的价值,但是也存在一些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医疗事故频繁出现,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我国有相应的规定,要求加强对医疗器械的检定工作。尤其是医疗领域是进行救死扶伤的地方,如果存在医疗器械不安全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医疗器械的计量检定工作,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内容,本文将主要针对医疗器械的检定工作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解决建议,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帮助。

指导复用器械合理预处理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的探讨 下载:99 浏览:1063

孙杨斌 赵华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近几年,随着侵入性操作的逐渐增多,部分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具有重复性,这就需要各医疗机构必须注重加强对复用器械的消毒、灭菌操作,以进行严格的管理,避免出现器械相关管理上的疏漏,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清洁医疗器械设备属于医院内部消毒供应室工作必要且重要的环节,其工作品质和精细化管理程度决定着设备的卫生质量,消毒质量的优劣将对外科手术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必须探索一种更加高效的清洗方式,以改善消毒供应室内设备的清洁质量。

分析后疫情时代医疗器械企业“走出去”战略:挑战、机遇与对策 下载:105 浏览:1069

陆忍 赵然 刘琦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医疗器械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特殊市场环境下,医疗器械企业原有的经营战略必须要获得全面的调整。现阶段的医疗器械企业需要应对多个层面的市场转型挑战因素,同时医疗器械企业也面临着医疗发展、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等转型机遇。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只有准确把握医疗器械市场的良好发展机遇,才能够在进出口贸易市场中确立竞争优势,实现良性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医疗器械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发展环境下的“走出去”战略措施,合理完善医疗器械企业现有的经营管理实施方案。

基于医疗器械管理的院内感染预防策略研究 下载:99 浏览:1067

师义明 孙琦 于蕾蕾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器械在医院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院内感染的风险。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针对医疗器械管理和院感科院内感染的预防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们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优化医疗器械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然后我们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医疗器械使用、清洁、消毒、检测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提出了一套系统的院感预防策略。具体包括:强化医疗器械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程序,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加强对医疗器械使用后的检测等。最后,我们应用这套策略进行验证,并得到了显著的效果。临床结果显示,较优化前,院感发生率明显下降,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当前医疗器械管理策略的制定和优化,以及院感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下载:97 浏览:1062

詹仁莉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在手术室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于2023年3月在本院手术室实施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分别在实施前后6个月内抽取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患者各45名。抽查共30名手术室护士,采用护士预防病人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知信行量表评价并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术中及术后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后,手术室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后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手术室实施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和防护行为,有助于预防并减少手术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细节管理干预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及器械处理状况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838

庞爽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中采用细节管理干预对器械处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184204件器械。以时间为节点分组,2021年1月~12月开展常规管理(60420件);2022年1月~2023年12月细节管理(123784件),分析不同管理模式下器械处置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器械处置合格率比较实施前更高,P<0.05。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实施前较低,P<0.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效果显著,能全面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全面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效果分析 下载:121 浏览:1535

杨晓清 《国际护理学》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通过PDCA循环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并且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器械的感染率。方法:我们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含有适当数量的器械。对照组进行了日常护理工作,而观察组则进行PDCA系统护理管理。本文采集了消毒供应室护士工作中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等有关情况,并对比了二组的手术器械感染量及其护士工作质量。结果:观察本组的手术设备感染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说明PDCA系统护理制度对减少手术设备感染率产生正面的效应。另外,研究组对环境控制、设备管理、清洗消毒和包装管理等方面的评分都高于对照组,显示出PDCA循环管理技术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具有潜在的优越性。结论:本研究结论支持,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及护士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器械感染率,从而改善护士管理的服务品质。但是,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和完善这一模式的应用,从而促进它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21 浏览:1515

杨利平 《国际护理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 分析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件手术器械为对照组,另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件手术器械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洗方法,研究组按照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实施手术器械清洗,对比清洗质量与清洗后细菌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器械拆洗、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清洗后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中实施标准化护理质量控制路径有助于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建议推广。

幼儿园民间游戏与户外体育器械的结合与实施 下载:241 浏览:2187

志琴 《体育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民间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民族文化特色,将其有效地与户外体育器械结合起来运用到幼儿的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全方面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重视起民间游戏与户外体育器械的结合和运用,合理选择民间游戏,创设良好的民间游戏环境,并不断地丰富民间游戏内容,从而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快乐各方面素养也得到一定的发展,推动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不同清洗与消毒灭菌方法应用于内镜器械处理的效果比较与分析 下载:163 浏览:2045

曹美凤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清洗与消毒灭菌方法用于内镜器械处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2019年6月需清洗消毒的胃镜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方式分为手工组和清洗工作站组,分别通过手工清洗和一体化清洗工作站清洗。清洗结束后,从手工组和清洗工作站组分别随机抽取80条内镜,比较两组内镜细菌培养结果合格率以及洗消规范性,同时统计两组的人工耗时、总耗时和消毒时间,比较组间差异。结果①清洗工作站组79条合格,1条不合格,合格率为98.8%;手工清洗组58条合格,22条不合格,合格率为72.5%。清洗工作站组的合格率高于手工清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洗消规范性,清洗工作站组75条规范,5条不规范,规范率为93.8%;手工组70条规范,10条不规范,规范率为87.5%,清洗工作站组规范率高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清洗工作站组内镜平均手工耗时为(3.9±0.5)h,显著短于手工组的(6.8±0.6)h,消毒时间为(24.5±2.5)min,明显短于手工组的(30.2±2.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耗时分别为(12.7±1.1)h和(12.4±1.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清洗工作站可显著提高胃镜的清洗效果和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