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65 浏览:2732

俞献平 《诊断医学》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研究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应用磁共振技术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8.05~2019.09纳入84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开展研究。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关节软骨损伤Ⅱ级65例,Ⅲ级19例;半月板损伤Ⅰ级14例,Ⅱ级43例,Ⅲ级12例;骨髓水肿63例,骨质破坏21例;9例前、后交叉韧带与7例内、外侧副韧带损伤;骨性游离体与软骨游离体各2例。结论: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应用磁共振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应用CT与MRI诊断临床效果 下载:309 浏览:2887

宋莎莎 《诊断医学》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CT与MRI两种诊断方式对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进行临床探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检查基础。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并了解关节软骨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病情程度。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60例患者中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T检查措施,观察组则为MRI检测,分析检出率。结果:从检查上看,观察组的关节软骨的检出准确率为96.8%,对照组为87.1%,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膝半月板的检查上,也以观察组的检出率更高,为96.6%,对照组则为86.2%,由此,我们认为MRI检查成果更为准确。结论:采用CT与MRI诊断策略能够更好地对疾病进行鉴别,帮助患者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朝着正确的方向改进,并可以通过影像学数据规划治疗方案,对早日开展康复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MR诊断在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45 浏览:3764

王蓉 郑清铎 邓春兰 刘伟 张镭 《诊断医学》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MR诊断在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病例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行常规CT检查为对照组,行MR检查为观察组,深入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两组 MR 诊断结果分析比较方面,在45例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中,观察组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为44例,诊断准确率为97.78%,非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为1例。而在对照组中,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为38例,其诊断准确率为84.44%,非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为7例。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MR诊断方式的应用,对于治疗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具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将准确性和全面性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防止出现误诊现象,其临床诊断价值显著。

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45 浏览:877

章晓峰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对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患者。对照组以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

低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应力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下载:455 浏览:3653

李辉林 《诊断医学》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对低场磁共振在诊断膝关节应力性骨折中的价值运用进行分析和阐释。方法:针对21例患者进行研究,以X线平片及低场磁共振检查为主,对其中的信息结果进行全方位分析,对低场磁共振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3例出现轻度的软组织肿胀,5例患者看到骨折线。在低场磁共振检查下,结果特征十分明显。结论:在关节应力性骨折诊断中,运用低场磁共振具有明显的特征,可以进行早期诊断,为治疗康复提供了良好机会,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这是值得广泛运用的。

活血化瘀方在接受膝关节镜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下载:74 浏览:902

赖金铃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接受膝关节镜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开展活血化瘀方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镜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选取40例,均于2023.01-2023.12参与研究,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加速康复外科干预),一组设为观察组(活血化瘀方治疗),对比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症状评分,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较高,对照组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接受膝关节镜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活血化瘀方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加味地黄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下载:72 浏览:773

郑军堂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地黄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8月—2022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64例患者,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加味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WOMAC评分以及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在治疗效果上,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WOMAC评分与各症状改善情况更优,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选择加味地黄汤,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疗效可靠,各项临床症状能够显著改善,可以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毫火针疗法对膝关节疼痛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下载:64 浏览:854

刘声平 《临床医学杂志》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毫火针疗法对膝关节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纳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之间,总人数为76例,通过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给予毫火针疗法和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对膝关节疼痛患者实施毫火针疗法,不但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对患者的疼痛起到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中期临床疗效 下载:103 浏览:1291

王高军 曹婷婷(通讯作者)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本文就关节镜手术治疗对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中期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31例应用注射玻璃酸钠手段,观察组31例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对术后疼痛状态进行评分,评估工具应用VAS量表,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更低(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时,评估量表选用HSS量表,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应用关节镜手术对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降低关节炎对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减少疾病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的膝关节功能。

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下载:352 浏览:1280

汤健 季亮 李青松(通讯录作者) 《中国中医药》 2024年9期

摘要:
验证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针灸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优势。方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纳为受试对象,排除膝关节局部皮肤有伤口、感染/治疗不合作/对针灸针及艾绒过敏的患者后,以双盲试验分组原则为依据将其依次纳入对照组(n=40,实施常规西药治疗)与研究组(n=40,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较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研究组97.50% vs 对照组82.50%),同时患者疼痛、肿胀、僵硬、酸软评分与疼痛评分(VAS评分)更低,且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更高,以上指标经比较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针灸的治疗策略在促进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中优势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安全性。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下载:354 浏览:3683

李运峰 《中国中医药》 2023年3期

摘要:
分析温针灸联合推拿诊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成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分类法分组,时间范围统计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将1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温针灸联合推拿按摩诊治措施)和对照组(常规诊治方式),每组50名患者。经对临床诊疗效果、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等两组患者指标综合评价后得出结论。检查结果:经两批患者诊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关节功能明显好转,疼痛程度降低,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观察患者症状减轻程度、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不良反应出现率、临床诊治效果明显超过对照组等,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过程中,温热针灸融合推拿按摩效果明显、安全可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临床运用提供了参考。

中医特色护理在瘀血痹阻证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365 浏览:3697

周家美 《中国中医药》 2023年2期

摘要: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特色护理在瘀血痹阻证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各项参数和治疗前后,数值的变化差异,对应用效果进行阐述。方法:拟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本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段内,就诊的62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参考对象,按照统计学对比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31名,对照组31名患者。在实际护理中,观察组主要是以常规西医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则在西医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开展,对两组患者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经过本次研究对比中,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以及疼痛评分中,对照组数据明显优于观察组,实际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7.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54%,数据间具有差异,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瘀血痹阻证膝关节炎患者中进行应用,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疗的效率,加强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降低患者疼痛效果,是目前临床诊疗中广泛使用的护理方式。

中医辨证施护对膝痹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542 浏览:3732

洪娜丹 《中国中医药》 2022年8期

摘要:
针对中医辨证施护对膝痹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 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膝痹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膝痹病患者的治疗中,对其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实施。

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369 浏览:3580

洪邵华 《中国中医药》 2024年1期

摘要:
分析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能力评分、治疗有效率评分、患者满意率数据。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为(89.28±2.87)分,VAS评分为(1.26±0.03)分,研究组各项膝功能评分均优于参考组。同时,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为(6.39±0.03)分,生活能力评分为(83.67±2.49)分,治疗有效率为97.44%,患者满意率为94.87%。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在应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之后,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疼痛、难以弯曲等症状减轻,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逐渐恢复,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成效显著,患者对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满意度较高。

针灸联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分析 下载:77 浏览:797

王晶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针灸、小针刀联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方案,对患者分组。对照组(26例)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针灸、小针刀联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个组(P<0.05)。 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采用针灸、小针刀联合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调节患者的经络,并且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软骨修复,从而取得显著疗效。

CT与MRI对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216 浏览:1605

沈子翔 杨凯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研究关于MRI对于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和CT相比较的优势。方法 选取医院于2020年9至12月接收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MRI组和CT组,每组50人,分别进行不同剂量扫查,对比两组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和图像信噪比(SNR)。结果 MRI对于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达到94%,CT对于膝关节损伤检出率达到74%,MRI与CT相比其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组与CT组对膝关节损伤SNR值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信噪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RI对于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有较大优势,MRI提高了信噪比,图像质量随之升高,加快图像采集的速度。波谱方面,MRI提高了分辨率,加大分辨能力,对于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下载:108 浏览:1199

林春妙 《当代中医药》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截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作为分组标准,对照组收入先入院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实验组收入后入院患者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推拿进行治疗。对比治疗结束后的疗效,及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使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膝关评定量表膝关节功能,治疗前,差异统计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使用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能够取得理想中效果,提升膝关节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中药塌渍联合红光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152 浏览:1595

何遵 《当代中医药》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中,采用中药塌渍联合红光治疗干预,观察该种方式对患者术后肿痛以及效果情况。方法:此次研究设置时间节点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将该时间段内的58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研究的对象,其中29例患者采用红光治疗,设置组名为红光治疗组;另外29例患者采用中药塌渍联合红光治疗干预,设置组名为中药联合组,对比两组治疗情况以及其差异性。结果:(1)治疗前两组无差异,治疗后红光治疗组疼痛评分为4.43±1.12(分),中药联合组评分为2.51±0.78(分),(t=12.155,p=0.007),两组结果有差异。(2)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中,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红光治疗组评分为71.13±3.82(分)、中药联合组评分为85.07±3.37(分),(t=16.771,p=0.003),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中采用中药塌渍联合红光治疗干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中药在膝骨关节炎中的治疗进展 下载:143 浏览:1290

杨宁 《当代中医药》 2023年10期

摘要:
膝骨关节炎疾病为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的一种疾病,膝骨关节炎主要是因为机体的膝关节出现退行性病变。机体膝关节发生异常,使得膝关节骨质被暴露出来,引起膝关节没有办法正常地进行活动。发生严重的关节骨质增生表现,机体膝关节活动度将会受到限制,处于此状态下即可被称作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此研究将分析中药在膝骨关节炎中的治疗进展,如下:

膝关节损伤诊断中行核磁共振(MRI)检查的临床效果 下载:197 浏览:1550

陈文婷 雷剑 《临床医学杂志》 2022年2期

摘要:
目的:本文研究膝关节损伤诊断中行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选择2019年2月到2021年11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以及100例非膝关节损伤志愿者。对所有患者分别予以核磁共振检查以及CT检查。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不同检测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不同损伤类型检出率等数据。结果 核磁共振检查在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方面数据高于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准确度:197/200(98.50%),CT检查准确度:181/200(90.50%),P<0.05。核磁共振检查针对不同损伤类型准确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在针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工作中,为患者予以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参考数据,可以有效鉴别出不同膝关节损伤的具体情况,建议在实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予以推广使用。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