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BMSCs移植对脑缺血恢复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及Nogo-A表达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03

​李振均 刘文超 段传志 张炘 李西锋 曾文贤 张剑波 何旭英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缺血恢复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及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BMSCs治疗组,每组12只。后2组大鼠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于模型制备后21 d时,对脑缺血组及假手术组经股静脉注射1 mL磷酸盐缓冲液,对BMSCs治疗组经股静脉注射1 mL BMSCs悬液(含3×10~6个BMSCs)。于治疗后14、28d时,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的神经功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缺血灶体积,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ogo-A阳性细胞表达。结果治疗后14、28d时,与脑缺血组比较,BMSCs治疗组的mNSS评分均明显下降(14 d:7.50±0.55vs.6.17±0.75;28 d:7.33±0.52vs.5.67±0.82),缺血灶体积均明显减小(14 d:31.38%±1.02%vs.26.32%±1.19%;28 d:27.71%±0.55%vs.21.68%±1.09%),Nogo-A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下降(14d:39.33%±2.08%vs.33.67%±2.52%;28d:30.33%±0.58%vs.25.67%±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到BMSCs治疗组细胞受损较脑缺血组明显减轻,瘢痕组织明显减少。结论BMSCs移植可促进脑缺血恢复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且其治疗作用与调节Nogo-A的表达有关。

影响非心脑专科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33 浏览:452

曹勇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综合性医院非心脑血管科住院心房颤动患者院内启动抗凝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本院非心血管内科及神经科,出院诊断包括"心房颤动"且符合抗凝治疗指征的患者,根据住院资料收集相关信息及出院前抗凝治疗方案。结果共查找到符合抗凝治疗指征患者212例,院内启动抗凝治疗63例,未启动抗凝治疗149例,抗凝治疗组患者在糖尿病患病率、初发或阵发性心房颤动比例、其他住院原因比例、抗凝会诊率、住院天数均大于非抗凝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OR:1. 81,P <0. 05)及院内抗凝会诊(OR:5. 14,P <0. 05)与院内启动抗凝治疗独立相关。结论影响院内非心脑血管专科住院心房颤动患者,启动院内抗凝治疗的因素是专科医师抗凝会诊及是否糖尿病,临床医师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理念有待加强。

3D-DSA三维重建联合TCCD评估Willis环变异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AcoA动脉瘤形成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06

​张炘 段传志 何旭英 李西锋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采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三维重建联合经颅彩色双功超声(TCCD)评估Willis环变异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形成的影响,为颅内动脉瘤高危人群的筛查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经DSA检查证实的81例颅内单发AcoA动脉瘤患者(AcoA动脉瘤组),采用3D-DSA检查及三维重建图像分析患者的血管构筑特征,判断A1优势征及Willis环变异情况;同时采用TCCD检查获取患者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切应力、环壁张力大小。选取同期DSA检查结果阴性的11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血管构筑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Willis环变异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AcoA动脉瘤形成的影响。结果AcoA动脉瘤组和对照组在A1优势征分布、双侧大脑前动脉(ACA)-A2段起始部夹角及切应力大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双侧ACA-A2段起始部夹角、切应力用于判断AcoA动脉瘤的形成有显著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Ⅱ级、Willis环变异(OR=14.152,95%CI:1.006~199.012,P=0.049)和A1优势征(OR=25.048,95%CI:1.438~436.337,P=0.027)是AcoA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切应力(OR=0.053,95%CI:0.011~0.249,P=0.000)和双侧ACA-A2段起始部夹角(OR=0.037,95%CI:0.007~0.211,P=0.000)是AcoA动脉瘤形成的保护因素。结论Willis环变异、A1优势征、切应力和双侧ACA-A2段起始部夹角影响着AcoA动脉瘤的形成,准确评估这些因素对于今后AcoA动脉瘤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七与黄连配伍时三七中3个有效成分溶出率变化规律研 下载:78 浏览:481

贾明璐1 王静2 田会东3 陈雪平4 王瑞5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三七-黄连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对三七中3个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溶出率的影响。方法:三七与黄连分别按1∶0、4∶1、3∶1、2∶1、1∶1、1∶2、1∶3、1∶4和0∶1共9个比例配伍,乙醇回流,制得供试品,在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计算溶出率,然后考察溶出率与配伍比例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归一化处理,从而得到三七-黄连最佳配比。结果:随着三七-黄莲药对中黄连比例的增加,3个活性成分的溶出率先升高后降低,当三七-黄连配伍比例为2∶1时,3个成分的总溶出率最高。结论:三七与黄连配伍后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溶出率的变化规律可为两药配伍提供科学依据。

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下载:82 浏览:483

刘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研究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专科护理小组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建立4个专科护理小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糖尿病、静脉治疗、慢性伤口造口和危重症护理小组,共纳入护理人员120名,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指导,并对每个科室的专科护理质量进行巡查评分,将评分结果与2015年1月2016年1月即实施前的护理质量对比。结果:实施后的病区管理评分为(96.05±3.21)分,基础护理评分为(95.27±2.54)分,危重症护理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急救质量评分及护士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4.97%(P<0.05)。结论:专科护理小组对护理质量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且可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下载:21 浏览:181

刘燕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专科护理小组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建立4个专科护理小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糖尿病、静脉治疗、慢性伤口造口和危重症护理小组,共纳入护理人员120名,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指导,并对每个科室的专科护理质量进行巡查评分,将评分结果与2015年1月2016年1月即实施前的护理质量对比。结果:实施后的病区管理评分为(96.05±3.21)分,基础护理评分为(95.27±2.54)分,危重症护理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急救质量评分及护士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4.97%(P<0.05)。结论:专科护理小组对护理质量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且可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南方红豆杉枝叶紫杉烷类萃余物中黄酮苷类成分研究 下载:80 浏览:509

​李兆慧1 高兴兴2 喻晓雁1 阮晓2 王强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研究南方红豆杉枝叶紫杉烷类萃余物(TREFT)的黄酮苷类成分。方法:TREFT粉末的紫杉黄酮粗提物采用AB-8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减压ODS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1H-NMR、13C-NMR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TREFT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奈酚3-O-β-D-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3-O-芸香糖苷(2)、山奈酚3-O-α-L-阿拉伯糖(1″′→6″)-β-D-葡萄糖苷(3)。结论:化合物1和3首次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下载:323 浏览:3794

于继娜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筛选脑梗塞患者400例,时间范围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各20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SF-36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麻醉专科护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下载:30 浏览:1557

马媛 《中国医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麻醉是当前临床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专业学科,麻醉护理对临床治疗会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麻醉专科护士必须要具有比较强的专业能力,不仅要具有丰富的麻醉护理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急救技能。但是从我国当前的麻醉专科护士发展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结合这些问题进一步优化培训措施,促进麻醉专科护士更好的发展。

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于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391

李杨 冯金萍 《当代中医药》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中医视角下中医综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日常护理效果及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选取140名患有脑梗死的患者作为实验人员。首先,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需要将这14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平均70人。其中一组采用的是现代医学视角下的康复治疗,我们称之为观察组,另一组采用的是中医视角下的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我们称之为对照组。两组数据患者,除了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以外,其他数据并无明显差异。结果:本次实验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都有着较为不错的治愈率,但是,通过仔细的对比我们发现,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且相比较对照组有着较高的治愈率。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工作中,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于治疗患者的病症有着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大力推广。

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对患儿免疫功能和气流受限指标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88

邱立志 蒲海波 杨传楹 《中国中医药》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气流受限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为80.95%(34/4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气流受限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阻力、中远端阻力、远端阻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F-κB、Ang-Ⅱ、NGF、TAC、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AC、免疫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NF-κB、Ang-Ⅱ、N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固本方剂联合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气流受限情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NF-κB、Ang-Ⅱ、NGF水平。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36 浏览:1563

杨硕 马菲菲 孙艳敏 马红英 《生物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综合分析微生物检验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价值。方法:选取60名在本院实习的学生(时间为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按照数字随机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共2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共纳入30名学生;实验组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共纳入30名学生。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是否喜欢教学方法、是否能够促进临床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是否促进学生对临床微生物学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提高综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是否能够培养创新能力、是否能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是否满意教学过程、是否提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生物安全意识、是否掌握学习重难点以及是否提高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以及考试成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效果以及考试成绩更高且P<0.05。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

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儿童文学的研究 下载:22 浏览:253

吕明杰 《当代中文学刊》 2025年4期

摘要:
通过为学生提供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可以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并对教育产生突出的贡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愉悦的阅读氛围中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重视儿童文学选材和编纂工作,推动优秀的儿童文学创作和教育出版,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教学资源。通过共同努力,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相结合,可以培养出更加优秀和有素质的学生,推动语文教育的有效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体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下的大学生言语交际能力培养 下载:45 浏览:462

王素梅 李烨 张佩佩 《中国体育科学》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志。本文基于体育文化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探讨在高等教育中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论文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体育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对大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积极影响,并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本研究不仅为高校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也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实践路径。

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老年慢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 下载:152 浏览:1682

努尔曼·阿卜杜克力木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探讨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老年慢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246例老年慢病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专科组。常规组:123例患者,由20名护理人员进行常规延续性护理;专科组:123例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组建20名多种学科专科护士护理人员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状况、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情况。结果:经比较,专科组的患者在慢病管理、静脉治疗、慢性伤口、安宁疗护、康复护理、基础治疗以及健康促进方面的护理服务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6个月的护理管理后,专科组患者在心理健康、躯体角色、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疼痛、活力以及总健康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专科组的护理人员在理论和操作两项考核分数中,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老年慢病“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可以为患者提供更规范系统的护理服务,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护理水平。

幽门螺杆菌与胃内微生物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下载:30 浏览:1554

糜孟衡 《生物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幽门螺杆菌作为胃炎症和(癌前)病变发展的关键因素的作用是无可争议的。人类上消化道拥有一个复杂的细菌群落,它受到幽门螺杆菌及其他胃内菌群的高度影响。其他细菌与幽门螺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胃癌的发生。最近的几项研究表明,在胃炎的不同阶段以及肿瘤和邻近组织的胃黏膜样本之间,胃细菌群落的组成存在差异。此外,动物研究表明,与单独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小鼠相比,肠道菌群和幽门螺杆菌定植的小鼠癌前病变的发展增加。结论:幽门螺杆菌以外的其他细菌成为胃癌发生研究的重点。然而,我们还远未彻底了解宿主-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病理生理学及其对恶性和癌前病变发生及发展的影响。

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治疗作用 下载:135 浏览:1361

展闯1 牛伟盼1 王雷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探讨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治疗作用及最佳干预剂量。 方法 选取150名伴有焦虑情绪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00mg组、200mg组、300mg组、400mg组,每组30人。对照组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余4组同时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相应剂量的GABA早餐粥治疗。食疗前及食疗后12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12W后,五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存在组间差异(P<0.001),400mg组>300mg组>200mg/100mg组/对照组。结论 GABA食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00mg/天为最佳干预剂量。

从中医药养生保健角度论女性生殖健康 下载:52 浏览:551

韦世娥 《中国中医药》 2025年1期

摘要:
女性健康是当前人口健康普查中一项较为重点的项目,也是当前预防医学与保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女性生殖保健对于女性健康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中包括女性整体性健康情况、女性备孕期健康检查、孕前以及孕期的保健以及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通过女性生殖保健的落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口的出生素质。随着当前医疗卫生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女性健康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女性生殖检查与保健项目也随之进行改善。其中采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对女性生殖进行调理,改善女性生殖健康整体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1]。通过在中医药保健措施,对女性生殖保健进行干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和长处,通过调节女性自我免疫的能力,规避妇科疾病,增进女性生殖健康从而有利于全社会女性生理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积液细胞学检验与ADA、T-SPOT.TB、Xpert MTB/RIF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下载:31 浏览:1031

吴雯晶1 伊芃芃2 吴佗2 《国际检验医学》 2025年4期

摘要:
探讨积液细胞学检验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ADA、T-SPOT.TB、Xpert MTB/RIF检测项目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的胸腔积液临床病例100例(其中实验组53例,对照组47例),分别进行积液细胞学、ADA、T-SPOT.TB、Xpert MTB/RIF检查,分析组间统计学差异、项目间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并通过Logistic二元回归建立临床预测模型。结果:组间ADA及各类细胞百分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细胞百分比与ADA、T-SPOT.TB、Xpert MTB/RIF检测结果均显著相关,最终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指标包括:积液淋巴细胞百分比和ADA,该模型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 [95%CI (0.859~0.971)],敏感度86.8%,特异度83.0%,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积液细胞学检验尤其是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应用其与ADA建立回归模型对结核性胸膜炎进行预测具有较高准确性,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早期血糖和离子水平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评估 下载:88 浏览:511

​武小娟1 李彦国2 孟舰1 李川1 刘红新1 《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早期血糖和离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急救中心住院治疗的APP患者共218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两组入院即刻和入院后第2、3天晨06:00血糖和离子(血K+、血Na+、血Ca2+、血Cl-、血Mg2+)水平的差异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218例APP患者中,病死组入院即刻、入院后第2、3天血糖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病死组入院即刻、入院后第2、3天血钾(K+)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对血糖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分析显示,第3d血糖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93),灵敏度为83.4,约登指数为0.62,但第1d血糖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特异度最高,为79.3。血钾(K+)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分析:第2d血钾(K+)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51),灵敏度为79.9,特异度为79.7,约登指数为0.59。结论早期血糖和血钾(K+)水平可作为预测APP患者预后的指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