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光纤光栅倏逝波传感器的成品油挥发气体温度检测 下载:69 浏览:394

陈少华1,2 郝赫1,2 冷文秀1,2 童峥嵘3 李燕4 《物理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由于具有易燃、易爆特性,故成品油挥发气体的温度检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作为绝缘器件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在此传感领域具有天然的优势。本文在实验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腐蚀光栅(Etched Fiber Bragg Grating)的温度传感器,并将其用于空气、柴油和汽油挥发气体的温度测量。推导了腐蚀光栅的反射波长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表达式,并与实验现象进行了对比。理论结论与实验结果吻合。同时实验发现,气体的温度变化与光栅波长的漂移量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FBG倏逝波传感器完全适用于测量成品油挥发气体的温度。

基于蓝牙低功耗技术的体温监测系统的设计 下载:72 浏览:508

李佳 李万军 顾俊杰 胡辉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传统的水银体温计非环保、读数困难以及无法记录数据等特点。本文结合嵌入式技术和蓝牙低功耗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体温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该设计采用高精度医用数字半导体温度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利用蓝牙芯片将数据无线传输至手机APP,手机APP可以存储记录体温监测数据,从而对被测人员的体温在一定时间内监测。通过手机APP的温度曲线显示,可以观测被测对象的温度变化发展趋势,从而对被测对象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控。本系统与传统的水银温度计相比,测温速度快,数据可以记录与复现,并可以根据不同被测对象建立健康数据库,记录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值。同时体温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1℃,满足体温监测精度的要求。适用范围广、成本低、用户体验好,在环保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

基于导热微分方程新解法的人体温度仿真 下载:65 浏览:464

党思娜 薛红军 张晓燕 钟诚文 陶才勇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0期

摘要:
传统直角坐标系下的导热微分方程与人体几何特性匹配较差,造成方程求解精确度低,从而引起人体温度仿真值与真实值偏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基于人体椭圆柱体的几何特性,将导热微分方程从直角坐标系转化为椭圆柱坐标系,采用交替方向全隐格式的有限体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同时给定初始温度以及边界条件,对人体温度进行仿真。将本文仿真结果与传统导热微分方程的计算值以及实验值进行对比,得出本文的计算方法正确且计算精度较高。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下载:166 浏览:1720

黄莉 雍波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低体温对术后病人麻醉后恢复的影响,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全麻开放手术66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保持体温34.5℃~35.8℃,观察组采用术后保温的方法。对两组病人的麻醉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的排尿量、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引流速度、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病人在麻醉恢复的过程中,低体温对病人的病情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手术过程中要做好保暖的护理工作,从而为病人术后的康复提供保障。

可穿戴无线体温监测RFID电子标签 下载:57 浏览:447

胡景岑1 黄雪琴1 纪真难2 《天线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无源超高频(UHF)可穿戴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可实现对人体体温的无线监测。传统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只能对物品的身份信息进行识别,而无法对生物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进行识别。近几年来随着物联网的逐渐普及,对健康医学领域的实时监测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本文基于RFID识别传感一体化技术,提出了一种无源超高频可穿戴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主体为一折叠结构的微带天线。通过在微带天线顶部金属贴片上蚀刻H形缝隙结构实现了天线的有效辐射。并且,通过调节H形缝隙的尺寸参数使得天线阻抗与RFID芯片的阻抗达到共轭匹配。仿真结果表明当电子标签靠近人体1mm放置时仍能良好工作,标签天线的仿真增益为-6.0dBi,电子标签的灵敏度为-10 dBm,最大可读取距离为5.1米。

塑料薄膜包裹预防新生儿低体温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下载:10 浏览:450

邢丽云 黄丽华 2019年7期

摘要:
系统评价塑料薄膜包裹对新生儿保暖效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新生儿保暖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塑料薄膜包裹应用于新生儿保暖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所得文献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查,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 83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塑料薄膜包裹组早产儿进入NICU时低体温发生率[RR=0.71,95%CI (0.64,0.79),P<0.01]、进入NICU时体温[MD=0.60,95%CI (0.47,0.72),P<0.01]、进入NICU时发热发生率[RR=4.09,95%CI(2.12,7.88),P<0.01]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度或Ⅳ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RR=0.92,95%CI(0.65,1.32),P=0.660]、出院前病死率[RR=0.75,95%CI(0.53,1.08),P=0.120]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塑料薄膜包裹能减少早产儿进入NICU时低体温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进入NICU时的体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早产儿保暖方法,但有引起发热的风险;塑料薄膜包裹不能降低早产儿Ⅲ度或Ⅳ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出院前病死率。

升温毯联合自发热贴在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下载:21 浏览:411

黄丽丽 王亚萍 潘雪萍 王丽娟 章旭峰 2019年2期

摘要:
评价升温毯联合自发热贴的主动保温措施在老年前列腺电切患者术中保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进入手术室至出恢复室全程采用升温毯主动保温,手术截石位时双下肢覆盖棉毯被动保温。实验组在摆放体位前双足脚掌部袜子外面粘贴一次性自发热贴主动保温。记录两组保温前后、麻醉过程中及进出恢复室时鼓膜温度、术后寒战发生次数、热舒适度评分。结果实验组在麻醉后1 h、2 h、3 h各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术中核心体温下降幅度小,趋于稳定(P<0.05),低体温、寒战发生率低(P<0.05);实验组热舒适度评分为(8.44±0.56)分,高于对照组(6.25±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升温毯联合自发热贴可维持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平稳的体温,降低低体温及寒战发生,提高热舒适度,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体温保护。

不同保温措施对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变化的效果分析 下载:327 浏览:3685

乔建军 窦雪艳 吴星明 马伟强 王艳玲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保温措施对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变化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21年12月8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棉被保温措施,观察组实施全方位保温措施。比较两组术中应激、术中平均体温、清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干预满意度、麻醉恢复期体温。结果:观察组术中应激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低体温、躁动、寒颤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干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期体温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宫颈癌手术患者实施全方位保温措施效果确切,做好保温措施,有利于减少术中的不良应激,减少低体温的发生,提高麻醉恢复期体温,缩短清醒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术中低体温的影响 下载:232 浏览:1008

穆晨阳 《心理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行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时间段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对象取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其中有50例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为观察组;另有50例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情况与术后的心理状态。结果:(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各时段体温水平要显著性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2)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焦虑与抑郁情况评估得分均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对于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于手术过程当中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联合保温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体质体温,且对患者心理状态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体温波动及并发症分析 下载:199 浏览:1902

黄秋实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7期

摘要:
分析在新生儿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体温波动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的新生儿,入院时间段在2021年2月~2022年6月,入选患者共50例。将其按照随机编号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25例。将常规护理措施应用到对照组内,观察组以常规护理措施为基础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体温波动情况等各项指标以及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皮肤溃疡、呕吐、口腔感染以及黄疸]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9天内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体重增长幅度、安静睡眠时间、进奶量增加、排便次数、胎便转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4.00%,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干预的作用价值突出,可控制新生儿体温波动,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获得了新生儿家长的满意认可,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新生儿体温波动及并发症分析 下载:203 浏览:2042

黄秋实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分析在新生儿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体温波动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的新生儿,入院时间段在2021年2月~2022年6月,入选患者共50例。将其按照随机编号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25例。将常规护理措施应用到对照组内,观察组以常规护理措施为基础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体温波动情况等各项指标以及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皮肤溃疡、呕吐、口腔感染以及黄疸]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9天内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体重增长幅度、安静睡眠时间、进奶量增加、排便次数、胎便转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4.00%,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干预的作用价值突出,可控制新生儿体温波动,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性,获得了新生儿家长的满意认可,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保温护理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影响研究 下载:97 浏览:1065

洪烨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保温护理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05月到2023年05月期间到我院腹腔镜手术患者,例数为100例,将所有患者应用电脑抽号法进行分组,以对照组、观察组作为分组命名,两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50例、5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术中保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术中血压及心率变化、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凝血功能、体温指标等指标评分。结果:在术中保温护理实施后,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变化数据较对照组数据更稳定,P<0.05。在术中保温护理实施后,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P<0.05。在术中保温护理实施后,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数据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在术中保温护理实施后,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数据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术中保温护理因其优势明显在临床中广泛使用,通过科学合理实施后具有减少并发症,稳定术中体温、血压及心率的效果,患者的凝血功能显著改善,且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度,对其护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注塑成型条件对无规共聚聚丙烯透明料K4860雾度的影响研究 下载:72 浏览:1265

杨阳 《中国科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根据《GB/T2410-2008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试》,雾度是评价透明塑料品质的重要指标,生产中除生产工艺对其雾度产生影响外,注塑成型条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与均聚物相比,无规共聚物的拉伸强度、模量、硬度、热变形温度均有所降低,冲击强度和透明度反而增加。以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无规共聚聚丙烯透明料K4860为试验材料,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了注塑成型过程中熔体温度、注射速度、保压压力、模具温度等条件对样片雾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注塑条件。试验结果显示,当熔体温度200℃、模具温度40℃、注射速度50mm/s、保压压力100bar时,能够更加准确的反应出无规共聚聚丙烯透明料K4860的雾度。

家庭护理针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伴心力衰竭的作用研究 下载:102 浏览:1068

蒋丽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观察慢阻肺伴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家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本院40例慢阻肺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为两组。探究组实施家庭护理,一般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探究组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一般组,有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有利于缩短慢阻肺伴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使患者尽早出院。

综合保温护理预防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有效性探究 下载:129 浏览:1561

洪烨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综合保温护理预防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入院时间段:2022.01~2022.12;在此期间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人员数量50例)、观察组(人员数量50例),均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综合保温护理,以护理满意度、不同时间段体温、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护理质量作为观察指标开展细致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综合保温护理开展后满意度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综合保温护理开展后不同时间段体温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综合保温护理开展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综合保温护理开展后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综合保温护理开展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采取综合保温护理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规范有效实施可达到减少并发症、预防低体温的效果,且患者手术情况良好,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升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保温护理对老年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研析 下载:189 浏览:2710

郭小凤 《国际护理学》 2021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保温护理对老年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年宫颈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目标,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9例。常规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保温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复苏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和麻醉诱导开始时体温对比常规组患者得出(P>0.05),差异对比无临床意义,研究组患者手术开始、术中30分钟、术中90分钟、手术结束时体温比常规组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麻醉复苏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温护理干预对老年宫颈癌患者麻醉恢复期体温具有积极、正向影响,可维持围手术期患者体温状况,减少寒战、躁动、延迟苏醒等并发症,提高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初探——以自制简易气体温度计为例 下载:142 浏览:1543

赵胜楠 马佳宏 《物理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高中物理课标》明确要求,在高中阶段物理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探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本文基于教学现状,将高中物理课堂和综合实践课堂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项目式的学习,提升核心素养及学业成绩。所以本文以高中物理气体实验定律中等容和等压变化的相关知识为载体,要求学生自制一个气体温度计,在制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给一线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教学建议。

基于模型教学的高中生物学高阶思维发展案例 -----以“体温的调节”为例 下载:96 浏览:1159

陈松1 王林华2 《生物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在“体温调节”教学中,以“创设现实情境,学习物理模型——创设问题情境,建构概念模型——创设变式情境,建构数学模型”为主线进行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度探究,加深对生命活动调节和生命本质的理解,以期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模型建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

循证护理在小儿输尿管结石手术中体温干预成效 下载:215 浏览:2143

信鑫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小儿输尿管结石手术,予循证护理,探究成效。方法 输尿管结石手术患儿90例(2019.01-2020.12),按照抛硬币分配原则,等分为2组,命名为A、B组,各45例。前者、后者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对比成效。结果 乙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B组<A组,家属满意度:B组>A组(P<0.05)。结论 小儿输尿管结石手术中,行循证护理,成效良好,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

优质护理对小儿肺炎患儿体温恢复、凝血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 下载:262 浏览:2019

林志育 《中国医学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患儿的优质护理对于病情恢复的影响,结合患儿的体温恢复、凝血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价。方法:将120例小儿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2.61±0.62)d<(3.94±0.96)d,t=9.015]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儿在护理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14.79±1.62)s>(12.08±1.70)s,t=8.93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38.47±2.91)s>(34.20±3.17)s,t=7.686]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3.33%<19.05%,χ2=4.904)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恢复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加快体温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在改善凝血功能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